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芳, 任 曼, 徐茂森, 趙春芳, 金光明*, 李升和*
(1.安徽科技學院,安徽 鳳陽 233100;2.動物營養(yǎng)調控與健康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安徽 鳳陽 233100;3.定遠化工學校,安徽 定遠 233200)
近年來,隨著養(yǎng)殖業(yè)不斷發(fā)展,肉雞的養(yǎng)殖模式已由小規(guī)模轉為集約化和規(guī)?;?。然而在實際生產中,由于飼糧、養(yǎng)殖環(huán)境及養(yǎng)殖管理等因素,肉雞消化系統(tǒng)類疾病,特別是腺胃肌胃炎的發(fā)病率越來越高,其中,夏秋季發(fā)病率最高。肉雞屬于鳥綱,主要靠肌胃強有力的收縮以及與石子、砂礫、貝殼粉等互相研磨才能將食物磨碎,故飼糧中加入一定量石粉可達到研磨食物,促進消化吸收的目的。劉思當等報道,消化道疾病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病變主要發(fā)生在腺胃肌胃,繼而導致腸道功能紊亂,引發(fā)腸道疾病。王際龍等報道,生產中肉雞腸道綜合征頻頻發(fā)生,使用很多治療藥物但未得到明顯改善,給養(yǎng)雞業(yè)造成很大損失。研究表明,飼料中補充可刺激胃腸蠕動的成分,如纖維源、飼糧粒度、微生態(tài)制劑、礦物質飼料、復合酸化劑等,可改善或緩解消化系統(tǒng)疾病。郭愛偉等報道,飼糧中添加適量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增強腸道消化吸收功能、維持消化道內環(huán)境穩(wěn)定。胡敏華等研究報道,5.03%和6.97%粗纖維可以提高馬崗鵝的采食量。研究表明,添加2.5% 豌豆皮可顯著提高肉仔雞生長性能。王艷玲等研究發(fā)現,日糧中添加豌豆纖維可促進豬的大腸蠕動,保持腸道健康,減少便秘。因此,在現代飼養(yǎng)和管理條件下,造成肉雞消化系統(tǒng)功能降低或紊亂的原因,可能是人們?yōu)樽非罄硐氲娘暳蠄蟪旰土先獗榷雎粤巳怆u本身消化器官的生理功能,飼料中缺乏纖維源和砂礫等可刺激胃腸蠕動的成分。針對這一問題,本試驗將以輔料添加形式,研究稻殼、大豆皮對肉雞生產性能、肉品質及腺胃肌胃發(fā)育的影響。
選取14日齡健康AA肉仔雞300只,隨機分為對照組、稻殼組和大豆皮組3組,每組設10個重復,每個重復10只。各組在飼喂相同日糧基礎上,分別補飼石粉(40%)+玉米(60%)、稻殼(40%)+玉米(60%)、大豆皮(40%)+玉米(60%),每組補飼成分沒有進行特殊預處理,直接粉碎混合后制成顆粒形狀,保證原料纖維源的直徑。在每天早晨第一次飼喂基礎日糧后半小時補飼,補飼量為雞群日采食量的5%,試驗期為28 d。1~14日齡為預飼期,各組飼喂相同基礎日糧。肉雞籠養(yǎng)方式飼養(yǎng),自由采食和飲水;合理調節(jié)育雛溫度,進雛時舍溫34 ℃,隨后按育雛要求逐漸調低舍溫至20 ℃;常規(guī)免疫程序進行免疫,雞舍內溫度、濕度、光照等指標要達到肉雞規(guī)?;B(yǎng)殖標準,每天觀察并記錄雞群采食情況和臨床癥狀。各階段肉雞基礎日糧組成和營養(yǎng)水平見表1。
表1 各階段肉雞基礎日糧組成和營養(yǎng)水平(飼喂基礎)Table 1 Basic diet composition and nutritional level of broilers at each stage (as-fed basis)
