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凱鐘
摘 要:高三是高中階段非常重要時期,也是各學科的總復習時期。如何在高三復習階段對高中三年所學的化學知識進行有效地匯總,幫助學生構建起完善的知識體系、從而促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化學知識、提升復習效率及學習效率,是所有一線高中化學教師必須要關注的問題。問題研究法就是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合理提出問題的方式,讓學生沿著“問題”這一主線來進行研究分析和知識匯總,從而獲得結論的教學方式。將問題復習法應用到高三化學教學中來,能夠幫助學生了解相關知識的獲得方法及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同時在進行問題分析的過程中還能幫助學生對相關知識進行總結和鞏固,促使學生形成相應的知識網,這對于提升學生的復習效率有極大幫助?;诖?,本文就以高三化學“定量實驗”專題復習為例,對問題復習法的應用方法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問題復習法;高三化學;實驗探究
復習課是高三化學非常重要的課型之一,該課型的主要教學目標即引導學生對于既往已經學過的化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從而促使學生能夠更有條理、更加系統(tǒng)的掌握相關知識,同時在進行知識歸納、總結的過程中強化對知識的掌握和應用,提升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切實提升化學教學效率和質量。然而,復習課主要是針對舊知識的復習回顧,這也使得部分學生認為自己已經學過了、掌握了,從而出現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影響復習課的教學效率。因此,如何提升高三化學復習課的教學效率,就成為教師們必須要不斷思考和探究的重點問題。
一、問題復習法的內涵及在高三化學教學中應用的價值
問題復習法就是以問題為主線,將教材知識點、復習重點以問題的形式來進行呈現,并在高品質的探究過程中對于相關知識進行串聯,然后讓學生在問題的引領下進行問題分析和探究、交流,讓學生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相關知識進行回顧、思考、整理和應用,從而達到完成復習內容構建、強化教學質量、提升教學效率的效果。最好的學習途徑就是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和探究知識,只有讓學生深入到知識探究中來,才能讓學生對于知識的記憶更為深刻,也更利于學生掌握知識的內在規(guī)律和聯系。故而,在高三化學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合理的對問題教學法進行應用,結合相關知識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和解決問題,讓學生在此過程中更好地感知、領會及運用知識,促使學生逐步構建起自己的知識網絡,讓化學學習更加系統(tǒng)。同時問題復習法的應用還能改變傳統(tǒng)化學課堂的枯燥性和單調性,能夠很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且在問題探究分析過程中還能幫助學生形成以化學視角、化學思維來思考問題的習慣,對于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同樣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基于問題復習法的高三化學教學策略分析
本文以高三化學中“定量實驗”專題復寫為例,以問題復習法為引領來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具體教學流程可以劃分為下述四個環(huán)節(jié):
(一)明確教學目標及內容
明確的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活動開展的基礎和前提,也是課堂教學活動的指明燈,照亮著教師教學活動開展的正確道路。如果課堂教學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沒有提前明確好教學內容,那么這節(jié)課勢必如同一盤散沙,缺乏主題和目標,從而嚴重影響課堂教學效率。對于高三學生而言,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十分寶貴的,每一節(jié)課都是不能浪費的。因此,做好每一節(jié)課的目標及內容規(guī)劃十分必要。在進行教學目標制定時,教師可以打破教學內容的束縛,充分挖掘教材內容及其所蘊含的方法、觀點,并且應盡可能拓寬學生視角,讓學生在真實的問題情境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以“定量實驗”專題復習為例,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就需要充分的分析教材內容,對于該專題復習時需要開展的重點教學內容進行歸納總結,如配置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酸堿中和滴定、氣體摩爾體積測量等、結晶水合物中結晶水含量的測定等;同時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該專題的相關知識,教師還需要對該專題的相關內容進行補充與提升,比如,酸堿中和滴定、氣體摩爾體積測量、結晶水合物中結晶水含量這三個實驗,實驗操作所對應的分別是滴定法、量氣法、重量法等不同的定量實驗方法,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就可以打破實驗案例的束縛,盡量的對其應用方法、注意事項等情況進行講解,以提升學生對于該類型實驗的掌握度及綜合運用能力。在明確教學內容后,教師就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及學生情況對教學目標進行設置,仍以該專題教學為例,其教學目標就可以設置為下述幾點:
其一,掌握上述各類實驗的實驗原理,并且能夠掌握各實驗的操作方法,同時需說出中和滴定中常用酸堿指示劑的名稱以及判斷滴定終點的方法。
其二,通過合作交流等方式對各種測定方案的優(yōu)劣進行對比,同時整合方案中的實驗裝置、探究過程及結果,并完成探究報告撰寫。
其三,理解定量實驗中所需要的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感受化學的魅力和價值。
(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領課堂教學
