王雅靜
(江蘇省木瀆高級中學,江蘇蘇州 215101)
初三階段的學生面臨著中考的壓力,學習內(nèi)容繁多,時間緊迫,需要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對歷史內(nèi)容進行系統(tǒng)總結,在鞏固學生基礎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思維,進而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因此,如何提高歷史學科的復習效率成為教師及學生亟待解決的問題。
雖然新課程改革工作不斷推進,部分地區(qū)在中考中對歷史科目實施了開卷考試,且在歷史復習及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教學理念也發(fā)生了一定的轉變,但當前中考歷史復習課堂教學還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課堂教學目標達成率較低。教師在開展中考歷史復習教學時,通常側重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而對學生學習方法與態(tài)度方面的培養(yǎng)相對薄弱,進而導致教學目標無法得到有效落實。同時,大部分教師在開展中考歷史復習課時,不注重研讀課程標準,僅參考教輔資料,對歷史的考點及難點理解不準確,導致歷史復習效率較低。其次,復習模式單一。由于在中考歷史復習課上,學生需要鞏固的知識較多,加上時間有限,教師在帶領學生復習時更多側重于加強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掌握及模擬訓練,讓學生通過不斷背誦和做題來進行中考歷史知識的復習,對學生歷史思維及學習態(tài)度方面的培養(yǎng)較少,導致課堂教學氛圍枯燥,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率[1]。
在中考歷史復習中,如果學生對歷史復習缺乏興趣,整個復習過程都是被動接受,其對歷史知識的掌握就會不扎實,無法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同時,學生歷史思維能力不足,加上概括能力、閱讀能力及融會貫通能力較差,在做題時,通常只是將有關材料進行簡單的羅列,不能有效地進行總結和分析,進而導致復習效果不佳。
對中考歷史復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當前歷史復習目標達成率較低。新課程改革對教學目標有一定的標準,主要包括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部分。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是中考歷史復習教學的重要任務。教師在開展中考歷史復習教學時,除引導學生掌握知識及能力外,還需要重視過程與方法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與新課程的教育任務及教學目標保持一致。
例如,在復習部編教材九年級歷史下冊“兩次世界大戰(zhàn)”這個主題歷史事件時,教師就需要制訂復習目標。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主題知識,主要包括世界大戰(zhàn)中發(fā)生的重大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舉行的重大會議及對我國產(chǎn)生的影響;培養(yǎng)學生對這兩次世界大戰(zhàn)的原因和性質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運用歷史地圖的方法,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后歐洲地圖的變化,進一步掌握兩次世界大戰(zhàn)的相關知識。教師還可以通過收集與世界大戰(zhàn)相關的資料或者圖片,引導學生了解世界大戰(zhàn)對人類及社會造成的影響,了解其產(chǎn)生的巨大危害,思考與反思如何避免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最后,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在進行這一主題的復習時,教師可給學生播放相關戰(zhàn)爭短片,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到戰(zhàn)爭的殘酷和危害,引導學生樹立正義、珍愛和平、珍愛生命的信念。
對于中考歷史復習來說,教師應對基礎知識、知識結構進行總結,幫助學生構建歷史知識體系。教師應先抓住復習內(nèi)容的主干知識點,然后在把握課程標準的基礎上,對教材進行整合,通過點、線、面層層深化,進而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
例如,在復習七年級上冊歷史知識時,教師可從教材入手。首先,了解教材目錄包括幾個單元及課題,并對歷史事件的特征、發(fā)展等進行總結。比如,教師可以我國民族的發(fā)展順序為方向,對歷史發(fā)展階段及朝代順序進行總結,進而構建以時間為線索的知識體系。其次,具體到每一單元的復習中。例如,在復習“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時,教師要重視引言的作用,引導學生了解這一時期的主要特征,使其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進行復習,對其中包括的主要知識,如歷史事件、人物及階段特點進行詳細的總結和整理,進而豐富知識體系。學生通過這種方法先復習各個單元,再將這些內(nèi)容聯(lián)系起來,就能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適當?shù)亟Y合同一階段外國的發(fā)展情況,將中外歷史相結合,使學生整體了解這一時期的歷史知識。
學習的最終目的就是對所學知識進行運用,即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因此,教師在開展中考歷史復習教學時可以切入社會熱點,來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掌握情況。
例如,在復習“中國共產(chǎn)黨的發(fā)展歷程”時,首先,教師可以結合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九屆會議中的重點內(nèi)容。這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在復習歷史知識的同時了解社會熱點,另一方面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家國情懷。其次,注重跨學科滲透。歷史學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涉及范圍包括政治、經(jīng)濟、民族、文化等領域,這一特征決定了教師在開展歷史復習教學時要與其他學科結合起來,進而提高復習質量。
又如,歷史中有關讀詩的解讀問題涉及語言文學方面的知識,教師可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語文知識來加強對歷史知識的解讀。由此可以看出,歷史學科涉及知識面較為廣泛,教師可借助多學科融合來開展歷史復習教學,以豐富教學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進而提高復習效率。
習題訓練是歷史復習的主要方法,一方面可以檢驗歷史復習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解題能力,是學生鞏固歷史知識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可以精選習題,帶領學生進行中考實戰(zhàn)練習。首先,教師可以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來選擇練習題,但要注意習題的難易程度,保障習題的難度符合學生的能力。其次,依據(jù)歷史復習教學的類型精選習題,如進行隨堂練習,就可以選擇基礎性習題,這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記憶和鞏固歷史基礎知識,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如果是階段性練習,教師在選擇習題時要關注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習題來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最后,教師要因材選題,以學生為主體。每位學生的能力及基礎都不盡相同,有些學生的學習僅限于知識表面,有些學生可以深層次地理解歷史知識。因此,在開展歷史習題訓練時,教師可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置有梯度的習題,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此外,教師應對習題進行取舍,針對不同的學生選擇不同難度的習題,進而保障學生歷史復習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在中考歷史復習中,教師應進一步明確和落實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發(fā)展情況,引導學生構建全面、系統(tǒng)的歷史知識體系;應梳理歷史發(fā)展脈絡,重視學生歷史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促使學生形成歷史思維,進而保障中考歷史復習的有效性。此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在歷史課程的學習中學會從歷史的層面去考慮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歷史學習和探究興趣,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通過對中考歷史復習教學策略進行分析,教師不但能對歷史學科復習的教學理念、教學內(nèi)容進行梳理和總結,還能結合實際情況,深入研究有效的復習策略,進而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