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生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不斷發(fā)展,教育改革在各方面都持續(xù)推進。而物理是其他各自然學科進行研究的最基礎學科,理應得到足夠的重視。高中物理在教學模式上應推陳出新,跟上時代的腳步,讓學生更深入地掌握世界運轉的一般規(guī)律,更好地認識我們所生活的世界。與初中物理相比,高中物理的難度和深度都大大提高,不僅為教師的教學出了一大道難題,也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堪其擾??紤]到物理的實驗性和邏輯性,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絕不能忽視趣味實驗的重要性。通過開展豐富的趣味實驗,學生能夠親身體會到物理研究的嚴密和科學家們大膽創(chuàng)新的思維,充分調(diào)動學習的積極性,達到“好學”“樂學”的最終目的。
關鍵詞:趣味物理實驗;高中物理;應用;教學
物理學起源于伽利略和牛頓的時代,從起源之初,這門學科就被賦予了一個重要的特征——實驗性。物理學是經(jīng)由眾多的實驗拼湊出來的宏偉巨樓,在物理教學的時候,教師不能忘記這一點,要把實驗作為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帶領學生感受物理的瑰麗和壯觀,體會到不同實驗中的思維方式,培養(yǎng)日常生活中的邏輯性和精密性。本論文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和文獻,分析了目前物理教學中的現(xiàn)狀,重點研究了趣味物理實驗在高中物理教學的應用和重要意義,希望可以為物理教學提供一種新的思路和選擇,為學生營造出更好的學習氛圍。
1.高中物理教學的現(xiàn)狀
1.1教學模式陳舊,課堂氛圍沉悶
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更傾向于講解單一的考試知識點,想要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提升考試成績上,而且對物理概念和公式也不作過深的探討,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大部分理解甚至都來自于試題。即使是教學大綱上明確要求的實驗,也會由于器材的缺失或者學校的不重視而草草了事,教育改革的具體措施并沒有貫徹落實,導致學生根本無法親手進行實驗,體驗到實驗過程中嚴謹?shù)恼撟C思想。
1.2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對知識理解不透徹
在高中的所有學科中,物理被公認為最難的科目,不僅很多抽象的概念讓人難以理解,不同情境下的復雜模型也讓人頭暈腦脹。比如進行力學的受力分析時,重力的方向、摩擦力存在與否都要考慮在內(nèi),輕桿、粗糙平面之下的隱含條件學生也要如數(shù)家珍,學習磁場時更要求學生擁有超凡的空間想象能力和對幾何圖形的敏感洞察力,這一切都給學生對物理的學習帶來了極大挑戰(zhàn)。缺乏耐心和毅力的學生很容易放棄,一些堅持下來的學生也更愿意把時間放在刷題上,不愿鉆研課本上的公式定理的推導過程,以至于大部分學生對知識理解并不透徹,做起習題也是一知半解。
2.將趣味物理實驗應用到高中物理教學的方式
2.1教師充分備課,督促學生進行課前預習
如果教師想要贏得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讓學生體會物理的魅力,首先自己要發(fā)自內(nèi)心地熱愛這門學科,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講解慣性的時候就可以舉出生活中的例子,如司機突然剎車,乘客會由于慣性繼續(xù)向前,講解相互作用力時,就可以舉出掰手腕、拔河的例子,講解磁場時,可以拿出吸鐵石演示同極相斥,這樣將物理知識和日常生活聯(lián)系起來,在講課的時候自然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做了充分準備才能游刃有余地解決學生的疑問,將學術知識抽絲剝繭傳授給學生,更好地將趣味物理實驗帶入課堂。另外,真正地學好物理需要下苦功夫,不僅僅教師需要苦心孤詣研究,學生也要積極配合,克服對物理的恐懼心理,積極進行課前預習。
2.2重視趣味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
在物理教學中,有很多簡單有趣的小實驗,比如取空鋁質(zhì)易拉罐及一盆冷水,加熱,感受大氣壓的力量;或者準備兩個擺長一樣的擺錘和一根細尼龍繩,按照一定的方式布置,觀察二擺錘交換的振幅;提前準備塑料飛盤和圓形鐵片,再用干燥的材料摩擦生電,嘗試一下靜電觸電的滋味等等。教師采用新穎靈活的教學方式,根據(jù)實驗的可操作性做出不同的教學安排,有利于調(diào)動課堂的活躍氣氛。
2.3開展有效的討論和交流
趣味物理實驗只是一種學習的方式,最關鍵的是要從中思考,汲取前人的經(jīng)驗,學習科學家們從提出設想到實驗驗證的完整邏輯思維。所以,實驗后的討論和交流就顯得尤為重要,老師應該合理安排問答,提出真正有思考價值的問題,如摩擦力的影響因素,測量重力加速度的實驗思路,曲線運動時的受力分析,熱力學定律的發(fā)展過程,制作簡易望遠鏡的原理等等。
3.總結
學生在高中時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是最驚人的,許多科學家的重大突破和發(fā)現(xiàn)都是在思維敏捷的青少年時期,因此教育者在這一時期對青少年做好引導至關重要。想要真正地引導學生深入思考,這要求教師具有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和嫻熟的表達技巧,才能夠把晦澀難懂的概念深入淺出地加以講授。另外,趣味物理實驗只是一種學習方式,最關鍵的東西是背后隱藏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教學過程中不可主次顛倒,過分追求趣味性而忽略了對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否則即使開展了趣味實驗,也不會增強學生的個人能力。同時,學校也應該秉持包容開放的態(tài)度,提供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安排切實可行的計劃推進趣味物理實驗的應用。教育改革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不斷改進不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徐婷.趣味小實驗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案例賞析[J].中學物理.2018(3):42~43.
[2]李春望.高中物理趣味實驗校本課程初探[J」,南北橋,2017(22):74.
[3]索銘澤.初探高中物理趣味小實驗一,一以力學實驗為例[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32):164,182.
陜西省寶雞市麟游縣中學 721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