稻殼、大豆皮、石粉和玉米(粉碎)由安徽省泗縣布恩飼料有限公司提供,石粉、稻殼和大豆皮未經特殊預處理,稻殼和大豆皮實際測定的各種營養(yǎng)成分見表2。
表2 稻殼和大豆皮營養(yǎng)成分參考表(風干基礎)Table 2 Rice husk and soybean hull nutrient composition reference table (air-dried basis)
分別于28、42日齡每組選取10只雞,禁食不禁水過夜,稱重,頸靜脈放血致死,立即解剖取腺胃、肌胃,生理鹽水沖洗內容物后切取適宜大小,4%多聚甲醛溶液固定,常規(guī)石蠟切片制作,HE染色,中性樹脂封片,顯微觀察。
1.4.1 生產性能 分別在28和42日齡時取試驗雞,稱取其空腹重,并記錄每組平均日采食量、總體重、料重比和死亡率。
平均日采食量=試驗期間平均每個重復采食量(g)/試驗鵝數/試驗天數(d);
總增重=試驗期增重(g)-試驗前體重(g);
料重比=每個重復增重(g)/消耗飼糧重量(g);
死亡率=每個重復死亡數/每個重復總數。
1.4.2 屠宰性能 28、42日齡時,分別對3個處理組稱重后屠宰,剝離腹脂(包括腹部和肌胃周圍的所有脂肪),計算屠宰率、半凈膛率、全凈膛率、胸肌率和腿肌率(相對于活重的比值),計算方法如下:
屠宰率:從每個重復中選擇最接近平均體重的一只雞,經屠宰和去毛后測定胴體重量,隨后摘除內臟,用胴體重量除以活屠宰重量計算屠宰率。
半凈膛重:屠體重去氣管、食道、嗉囊、腸、脾、胰、膽和生殖器官。保留心、肝、腎、腺胃、肌胃(去角質膜和內容物)、腹部板油、肌胃周圍的脂肪和肺、腎的重量后除以屠宰重量。
全凈膛率:半凈膛重去心、肝、腺胃、肌胃、脂肪及頭、腳的重量除以屠宰重量。
胸肌重:沿胸骨嵴中線切開皮膚,將左側胸肌(包括胸大肌、胸小肌和第三胸肌)從胸骨上剝離出來,稱胸肌重。
腿肌重:在雞的背部以最后一節(jié)胸椎為起點,向后沿腰薦中線切開皮膚,至尾椎基部繞尾椎切開皮膚,向兩側與薦中線垂直(腿肌前緣)向腹部切開皮膚,然后在胸腹與大腿之間的皮膚中線切開,直達恥骨端,用力使髖關節(jié)脫臼,就可以完整取出腿部。將大、小腿肌肉剝離,稱腿肌重。
1.4.3 肉質分析 42日齡時,從三組中隨機取6只雞宰殺,取兩側胸肌和腿肌,用于測定肌肉品質。測肌肉pH 值及肉色(L*,a*和b*),用pH計的固體探頭直接插入樣品 0.5~1 cm 深度,測定3次,讀取pH值,取平均值;用便攜式色度儀,根據CIELAB 表色系統(tǒng),測定胸肌和腿肌亮度(L*)、紅度(a*)、黃度(b*),每塊雞胸肉重復測定6次,取平均值。
1.4.4 肌胃、腺胃相對重量 分別在28、42日齡時對肌胃和腺胃進行稱重并計算相對重量。
肌胃指數=肌胃重量/屠宰前體重×100%;
腺胃指數=腺胃重量/屠宰前體重×100%。
1.4.5 肌胃、腺胃組織結構觀察 采用傳統(tǒng)石蠟組織切片制作后進行HE染色,封片鏡檢觀察組織結構。
P
<0.05;若差異極顯著,則P
<0.01;若差異不顯著,則P
>0.05。P
>0.05)。42日齡時,大豆皮組肉雞體重與其他兩組相比顯著升高(P
<0.05),而料重比較其他兩組顯著降低(P
<0.05)。此外,大豆皮組肉雞沒有出現死亡,對照組和稻殼組肉雞死亡率均為5%。表3 稻殼、大豆皮對肉雞生產性能的影響Table 3 The effect of rice husk and soybean hull on broiler performance
P
<0.
