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養(yǎng)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新課程改革后教育教學的首要目標,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主要包含了語言運用能力、思維辨析能力、文藝品格以及學習能力四個維度。要想有效達成這四個方面的能力培養(yǎng)目標,教師就需要從聽說讀寫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全方位訓練,其中聽說需要看作一個整體,做到聽說二者互為促進,不斷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
【關鍵詞】初中英語;核心素養(yǎng);課堂教學;聽說整合
【作者簡介】金婕(1994.03),女,漢族,上海金山人,上海市羅星中學,中教二級,本科,研究方向:核心素養(yǎng)下發(fā)展初中生英語聽說能力的關鍵途徑探究。
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中英語教學,需要教師將培養(yǎng)學生自學意識與自學能力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并且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以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來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引發(fā)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和探究,利用聽說整合的教學策略,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能力和表達能力,促使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yǎng)得到更好的發(fā)展。為此,教師需要積極鉆研課本內容,整合教學資源,設計合理的教學方案,為學生構建高效生態(tài)的立體課堂,讓整個英語課堂煥發(fā)出更多的生機和活力。
一、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下開展英語聽說整合教學的重要性
英語學科由語言基礎知識和綜合運用知識兩大部分組成,學生對知識進行綜合運用的前提是掌握扎實的英語基礎知識,只有在透徹理解知識的基礎上,才能實現(xiàn)學生對知識的有效輸出。為此,教師需要將英語教學中的各個部分,看作一個有機的整體,在核心素養(yǎng)指導下,以聽說整合的方式,開展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為學生構建多元立體的生態(tài)課堂,讓學生的各項能力都在英語活動中同時得到鍛煉。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感,就能激發(fā)出學生內在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探索中,掌握良好的聽說技能,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語言知識和學習能力能夠呈螺旋式上升,構建起更加完善的英語知識體系,進而實現(xiàn)英語學習的最終目標。聽力教學和口語教學是學生形成良好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和前提,教師采用聽說整合的教學方法,能夠讓聽力教學和口語教學效果達到最大化。
二、當前英語聽說整合教學存在的問題
首先,教師自身缺乏聽說整合教學意識。當前英語課教學中,教師開展聽力訓練和口語訓練的主要途徑為做題和課文對話,這種訓練方式機械單一,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自主思考意識無法得到有效培養(yǎng),在這種被動消極的訓練過程中,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和聽說水平也難以得到更好的發(fā)展。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師大多將教學重點放在語法和句型方面,對聽說教學缺乏重視,在課堂上,聽說訓練在課堂教學中所占比例較低,學生受教師影響,也對聽力和口語采取輕視態(tài)度,平時不會主動鉆研聽說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對于教師開展的課堂訓練活動,也只是進行機械應對,缺乏自己對知識和問題的思考。與此同時,教師大多將提升考試成績作為聽說訓練的主要目的,在設計訓練內容上,忽視了學生的實際需求和喜好,學生無法通過材料展開更加深入的交流,在訓練活動結束后,教師會害怕影響后續(xù)進度而跳過學生討論環(huán)節(jié),直接說出正確答案,聽說訓練的實際效果難以達到。
其次,學生自身聽說能力較差,缺乏自信。由于平時在課堂上沒有得到充分的聽說訓練,學生自身的聽說基礎較差,加之教師無法在訓練過程中給予學生有效的指導,很多學生無法聽清聽力材料所講述的內容,也無法對此做出有效的回應。學生課堂學習壓力較大,缺乏學習自信,在課堂上也害怕與教師進行交流互動,每次積極參與課堂互動的學生寥寥無幾,這種情況下,聽說訓練也就流于形式,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三、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下開展英語聽說整合教學的有效途徑
