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平
大概在20世紀末,我國開始刮起一股“抹茶風”。在某一手機軟件上輸入“抹茶”一詞,搜索項竟多達8903個?!澳ú璧案?、抹茶千層、抹茶大福、抹茶慕斯、抹茶拿鐵、抹茶雪糕”等,各種以抹茶命名的食物數(shù)不勝數(shù),可見“抹茶”制品在我國的流行程度。
“抹茶”一詞來自日本,日文讀作:まっちゃ。在《現(xiàn)代漢語同典》(第7版)中,‘抹有三個讀音、九個義項,分別為:“mā”,①擦;②用手按著并向下移動;③撤銷(職務)?!癿ǒ”,①涂抹;②擦;③勾掉;除去;不計在內(nèi);④用于云霞、陽光等(數(shù)詞多用一)?!癿ò”,①把和(huó)好的泥或灰等涂上后再用抹(mǒ)子弄平;②緊挨著繞過。其中沒有和“抹茶”的“抹”相匹配的義項,更沒有“抹茶”詞條。
在“百度”輸入關鍵詞“抹茶讀音”,百度漢語、百度知道、360問答等網(wǎng)站給出的答案幾乎都是肯定的,讀“mǒ茶”??梢姡癿ǒ茶”讀音已被大眾普遍接納。那么,人們?yōu)槭裁磶缀跻贿叺沟剡x擇讀“mǒ茶”呢?
一、抹茶探源
從學理和早期應用上看,“抹茶”似乎可以瀆作“mò茶”。
《標準日漢漢日詞典》中“抹”字下無“抹茶”詞條,但日語假名“まっちゃ”解釋為:抹茶(名)粉茶,末(兒)茶,面(兒)茶。該詞條強調(diào)“抹茶”的粉末狀形態(tài)?!缎旅馊諠h詞典》中“抹”字義項下有“抹茶”詞條,其注解:是:粉茶,將綠茶碾細成細粉制成的上等茶。該解釋指出,抹茶的原料是綠茶,制作工藝是通過碾的方法使綠茶成為細粉末。抹茶是上等茶?!缎氯A外來詞詞典》中也收錄了“抹茶”詞條,其注解為:粉茶,日本的一種上等茶,利用蒸制的綠茶在臼中舂成粉末,沖湯飲用。這條解釋增加了對抹茶蒸制T藝及沖湯飲用方法的解釋。將各版本詞典中“抹茶”的解釋進行歸納,即“抹茶”,原料是綠茶,利用蒸青的方法干燥后再用碾、舂或研磨的方式使其呈現(xiàn)粉末狀。用水沖飲。
據(jù)史料記載,中國的“末茶”最早可以追溯到魏晉時期。三國張輯的《廣雅》中記載:“荊巴間采葉作餅,葉老者,餅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飲,先炙令赤色,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蔥、姜、橘子筆(mòo)之?!币簿褪钦f,三國時期制作末茶需先將茶葉做成茶餅,喝之前,用火將茶餅烤至紅色,然后搗成粉末放在瓷器中,加入沸水,再加入一些作料飲用。
晉代杜育《荈賦》中也有“惟茲初成,沫沉華浮,煥如積雪,曄若春敷”的描寫。因為只有將茶葉搗細碎沖泡或煎煮才會有“沫沉華浮,煥如積雪,曄若春敷”的美妙感覺。
“末茶”雖在魏晉時期就已出現(xiàn),但真正興起卻在唐朝,鼎盛于宋朝。唐代陸羽《茶經(jīng)·六之飲》中記載:“飲有粗茶、散茶、末茶、餅茶者。乃斫、乃熬、乃煬、乃舂,貯于瓶缶之中,以湯沃焉,謂之痷茶?!边@清楚地指出,當時茶的種類包含末茶,且無論茶葉制作成何種形態(tài),都要經(jīng)過煬、舂、羅以粉末的形狀用湯澆沸再飲用。末茶的飲用方法—一點茶法,更是在宋朝達到了極高的藝術水準。宋徽宗《大觀茶論》中對于點茶法就有詳細的記載:“勢不欲猛,先須攪動茶膏,漸加擊拂,手輕筅重,指繞腕旋,上下透徹,如酵蘗之起面,疏星皎月,燦然而生,則茶之根本立矣?!泵鞔窨!洞髮W衍義補·制國用·山澤之利下》中對末茶的分類、制作、飲用等也有較詳細的記錄:“茶有末茶,有葉茶……唐宋用茶,皆為細末,制為餅片,臨用而輾之?!?/p>