05),胸肌率和腿肌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
<0.
05),但屠宰率較對照組差異不顯著(P
>0.
05)。稻殼組肉雞屠宰率、胸肌率和腿肌率較對照組沒有顯著差異(P
>0.
05)。3個處理組之間肉雞半凈膛率和全凈膛率差異均不顯著(P
>0.
05)。表4 稻殼、大豆皮對42日齡肉雞屠宰性能的影響Table 4 Effects of rice hulls and soybean hulls on the slaughter performance of 42-day-old broilers
P
<0.05);對照組胸肌L值與大豆皮組相比較差異不顯著(P
>0.05);3個處理組間胸肌a、b值和pH值無顯著差異(P
>0.05)。大豆皮組腿肌L值較稻殼組和對照組顯著減小(P
<0.05);對照組腿肌L值較稻殼組顯著不差異(P
>0.05);稻殼組腿肌a、b值較對照組和大豆皮組顯著增大(P
<0.05);大豆皮組腿肌a、b值與對照組相比較無顯著差異(P
>0.05);3個處理組間腿肌pH值差異均不顯著(P
>0.05)。表5 稻殼、大豆皮對42日齡AA肉雞胸肌和腿肌肉品質的影響Table 5 Effects of rice husk and soybean hull on the quality of breast and leg muscles of 42-day-old AA broilers
P
<0.05);大豆皮組腺胃重、肌胃重及腺胃肌胃比,與對照組相比差異不顯著(P
>0.05);3個處理組間腺胃和肌胃器官指數差異不顯著(P
>0.05)。表6 稻殼、大豆皮對28日齡肉雞消化器官指數的影響Table 6 Effect of rice husk and soybean hull on the digestive organ index of 28-day-old broilers
稻殼、大豆皮對42日齡肉雞消化器官重及器官指數的影響見表7。稻殼組的腺胃重、肌胃重較對照組和大豆皮組顯著增大(P
<0.05),大豆皮組的肌胃重和腺胃重與對照組相比較差異不顯著(P
>0.
05)。大豆皮組的腺胃肌胃比較對照組和稻殼組顯著降低(P
<0.
05),稻殼組的腺胃肌胃比與對照組相比較差異不顯著(P
>0.
05)。3個處理組之間,肌胃指數和腺胃指數差異均不顯著(P
>0.
05)。表7 稻殼、大豆皮對42日齡肉雞消化器官指數的影響Table 7 Effects of different fiber source groups on digestive organ index of 42-day-old broilers
稻殼、大豆皮對28日齡肉雞腺胃和肌胃組織結構的影響見圖1。顯微觀察可見,對照組肌胃類角質膜厚薄不均,可見有塊狀脫落,肌胃腺排列較稀疏,與黏膜肌層有明顯間隙;腺胃深層復管狀腺排列疏松、沒有規(guī)則,集合竇管腔較大,腺小管細胞有脫落現象。稻殼組肌胃類角質膜較薄,游離面呈鋸齒狀,可見有脫落的組織碎片,垂直桿暴露,垂直桿之間的水平基質有脫落,肌胃腺與黏膜肌層有明顯的空泡間隙;腺胃深層復管狀腺排列較緊密,結構較完整。大豆皮組肌胃類角質膜較厚,肌胃腺排列緊密,腺體與黏膜肌層間無明顯空隙;腺胃深層復管狀腺排列緊密、結構完整。
