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賀
摘要:明代文人陳設作為文人閑情雅致生活的物質(zhì)載體,與傳統(tǒng)“文人精神”與“文人審美”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本文主要從研究晚明文人文震亨的著作《長物志》入手,探討了明代文人陳設的審美特征,即古意、天然和簡隱,逐一進行了論述,并對明代文人審美意識中的“雅”與“俗”的概念及其辯證關(guān)系進行了闡述。
關(guān)鍵詞:文人陳設;審美特征;長物志
《長物志》為晚明文人文震亨所著,書中主要講的是他對各類“長物”的看法,心得和經(jīng)驗總結(jié),編分室廬、花木、水石、禽魚、書畫、幾榻、器具、位置、衣飾、舟車、蔬果、香茗十二類,被認為是古代造園的名著,但若用現(xiàn)代語言表述,它更是一本明代文人的小資生活指南。通篇概述了衣食住行各方面,雖主觀意識濃郁,但行文樸實,浸潤情感。顧及作者的身份地位和人生經(jīng)歷,書中觀點頗有代表性,符合當時社會審美共識。因而《長物志》是研究晚明文人陳設和文人精神不可多得的重要素材。
談及明代文人的生活,總是被冠以精致、古雅、閑情、隱逸甚至頹廢來形容,這不僅是明代文人的志趣所向,也是兩千多年來中國古代“士”的階層審美價值取向的體現(xiàn)。而陳設一詞,通常是指房子里家具、燈具、古玩、擺設等,以及它們陳列、布置和裝飾的方式。文人陳設作為明代文人閑情雅致生活的物質(zhì)載體,因文人的參與,而與“文人精神”以及“文人審美”有了緊密的聯(lián)系。
明代文人陳設的藝術(shù)特征概括起來是“雅”。而雅有三:古意,天然,簡隱。
一、古意之雅
趙孟頫曾說“作畫貴在古意,若無古意,雖工無益”,這句話也同樣適用于明代文人對陳設的追求。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有明一代的設計思潮一直以復古為主流。實際上,長期以來對古的推崇一直是儒家價值觀的核心?!堕L物志》里有對古琴有這樣的論述:“琴為古樂,雖不能操,亦須壁懸一床。以古琴歷年既久,漆光盡退,紋如梅花,黯如烏木,彈之聲不沉者為貴?!保ā堕L物志·卷七器具》)也就是說,琴是古樂器,即使不會彈,也可以掛在墻上,作為陳設裝飾妝點文人氣息。但這琴需久經(jīng)歲月,漆色褪盡的才顯尊貴 。另有“古人制器尚用,不惜所費。故制作極備,非若后人茍且?!薄敖袢艘娐劜粡V,又習見時世所尚,遂致雅俗莫辨。更有專事絢麗,目不識古,軒窗幾案,毫無韻物,而侈言陳設,未之敢輕許也?!保ā堕L物志·卷七器具》)談到了古人制器尚用,“今”人制器茍且,這與孔子“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王通“古之文也約以達,今之文也繁以塞”的崇古觀點頗為相映。
文人對古的推崇由來已久,一來是因為古物、古玩、古制往往經(jīng)歷時間積淀,更為經(jīng)典,更具韻味,并且數(shù)量少,珍貴;二來也有更深層次原因:儒家崇古,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師古崇雅是儒家文人一直延續(xù)的一個傳統(tǒng)。儒家提倡核心思想價值之一:通過“復古”恢復“周禮”,建立一個類似上古堯舜禹時代的秩序穩(wěn)定,等級分明且和諧共處理想社會。在這樣思想的浸染下,儒家文人的審美觀念,“復古、崇古”便是必然的。然而,對“古意”過度推崇,勢必抑制創(chuàng)新,并且社會風氣整體向以前看的結(jié)果是缺乏進取的動力和革新的力量,所以兩千來,中國的封建社會一直發(fā)展,但也似乎沒有太大的變化,文人的審美趣味亦然。
二、天然之雅
明代文人常用花草、魚蟲、奇石、盆景等天然靈秀來裝飾家中,家具器物亦追求樸拙,講究用材純真,不喜因過多人為因素而讓材質(zhì)失去本真的原味。明代黃花梨家具髹漆,工藝主要是楷漆,目的就是保持木紋的本來肌理。除此之外,文人居所亦重視與自然、環(huán)境切合,“琴室或于喬松、修竹、巖洞、石室之下,地清境絕,更為雅稱耳”(《長物志·卷一室廬》)。這既是審美追求,也是日常使用的考量。
文人尊崇自然,是因為他們“天人合一”的認知觀,他們認為人與自然是一體的,合一的,但與平民百姓認知的“天人合一”:人對自然規(guī)律能動地適應和遵循,對自然,對天命的順從接受的意味不同。明代文人的天人合一觀念來源于宋儒程朱提出的觀點“天人合一”,是為了建立倫理自由的人性理想,這里的“天”不僅是指自然,而主要是“理”,是精神,是心性。所以,文人對天然之雅的推崇,不僅是仆從自然規(guī)律,更是一種思想境界的追求。書齋雖小,春蘭秋菊不可少;陳設勿多,可隨時節(jié)變化而增減變換,但內(nèi)心的天然雅趣不能變。
