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美 楊飛
摘 要: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并伴隨黨的發(fā)展、壯大,在趕超型的現代化中摸索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正確道路,在實現富起來的現代化基礎上走向了“強起來”的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在百年“啟”“轉”“承”“合”中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其邏輯在“性質”“趨勢”“動力”“主線”中體現中國特色,其啟示為世界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關鍵詞: 中國共產黨;百度歷程;社會主義;現代化
中圖分類號:D26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3677/j.cnki.cn65-1285/c.2021.04.02
歡迎按以下方式引用:張玉美,楊飛.中國共產黨領導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百年歷程、邏輯及啟示[J].克拉瑪依學刊,2021(4)14-20.
站在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這個特殊節(jié)點回望歷史,“革命、建設、改革”是歷史學維度的理解,“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是民族振興維度的概括,“建立、鞏固、完善”和“救國、興國、富國、強國”的階段劃分是按照社會主義在中國發(fā)展的維度提出來的。[1]這些都是我們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理論邏輯和重要話語體系,是基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已然取得歷史性成就、作出世界性貢獻的結果導向型的理論總結,是“四個自信”的重要源泉。從過程維度來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確立、發(fā)展和完善是伴隨黨的成立、發(fā)展和壯大歷程實現的。以過程導向為出發(fā)點研究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百年歷程,從苦難走向輝煌、從夢想走向現實、從發(fā)端走向成熟的軌跡越發(fā)清晰,以不容置疑的事實再次證明,中國有理由自信也必須自信。
一、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探索歷程是在百年“啟”“轉”“承”“合”中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馬克思認為,人類創(chuàng)造歷史的現實條件是無法選擇的,只能“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chuàng)造?!盵2]所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必定是一條有著自己百年“啟”“轉”“承”“合”特殊歷程的全新道路。
(一)“啟”:趕超型的現代化(1921-1978年)
1.中國共產黨成立使社會主義現代化在中國開啟成為可能
“現代化”是人類社會發(fā)展進步的必然趨勢和必經之路。按照毛澤東“如果沒有外國資本主義的影響,中國也將緩慢的發(fā)展到資本主義社會”[3]的觀點,中國或早或晚也會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日漸完善的基礎上自主開啟現代化。但歷史不可逆轉地以西方列強強制、粗暴的方式被迫開啟了中國的現代化,開啟了中國在苦難深重中謀求發(fā)展崛起的民族復興史。從洋務運動起,近代中國的現代化不斷在器物、制度、思想、文化等諸多方面以西方標準審視自己的不足。不僅使中國的現代化蒙上了崇洋媚外色彩,而且最終沒有逃脫失敗的厄運。直到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才以徹底的革命理論和實踐扭轉了中國現代化的歷史頹勢和歷史趨勢,使中國現代化找到了正確的領導力量和發(fā)展方向,使中國的現代化探索從黑暗走向光明、從落后走向民族振興成為可能。
2.中國共產黨領導建立新中國使社會主義現代化在中國開啟具備必要的政治前提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28年的浴血奮戰(zhàn),建立了新中國,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程,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開啟爭取了和平穩(wěn)定的政治環(huán)境。建國后著手編制的新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啟了旨在建設現代化國家的全新征程。1954年,中國共產黨首次提出“四個現代化”構想。但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只是初步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為當代中國現代化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如何循序漸進地推進實現現代化還處于早期探索階段。
3.中國共產黨領導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后使社會主義現代化在中國開啟趕超期
1956年底,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一五”計劃確定的發(fā)展目標基本實現,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優(yōu)勢開始凸顯。但對現代化的艱巨性和復雜性認識不足,對當時的國情判斷不夠準確,對實現現代化的進程存在錯誤預估。當時的趕超冒進的設想最后淪為一種主觀臆想。但不可否認的是,“四個現代化”宏偉目標深遠地影響了一代人的夢想,成為激勵全國人民為建設現代化國家而不懈奮斗的強大精神力量。
(二)“轉”:中國式的現代化(1978-1997年)
中國共產黨早期對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初步探索“以蘇聯為鑒”實現了對蘇聯模式的超越;“趕英超美”雖不切實際但是完成了對傳統(tǒng)農業(yè)國的超越;“四個現代化”雖然沒有實現,但是主流方向并沒有錯。正是這些有益探索使得社會主義現代化偉大轉折從可能性轉向現實性。
1.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使社會主義現代化發(fā)生偉大轉折
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重新奠定了中國共產黨現代化觀的認識起點和邏輯主線”[4]。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為標志,將原來“以階級斗爭為綱”轉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意味著以政治革命為主導的現代化觀向以經濟革命為主導的現代化觀轉變”[4]。1979年,鄧小平同志在會見日本首相時明確闡釋了對現代化的全新認識,提出“中國式的四個現代化”概念,意味著由以他人為鑒、試圖超越他人轉向“中國式”探索;“不是像你們那樣的現代化概念,而是小康之家”,意味著“四個現代化”宏偉目標轉向“小康之家”的階段性目標,這是歷史性偉大轉折。