圖1 28日齡肉雞肌胃和腺胃組織結構(HE染色,×200)Fig.1 Structure of muscular stomach and glandular stomach of 28 d broilers (HE staining,×200)注:A、B和C分別是對照組、稻殼組和大豆皮組肌胃結構;a、b和c分別是對照組、稻殼組和大豆皮組腺胃結構。下同。
稻殼、大豆皮對42日齡肉雞腺胃和肌胃組織結構的影響見圖2。顯微觀察可見,對照組肌胃類角質膜有塊狀脫落、厚薄不均,肌胃腺較矮,排列無規(guī)則;腺胃深層復管狀腺體排列疏松,集合竇管腔較大。稻殼組肌胃類角質膜變薄,游離面鋸齒狀結構明顯,垂直桿明顯凸出,垂直桿之間的水平基質脫落,肌胃腺較矮、排列稀疏;腺胃深層復管狀腺體排列疏松,腺小管較長,排列較整齊。大豆皮組肌胃類角質膜明顯較厚,無脫落和缺損,垂直桿和水平基質結構清楚,肌胃腺較高,排列緊密,腺體與黏膜肌層結合緊密;腺胃深層復管狀腺排列緊密、結構完整。
圖2 42日齡肉雞肌胃和腺胃組織結構(HE染色,×200)Fig.2 Structure of muscular stomach and glandular stomach of 42 d broilers (HE staining, ×200)
肉雞生產性能可從體重、采食量、料重比、死亡率、屠宰性能、肉品質等方面進行評價。研究發(fā)現,日糧的顆粒度直接影響畜禽腸道的發(fā)育和消化吸收功能,提高飼料利用率和日增重。黃俊杰等研究表明,飼糧中添加2%和4%麥飯石可提高黃羽肉雞平均日增重。李忠平等研究結果表明,飼料中加入5%、10%和15%大豆皮可改善肉鴨腸道功能,顯著降低料重比,提高生產性能。馮焱等研究發(fā)現,飼糧纖維可促進雞的腸道發(fā)育,酸性洗滌纖維高的日糧可提高采食量。Petterson等報道,日糧中添加2.3%甜菜渣可顯著提高14~21日齡肉雞的生產性能。Li等報道,4.3%和6.1%高纖維日糧對鵝體重、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的影響,較2.5%低纖維日糧顯著增大。研究表明,日糧中添加適量的纖維源可促進畜禽生長,改善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率,提高生產性能。張亞俊等研究表明,增加飼糧中纖維素添加量可顯著降低揚州鵝平均日采食量。高新等研究發(fā)現,在鵝的生長前期,8%的纖維飼糧可明顯提高鵝的采食量和日增重;在鵝的生長后期,12%的纖維飼糧對提高鵝的采食量和日增重效果明顯。史瑩華等研究結果表明,飼糧中添加10%和20%苜蓿草粉,可顯著提高四川白鵝的屠宰性能,其中以添加10%的苜蓿草粉效果最好。馬滿鵬等研究表明,大豆皮粉對提高荷斯坦犢牛的飼料轉化率效果要顯著高于燕麥粉組。高立鵬等研究表明,大豆皮可顯著提高46~60 日齡山羊的日增質量。Sadeghi等研究發(fā)現,飼喂纖維性飼料可顯著提高肉仔雞生產性能,改善腸道形態(tài)。本試驗結果表明,大豆皮和稻殼對28日齡肉雞的生長性能沒有顯著影響,但大豆皮對42日齡肉雞屠宰體重有明顯影響,且大豆皮可明顯降低肉雞的死亡率,試驗結果基本上與前人保持一致。
