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春,劉素芳,張梅華
深圳市龍崗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護理部,廣東深圳 518000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以及飲食習慣的變化,導致發(fā)生糖尿病概率也在逐漸上升,從而對人們的生活水平造成嚴重影響[1]。糖尿病作為臨床上常見且多發(fā)的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需要終身進行治療。目前臨床上并沒有徹底治愈該疾病的方法,主要通過藥物、飲食控制、規(guī)律作息等方法控制疾病發(fā)展。但是,在治療疾病的過程中,除了合理應用藥物以外,自我管理與臨床治療療效也密切相關。糖尿病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知以及了解治療作用,是進行自我管理的基礎;所以,給予該類患者有效地干預,對改善疾病、提高生活質(zhì)量等均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2]。因此,該文主要將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該院接受治療的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在實施護理干預的過程中采用“知信行”健康教育后,對其應用效果進行探討,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在該院接受治療的老年糖尿病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不同的干預模式分為對照組(n=40)與研究組(n=40)。對照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63~84歲,平均(72.85±1.65)歲;最短病程5年,最長病程13年,平均(7.83±1.24)年;糖化血紅蛋白平均(10.75±1.09)%;平均BMI(25.58±1.39)kg/m2。研究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65~83歲,平均(72.63±1.73)歲;最短病程6年,最長病程12年,平均(7.86±1.25)年;糖化血紅蛋白平均(10.79±1.07)%;平均BMI(25.61±1.37)kg/m2。兩組患者比較性別、年齡、糖化血紅蛋白、BMI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對比性。
該研究所選病例經(jīng)過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診斷標準,且均為2型糖尿病,患者與家屬已對該次研究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存嚴重心臟功能疾病者、嚴重凝血功能異常者、免疫功能障礙者、肝腎功能不全者。
常規(guī)組實施常規(guī)健康干預模式,護理人員為患者講解關于糖尿病的知識,如糖尿病的產(chǎn)生因素、臨床特點和防治方法等,結合患者的遵醫(yī)囑情況,指導患者的用藥量,提升胰島素水平,并對患者的血糖水平進行定期檢測。研究組實施“知信行”健康教育干預模式:(1)健康教育模式:①成立知信行健康護理小組,并對小組成員進行培訓,使小組成員熟練掌握與其相關知識;②采用多媒體、一對一交流等方式開展健康教育,詳細指導、講解與疾病相關的知識,每次健康宣教的時間不低于20 min,2次/周,直至患者出院為止。(2)健康教育內(nèi)容:①疾病知識宣教:護理人員需詳細向患者講解誘發(fā)疾病的原因和影響、控制血糖方法、以及注意事項等,使患者明白堅持治療疾病的重要性。②提供專業(yè)知識參考:向患者講解實際病案,告知積極、主動配合臨床治療的益處,幫助患者建立治療信心;安撫對疾病存在恐懼等情緒的患者,給予患者心理疏導,緩解其心理負擔,使其保持良好心態(tài),告知患者正確行為對提高治療效果的重要性。③行為指導:嚴格控制患者每日糖分的攝入量,遵醫(yī)囑應用降糖藥物,并指導患者進行合理的運動訓練,定期測量血糖水平,確定健康行為目標。④定期隨訪:對于出院患者,需定期隨訪,并對患者自我管理行為進行強化,叮囑家屬監(jiān)督、鼓勵患者。
①血糖與糖化血紅蛋白評估:檢測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空腹血糖水平(正常參考值范圍3.9~6.1 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正常參考值范圍<7.8 mmol/L)、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正常參考值范圍糖化血紅蛋白值<6.5%)。
②遵醫(yī)行為評估:該院自制遵醫(yī)行為問卷調(diào)查表,主要從合理飲食、堅持鍛煉、按時用藥、情緒控制、定期復查、規(guī)律作息6個方面進行評價,總分100分,完全依從>80分;一般依從60~80分;不依從<60分。遵醫(yī)依從率=(完全依從例數(shù)+一般依從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00%。
③疾病認知度評估:由該院自制疾病認知度評分調(diào)查表,對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疾病認知度進行評分,內(nèi)容主要包含知曉空腹血糖水平正常值、知曉糖尿病可控制、無顯著癥狀也需檢測血糖、血糖正常也需服用降糖藥物、控制飲食對疾病的影響5個方面,各方面分值總分1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度越高。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干預前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研究組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糖與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血糖與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比較(±s)
組別對照組(n=40)研究組(n=40)t值P值治療前 治療后空腹血糖(mmol/L)餐后2 h血糖(mmol/L)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mmol/L)餐后2 h血糖(mmol/L) 糖化血紅蛋白(%)8.36±1.03 8.35±0.87 0.047 0.963 10.52±1.11 10.49±1.06 0.124 0.902 8.47±0.42 8.51±0.35 0.463 0.645 7.23±0.45 6.12±0.49 10.552<0.001 7.90±0.56 6.67±0.73 8.455<0.001 7.69±0.43 6.14±0.82 10.588<0.001