1.在聽說訓練中滲透語言知識,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核心素養(yǎng)中的語言能力主要是指學生運用語言解決問題的能力,即:學生運用英語與人對話溝通的能力。新課程改革后的英語教材,在內容與形式上都做出了較大的改變,教師在聽說訓練中滲透單元教學目標,應該將語言知識滲透在聽說訓練之中,以聽說訓練的方式,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的重點,掌握重要知識點。隨后,教師在此基礎上,以課本材料為載體,對訓練內容進行拓展,創(chuàng)新的開展訓練活動,確保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都能夠得到有效培養(yǎng),讓學生的知識在有效的訓練中得到充分的吸收和轉化。
例如,在講解“Traditional skills”時,本單元的主要目標是,引導學生了解中國的傳統(tǒng)技藝,并主動對各種傳統(tǒng)技藝的發(fā)展前景展開思考。為此,教師首先要營造具體的情境,引導學生對reading部分的短文進行充分理解,在學生掌握閱讀內容后,教師在此基礎上進行拓展延伸,為學生展示一張傳統(tǒng)技藝的圖片,并播放關于這張圖片的聽力材料,讓學生通過視聽結合的方式,順利聽懂聽力內容,隨后教師請學生將自己聽到的內容轉述出來。比如在通過閱讀內容了解了fisherman這一傳統(tǒng)技藝后,教師再展示一張papercutting的圖片,同時播放相關聽力材料,在材料播放完畢后,教師鼓勵學生將自己聽到的內容描述出來,同時用英語談談自己對剪紙這一民間傳統(tǒng)技藝發(fā)展前景的看法。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讓學生順利掌握了教學知識重點,也有效拓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做到了將聽力與口語教學的有效整合,學生的語言能力在訓練的過程中得到了更好地培養(yǎng)。
2.在聽說訓練中進行提問引導,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一場高效的聽力訓練需要教師做好材料引入、引導思考、明確任務三個方面的工作,通過以上三個步驟,學生可以透徹掌握聽力材料,明確聽力內容的主題和重點語句,能夠在聽完材料后順利解答出問題答案。因此,教師就要善于設計有效的提問,在聽說訓練中不斷引導學生主動思考,讓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思維方式,促使學生的思維品質得到不斷提升。在材料引入階段,教師可以通過歌曲、游戲、問答等方式來創(chuàng)設具體情境,活躍課堂氣氛,引發(fā)學生的活動參與熱情,讓學生在踴躍參與互動的過程中,形成更加積極的學習情緒。在此基礎上,教師順利引出訓練材料,進入引導思考階段。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以利用圖片和顯示材料難點的方式,讓學生在進行聽力訓練前,突破材料中的知識難點,對材料主題展開更加準確的聯(lián)想,增強學生的聽力效果。在結束聽力訓練后,教師可以多以where/who/what句型對學生進行提問,引導學生順利回憶聽力內容,并通過自己的理解回答出來。師生問答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學生對聽力材料進行回顧總結梳理的過程,學生在這一過程中,能夠形成更好的思維方式。
例如,在開展“Pets”這一單元的聽說教學活動時,教師首先通過模仿金魚的樣子,請同學們猜測這是什么動物,來營造活躍的學習氣氛,激發(fā)學生的猜想熱情。在學生說出正確答案后,教師再通過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展示不同種類的金魚照片,請同學們用英語來描述一下每張圖片上的金魚有什么特征。通過觀察圖片和思考問題,學生對聽力材料所講述的內容更加熟悉,在聽的時候就能夠更加準確的把握主要信息,聽懂材料內容。在聽力材料播放結束后,教師通過提出“What can you hear?How many kinds of goldfish are there?”等問題,引導學生將聽到的內容進行梳理,并通過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
3.在聽說訓練中融入中西文化,培養(yǎng)學生文化意識。英語除了作為一門語言進行溝通和傳播外,還包含了豐富的西方文化知識,教師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下開展初中英語聽說整合教學,就要有意識地在聽說訓練中融入中西方文化知識,引導學生思考中西方之間的文化差異,學生在對比學習的過程中,對本國傳統(tǒng)文化產生強烈的自豪感,同時也能更好地包容他國文化,真正做到跨文化溝通,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文化意識與文化素養(yǎng)。
