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睿
摘要:審美風格不僅是舞蹈的靈魂,也是區(qū)分不同舞種和作品的重要標志。對舞蹈表演者來說,一個重要任務就在于將舞蹈的審美風格予以淋漓盡致地展示,方能實現(xiàn)高質量的二度創(chuàng)作。基于此,本文從深入體驗作品、提升綜合素質、豐富實踐經(jīng)驗等多個方面,就舞蹈表演審美風格的把握與呈現(xiàn)進行分析,以期起到相應的啟示和借鑒作用。
關鍵詞:舞蹈表演 審美風格 呈現(xiàn)
一、舞蹈表演審美風格把握與呈現(xiàn)的不足
所謂舞蹈審美風格,是指一部舞蹈作品在形式和內容上所呈現(xiàn)出來的風貌、精神和氣質的總和,其背后蘊含著舞蹈家的經(jīng)歷、個性和審美觀等主觀因素,也體現(xiàn)著歷史、民族、社會等客觀因素,是一部舞蹈作品的靈魂所在。近年來,隨著舞蹈事業(yè)的整體發(fā)展,舞蹈表演水平也有了明顯的進步與提升。多數(shù)表演者在經(jīng)過系統(tǒng)訓練后,都掌握了較為扎實的舞蹈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也能自然流暢地表演多類舞蹈作品。但是從審美風格的把握與呈現(xiàn)來說,還存在兩個方面的不足,即“淺”和“像”。所謂“淺”,是指審美風格的表現(xiàn)不深刻,僅僅停留在表面,既沒有充分表現(xiàn)出作品的內涵與情思,也難以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所謂“像”是指“千人一面”,特別是在一些經(jīng)典作品的表演中,不同的表演者都給人以相似的表演感受,由此也讓觀眾產生了審美疲勞。造成這兩個現(xiàn)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以下幾點則更加突出。
首先是未能樹立起風格意識。很多表演者認為只要熟練、流暢地表演完作品即可,沒有認識到風格把握和呈現(xiàn)的重要性。其次是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欠缺,包含基本能力、表演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等都有待加強和提升。最后是綜合素質不足。多數(shù)表演者因為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舞蹈訓練,所以在文化知識、生活經(jīng)驗、社會閱歷等方面都存在不足,這使得他們審視和體驗作品的視角相對單一,也難以充分表現(xiàn)出作品風格。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審美風格的呈現(xiàn)已經(jīng)成為當代舞蹈表演的瓶頸,如果打破這個瓶頸,必將會開辟出更加廣闊的空間。
二、舞蹈表演審美風格的把握與呈現(xiàn)路徑
(一)樹立還原意識
舞蹈表演從本質上是一種二度創(chuàng)作,所以要對舞蹈作品這個一度創(chuàng)作有充分的重視,通過還原意識的樹立,深入了解和體驗作品,為風格的把握與呈現(xiàn)打下最為堅實的基礎。具體而言,每一部舞蹈作品都是有著特定內容的,對此需要從三個角度進行還原和解讀。首先是作品的背景和文化。在人類舞蹈史上,沒有任何一部作品是獨立存在的。一部作品誕生后必然會帶有時代背景、地域特色等固有屬性,也正是這些固有屬性方面的不同,才有了舞種的劃分。所以,表演者應首先對作品的背景和文化有全面的了解,避免南轅北轍。比如明明是古典舞作品,卻按照現(xiàn)代舞的風格來表現(xiàn),這顯然是一種本末倒置。而且這種了解不僅要準確,還要深入。如民族民間舞作品,就要對該民族的歷史發(fā)展、民俗風情等進行全面學習,真正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其次是舞蹈作品本身。很多表演者在面對一部新作品時,都希望盡快掌握作品的動作要領后進行表演。殊不知,舞蹈作品絕不是單純的技巧展示,而是一個有著豐富內容和獨特形式的文化集合體。對作品本身的分析和解讀是必不可少的,包含作品的主要內容、創(chuàng)作者的個人信息、作品的時代背景等,并在此基礎上展開審美想象,將自己想象為作品的主人公。如果作品的表現(xiàn)內容是表演者沒有接觸過的,則需要通過實地采風、影視資料等方式予以完善。最后是舞蹈作品中的典型動作。作為一種以肢體律動為主要展示方式的藝術,舞蹈動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而且每一部舞蹈作品中,都會有一兩個典型動作,集中代表著作品的審美風格。以旋轉為例,這是維吾爾族舞蹈中的典型動作,將維吾爾族人民熱情爽朗的性格予以全面展示,當普通的動作不足以表現(xiàn)自己的熱情時,只有飛速地旋轉才能將歡快的心情充分表達出來。藏族舞蹈中,有諸多松胯和弓腰的動作,這并不是一種偶然現(xiàn)象,而是因為青藏高原的早晚溫差大,人們需要身披厚重的皮袍才能御寒,所以行動難免會遲緩,如果太靈活了反而不像。掌握了這些典型動作,也就掌握了作品的精髓所在,審美風格的呈現(xiàn)也自然水到渠成。
(二)強化表演能力
審美風格是一個由內而外的展示過程,需要表演者有較強的表演能力,否則就會陷入尷尬境地。所以,表演者必須對自身的表演能力予以強化,才能使作品的風格表現(xiàn)更加鮮明。具體而言,表演能力的強化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審美想象能力。舞蹈作品是創(chuàng)作者對客觀事物進行觀察和思考,進行加工和提煉后的產物,所以,本身便是帶有想象色彩的。這就需要表演者主動與創(chuàng)作者實現(xiàn)想象關鍵點的契合,實現(xiàn)了這種契合,風格展示也就成為必然。以作品《敦煌彩塑》為例,敦煌壁畫中的飛天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創(chuàng)作者則對此進行了造型姿態(tài)、舞蹈動作等方面的再次加工。表演者要將自己想象為作品中的飛天形象,繼而呈現(xiàn)出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表演效果。其次是即興表現(xiàn)能力。舞蹈表演作為一個風格展示和情感抒發(fā)的過程,不可能在時間設置、幅度掌握等方面完全精準,否則就會給人以刻板和機械之感。表演者可以在合理的范圍內適當進行創(chuàng)造。比如在原有的動作基礎上加入眼神的表現(xiàn),讓整個表演更加活靈活現(xiàn),就是一種成功的即興創(chuàng)造,在充分展示作品風格的時候,還會形成個人表演風格,這對于表演者的成長和發(fā)展是大有裨益的。
