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紹剛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發(fā)展,人本化管理成為當前學校管理的一個重要發(fā)展趨勢。人本化管理強調體現(xiàn)對人的關懷,尊重管理對象的意愿。從學校層面來看,人本化管理就是要從教師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觀察了解他們的行為表現(xiàn),并針對不同對象的實際需求,分別采取教育管理方法,充分激發(fā)師生的能動性,挖掘他們的潛在能力,要在尊重、理解、信任、寬容的基礎上實施管理。本文對人本化管理的特點進行歸納,并對傳統(tǒng)學校管理方式中的問題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幾點高中學校構建人本化管理模式的建議。
關鍵詞:高中;人本化管理;學校管理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我國的教育事業(yè)不斷發(fā)展,學校管理的重點也發(fā)生了轉變。管理者不僅要確保教育教學活動的有序性,更要通過合適的方法調動人的潛能與積極性。高中學校作為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平臺,管理的對象是具有個體意識與思維的人,所以學校管理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人本化管理是一種先進的管理理念,在教育以人為本的今天,已經(jīng)得到了眾多教育工作者與管理者的認可,但在高中學校中的實踐應用還處于初步探索的階段,仍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與實踐。
一、高中學校人本化管理的特點
(一)以尊重為基礎
人本化管理的基礎是對管理對象的尊重,管理者只有體現(xiàn)對員工的尊重,才能使員工產(chǎn)生滿足感和歸屬感,從而以更佳的心態(tài)投入勞動中去,以平等的人格開展工作,以飽滿的精神投入教學,在平等、民主的環(huán)境中創(chuàng)造優(yōu)良績效。反之,如果管理者總是以居高臨下的態(tài)度對待員工,對員工的工作過程做出過多的束縛,就會導致員工的工作過程變得麻木而被動,容易出現(xiàn)消極怠工的現(xiàn)象,從而降低教學的效果。因此,學校管理者要尊重、信任員工,為員工提供更多的自主管理權,從而喚醒員工的自覺性,使他們在教學中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
(二)以愛護為核心
管理者應當將學??醋饕粋€團結和睦的集體,每一名員工都是這個大家庭中的成員。管理者要不斷優(yōu)化學校環(huán)境,改善員工的工作條件,提升員工對學校、對工作的滿意度。與此同時,管理者還要關心員工在工作上、生活上的困難,并積極地予以援助,體現(xiàn)人與人之間的關愛,讓員工對學校產(chǎn)生更強的歸屬感,形成和睦友好的人際關系,以確保各項管理高效地執(zhí)行下去。
(三)以激勵為手段
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來看,學校管理者應當構建多元化的激勵機制,以滿足員工的發(fā)展需求,使員工更好地實現(xiàn)自我價值。在人本化管理模式中,激勵的手段多種多樣,可分為精神激勵與物質激勵兩種,管理者可以通過結合使用,適應員工多層次的需求。此外,人的自我實現(xiàn)需求還可以細分為成就實現(xiàn)、情誼實現(xiàn)、權利實現(xiàn)等,管理者可以針對這些內容詳細制訂激勵措施。人本化管理模式奠定了人在管理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學校管理工作應當以人的主動性與創(chuàng)作性的激發(fā)作為導向。
二、高中學校傳統(tǒng)管理模式中的問題
(一)教師參與程度不足
當前,我國高中學校采取的管理模式主要以校長負責制、崗位責任制和教師聘任制為基本框架,這種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參考了歐美的企業(yè)管理,以效率為重點,有效地改變了過去教育效率不足的問題,推動高中學校由粗放型管理模式向著集約化管理模式發(fā)展,對我國高中教育的進步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然而,這種管理模式也有著一定的弊端,其中最為突出的一點就是對人的能動性的忽視,要求員工刻板地服從命令,沒有意識到教育過程的參與性、創(chuàng)造性和主動性。教育過程與企業(yè)的生產(chǎn)過程存在明顯的區(qū)別,將企業(yè)管理模式刻板地應用到學校管理當中,導致教育的特殊性得不到充分的體現(xiàn)。教師作為教育教學活動的執(zhí)行者,能夠直接了解到學生的情況和需求,他們的意見對于學校管理工作來說十分寶貴,但當前教師在學校管理過程中的參與程度明顯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校管理工作的進步。
