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摘要:在新課程背景下的中國教育不能固步自封,教學改革和創(chuàng)新勢在必行,課堂教學的內容已經不再局限于對學生學科知識的傳授。教學方向開始從傳統(tǒng)的應試型教育發(fā)展為注重學生學習感受,以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為基礎。物理教學需要引導更多有效的教學路徑,如何提高物理教學的教學質量值得大家深思。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要點;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9-220
教師的教學設計無疑對教學質量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高中物理需要融合現(xiàn)代化的教學理念,帶給學生立體化的教學內容,鍛煉學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對提升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有積極的影響。
一、基于學科素養(yǎng)的物理教學要點
1.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物理課堂教學應該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掌握重點內容和關鍵問題,知識的拓展必須圍繞核心知識點展開。教師通過豐富教學手段可以引導學生對重點內容進行鞏固完善,加深學生對物理課程的理解和記憶。作為物理教師應該思考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興趣愛好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的熱愛,用熱愛來推動學生學習的進步。課堂教學的創(chuàng)新方向就是調動學生積極的學習情緒,讓學生們在快樂中學習到書本上的知識,在課后依然有主動去探尋的動力。學生在不斷的思考中樹立屬于自己的物理思維模式,并不斷鞏固自己的基礎知識,也如同蓋房一樣一點一點向上積累。學生發(fā)自內心的努力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體驗式教學要幫助學生全情投入到課堂學習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2.強化學生“解”題能力
教師可以利用辯證法的“內外互補”,將物理知識體系建立聯(lián)系,知識理念與實踐鍛煉相結合,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答題能力。在實際教學中,部分學生對課堂學習的態(tài)度及認知存在著很大的不足,把課堂學習過程與解題過程分離開來,變成兩個不相干的學習體系。教師缺少對學生正確解題方式的引導,學生僅僅是通過完成任務的方式,進行教學的參與,嚴重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解題能力的培養(yǎng)如果完全依靠教師的板書傳授,容易導致學生產生思維定勢,無法做到活學活用,致使很多學生只能夠對常規(guī)問題進行機械化的解答,完全按照教師上課所講的內容或者教材上的示例進行復制性的思考。但學習的目的,始終在于應用,教師應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的將解題思路進行充分的融入,引導學生一邊讀,一邊解,把每一次學習都當做一次考試,將每一份教材都當做一份試題,反復在實踐中鍛煉學生的解題能力。
二、基于學科素養(yǎng)的物理教學策略
1.利用點評提升學生答題思維
點評教學對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專注度,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答題方法是非常有效的。初中物理點評引導應該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通過教學語言對學生進行點評,幫助學生提升學習質量并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方式和答題思維,同時鼓勵學生展開自主學習,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學科素養(yǎng),有效提高了學生的物理學習效率和解題能力。同時點評教學可通過對學生學習情況的把握,進行具體化的分層教學指導保證不同學習進度的學生,都能夠在相對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中,完成自身能力的提升,在學習中感受快樂,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物態(tài)變化》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準備好生活中常見的物態(tài)變化的現(xiàn)象的小視頻,利用多媒體作為播放媒介,在視頻中進行授課,引導學生們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學習教材上的物理知識,同時讓學生說出自己看到的不同現(xiàn)象和疑問,然后進行點評和知識引導,例如有的學生說:“冰的熔點是0度”。教師可以立刻在多媒體上做出點評:“正確,冰的熔點是0度,那冰在融化過程中的溫度是在不斷上升的嗎”。通過引導擴散學生的思維,利用生動的方式將教材知識進行展現(xiàn),學生在學習中能夠更加簡便地完成知識的學習,能夠幫助學生既感覺很有趣味,又可以提高學習的效率。
2.結合生活化教學實現(xiàn)深度學習
教師在傳授學生高中物理知識時需要將知識點與生活進行有機融合,可站在學生生活的角度深度挖掘生活中存在的物理現(xiàn)象,利用學生身邊存在的物理現(xiàn)象與物理知識相聯(lián)系,進而達到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效率和答題方法的目標。教師在教學中要喚醒學生已經掌握的生活知識,利用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將枯燥的教材教學過程轉變成生動化的教學模式,進而激發(fā)出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實現(xiàn)課堂教學目標。例如,在學習《力與相互作用》一課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比如放風箏是學生們在課余時間經常參與的一項活動,學生在放風箏的時候都知道要調整風向,加速起跑,然后再將風箏放開才能讓風箏飛起來。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情境問題,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影響風箏飛行的關鍵因素上,比如風箏的受力面積、阻力、風力、加速度等,教師利用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可激發(fā)出學生探究知識的欲望,進而能夠積極跟隨教師的教學思路完成本節(jié)課的物理知識學習任務。
結束語
高中物理中的很多內容,如果僅僅依靠教師的單向灌輸,是無法發(fā)揮出良好的教學效果的。因此,物理教師應通過教學活動中巧妙設計教學內容,融入多元化的教材策略,并且給學生一定的思考空間,促進學生的物理學科素養(yǎng)的成長。
參考文獻
[1]田守民.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路徑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1(5):31.
[2]王金茹.基于高中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物理教學探究[J].散文百家,2021(15):248.
[3]何曉,孫葳清,吳建琴.指向深度學習的高中物理教學策略探索[J].教育導刊(上半月),2021(1):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