2.黨的十二大、十三大使社會主義現代化走向深入
關于現代化方向,鄧小平同志在黨的十二大上明確提出,中國要“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秉h的十三大將“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確立為基本路線,徹底實現了現代化“中國特色”的偉大轉折。關于現代化任務,黨的十二大將“高度文明、高度民主”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全新落腳點,黨的十三大進一步提出富強、民主、文明的奮斗目標,實現了單一“物質文明”向“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偉大轉折。關于現代化目標,黨的十二大提出,到2000年“使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的“兩步走”目標,黨的十三大提出“到下個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新“三步走”目標。實現“小康社會”近期目標與“實現現代化”長期目標的結合,進一步把社會主義現代化偉大轉折的良好成效引向深入。
3.黨的十四大使社會主義現代化偉大轉折呈現光明前景
黨的十四大對改革開放以來的探索進行了一次系統(tǒng)總結。一是充分肯定“中國式”現代化的正確道路,科學概括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科學體系,并寫進黨章確立為全黨的指導思想。二是充分肯定改革開放的實踐貢獻,將改革開放視為社會主義現代化發(fā)展的根本動力,實現了“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融合發(fā)展,強調“中國式”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屬性和“共同富?!钡膬r值理念,實現了封閉到開放、計劃到市場的全面轉型。三是明確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強調改革開放和四項基本原則的統(tǒng)一,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健康發(fā)展提供政治保證。至此,“中國式”現代化偉大轉折呈現出光明前景,走上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正確道路。它“是一個雄心壯志,是一個宏偉的目標。”[5]但通過“三步走”戰(zhàn)略基本實現現代化依然任重道遠。
(三)“承”:富起來的現代化(1997-2020年)
世紀之交,黨的十五大確定了“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新任務?!靶】抵摇背薪又袊鴤鹘y(tǒng)社會“溫飽有余”的價值理念和現代社會物質富裕的基本前提,是中國共產黨初心使命在實現現代化目標任務中的現實繼承和發(fā)展。
1.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發(fā)展目標不斷承接深化
為了實現“三步走”戰(zhàn)略目標,黨的十五大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任務,黨的十六大將21世紀前20年的發(fā)展目標確定為“全面建設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黨的十七大對“更高水平的小康”進行細化量化,在總量目標基礎上提出了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翻兩番的目標,確保到2020年時,能夠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盵6]黨的十八大拉開了全國脫貧攻堅戰(zhàn)的序幕,黨的十九大明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最后“決戰(zhàn)決勝”期,并對“基本實現現代化”和“建設現代化強國”戰(zhàn)略步驟進行重新規(guī)劃。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予以全面部署,2020年全面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從總體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中國共產黨秉持“小康”初心一干就是20年,使中國徹底擺脫了絕對貧困的千年難題,富裕起來的“小康之家”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打下堅實物質基礎。
2.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發(fā)展理念不斷承接深化
進入小康社會建設新時期以來,黨正視經濟增長所帶來的負面問題,開始注重社會發(fā)展的可持續(xù)性;更為明確地認識到發(fā)展應該聚焦于“人”而不是“物”,確立了“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在“全面”、難在“全面”,提出了創(chuàng)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fā)展理念。對于發(fā)展的速度、質量和效益之間的關系,經歷了多快好省、又快又好、又好又快到科學發(fā)展的理性回歸,再到“以質量為中心”“堅持質量第一”“高質量發(fā)展”,實現了發(fā)展理念“質”的躍升,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打下堅實思想基礎。
3.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發(fā)展部署不斷承接深化
黨的十六大圍繞不斷推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協調發(fā)展進行了統(tǒng)一部署,黨的十七大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進行科學部署,到黨的十八大提出“生態(tài)文明”建設,形成了全面涵蓋各領域各方面的“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對于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戰(zhàn)略布局,又從戰(zhàn)略目標、戰(zhàn)略舉措加以完善,提出協調推進“四個全面”的戰(zhàn)略部署。黨的十八大以來,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任務,為承接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打下良好發(fā)展基礎。