屠宰性能是評價畜禽生長優(yōu)劣、飼養(yǎng)水平及屠宰率重要依據,可直觀反映動物體的酮體品質。研究發(fā)現,肉鴨飼料中加入5%、10%和15%的大豆皮均能提高肉鴨的屠宰率,改善肌肉品質。盧建研究指出,飼糧中加入不同比例稻殼對成年鵝的全凈膛重和全凈膛率沒有顯著影響。孟梅娟等研究表明,大豆皮可明顯提高山羊的屠宰率和眼肌面積。翁潤等研究發(fā)現,添加甜菜渣和苜蓿草粉可促進豬的腸道蠕動,但對屠宰性能影響不大。據報道,飼喂4.3%和6.1%的高纖維日糧,對鵝的屠體率、半凈膛率、全凈膛率和胸肌率的影響顯著高于2.5%的低纖維日糧組。范京輝等等研究發(fā)現,提高飼糧纖維含量對梅嶺黃雞影響較大,可顯著增加雞的胸肌率和腿肌率。蔣桂韜等研究指出,日糧中添加4.0%、7.3%和10.6%的纖維,對湘黃雞的屠宰率無顯著影響,但添加10.6%纖維組雞的屠宰率及胸肌和腿肌率有增加趨勢。張麗微等研究發(fā)現,發(fā)酵玉米秸稈和苜蓿草粉可顯著降低肉鴨的料重比,并且發(fā)酵玉米秸稈可顯著降低肉鴨的腹脂率。羅旭等研究發(fā)現,飼糧添加13%的粗纖維可顯著提高5周齡、9周齡鵝的半凈膛率,提高13周齡鵝的全凈膛率。研究報道,日糧中添加1.0%木薯纖維可改善肉雞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率,提高生產性能。彭涵等研究表明,飼糧中添加2.5%的粗纖維可顯著提高肉雞的左側胸肌率和全凈膛率,其中較9%粗纖維組極顯著升高。李碧俠等研究發(fā)現,飼糧中添加9.10%粗纖維對蘇山豬的酮體重、屠宰率和瘦肉率有顯著影響。花生秧粉和苜蓿粉可顯著提高黑兔的半凈膛率、全凈膛率和屠宰性能。本試驗大豆皮組肉雞的屠宰率、胸肌率和腿肌率均顯著高于稻殼組,胸肌率和腿肌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屠宰率較對照組雖差異不顯著,但從數值上明顯高于對照組。表明大豆皮可提高肉雞的屠宰性能,此結果基本與前人研究報道一致。
肉色和pH值是評定肌肉品質的重要指標,直接影響肉雞的經濟效益和市場需求。本試驗稻殼組胸肌L值顯著高于對照組和大豆皮組,胸肌a和b值各組間雖無顯著差異,大豆皮組胸肌a和b值均低于對照組和稻殼組;大豆皮組腿肌L值顯著低于對照組和稻殼組,a值較稻殼組顯著減小;稻殼組b值較對照組和大豆皮組顯著增大。表明大豆皮可改善肉雞肌肉品質,增強肌肉的抗氧化性,保持肉質的鮮嫩多汁。
生產實踐中,家禽長期飼喂太細的飼糧對胃腸道損傷較大,尤其是對腺胃和肌胃,常導致腺胃肌胃潰瘍、糜爛,引起胃腸功能衰退甚至死亡。不同纖維源飼糧可使鵝腸道消化食糜的速度加快,促進鵝的腸道發(fā)育及對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吸收。另纖維型日糧較粉狀飼糧能夠顯著升高胃腸道的相對重量。本試驗大豆皮和稻殼組肉雞肌胃和腺胃等消化器官的重與器官指數,以及肌胃和腺胃的組織結構變化特點表明,以輔料形式補充大豆皮和稻殼等纖維源,可促進肌胃和腺胃等消化器官的發(fā)育,刺激胃腸蠕動,改善肌胃和腺胃的組織結構,進而促進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和吸收,其中以大豆皮纖維源效果最好,此與前人研究結果基本是一致的。同時,試驗結果提示,添加大豆皮和稻殼可在一定程度上預防腺胃肌胃炎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試驗結果表明,以輔料形式補充大豆皮和稻殼可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肉雞的生長,提高了生產性能,改善肉品質及促進腺胃肌胃發(fā)育的作用,并且以補飼大豆皮的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