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寧安市勤勞村為例"/>
金日學,韓宇鑫 (吉林建筑大學,吉林 長春 130118)
我國是由漢族以及其他少數民族組成的國家,朝鮮族人民主要分布在東北三省,吉林省、黑龍江省以及遼寧省。其中黑龍江省的朝鮮族人口數量位居全國第二位,省內設有多處朝鮮族自治縣和朝鮮族自治鄉(xiāng)。
在歷史的多個時期,由于多種歷史原因,大批朝鮮族人民遷入黑龍江省內定居,繁衍生息,形成了兩個主要的朝鮮族聚居區(qū)域,分別是牡丹江流域地區(qū)和黑龍江內陸地區(qū)。隨著時間的推移,遷入的朝鮮族人民與黑龍江省境內的原住民在生活以及生產上不斷地進行著交流和融合,在保留遷入之前的傳統生活習俗和居住文化的基礎上,結合黑龍江省的氣候、水文、地理等因素,朝鮮族傳統民居也發(fā)生著變化,在牡丹江流域地區(qū)形成了獨特的朝鮮族民居樣式。
文章以黑龍江省內牡丹江流域地區(qū)寧安市勤勞村朝鮮族民居為研究對象,通過對該朝鮮族村落居民進行訪談以及查閱地方志及文獻等調研方式,歸納整理出黑龍江省牡丹江流域地區(qū)朝鮮族民居的特點,然后根據調研所得出的結果,探究并分析牡丹江流域地區(qū)朝鮮族模具空間行為的演變。
勤勞村位于臥龍朝鮮族鄉(xiāng),位于寧安市東南部25km 處,北緯44.09°,東經129.36°。勤勞村的北面為臥龍河,東面為蛤蟆河,處于兩條河流交匯之地。勤勞村占地面積 67.43km,230 戶,980 人口,耕地面積502hm。
1918年初,少數的幾戶朝鮮人為了謀生而遷入至此居住,村名取為“古家子”,分為東古家子(明泉)和南古家子(前屯)。1920年至1950年,來自延邊、穆棱、二道河子的許多朝鮮人遷入此地定居。村里的居住人口由起初的幾戶人家變?yōu)樯习賾簦笠?guī)模不斷擴大,人口最多時曾增至250戶,因此古家子成為了規(guī)模大且典型的朝鮮族聚居地。1950年,寧安縣政府為了鼓勵古家子村民,將古家子村更名為勤勞村,這就是勤勞村村名的由來。之后于20世紀80年代劃歸為臥龍朝鮮族鄉(xiāng)下轄的一個朝鮮族行政村。通過探訪調查,勤勞村居民的先輩們在遷入牡丹江流域地區(qū)之前,大多來自于朝鮮半島的咸鏡道地區(qū),極小部分來自于朝鮮半島的慶尚道地區(qū)。
勤勞村朝鮮族民居的院落形式保留了朝鮮族傳統民居的特點,主要為自然院落,呈散居形態(tài),依照村內道路而自然地劃分區(qū)域,圍合成每一戶院落。院落的主入口大多設置于院落的南側,同時還另外設置一個次入口,方便車輛的進出以及村民的出行。院落內的前院大多為空地,用于儲存糧食和堆放柴火等雜物。后院一般為小菜園,種植一些平時食用的蔬菜等農作物,冬季用于儲藏食物的地窖,一般也設置在后院。除此之外,院落里還設置有倉庫和牲口棚以及室外旱廁。院落的布局體現出朝鮮族人民的生活習慣,親近大自然,鄰里熱情和睦。也同樣體現出朝鮮族人民以農耕為生的特點,寬大的院落空間便于進行農活等生產行為。
勤勞村現存朝鮮族民居主要為兩個不同時期建造,可分為21世紀前建造的朝鮮族傳統民居和21世紀后建造的新式朝鮮族民居,其中早期建造的朝鮮族傳統民居為土筑草屋頂民居,外墻用黏土建造而成,墻體厚實耐用,目的是抵御東北地區(qū)冬季嚴酷的低溫氣候。墻身用白色涂料粉刷,干凈耐用,繼承了朝鮮族“白衣民族”的風俗習慣。門和窗均為木質,就地取材,方便施工。屋頂是用干草建造的四坡草屋頂,具有很好地防水功能和抗寒能力,用簡單的材料營造更適宜的居住空間。
進入21世紀以后,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經濟水平的提升,簡單的土筑草屋頂住宅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居住需求,于是磚混結構與彩鋼屋頂運用到了住宅的建造中。在滿足朝鮮族人民原有的生活習慣的前提下,對建筑材料進行了升級,開始采用抗寒能力更強一些的紅磚建造外墻,墻身為白色,采用藍色彩鋼板制成兩面坡屋頂和歇山式的屋頂形態(tài)。由此可見,勤勞村朝鮮族民居依然保留著朝鮮族傳統民居的一些特點,如白墻藍瓦、屋頂的建造形式等。