(四)“合”:強起來的現代化(2021始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輝煌歷程,是黨領導中國人民完成了建國大業(yè)、興國大業(yè),在改革開放后僅用幾十年的時間就走過了西方發(fā)達國家上百年或數百年的發(fā)展歷程,實現了后發(fā)優(yōu)勢、彎道超車,完成了富國大業(yè)。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不利形勢下,中國率先恢復經濟社會秩序,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使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競爭優(yōu)勢、發(fā)展優(yōu)勢更加突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彰顯出強大的生命力。歷經百年“啟”“轉”“承”“合”之后的中國生產力空前繁榮,生產關系日趨完善,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機和條件已經成熟?!笆奈濉遍_局之年,中國共產黨謀劃布局新征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7]。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符合黨的歷史使命的必然要求,符合世界發(fā)展的大勢所趨,符合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與中國共產黨百年復興夙愿相吻合,也是匯聚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強大合力的生動彰顯。
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探索邏輯在“性質”“趨勢”“動力”“主線”中體現中國特色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打破了馬克思關于社會主義將在成熟資本主義條件下實現的預言,又突破了資本主義才能實現現代化的模式。在百年“啟”“轉”“承”“合”的現代化道路中體現出中國的獨特邏輯。
(一)從現代化發(fā)展性質來看,體現為一般性與特殊性相統(tǒng)一的邏輯
“社會主義現代化”實質包含“社會主義”和“現代化”兩部分內容?!艾F代化”作為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必經階段,以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信息化、市場化、民主化、法治化、綠色化等為基本特征,具有一般性。“現代化”的實現可以是資本主義形式,也可以是社會主義形式,這是“現代化”的特殊性。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百年歷程經歷了現代化一般性探索。早期學習蘇聯和西方、借鑒世界現代化的先進經驗,在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等方面確實取得了一些成績,但由于忽略基本國情的特殊性使中國的現代化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一些盲目冒進的誤區(qū)。中國現代化的被動開啟使其缺乏必要的物質基礎,發(fā)展歷程又跨越了資本主義社會形態(tài),使其社會關系更為復雜。這種特殊性使得中國無法通過一般性途徑實現現代化。因而,必須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出發(fā)探索“中國特色”。中國共產黨通過改革開放在積極調整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中夯實了現代化的物質基礎,通過脫貧攻堅夯實了“共同富裕”的價值理念,通過“五位一體”“四個全面”特別是新發(fā)展理念等夯實了對現代化建設規(guī)律的認識,使社會主義在現代化的中國煥發(fā)出生機與活力。中國的現代化既堅持現代化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又遵從社會主義的特殊要求,既著眼普遍意義的現代化又從中國實際出發(fā),既保持獨立自主又積極融入全球現代化浪潮,走出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中國道路。可以說,社會主義沒有辜負中國對理想信念、道路真理的孜孜以求,中國也以其實際行動沒有辜負社會主義所指出的人間正道和康莊大道,在實踐中實現了社會主義與中國的融合并體現出中國特色,使中國的現代化性質在邏輯上充分體現了現代化一般性與特殊性的對立統(tǒng)一。
(二)從現代化發(fā)展趨勢來看,體現為波浪式前進與螺旋式上升相統(tǒng)一的邏輯
按照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永恒的運動必然地表現為波浪式前進和螺旋式上升的發(fā)展趨勢。波浪式前進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橫向發(fā)展、擴大,螺旋式上升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縱向延伸和拓展,二者的統(tǒng)一是質量互變規(guī)律、否定之否定規(guī)律的具體表現。
毛澤東同志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中把波浪式前進作為重要工作方法,提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農村包圍城市”“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土地革命”等,使黨的力量不斷發(fā)展壯大、建立政權。在鞏固政權中,他認為經濟建設“不是直線前進,而是波浪式前進?!盵8]鄧小平同志繼承發(fā)展這一思想,通過“先富帶動后富”的模式、“三步走”的戰(zhàn)略、“隔幾年上一個臺階”的思路、“先試驗后推廣”的方法,產生了局部到區(qū)域、少數到多數、部分產業(yè)到相關產業(yè)的擴大效應,實現了量的不斷積累,為質的轉變奠定一定基礎。江澤民同志領導的現代化建設繼承發(fā)展了“小康之家”的目標,將現代化領域拓展到政治領域、文化領域。胡錦濤同志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一步推進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將生態(tài)文明建設提高到黨治國理政的新高度。在這一波浪式前進中,發(fā)展目標經歷了單一、二元、多元到整合的完善過程,發(fā)展理念經歷了求快、求好、求進、求質的科學演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踐最終實現了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在理論上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兩次歷史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yè)實現了螺旋式上升的質的飛躍。
(三)從現代化發(fā)展動力來看,體現為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相統(tǒng)一的邏輯