問題情境的構建可以為學生間、師生間的溝通交流提供良好的平臺,對于增加師生間互動、實現師生間、學生間思維碰撞有十分積極地意義,同時也可為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及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在高三化學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及目標,結合社會熱點問題、認知沖突等情況為學生創(chuàng)設合適的問題情境,從而在問題情境的引導下促使學生深入思考探究和交流、活躍課堂氛圍。
例如,在定量實驗專題復習中,教師就可以先利用PPT或口頭講解的方式為學生展示“侯德榜”這一著名化學家的相關知識,引出“侯氏制堿法”這一聯合制堿方式。然后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設相關問題情境:“軒軒同學在做化學實驗時需要用到100mL1mol/L的Na2CO3溶液,軒軒想以侯氏制堿法來獲得純堿,然后再用純堿進行配制。但是該方式制得的純堿中通常含有少量氯化鈉,軒軒同學不知道應該要怎么做才能確保配制的濃度是精準的。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是你你會怎么操作呢?”這樣通過展示相關化學發(fā)展情況,不僅能夠拓展學生視野和知識面,同時還能很好的引入“侯氏制堿法”這一知識點,加深學生對該知識點理論知識的掌握;同時通過問題創(chuàng)設的方式還能引導學生深入進行問題探究,激活學生思維,促使學生對于相關定量實驗知識的思考和梳理,從而強化學生對于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通過設置此類開放性的問題,還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想象空間,讓學生大膽設想、大膽探究,這對于學生實驗探究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同樣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通過探究性學習解決問題
探究性學習即在教師的引導下,促使學生以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的角度來探尋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在此過程中獲取知識、應用知識,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掌握和應用,同時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進行培養(yǎng)的一種學習方式。在高三化學教學中,教師同樣可以以問題為引導、以探究性學習為載體,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交流、自主分析研究等方式來對問題進行分析和探究,從而達到解決問題、強化學生對知識掌握和應用能力的效果。
以上述提出的軒軒制作100mL1mol/L的Na2CO3溶液這一問題為例,教師就可以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小組,然后以小組為單位來思考探究相應的解決方法,最后再對各小組的解決方案進行匯總、交流。如有小組同學對于該問題的解決思路相同,認為想要配置100mL1mol/L的Na2CO3溶液,就需要獲取16.0gNa2CO3,然而由于樣品純度中摻雜有氯化鈉,故而我們要先對樣品中碳酸鈉的含量進行測定,測定方法可以根據生成的CO2的體積為依據進行分析,獲取碳酸鈉含量,然后再對所需樣品的質量進行計算,最后完成目標溶液配置。另外,也有小組提出,在進行測碳酸鈉質量時,可以先對樣品進行溶解,然后在溶解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氯化鋇溶液,經過過濾、沉淀、干燥、冷卻等環(huán)節(jié)后進行稱重,從而獲得碳酸鈉質量。此外,也有小組提出,在進行碳酸鈉含量測定時除了可以用上述操作方法外,還可以利用鹽酸滴定的方式進行計算,通過觀察鹽酸消耗體積來獲取碳酸鈉含量。然后教師可以對各小組不同的解題思路進行分析,實現對知識的歸納總結。這樣通過分組討論的方式來進行問題探究,能夠促使全體同學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通過各組同學的傾力合作,能夠促使學生更好地展開“頭腦風暴”,從而在思維碰撞中盡可能形成激活思維,探尋出多樣化的解題思路和方案,在潛移默化中對該專題所涉及的相關知識進行融合,這對于提升學生對于知識的整體把握能力、應用能力有十分積極地作用。
(四)設置作業(yè)完成檢驗目標
在完成課堂教學后,教師就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布置相關作業(yè),如“以學過的多種定量實驗方法來測定含有少量Nacl的碳酸氫鈉含量的實驗方案”。通過這種作業(yè)形式的設置,幫助學生對于該專題中所涉及的知識、技能、方法等內容進行鞏固,提升學生對于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同時避免題海戰(zhàn)術給學生帶來的沉重負擔。
結束語
總而言之,高三化學教學中問題復習法是一種行之有效地教學方式,其不僅能夠改變傳統(tǒng)化學課堂的枯燥、單調等不足,同時還能以問題為引導,幫助學生更好地梳理相關知識,提升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和應用能力,對于提升化學教學效率有積極作用,值得教師們深入的探索和實踐。
參考文獻
[1]壽才明.高三化學專題復習中實施“學案導學”教學法的研究與探索[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1,(05):38-41.
[2]楊德紅.“目錄式”教學法在高三化學二輪復習中的實踐研究——以“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單元為例[J].化學教學,2016,(8):31-35.
[3]彭芬.基于驅動性問題鏈的高三化學教學實踐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
[4]付國華、蔡秀慧、汪勁松.“問題研究法”在高三化學綜合復習中的應用研究實驗報告[J].化學教育,2004,25(02):45-45.
[5]余銘潔.對比研究法的解題模型在高三化學無機綜合題解題中的應用——以實驗專題復習教學為例[J].少男少女,2019,003(33):51-53.
[6]李大艷.基于問題教學法的高三復習課——以《化學反應中的熱效應》復習為例[J].新課程(下),2014,(03):116-117.
[7]陳榮聰.基于問題構建的高三化學整體教學策略——以高三總復習“電化學”為例[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5,(11):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