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國方,張 航,袁 霞 (惠州市中心人民醫(yī)院腫瘤內科,廣東惠州 516000)
結直腸癌是消化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fā)病率及病死率近年來呈上升趨勢,嚴重危害人類的健康[1]。研究表明,微衛(wèi)星(MS)狀態(tài)與結直腸癌的發(fā)展、預后、療效、遺傳等均有相關[2-4]。所有結直腸癌患者均被推薦完善微衛(wèi)星狀態(tài)檢測[5]。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機制復雜,影響因素眾多,基因突變在結直腸癌的發(fā)生、發(fā)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并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患者的預后[6]。T 淋巴細胞亞群是人體內主要的細胞免疫系統,是影響結直腸癌患者預后的危險因素[7],但外周血T 淋巴細胞亞群與微衛(wèi)星狀態(tài)的關系尚不清楚。本文通過分析微衛(wèi)星狀態(tài)與結直腸癌的臨床病理特征、外周血T 細胞及基因突變的關系,以期為結直腸癌患者的診治提供參考。
選取2017 年11 月至2020 年11 月在惠州市中心人民醫(yī)院診斷為結直腸癌并完善衛(wèi)星狀態(tài)、外周血T淋巴細胞或基因檢測患者180 例,經病理確診為腺癌,TNM分期為Ⅱ~Ⅳ期,排除其他部位惡性腫瘤。
微衛(wèi)星狀態(tài)采用多重熒光PCR 毛細管電泳法檢測,該方法是微衛(wèi)星狀態(tài)檢測的金標準,靈敏度高,特異性強。檢測位點包括6 個單核苷酸重復標志物(NR21、NR24、NR27、BAT25、BAT26 和MONO27)。結果出現2 個或以上的不穩(wěn)定為微衛(wèi)星高度不穩(wěn)定(MSI-H),存在1 個位點為微衛(wèi)星低度不穩(wěn)定(MSIL),而無不穩(wěn)定位點則為微衛(wèi)星穩(wěn)定(MSS)[8]?;蛲蛔儾捎酶咄繙y序方法進行檢測,標本類型為石蠟切片或全血,同時檢測腫瘤相關突變熱點區(qū)域的單堿基替換突變和插入缺失突變。采用多重PCR 技術靶向捕獲,一次實驗同時對92 個擴增子進行高通量測序,目標區(qū)域的平均覆蓋度不低于1 000倍,檢測靈敏度的下限為1%。外周血T 淋巴細胞亞群檢測基于抗原抗體特異性反應原理,將人體外周血中表達有CD抗原的細胞固定于單克隆抗體包被玻片上,通過淋洗、染色等操作后,對特異性細胞進行自動計數儀自動計數。Semibio CD系列細胞檢測玻片,將特異性抗體事先包被在芯片基板上,樣本中表達有該特異性抗原細胞與芯片接觸反應后,特異性細胞被分離固定,再通過自動計數儀對固定細胞分析。外周血T 淋巴細胞亞群檢測選用化療前的檢測結果。結合患者的臨床資料及相關檢查結果,根據微衛(wèi)星狀態(tài)劃分為MSI-H 和MSS/MSI-L 患者,分析不同微衛(wèi)星狀態(tài)與臨床病理特征、外周血T 淋巴細胞水平及基因突變間的關系。
采用SPSS 25.0 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頻數或%表示,采用χ2檢驗。外周血T 淋巴細胞根據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OC)判斷界值。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納入180 例患者中男105 例,女75 例;年齡29~87歲,平均(57.15±11.60)歲;直腸癌64例(35.6%),結腸癌116 例(64.4%),其中左半結腸癌為75 例(64.7%),右半結腸癌為41 例(35.3%);分化類型(檢測缺失7 例):高分化1 例(0.6%),中分化134 例(77.4%),低分化38 例(22.0%);TNM 分期:Ⅲ期占42.2%,Ⅱ期占36.7%,Ⅳ期占21.1%;153 例完成腫瘤化療前外周血T 細胞檢測,CD3+、CD4+、CD8+平均值均處于正常參考值范圍;180 例完成微衛(wèi)星狀態(tài)檢測,MSI-H 患者19 例(10.6%),MSS/MSI-L 患者161例(89.4%);159 例完成基因突變狀態(tài)檢測,KRAS 突變率最高,有76 例發(fā)生突變,其余分別為PIK3CA(15.0%)、TP53(8.3%)、NRAS(4.4%)、BRAF(3.3%)、ERBB2(2.2%)、EGFR(2.2%)、AKT1(1.7%)、MET(1.1%)。