(二)忽視德育重要性
新課程改革提出,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因此,德育是高中學校管理工作的重點之一。在傳統(tǒng)的高中學校管理中,德育長期處于邊緣位置,管理者大多較為注重文化課程教學工作的開展,將學生成績和升學率作為管理工作的重點,沒有充分認識到德育的重要性。傳統(tǒng)學校管理模式中的德育存在以下幾點問題:一是脫離受教育者實際,強調理論思想教育,缺乏與學生之間的聯(lián)系,內容空泛,忽視生活中的基本準則;二是不符合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在形式上偏重于說教,難以使學生從內心形成認同感,導致德育效果不明顯;三是忽視學生的共鳴與反饋,將學生當作接受理論的載體,而沒有看作具有獨立意識的人,德育過程缺乏思想上的碰撞。歸根到底,這些問題都是因為忽視“人本”而引起的。
(三)課堂教學模式化
學校管理模式對于課堂教學有著重要的影響,傳統(tǒng)管理模式下的課堂存在較為明顯的模式化問題,教師按照復習、導入、講解、練習、作業(yè)的程序進行教學,過程缺乏靈活性?!敖虩o定法,貴在得法”,教學需要模式,但不能模式化,否則就會導致教學缺乏創(chuàng)新與活力,課堂氛圍變得壓抑,束縛師生的創(chuàng)造力。這種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是多樣化的,包括:考試制度、教學評價制度、教科研制度以及教師培訓制度等。在人本化管理模式中,學校領導者應當針對這些內容做出調整,讓課堂教學過程充滿活力,激發(fā)師生的創(chuàng)造性。
三、高中學校人本化管理模式的構建策略
(一)以師為本,更新管理理念與制度
教師通常具有較高的自我意識、學識和責任感,比較注重自身的形式與價值的實現(xiàn)。因此,高中學校管理者要改變將教師當作“經(jīng)濟人”的觀念,不能用經(jīng)濟來評價教師的所有工作,而是要落實以師為本的理念,要將教師與教學的發(fā)展作為學校管理制度制訂的落腳點,管理制度應當獲得絕大部分教師的認同。
高中學校要將人本化理念與制度管理充分結合起來,既要有完善的規(guī)章制度,避免管理過程出現(xiàn)混亂無序的問題,確保管理效能,又要注重人本化管理,尊重教師的精神需求與合理需求,使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形成情感上的交流,從而自覺互相配合工作。教師管理的班級是一個集體,而學校管理者面對的教師隊伍也是一個集體,教師在工作中出現(xiàn)問題時,學校領導要注重引導,根據(jù)具體的人員和事情采取恰當?shù)姆绞剑荒芙┗貓?zhí)行制度,也不能由于人情而失去原則。學校既要有制度作為基礎,也要構建情感的網(wǎng)絡,將溫情與制度結合起來,構建出完善的人本化管理模式。
教師的參與是學校人本化管理的必要前提,管理者要發(fā)揚民主精神,為教師提供參與學校管理的機會,改進績效考核制度、晉升制度、津貼制度等,對于在教學工作、管理工作、科研工作中有杰出表現(xiàn)的教師,應予以公開表彰、提升薪資、發(fā)放津貼等獎勵,并予以榮譽稱號,從精神與物質雙方面進行激勵,從而調動全體教師的工作熱情,激發(fā)教師的民主參與意識。管理者則要予以教師信任和尊重,將教師看作學校的主人翁,為教師參與學校管理決策提供平臺,實現(xiàn)民主治校、共同管理。
(二)加強德育,促進學生主體發(fā)展
教育不僅是文化與知識的傳遞,更是心靈與品格的塑造。在人本化的管理模式中,學校領導要將以人為本的理念融入德育過程中去,將教育與人的尊嚴、價值與幸福聯(lián)系起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關注學生思想意識層面的進步,促進學生的主體性發(fā)展。