馬克思認為,“一切社會變遷和政治變革的終極原因,應當到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的變更中尋找。”[9]道出了社會變革的根本動力在于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運動。
中國現代化的開啟源于先進生產力對落后生產力的淘汰,源于自身生產關系對生產力發(fā)展滯后的變革。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雖然備受欺凌,但是先進生產力得以發(fā)展,資產階級、工人階級等先進生產關系得以建立。不斷發(fā)展壯大的無產階級和社會化大生產急切渴望突破現有上層建筑的束縛,導致社會變革應運而生。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積極推行土地革命,以生產關系的變革促進了生產力發(fā)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生產力落后的東方大國搞現代化,既變革生產力也變革生產關系。由于繼續(xù)沿用社會關系變革的思路處理二者關系,忽略了其中發(fā)揮決定作用的是“生產力發(fā)展”,導致脫離生產力的社會變革陷入停滯和倒退。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社會主義現代化深耕中國土壤,致力于生產力的大解放大發(fā)展,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極大地調整和改變著社會關系。同時,社會關系又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發(fā)展。當前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發(fā)生重大轉變,生產力極大發(fā)展但還不平衡不充分,亟需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前提下,繼續(xù)按照生產力與生產關系有機統(tǒng)一的邏輯,全面深化改革,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繼續(xù)向前推進。
(四)從現代化發(fā)展主線來看,體現為學習與超越相統(tǒng)一的邏輯
為了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中國共產黨領導社會主義現代化始終注重吸收借鑒人類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從始至終貫穿著從學習中構建,從構建中超越的邏輯主線。
雖然早期學習蘇聯模式,但是,中國共產黨堅持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克服教條主義,找到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正確道路,構建了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并不斷開辟新的境界,構建了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相結合的中國模式,實現了對蘇聯模式的超越。雖然學習西歐、北美市場經濟的先進經驗,但是,中國共產黨以政府宏觀調控手段對市場失靈予以補充完善,構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實現了對新自由經濟、無政府主義的超越。中國積極參與國際大循環(huán),以出口導向型經濟拉動發(fā)展,對外開放程度和水平極大提升,成就了中國制造、世界工廠的國際地位,現在立足國內需求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huán)的新發(fā)展格局,實現了對出口拉動的超越;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注重簡政放權、權力監(jiān)督和自我革命,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顯著優(yōu)勢??梢哉f,中國共產黨領導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百年探索邏輯既沒有走老路套路,也不是誰的翻版再版,而是從基本國情、基本規(guī)律出發(fā)實現了中國特色。
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探索啟示為世界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當今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且新冠肺炎疫情正加速變局演進。每一個國家和地區(qū)都不得不重新思考國內與國際、挑戰(zhàn)與機遇等問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在這種大變局中走向強國建設新征程,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自覺不斷為世界現代化發(fā)展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一)應對國內國際重大變局,要堅持世界性與中國化的統(tǒng)一
中國的現代化既與時俱進地參與世界現代化的歷史進程,又實事求是地探索自己的現代化道路;既遵從現代化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又以社會主義“共同富?!睘閵^斗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的“兩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就是立足世界性與中國化辯證統(tǒng)一的維度提出的,提醒我們要時刻秉持國際視野,既深刻認識國際環(huán)境的紛繁變化,又深入把握中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新形勢,致力于辦好自己的事情。這就要求我們統(tǒng)籌好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堅持通過創(chuàng)新驅動塑造競爭新優(yōu)勢;加快發(fā)展現代產業(yè)體系促進中國經濟提檔升級以彌補發(fā)展短板;把擴大內需與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構建新發(fā)展格局;繼續(xù)全面深化改革、積極推動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更好發(fā)揮作用;實行更高水平、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依托中國龐大市場優(yōu)勢積極融入全球經濟發(fā)展,努力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中國共產黨領導社會主義現代化已經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發(fā)展道路,但中國依舊是世界之中國,將繼續(xù)能動地運用世界現代化發(fā)展的成功經驗,不斷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yè)推向新高度,不斷為世界現代化發(fā)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二)應對挑戰(zhàn)機遇并存的大局,要堅持系統(tǒng)性與側重性的統(tǒng)一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是對當前世界經濟社會發(fā)展所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與機遇的高度總結。