例如,在圍繞“Ancient Greece”展開教學時,為了讓學生了解更多有關古希臘的歷史文化知識,教師在開展本節(jié)課的聽力訓練時,可以在事先為學生講解古希臘文明的起源和消亡。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播放電影《特洛伊之戰(zhàn)》中的木馬之戰(zhàn)片段,通過電影直觀的為學生呈現(xiàn)課本中的閱讀內容,激發(fā)學生對希臘文化的探索興趣。隨后,教師為學生播放木馬之戰(zhàn)的聽力材料,在學生聽完后,教師通過課件呈現(xiàn)六張圖片,請學生根據(jù)剛才聽到的聽力材料,將這六張圖片按正確的順序進行排序,在學生完成后,教師再請學生自己組織語言,將六幅圖片上的內容描述出來。這種將歷史文化知識融入聽說訓練中的教學方式,既能增強教學的趣味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能讓學生了解更多西方歷史文化,拓展學生的思維和視野,學生在充分了解歷史背景后,就會對教材內容產生更多深入的個人思考,認識到英語知識蘊含的內在文化價值,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與文化品格也得到了更好的發(fā)展。
4.在聽說訓練中應用信息技術,增強學生學習能力。社會的發(fā)展與科技的進步,讓更多先進的教學手段走入了課堂之中。這些依托信息技術的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具有智能化和信息化的特點,能夠極大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基于英語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中英語聽說教學,教師就要在訓練過程中,活躍學生大腦思維,引導學生自主思考,不斷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此,教師就要積極將信息技術應用于課堂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多元化的呈現(xiàn)方式,為學生動態(tài)立體的展示聽力閱讀材料,引發(fā)學生對知識的具體聯(lián)想,同時創(chuàng)新性地利用各種網絡學習軟件來開展英語聽說活動,增強英語聽說訓練的趣味性,培養(yǎng)學生現(xiàn)代化的學習思維方式,讓學生時刻把握社會的發(fā)展趨勢,能夠順利適應未來社會的發(fā)展。
以“The human brains”的教學為例:本單元的主題與人腦有關,涉及的單詞比較復雜。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動態(tài)呈現(xiàn)人腦結構圖,以及大腦中的各部分有哪些作用。學生在通過視頻直觀的了解人腦結構后,就能夠準確地將各種詞匯與大腦中的部件一一對應起來,在聽力訓練環(huán)節(jié),也能順利聽懂材料內容。學生聽力水平的不斷提升,也能促進學生英語自學能力的不斷提升。在學生順利掌握聽力內容后,教師可以開展趣配音活動,請學生利用聽力材料中學到的語言,為軟件中的大腦科普視頻配音,做到聽說訓練的有效結合。
四、結語
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新課改后的首要教育目標,教師開展英語教學時,也要以聽說整合的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有效落實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目標,仔細研讀教材內容,把握教學目標,以激發(fā)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方式,設計多元化的英語聽說訓練活動,增強聽說教學的趣味性,凸顯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引發(fā)學生對聽力和口語的學習探索熱情,為學生構建自由的英語學習課堂,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順利形成。
參考文獻:
[1]蘇慧琳.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英語聽說教學模式探究——以Unit 7 Section A為例[J].英語教師,2019(22):13-18.
[2]鄭雪秋.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初中英語聽說課教學活動設計探析[J].校園英語,2020(19):168-170.
[3]陳妍.指向學科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初中英語聽說整合教學初探[J].校園英語,2020(28):217.
[4]王麗珠.如何培養(yǎng)初中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以Unit 3 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Section A聽說課為例[J].英語教師,2018(8):109-112.
[5]金琪.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理念探究初中英語聽說課堂的教學策略[J].新課程(下),2017(10):50.
[6]高曉.單元設計視角下的初中英語聽說促寫課教學活動設計實踐與反思[J].英語畫刊(高中版),2020(29):59-60.
[7]廖惠.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理念的初中英語聽說課實踐研究[J].英語畫刊(高級版),2020(1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