此外,“天然之雅”,也不是說天然的即是“雅”的,事實正相反,自然界的造化萬物大多難入君子文人的法眼,而只有被賦予崇高道德情操和文化精神象征的天然靈秀之物才會具有“雅”的品質(zhì)。山間幽蘭若無“生性本幽谷,豈愿為世娛”的清高和不肯媚俗的品格,林間修竹若沒“蕭然風雪意,可折不可辱”的高貴氣節(jié),恐怕世人也不會覺得它們的雅致。
三、簡隱之雅
明代陳設之“雅”是簡單的、隱逸的,而非浮夸的、張揚的。與皇家的氣宇軒昂和市井的熱鬧繁華相比,“簡隱”是另類的美的情懷,是文人的虛懷若谷,是隱逸生活方式的美好表達。假使沒有儒道文化的積淀、道德倫理的約束、文人風骨的秉持,所謂文人陳設也會變得浮華、世故和通俗,從而失去其特有的藝術(shù)韻味和品性。
“位置之法,煩簡不同,寒暑各異,高堂廣榭,曲房奧室,各有所宜,即如圖書鼎之屬,亦須安設得所,方如圖畫。云林清秘,高梧古石中,僅一幾一榻,令人想見其風致,真令神骨俱冷。故韻士所居,入門便有一種高雅絕俗之趣。若使前堂養(yǎng)雞牧豕,而后庭修言澆花洗石,政不如凝塵滿案,環(huán)堵四壁,猶有一種蕭寂氣味耳?!保ā堕L物志·卷八位置》)這段關(guān)于空間布置的文字,講了三層意思:(1)空間布置,無須定式,因時,因地,各有所宜;(2)元代畫家倪云林的住所里僅有一幾一榻,卻感覺神清氣爽,至簡的陳設即是“高雅絕俗”;(3)如若所處塵世嘈雜,但還想談論風雅,不倫不類,還不如任其荒蕪,倒有蕭瑟之感。由此,簡隱的“雅”可以是隨性的,可以是簡單純粹的,但必須是世俗紅塵以外的。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簡隱是品性的審美,而非單純的視覺審美。
四、文人陳設之雅俗辯正
與雅相對應的是俗,不俗即雅,雅即不俗。但是什么俗,什么是雅?古意為雅,那么時尚是俗;天然為雅,那么人工是俗;簡潔為雅,那么繁縟為俗;隱逸為雅,那么浮華為俗;進而可以云紋為雅,龍鳳為俗,黑漆為雅,彩漆為俗;單數(shù)為雅,成雙為俗,甚至世人為雅,即為俗。文人不屑近俗可見一斑,但這是傳統(tǒng),也是固守操守與身份的需要。文人為了讓自己遠離塵俗,陳設往往款式簡潔、紋案古樸、用材講究、做工精細,這都是為了與“世俗”品位有所區(qū)別。然而,雅俗之分并沒有客觀標準,全賴主觀裁量,但因“士”階層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主導地位,“雅”的審美話語權(quán)和裁量權(quán)在文人手中。這也就是為什么《長物志》上對事物的判斷常有“大俗”“最俗”“俱俗”“不可用”的評價,至于為什么俗,為什么不可用,文震亨從不屑解釋。同時,雅和俗的關(guān)系又是辯證的,因“士”階層在傳統(tǒng)社會的文化審美上的引導力,原來他們認可的雅亦會在市井傳播,成為風尚,最終也成為文人眼中的“俗”,而被遺棄,相對應的,原先的平凡俗物也會或因文人的喜好,而變得雅致起來,最終成為推崇的對象。
“用木為格,以湘妃竹橫斜釘之,或四或二,不可用六。兩旁用板為春帖,必隨意取唐聯(lián)佳者刻于上。若用石梱,必須板扉。石用方厚渾樸,庶不涉俗。門環(huán)得古青綠蝴蝶獸面,或天雞饕餮之屬,釘于上為佳,不則用紫銅或精鐵,如舊式鑄成亦可,黃白銅俱不可用也。漆惟朱、紫、黑三色,余不可用?!保ā堕L物志·卷一室廬》)這些原本僅是作者的喜好,或代表了當時文人的品位,但卻成為一時的建筑規(guī)范。
最后,所謂文人,即是古代的知識分子。他們屬于古代社會的精英階層,但與現(xiàn)代知識分子的概念不同,古代文人主要研究的是社會科學,具有較高文化素質(zhì)和藝術(shù)修養(yǎng),他們不一定會直接參與房屋、陳設的設計建造,但他們是傳統(tǒng)文化資源的占有者,陳設藝術(shù)的主要消費者和使用者,也占據(jù)了陳設藝術(shù)審美的主導權(quán)。
基金項目: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學社科基金項目“江南傳統(tǒng)陳設藝術(shù)中的市井文化與文人精神研究”(2017SJB1359)
參考文獻:
〔1〕〔明〕文震亨.長物志[M].北京:中華書局,2012.
〔2〕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3〕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M].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
〔4〕陳從周.蘇州舊住宅[M].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