勤勞村朝鮮族民居為“一字型”平面布局,按照住宅的開間數來分類可分為雙開間和三開間。雙開間主要由臥室及鼎廚間構成,平面形式屬于咸鏡道型傳統朝鮮族民居樣式。住宅的主入口設置在鼎廚間的南側和北側,鼎廚間是咸鏡道型朝鮮族民居的特色空間,它是由玄關、客廳和廚房三部分構成的集合空間,體現了朝鮮族人民樂于歡聚、待人友善的傳統生活習慣,以及面對嚴酷的低溫氣候所采取的應對策略。當臥室空間需要設置成幾個小空間時,每一個房間都會設置獨立的出入口,方便人們進出的同時,增加住宅各個空間的連通性。臥室一般設置在南側,可以更好地利用自然光照明以及取暖。大面積的火炕替代了床和沙發(fā),承擔就寢、起居和會客的功能,這是朝鮮族傳統民居的另一個特點,是由于朝鮮族人民以坐式生活為主要方式。大面積的火炕不僅容易建造,冬季也便于取暖,提升住宅內部的溫度。三開間的平面形式則是在鼎廚間的另一側設置一個臥室空間或是儲藏空間,滿足居民的居住人數增加或是堆放雜物、放置醬缸等物品存放需求。勤勞村朝鮮族民居在平面布局上沿襲了咸鏡道型朝鮮族傳統民居的特點,在融合了牡丹江流域地區(qū)其他民族的生活習慣后,也并沒有丟棄朝鮮族傳統的居住特點。
勤勞村朝鮮族傳統民居整體采用黏土墻、草屋頂和木門木窗的圍護結構,簡單可靠,結實耐用。抬梁式木屋架做的屋頂和建筑的木質立柱構成的建筑結構,解決了草屋頂屋面承重荷載低的問題。黏土墻體外側粉刷白灰,木立柱、木門木窗等木構件刷黃色涂料,提升了建筑的美觀性,使建筑色彩豐富不單一,白色體現朝鮮族民族特色,黃色與草屋頂的顏色相呼應。同時也增強了建筑的耐腐性和耐潮性,便于建筑的維護,延長建筑的使用壽命。門和窗的形狀較為狹長,長寬比較大,這樣的設計使門和窗的功能可以互換,門和窗都可以作為出入口和采光的功能。
勤勞村朝鮮族新式民居采用了磚混結構,外墻保留了朝鮮族民居的特色——白色墻身。屋頂在雙面坡屋頂和四面坡屋頂的基礎上,由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增加了歇山式的屋頂形式,并用藍色的彩鋼替換了干草,建筑的美觀性也得到了提升。
就寢行為的主要活動空間為臥室功能區(qū)域,在朝鮮族舊有的風俗習慣中,很重視男女有別,并且在家庭中男性地位高于女性,所以南向臥室一般是男性住戶居住,女性住戶居住在北向的臥室。年長的長輩一般都會居住在西南處的臥室空間,因為空間相對獨立,交通便利。臥室空間的火炕會延伸至鼎廚間,突出的火炕部分,既可以充當會客空間、家庭集會的空間,也可以充當就寢的空間。
勤勞村內的咸鏡道型朝鮮族傳統民居的炊事和就餐的活動在鼎廚間進行,炊事行為活動空間為鼎廚間區(qū)域內的火炕邊緣的灶臺,一般設置三個灶坑,與火炕相連。簡單地就餐可以在灶臺周圍進行,當有客人來訪,則會在鼎廚間區(qū)域的火炕進行就餐的行為。
勤勞村朝鮮族居民在院落內的主要室外活動分為三種,如廁、休閑和勞作。因為朝鮮族傳統民居受時代和生活水平的制約,廁所一般為室外的旱廁,所以如廁需要走出室內,到院落里的廁所。得益于朝鮮族民居寬敞的院落,朝鮮族人民開展了豐富的民俗游戲,其中常見的有擲棲、投壺、射箭、跳板、蕩秋千、摔跤等等。同時堆放柴火、晾曬谷物和清洗衣物等勞作行為,也在室外院落進行。
牡丹江流域地區(qū)并不是單一的朝鮮族聚居區(qū),還存在其他民族聚居區(qū),民族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影響,文化的碰撞也改變朝鮮族傳統民居的居住文化,進而朝鮮族民居空間行為也發(fā)生變化。
火炕的面積逐漸減小,只在臥室空間內起到床的作用。由于餐廚空間的獨立,會客空間與臥室空間相結合,節(jié)約面積的同時,也使功能空間的布局更加合理。就寢行為的改變也帶動玄關空間的變化,鼎廚間的作用逐漸減弱。
廚房和餐廳逐漸脫離傳統的鼎廚間,形成獨立的炊事空間,將炊事行為與就寢行為分隔開,不互相干擾,有利于廚房空間空氣的流通,便于排出油煙,朝鮮族傳統炊事方式逐漸向現代化炊事方式轉變。
室外的旱廁變?yōu)槭覂葞?。室內廁所不受氣候、溫度的影響,更加衛(wèi)生、整潔、易于打掃,還可以滿足居民淋浴的需求,如廁也不需要從室內到室外的過程,是民居的發(fā)展趨勢。清潔衣物也同樣可以在室內廁所進行,洗衣機的出現也改變了傳統的洗衣方式。朝鮮族傳統的室外民俗游戲,也從自家院落內改為在村內相應功能的公共區(qū)域進行活動。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經濟水平的提升,人們的生活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對于生活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朝鮮族傳統民居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使用需求,人們需要更科學合理、人性化的住宅空間。建筑文化與建筑功能并不沖突,我們應該以地域性朝鮮族居住文化為基礎,利用更具有科技的建筑材料和建筑設計理念來使朝鮮族傳統民居重煥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