(三)加強實踐鍛煉
在公開的舞臺上表演是舞蹈藝術欣賞和傳播的基本形式,但是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很多表演者在實踐素質和能力方面存在欠缺,突出表現(xiàn)為感到緊張和害怕,心理壓力較大。這種狀態(tài)下,審美風格的把握與呈現(xiàn)也就成為空談。對此,需要從以下方面予以加強和完善。
首先是培養(yǎng)自身良好的情感素質。這里所說的情感素質主要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對作品情感的感同身受。即通過全面的分析和體驗后,表演者的情感已經(jīng)與作品融為一體,整個表演也成為一個情之所至的過程。二是指表演者要善于利用舞臺表演環(huán)境來強化自身的情感。主題舞蹈作品的舞臺上,舞美和道具都是逼真和豐富的,這是表演者強化情感認同的重要途徑。普通舞臺上,燈光、布景、音樂等也可以有效激起表演者的表演欲望,給觀眾一種自信之感。
其次是實施積極的心理調控。當表演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后,表演者會出現(xiàn)陌生感和緊張感,這是一種完全正常的心理現(xiàn)象,關鍵在于表演者如何調整這種心理狀態(tài)。在演出前,表演者要堅定地告訴自己已經(jīng)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不僅能夠高質量地完成表演,而且還能應對各類突發(fā)事件。即便是偶爾出現(xiàn)了失誤,也會用合理的方式進行遮蓋和彌補?,F(xiàn)在只待音樂響起,自己就會在瞬間投入到表演狀態(tài)中。
最后,表演者應該主動豐富自身的實踐經(jīng)歷。表演者不僅要認真對待每一次演出,而且要主動尋求表演機會,舞臺是沒有大小之分的,即便是最小的舞臺,甚至沒有觀眾,也都是一次歷練和提升。在此基礎上,還要對每一次的表現(xiàn)進行總結,以揚長避短,一步步趨于完善。
(四)提升文化修養(yǎng)
舞蹈集藝術、歷史、人文、宗教等于一身,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文化綜合體。舞蹈表演的目的也不是為了展示舞蹈動作和形式,而是一種歷史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傳遞。所以高質量的舞蹈表演和舞蹈風格的展示,對表演者的文化修養(yǎng)也有著較高的要求。換言之,就是表演者的修養(yǎng)越豐富,解讀作品的視角就豐富,體驗作品的程度就越深入,這也是針對現(xiàn)實情況而言的,多數(shù)表演者因為要拿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舞蹈訓練,導致文化知識較為薄弱,所以,需要表演者有意識地補足和提升,樹立起主動學習的理念。凡是和舞蹈相關的音樂、美術、歷史、民俗等,都要有所涉獵和研究,并學會從文化的角度審視和解讀作品。以傣族的孔雀舞為例,該舞蹈中,最典型的動作莫過于“三道彎”,這個動作一擺出,一只孔雀便活靈活現(xiàn)地展示在了眾人面前。四川嘉絨地區(qū)有一種名為“博巴森根”的舞蹈,僅從字面上是難以知曉其含義的。其實這是一句藏語,“博巴”是“藏人”的意思,“森根”是“獅子”的意思,“博巴森根”舞蹈產生于19世紀中期(清道光年間),是從東南沿海歸來的屯兵們?yōu)榧o念他們抗擊英軍的英勇事跡和犧牲的戰(zhàn)友而創(chuàng)作,歌頌了屯兵驍勇善戰(zhàn)的英雄形象,充分表達了藏族人民的愛國主義情懷。如果表演者不知道其中的內涵,僅僅是動作上的模仿,表演效果注定是蒼白的。所以,表演者要認識到文化修養(yǎng)的重要性,經(jīng)過長期的積累后,成為一位文化達人,這對個人舞蹈生涯來說將是一次質的飛躍與提升。
三、結語
綜上所述,舞蹈藝術歷史悠久,類型繁多,在審美風格方面也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對舞蹈者的表演來說,其在本質上是一種二度創(chuàng)作,應該也必須將作品的審美風格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出來。然而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很多表演者的審美風格把握與呈現(xiàn)并不完美,這種狀態(tài)下的表演也注定是沒有藝術感染力的。本文也正是基于此目的,就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希望引起更多表演者的重視,憑借對審美風格的把握與呈現(xiàn),將自己的舞蹈表演水平向前推進一大步。
參考文獻:
[1]王佳琪.中國樂舞復現(xiàn)之求“真”探索[J].文化產業(yè),2021(05):33-36.
[2]李燕,張方然.舞蹈表演中的控制能力及表現(xiàn)力培養(yǎng)研究[J].中國民族博覽,2017(06):35.
[3]耿君.基于舞蹈藝術表演控制能力的探究[J].藝術評鑒,2016(11):101.
(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