MSI-H 患者<60 歲的比例為89.5%,高于MSS/MSI-L 患者的56.5%(P<0.01)。在結直腸癌中,MSIH 患者腫瘤發(fā)病部位在結腸的比例較MSS/MSI-L 患者更高,分別為89.5%和61.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在結腸癌中,MSI-H 患者更常見于右半結腸(64.7%,11/17),而MSS/MSI-L 患者更常見于左半結腸(69.7%,69/9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180 例患者中,173 例有明確的分化類型,7 例無法鑒定分化類型。MSI-H 與MSS/MSI-L 患者均以中高分化居多,但MSI-H患者低分化型的比例明顯高于MSS/MSI-L 患者(47.4%vs18.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結直腸癌患者臨床病理特征與微衛(wèi)星狀態(tài)的關系(例)
180 例患者中153 例行腫瘤化療前外周血T 細胞檢測(MSS/MSI-L137 例,MSI-H 16 例)。根據ROC曲線及AUC 算得CD3+、CD4+、CD8+及CD4+/CD8+的最佳界值分別為1 372、766、438 和1.17。MSI-H 患者CD3+≥1 372 個/μL、CD4+≥766 個/μL、CD8+≥438 個/μL的比例明顯高于MSS/MSI-L 患者(P<0.05 或0.01),而兩組的CD4+/CD8+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結直腸癌患者外周血T細胞計數與微衛(wèi)星狀態(tài)的關系
180 例患者中159 例行基因突變狀態(tài)檢測(MSS/MSI-L 142 例,MSI-H 17 例)。MSI-H患者發(fā)生PIK3CA 突變的比例明顯高于MSS/MSI-L 患者(P<0.05)。KRAS 突變76 例,突變率最高,但MSI-H 與MSS/MSI-L 患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結直腸癌患者的基因突變狀態(tài)與微衛(wèi)星狀態(tài)的關系 (例)
據調查,結直腸癌在全球惡性腫瘤發(fā)病中位居第3 位,雖然中國人群的發(fā)病率低于西方國家,但近30年來亦呈現快速增長趨勢。研究發(fā)現,微衛(wèi)星狀態(tài)與結直腸癌的發(fā)展、預后、療效、遺傳等相關,且具有較為特殊的臨床病理特征[2-4]。在微衛(wèi)星狀態(tài)的檢測中,MSI-H 比例為7%~15%[5,9]。結腸癌中的MSI 表型是良好的預后因素,在Ⅱ期患者中表現更為明顯。這種存活優(yōu)勢似與MSI腫瘤浸潤淋巴細胞有關,提示可能存在更有效的抗腫瘤免疫反應[10]。本研究中MSI-H比例為10.6%,與上述文獻報道相似。在與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分析中發(fā)現,MSI-H 結直腸癌患者的年齡<60歲比例顯著高于MSS/MSI-L患者,且其發(fā)病部位多集中在右半結腸,而MSS/MSI-L 患者則以左半結腸為主。造成此差異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患者DNA 錯配修復狀態(tài)不足。右半結腸癌通常為黏液性,被腫瘤浸潤性淋巴細胞密集浸潤,并具有激活的MAPK 信號,可能由癌前病變發(fā)展而來。癌前病變是由與細胞特異性相關的通路驅動的,如對DNA 修復缺陷和致癌應激的耐受性通路[11]。而微衛(wèi)星不穩(wěn)定正是由DNA 錯配修復系統缺陷引起的[12]。因此MSI-H 可能參與了右半結腸癌的發(fā)生過程。在分化程度方面,MSI-H 患者在低分化的比例較MSS/MSI-L 患者明顯升高。在TNM 分期上,MSI-H 患者的分期更早,國內外研究證實了此結論[13-14],但在本研究中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能與病例樣本量不大有關。