因此,無論從茶葉原料、制作過程、存在形態(tài)還是飲用方式上看,日本的“抹茶”同中國古代的“末茶”都極其相似。據(jù)史料記載,早在宋光宗紹熙二年,日本僧人榮西禪師就將末茶的種子及制作工藝帶回了日本,中國“末茶”及其制作工藝東渡后,“末茶”就被稱為“抹茶”了。黃遵憲在《日本國志·物產(chǎn)志》自注中也說,日本“點茶”即“同宋人之法”,“碾茶為末,注之于湯,以筅擊拂”。岡倉天心在《茶之書》開篇中也介紹了茶葉及其飲用方式由中國傳人日本的過程。因此,從源頭上看,日本的“抹茶”源于中國古代的“末茶”,現(xiàn)在“抹茶”表示“末茶”就應是約定俗成的了。
在早年的文學作品中,“抹茶”和“末茶”也確實存在混用的情況。比如劉鶚《酬丹波雪子》一詩中有“玉手瓊卮制末茶,去年晴雪掃梅花”,吳德功《觀光日記》中記載了“俄行插花抹茶禮”,郁達夫在《日本的文化生活》中記錄了“各人長跪在一堂,制茶者用了精致的茶具,規(guī)定而熟練的動作,將末茶沖入碗內(nèi)”,等等??梢?,至少在19世紀初,“抹茶”和“末茶”還是混用的。
因此,無論是從“抹茶”的源頭還是從“抹茶”與“末茶”兩個詞語的實際使用情況看,將“抹茶”讀作“mò茶”都有充分的理據(jù)。
二、“mǒ茶”析因
盡管將“抹茶”讀為“mò茶”有充分的理據(jù),但人們依然選擇讀“mǒ茶”,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幾點。
1.“末茶”的斷代
在宋代,飲用末茶已盛行,體現(xiàn)末茶飲用方式的點茶和分茶技藝都達到了極高的水準。但遺憾的是,元、明兩代對唐、宋的點茶和分茶缺乏興趣,使末茶走向了衰落。尤其到了明初,朱元璋下令罷造龍鳳團茶,要求各地一律進貢散茶。明代飲茶風氣也隨之由煩瑣的點茶法向泡茶法轉(zhuǎn)變。朱權繼承了其父朱元璋廢團茶的做法,并在其著作《茶譜》中闡明了“廢團興散”的原因:“蓋羽多尚奇古,制之為末,以膏為餅。至仁宗時,而立龍團、鳳團、月團之名,雜以諸香,飾以金彩,不無奪其真味。然天地生物,各遂其性,莫若葉茶。烹而啜之,以遂其自然之性也?!?/p>
此后,中國末茶幾乎不見蹤影,點茶法也逐漸無人問津。因此,進入21世紀,當“末茶”攜“手”以“抹茶”形式回歸后,人們已經(jīng)不記得原來還有“末茶”了。
2.“mǒ”音具有強勢音地位
北京語言大學數(shù)據(jù)庫對“抹”字義項頻率作了統(tǒng)計(見表1),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在3個讀音共3698個使用頻次中,“mǒ”音2680個,占總數(shù)的72.47%,其他兩個音加起來的使用頻次還不足28%。不難看出,“mǒ”音是強勢音,占據(jù)強勢地位。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
