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東
摘要:新課改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加強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發(fā)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因此在課堂組織上,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用以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小組合作學習是當前常用的教學手段,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合作探究精神。本文將以高中英語教學為例,討論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有效融入小組合作學習,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新的教學思路。
關鍵詞:高中英語;小組合作;策略探討
中圖分類號:G632.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17-039
教育學明確指出,學生始終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教師在教學環(huán)節(jié)應該采用合適的引導方式以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就需要教師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參與度,在穩(wěn)抓學科基礎知識技能的同時,兼顧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為了發(fā)揮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用來組織課堂教學。
一、分層教學,劃定學習小組
首先,在劃分學習小組時,教師先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習慣將學生分為三個層次,即學習能力較強且學習習慣良好的A類學生,學習能力一般且學習習慣有待提高的B類學生,學習能力不足且學習習慣不好的C類學生。隨后,將全班學生劃分為4~6人的學習小組,每個小組至少包含1名A類學生,1~2名B類學生和1~2名C類學生。每個學習小組設置相應的小組長,與科代表和班長組成班干部群體,起到模范帶頭作用,監(jiān)督和管理小組成員,以此共同維持課堂秩序。教師可以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開展不同的教育教學工作,學生被分為了二元層次的學習小組,即按照學習能力劃分的ABC類學生,和按照課堂組織劃分的學習小組。針對A類學生,教師可以適當布置更高難度的訓練題目,讓學生私下討論研究,以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激發(fā)學習積極性;對于B類學生,教師應該穩(wěn)抓學生的學習習慣,定期檢查筆記本、積累本,抽查課文背誦情況,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C類學生,教師可以適當減少高難度題目的作業(yè)量,并增加基礎題目的訓練量,以鞏固基礎知識。通過有針對性地展開分層教學策略,能夠有效滿足各類學生的心理需求,給予相應學習動機,激發(fā)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二、探究教學,布置合作任務
將學生分為二元制小組后,課堂上的學習小組則可以開展組內(nèi)學習探究任務。教師可以根據(jù)每個單元的主題內(nèi)容進行題材選定,并布置小組學習任務,讓學生通過私下交流與合作的方式,統(tǒng)合整理相應資料,并在課堂上進行口頭報告。例如,某一單元的主題是“Global Warming”,教師可以布置選題,讓學生圍繞環(huán)境保護、全球變暖等主題進行資料收集和PPT制作,并在課堂上進行口頭報告。以4人小組為例,1人收集資料,1人制作PPT,1人負責演講,1人負責輔助其他三名成員,小組成員各自分工明確,能夠提高探究學習的效率,口頭報告的形式還能有效鍛煉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杜絕啞巴英語的出現(xiàn)。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學習小組組織更多的活動形式,發(fā)揮小組長的監(jiān)督管理及模范帶頭作用,讓學生相互借鑒學習,以促進學生之間的共同成長。例如,組織班級辯論賽、英語演講、英文歌曲演唱、英語脫口秀等活動。通過小組合作探究任務,能夠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習興趣。
三、競爭教學,量化考核制度
由于組建了以小組長、科代表、班長為成員的班干部管理層,因此教師可以充分發(fā)揮其優(yōu)勢,采用量化考核的方式實現(xiàn)學生班級管理自治。例如,學生課堂回答問題加1分,回答正確加2分,作業(yè)完成優(yōu)秀加1分,考試成績進步大加5分,以加分的方式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同時,學生不按時交作業(yè)扣1分,擾亂課堂紀律扣2分,考試作弊扣5分,加分減分由科代表和班長負責,小組長則負責監(jiān)督管理本學習小組的成員。教師每月匯總一次各學習小組的得分情況,得分最高的三個小組給予獎勵,而得分最低的一個小組將被拆散補充到其他學習小組當中。這種賞罰分明的教學管理措施,能夠極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教師有更多的精力從教學管理轉移到課堂組織中,以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同時,在學生之間形成有效競爭,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表現(xiàn)由個人放大到了小組,個人表現(xiàn)將影響小組的綜合成績評定,以此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集體榮譽感,激發(fā)斗爭精神,讓學生通過良性競爭提高學習成績。
綜上所述,小組合作教學并非簡單地將學生劃分為實力相等的學習小組,教師可以采用二元制劃分方式,將學生按照學習能力劃分為三類大組,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實力再劃分為實力均衡的學習小組。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班級文化建設,組織學生創(chuàng)建班級管理自治體系,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當然,好的教學方法離不開師生之間的良性溝通,光有教師的激情,沒有學生的積極配合,教育教學同樣不能得到落實。因此教師應該加強與學生之間的私下交流溝通,進而引導學生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去,以此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參考文獻:
[1]劉丹.高中英語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策略的應用[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8(07):254.
[2]張曉芳.新課程理念下高中英語課堂合作學習的策略應用[D].華中師范大學,2012.
[3]胡明.合作學習策略在高中英語課堂導入活動中的應用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2.
(作者單位:甘肅省蘭州市第十一中學,甘肅 蘭州7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