細胞免疫與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而T 淋巴細胞亞群是人體內細胞免疫最主要的執(zhí)行者。CD3+T 細胞的數量代表了機體總的細胞免疫狀態(tài);CD4+T 細胞是輔助性T 細胞,參與細胞因子的分泌,輔助其他免疫細胞從而起到調節(jié)免疫平衡作用;CD8+T細胞是抑制性/細胞毒性T細胞,在抗癌免疫中起著核心作用;CD4+/CD8+比值的動態(tài)平衡對維持機體細胞免疫系統的穩(wěn)定起到重要作用,當CD4+/CD8+比值降低,則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有利于腫瘤的增殖。本研究發(fā)現,MSI-H 患者的CD3+、CD4+、CD8+及CD4+/CD8+T 水平均高于MSS/MSI-L 患者,其中CD3+、CD4+、CD8+T細胞水平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或0.01)。MSI-H 患者CD3+、CD4+、CD8+細胞相比MSS/MSI-L 患者明顯升高,提示MSI-H 患者的免疫功能相對更活躍。有研究發(fā)現,與MSS 相比,MSIH 結直腸癌患者具有更高的腫瘤浸潤免疫細胞組成,MSI-H 患者輔助性T細胞明顯升高,CD8+T細胞和活化記憶CD4+T 細胞有升高的趨勢[15],這與本研究外周血T 細胞亞群分布存在一定的相似性。Chirica等[14]發(fā)現,相對于MSS 患者,從MSI-H 患者腫瘤浸潤淋巴細胞中分離出的CD4+T細胞的百分比顯著降低,CD8+T細胞的百分比則顯著升高。而CD8+T細胞的浸潤部分是由MSI 引起的[16]。腫瘤浸潤淋巴細胞與外周血T 細胞可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仍需更多的研究,并可進一步探究其與微衛(wèi)星狀態(tài)的關系。近年來有研究通過免疫評分評估腫瘤微環(huán)境的免疫狀態(tài),但需要通過腫瘤浸潤淋巴細胞進行評估。而外周血T細胞亞群檢測更方便,并可反復進行多次檢測。因此如何更好地應用外周血T 細胞水平反映腫瘤免疫微環(huán)境及指導臨床的診治是我們今后研究的方向。
不同微衛(wèi)星狀態(tài)的基因突變比例存在一定差異,本研究中,MSI-H 結直腸癌患者PIK3CA 突變率顯著高于MSS/MSI-L 患者(P<0.05)。PIK3CA 是結直腸癌中最常見的突變基因之一,在外顯子9和20的解旋酶和激酶結構域中分別約80%的突變熱點。研究發(fā)現,MSI 與外顯子9 突變呈負相關,與外顯子20 突變呈正相關[17],但PIK3CA 突變與結直腸癌患者的生存無顯著相關[18]。結腸癌中的MSI 表型是良好的預后因素,PIK3CA 基因在MSI 患者中突變比例升高能否影響患者的預后仍需進一步探討。本研究中KRAS突變率最高,但MSI-H 與MSS/MSI-L 患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BRAF V600E 突變是MSIH 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的不良預后因素[4]。對于Ⅲ期且行術后輔助化療的結腸癌患者,BRAF 或KRAS 突變與MSS 患者的預后相關,其復發(fā)與生存時間更短[19]。但在本研究中,BRAF V600E 突變MSI-H 與MSS/MSI-L 患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Lin等[20]研究不一致,或與本研究樣本量較少有關。
綜述所述,結直腸癌患者不同微衛(wèi)星狀態(tài)的臨床病理特征、外周血T 淋巴細胞亞群、基因突變狀態(tài)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這些差異性對不同微衛(wèi)星狀態(tài)患者的預后可能存在一定的影響。MSI-H 患者治療前的外周血T細胞水平相對MSS/MSI-L患者更高,對于治療后T 細胞水平的變化情況仍需進一步追蹤。同時,應用外周血T 細胞水平反映腫瘤免疫微環(huán)境及指導臨床的診治、療效與預后判斷仍需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