第一,“mā”音詞語固化,可替代,語音地位弱化?!癿ā”音中,義項1的“抹”基本固化在“抹布”這一名詞和“抹+n”這一動賓短語中?!澳ú肌痹趥鹘y(tǒng)觀念里是不太整潔、不太美觀的廢布。隨著社會的進步,“抹布”這個詞正在被以功能、質(zhì)地命名的其他名稱取代,如保潔毛巾、廚房專用毛巾、擦桌布、百潔布、竹纖維去油巾等。同時,作為動詞的“mā”也更多地被義項“擦”取代。根據(jù)北京語言大學數(shù)據(jù)庫統(tǒng)計,包含“抹桌子”詞條的數(shù)據(jù)有88條,而包含“擦桌子”詞條的數(shù)據(jù)高達316條。事實上,確實所有動詞“mā”都可以用“擦”替代。也許“mā”的讀音會首先讓人聯(lián)想到“媽媽”這個最親近、最圣潔、最有溫度的詞,因此人們才會下意識地避免用“mā”這個音,轉(zhuǎn)而用其他詞替代吧。
“mā”的第二個義項和第三個義項沒有統(tǒng)計到詞頻。當然,由于數(shù)據(jù)庫收集語料渠道、范圍的限制,很可能沒有收集到相關語料,不能說這兩個義項沒人用,但至少說明這兩個義項在人們生活中的使用頻率已經(jīng)非常低了。
第二,“mò”音義項具有局限性,語音地位弱化?!癿ò”音第一個義項的使用場合局限于特定的建筑、裝修領域。第二個義項也主要集中在“轉(zhuǎn)(拐)彎抹角、抹得開、抹不開”等少數(shù)幾個詞語里,因此使用范圍有限,使用頻次不高,造成“mò”音地位弱化。
第三,“mǒ”音義項多,成就強勢地位。“抹”字三個讀音共九個義項,其中“mǒ”音就有四個義項,約占總數(shù)的一半。義項多,使用概率自然就高。同樣,在“mǒ”的四個義項中,“勾掉、除去、不計在內(nèi)”義項解釋較多,相應地使用頻次也就較高。
第四,“mǒ”音新詞的不斷加入使其地位越發(fā)顯赫。在《全球華語大辭典》中,出現(xiàn)了“抹胸”“抹額”和“抹黃”等詞條,并且明確注音為“mǒ”。這使“mǒ”音家族規(guī)模進一步擴大,原有的顯赫地位得以進一步鞏固。
第五,“mǒ”音具有韻律美,符合語言的經(jīng)濟省力原則。在普通話四個聲調(diào)中,上聲是降升調(diào),先降后升的變化本身就具有韻律美。同時上聲具有自適應性,它可以根據(jù)后邊字的聲調(diào)來調(diào)整自身的調(diào)值,以順暢地與任何調(diào)銜接。就“抹茶”而言,“mǒ”本是214調(diào)值,跟陽平調(diào)“chá”銜接,前邊的上聲“mǒ”會因變調(diào)而讀不到最高值,但卻有降后上升的趨勢。在上升的過程中正好銜接陽平調(diào)35的起始值3,銜接自然順暢,符合語言的經(jīng)濟省力原則。這也是陰平調(diào)“mā”和去聲調(diào)“mò”所不具備的。
綜上,人們選擇讀“mǒ茶”也就順理成章了。盡管將“抹茶”讀作“mò茶”有充分的理據(jù),但由于末茶的斷代和“mǒ”音具有強勢音地位,人們約定俗成地選擇了讀“mǒ茶”。這一現(xiàn)象提示我們,表面約定俗成的語言選擇也蘊含著深層的原因和發(fā)展規(guī)律。接下來可以關注多音字中的強勢音問題,進一步研究強勢音的特點、形成原因及發(fā)展規(guī)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