如何應對危機、把握機遇,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迸c“機”的辯證法。認為“挑戰(zhàn)”與“機遇”是處于一個整體系統(tǒng)的,不存在無法逾越的鴻溝,反而是一個可以相互轉化的存在。鼓勵人民要勇于化危為機,牢牢掌握發(fā)展主動權,積極謀劃和把握發(fā)展新機遇?!艾F代化”也是整體系統(tǒng)的存在方式,是社會時代特征的總體結果。從追求經濟增長到社會發(fā)展進步,再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從物質文明到“五位一體”和“四個全面”,從實現小康到建設現代化強國,百年探索使我們深刻地認識到:“現代化”的基本特征必然蘊含著“系統(tǒng)性”建設的要求,需要我們堅持大局觀念,處理好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繼承、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關系,處理好國內、國際、城鄉(xiāng)的改革和開放、機遇和挑戰(zhàn)的關系,處理好發(fā)展和安全、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對于當前的挑戰(zhàn)和機遇,“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fā)展必須遵循系統(tǒng)觀念做到取長補短,更加側重經濟強國、文化強國、教育強國、科技強國、軍事國防強國、網絡強國、海洋強國、體育強國等目標,正確處理整體與部分、系統(tǒng)與要素、挑戰(zhàn)與機遇之間的辯證關系,堅持系統(tǒng)性與側重性的協調統(tǒng)一,在積極把握機遇、運用優(yōu)勢的基礎上克服挑戰(zhàn)、創(chuàng)造機遇,在做好子目標的基礎上實現整體性效果的提升。
(三)應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zhàn)略全局,要堅持長遠性與階段性的統(tǒng)一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面對不同的歷史任務,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斷深化、細化、拓展對發(fā)展目標、戰(zhàn)略目標、實施規(guī)劃的認識,探索出了長中短期發(fā)展相結合的戰(zhàn)略部署。從“四個現代化”宏偉目標到“三步走”戰(zhàn)略,從“兩個一百年”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從新時代“兩步走”戰(zhàn)略到五年規(guī)劃,再到每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每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既立足長遠又始于當前,社會主義現代化偉大事業(yè)、循序漸進,在步步落實落細的基礎上實現一次次量的積累和質的飛躍,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宏偉目標不斷靠近。始終堅持長遠性與階段性的統(tǒng)一已經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民族復興戰(zhàn)略全局目標任務的成功經驗。既規(guī)劃百年大計又制定階段部署,既致力民族復興和強國大業(yè),又研究產業(yè)、區(qū)域、科技、民生、教育等的具體發(fā)展,明確了幾代人為之奮斗的長遠目標和當前目標,蘊含著信仰的力量、實踐的力量,最終匯聚起全黨全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磅礴力量。走過一百年苦難與輝煌的中國共產黨有信心有能力接續(xù)譜寫好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新篇章,完成好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zhàn)略全局的重大歷史使命。
中國共產黨領導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百年探索歷程不僅符合人類社會演進的歷史潮流,而且符合中華民族振興的理想追求。百年探索邏輯既有對現代化理論的繼承、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又有對如何實現現代化的探索、實踐和反思。百年探索啟示不僅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指明了方向,而且為世界現代化發(fā)展提供了全新道路選擇和參考經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異于西方、超越傳統(tǒng),改變中國、影響世界,將從一個百年走向另一個百年接續(xù)創(chuàng)造新的歷史輝煌。
參考文獻:
[1]秦宣.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分期的多維解讀——以黨的文獻為依據[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21(3):20.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5.
[3]毛澤東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990.
[4]李豪杰.中國共產黨的現代化觀[D].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2019:11.
[5]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77.
[6]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七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15.
[7]《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四個五年規(guī)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輔導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17.
[8]毛澤東選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14.
[9]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