人本化的教育管理理念要求我們改變“灌輸式”的方法,而是要采取人性化、多樣化的方式,不斷探索更加新穎有效的德育形式。在德育過程中,應當讓學生從實踐出發(fā),由被動轉為主動,自覺、自發(fā)地完成相應的學習行為,讓學生成為德育的主體,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進來,推動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雙向互動,只有這樣,學校的德育工作才能切實走進學生的內心,滲透德育思想,促使學生道德行為的轉變。人本化的理念還體現(xiàn)在教育與生活的聯(lián)系上,德育應當植根于生活,管理者、教育者應當關注學生的生活實際,尊重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需求,使德育過程由封閉轉為開放,組織學生參加公益活動,讓學生切身感受道德教育的價值。
在管理過程中,學校要注重與家庭、社會的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從而進一步提升管理的效能,促使學生自我教育、自我建構。在學生的發(fā)展過程中,家庭教育發(fā)揮著基礎性的作用,學校教育是集中化、專業(yè)化的關鍵平臺,社會教育起到保障作用。學??梢耘e行開放日、家長座談會等活動,讓家長走進學校、了解學校,通過學校、家庭與社會的合作,構建立體化的德育管理網(wǎng)絡。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學生的個體意識越來越受到重視,人本化教育管理是社會對于學校發(fā)展的要求,所以管理者應當堅持以人為本,實現(xiàn)德育管理過程的人本化,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
(三)改進教學,構建人本化課堂模式
學校管理對于課堂教學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學校管理的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教師的課堂教學過程。因此,學校領導者應當以人本化的理念改進課堂教學,不斷優(yōu)化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學校管理者應加強對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組織教師開展教育研究工作,積極學習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更新課堂教學模式,使教師對人本化理念形成深入全面的理解,并掌握其在課堂教學的應用方法。學校領導可以為參與相關科研工作的教師提供一定的補貼,或將其作為績效考核的參考內容,以此來調動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積極性,讓人本化理念深入教師內心,進而促使他們教學行為的轉變。
學校管理者應當針對人本化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完善相關制度,改變以學歷、職稱評價教師水平的單一化制度,將其融入績效考核、晉升制度等方面,強調人本化理念在課堂教學實踐中的落實與轉化,推動課堂教學水平的提升。此外,學校管理者還要定期組織培訓活動,加大對于培訓活動的經(jīng)費投入,聘請相關專家開展講座,或組織教師進行外出考查,讓人本化理念更好地落實在學校管理與教育教學工作當中,更新教師的教學理念與專業(yè)結構,進而構建人性化的課堂教學模式。
結束語
綜上所述,人本化管理作為一種新興的管理理念,已經(jīng)得到了眾多教育管理者的認同與肯定,也形成了一定的實踐成果。但目前來看,人本化管理在高中學校的應用廣度與深度均有所不足,還需要進一步實踐探索。作為高中學校管理者,應當明確人本化理念的內涵與意義,反思傳統(tǒng)管理模式的不足,落實以人為本的原則,尊重教師和學生的主體性、創(chuàng)造性與能動性,將人本化理念融入制度管理、德育管理、教學管理等多個方面中去,讓人本化理念走進教師與學生的內心,實現(xiàn)學校管理模式的創(chuàng)新,從而提升學校管理的效能。
參考文獻
[1]吳平漢.人本管理理念下的高中學校管理探討[J].文理導航(下旬),2017(5):6.
[2]張和平.高中教育管理中對于人本化管理方法的應用[J].中外交流,2017(47):208.
[3]趙曉龍.人本管理理念下的高中學校管理模式研究[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8,3(19):32-33.
[4]孫迪.高中學校在人本管理理念下的管理研究[J].才智,2018(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