對照組遵醫(yī)行為依從率為75.50%,研究組為92.50%,研究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遵醫(yī)依從性比較[n(%)]
兩組患者干預前知曉空腹血糖水平正常值、知曉糖尿病可控制、無顯著癥狀也需檢測血糖、控制飲食對疾病的影響、控制飲食對疾病的影響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研究組各項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疾病認知度評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患者疾病認知度評分比較[(±s),分]
時間干預前干預后指標知曉空腹血糖水平正常值知曉糖尿病可控制無顯著癥狀也需檢測血糖血糖正常也需服用降糖藥物控制飲食對疾病的影響知曉空腹血糖水平正常值知曉糖尿病可控制無顯著癥狀也需檢測血糖血糖正常也需服用降糖藥物控制飲食對疾病的影響對照組(n=40)研究組(n=40)6.37±1.02 7.06±1.14 6.79±1.17 6.92±1.26 7.47±2.05 7.84±1.31 8.21±1.28 7.95±1.17 7.64±2.14 8.46±1.63 6.41±1.01 7.11±1.12 6.83±1.15 6.89±1.29 7.39±2.08 8.76±1.21 9.12±1.17 9.14±1.35 8.77±1.94 9.41±1.26 t值 P值0.176 0.198 0.154 0.105 0.173 3.263 3.319 4.213 2.472 3.116>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糖尿病屬于一組在多種因素相互作用下而發(fā)生臨床綜合征,主要是由于人體胰島素分泌絕對或是相對不足以及靶組織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下降,引起糖、蛋白質(zhì)、脂肪以及水、電解質(zhì)等發(fā)生一系列代謝紊亂[3]。該疾病患者的臨床特征以高血糖為主,久病可對機體各個系統(tǒng)造成損害。目前,臨床上將糖尿病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種為1型糖尿病,臨床特點為起病急、多尿、多飲及體質(zhì)量減輕等癥狀為主,存在酮癥酸中毒傾向,需采用胰島素治療來維持生命。另一種為2型糖尿病,多發(fā)于年齡>40歲的中老年群體,大部分患者起病速度較為緩慢,且臨床癥狀相對較輕或是不明顯,無酮酸癥中毒傾向,但在一定的誘因下,也可發(fā)生酮酸癥中毒或是高滲性昏迷情況[4-5]。由于大部分老年糖尿病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度不足,特別是在缺乏直接監(jiān)督的情況下,其健康行為也會明顯降低,從而導致血糖控制不佳,進而使疾病進一步惡化。
健康教育可分為以下兩種類型:①軀體健康教育:該類型是針對軀體健康的保養(yǎng)以及軀體疾病的防治來制訂的措施;主要對那些比較常見的、多發(fā)的、致殘率較高以及病死率較高的軀體疾病患者進行健康教育,重點宣傳致病因素、常見臨床表現(xiàn)、就醫(yī)指南、治療方法、預防保健等知識,以此來喚起患者維護軀體健康的意識與能力,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除此之外,對該類患者進行健康教育,還能使其及時發(fā)現(xiàn)軀體疾病信號,進而降低發(fā)病率、傷殘率和病死率,最終起到提高軀體健康水平的效果[6]。②心理健康教育:是針對心理健康的保養(yǎng)和心理疾病的防治所制訂的健康教育;主要是針對比較常見的、致殘率較高的疾病,以及對個體生活質(zhì)量與人生成功影響較大的心理疾病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以此來喚起患者維護心理健康的意識以及能力,使患者能夠以正確態(tài)度面對精神刺激,提高其適應不良環(huán)境的能力,學會心理調(diào)適與維護心理平衡的技巧,從而達到防治心理疾病的目的;同時,對該類患者實施健康教育還能及時發(fā)現(xiàn)心理疾病的信號,及時就診、及時治療,以防患者的精神疾病進一步加重[7-8]。從該次研究結果中可以看出,研究組實施“知信行”健康教育后,其血糖水平、糖化血糖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遵醫(yī)行為依從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胡藝等[1]學者的研究中,將134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n=67)與觀察組(n=67),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健康教育,觀察組實施知信行模式健康教育,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疾病認知度評分、遵醫(yī)行為依從性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與該次研究結果一致。其原因分析為:①以往臨床上所采用的常規(guī)健康教育模式,不具有個體化、針對性及系統(tǒng)性,使患者接受度與理解度不高[9-10]。②“知信行”健康教育中的“知”指的是,識和學習,是基礎;“信”指的是:信念和態(tài)度,是動力;“行”指的是:產(chǎn)生促進健康行為、消除危害健康行為等行為改變的過程,是目標。知識是基礎,但知識轉變成行為尚需要外界條件,而健康教育就是這種促進把知識轉變成行為的重要外界條件[10-13]?!爸判小苯】到逃齽t是通過將理論知識與教育內(nèi)容結合,在對患者宣教的過程中,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隨機應變,反復的向患者進行風險強化與行為指導,從根本上來改變患者的信念與態(tài)度[14-16];同時,該模式還能幫助患者了解更多與疾病相關的知識,使其能夠建立積極、正確的信念,用正確的態(tài)度面對疾病與治療,這樣才能促使患者主動改變危害健康的行為,從而有效提高患者的遵醫(yī)行為[17-18]。
綜上所述,對老年糖尿病患者實施“知信行”健康教育,能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遵醫(yī)行為,有助于提升護理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