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本進入教材總是有原因的,統(tǒng)編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中的《大雁歸來》這篇作品,節(jié)選自美國著名生態(tài)學家奧爾多·利奧波德(Aldo Leopold)的代表作《沙鄉(xiāng)年鑒》(A Sand County Almanac)。此文也曾被選入統(tǒng)編版之前的人教版語文教科書八年級下冊,以及魯教版語文教科書七年級上冊。[1]一篇文章獲得多個版本語文教材的青睞,其價值究竟在哪里呢?一般認為,本文的主題是環(huán)保,這樣的認識自然沒有問題。但是如果進一步認真解讀這篇課文,就可以發(fā)現其中還有一些值得琢磨的地方。這些地方大多是一些不起眼的細節(jié)描寫,雖然初讀的時候不起眼,但是如果仔細琢磨,又能夠咀嚼出一些味道。譬如文中的“我們”!
“我們”這個詞在課文當中出現了10多次,由于其更多是的作為定語存在的,因此讀的時候更容易被忽視;但在仔細解讀的過程中,又能夠發(fā)現在不同的情形之下,“我們”所代表的含義有所不同。關于這一點,早就有浙江寧波的陳卉老師著文闡述過,筆者早就讀過陳老師的文章,印象比較深刻。而帶著這個問題不斷的思考原文,今天讀來又覺得有新的滋味。在此再就“‘我們是誰”作一個解析。
一、外顯著環(huán)保的“我們”
陳卉老師當初曾經提過一個觀點,說如果去掉這些做定語的“我們”,文章語言會更精練,意思也不會發(fā)生變化。而隨著進一步的思考,陳老師又認為這個似乎可有可無的詞引起了思考:“我們”是第一人稱復指,而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又包含了哪些對象呢?對這個詞語的思考是否可以推進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呢?[2]在這些問題的驅動之下,其提出了“文本的獨特性事實上體現著作者的個性”這一觀點,并且認為“這種個性是有其社會性要求的”。很顯然,文中的社會性要求主要就是指環(huán)保要求,也正因為如此,課文中的“我們”首先外顯為“環(huán)?!币夂?。
具體的說,“向‘我們農場宣告新的季節(jié)來臨的大雁知道很多事情”這一句中,農場是屬于“我們”即人類的,季節(jié)是屬于“我們”和大雁的,而告知我們季節(jié)來臨的則是大雁。一句話就寫出了“我們”和“大雁”共存于同一個環(huán)境且互相影響著的場景——這種互相影響既包括大雁對季節(jié)的宣告,也包括“戚斯康星的法規(guī)”。在文中,“在我們的沼澤上空”“我們剛到的客人”等句子中的“我們”,都具有這樣的含義。當作者用“我們”來界定農場、大雁、沼澤的時候,無不在透露著內心的一種情感,即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這正是環(huán)保內涵的充分體現。
應當說,這些“我們”所體現出來的作者對環(huán)保的濃郁情感,與作者的經歷是有著密切關系的。作者在而立之年后不久,就成了威斯康星大學農業(yè)管理系的教授,在事業(yè)走向巔峰的時候,他卻做出了另一種選擇:買下了威斯康星河畔的一座遺棄農場,住進了農場的破木屋。在這里他通過植樹、觀察并記錄動植物的繁衍與成長,努力平衡著生態(tài)……在這樣的生活經歷當中,作者心中的“我們”的內涵是豐富的,通過其作品中的“我們”來表現內心的環(huán)保情感,可以理解為作者的一種自覺行為,而非刻意行為。
二、內隱著大雁的“我們”
環(huán)保存在于作者的心中,這是不言而喻的。作者舍棄了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而選擇了與大雁棲居,與自然共融,所追求的正是個人所能夠做到的對環(huán)保的最大程度上的闡釋。因此,當其寫《大雁歸來》的時候,所有對環(huán)保的情感都寄托在大雁身上。在作者的心中,大雁生長的樣態(tài)就是環(huán)保的樣態(tài),作者心中的大雁作者心中的環(huán)保,當作者在文中寫下“我們”時,這些“我們”當中是內隱著大雁的。
當然,作者是一位環(huán)保人士,《大雁歸來》也并非一篇抒情之文(有人認為其是一篇“觀察筆記”式的散文),因此作者在展現內心的環(huán)保之情時,又是借著“大雁”而描寫的。作者在相對冷峻的筆鋒里,所透露出來的對大雁的情感是深沉的,內隱的,當然,偶爾也是溢于言表的。
作者在文章中詳細介紹了大雁的生活習性,這種詳略得當的描寫,既體現著作者作為一名專業(yè)的環(huán)保人士所應有的專業(yè)水平,同時又將自己對大雁的喜愛表露無遺。然而作者又不完全是用的一個冷峻的筆鋒,因為其在生活中對大雁有著經年長時間的觀察,情感早就已經深入滲透到了大雁身上,因此在寫作的過程中,重點難免也放在了抒發(fā)情感上,因此閱讀全文并仔細揣摩,就可以發(fā)現其上下也都貫穿了“愛”的主題,充分表達著作者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3]
于是我們讀到了“我們的大雁又回來了”“我們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我們喜歡傾聽大雁在沼澤中集會時的鳴叫”……在這樣的句子當中,作者對大雁的喜愛之情可謂是溢于言表,可以想象作者在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眼中所見與心里所想,都體現著對大雁的深沉的愛。
作者在文章中還寫大雁有可能遭受到的厄運,這些描寫與課文中的“我們”在文字上存在著一定的距離,更多的時候是用“它們”來界定的。比如文中的“盡管它們在冬天的大部分時間里都可能受到槍擊,但現在卻是休戰(zhàn)時刻”“它們一群一群地喧鬧著往收割后的玉米地飛去”“每年五月,它們都要用自己的生命來為實現這個基本的信念做賭注”……“它們”與“我們”看起來表述有所不同,但它們卻又是遙相呼應的,所體現出來的恰恰是一種作者內心對大雁的深情,以及對傷害大雁的行為的憎恨與無言的憤怒。
三、“我們”是課文的支點
對于絕大多數文本而言,都可以讀出課文中所寫的“我”或“我們”,不同的文本當中,對“我”或“我們”的描寫,有可能是內隱的,也有可能是外顯的。無論怎樣的情形,如果緊扣“我”或“我們”或與之相關的要素來解讀,那總可以多出與文本主旨相關的內涵。有人說,《大雁歸來》的文意可以概括為“有益無損的野性詩歌”。[4]這種借助于藝術術語來進行的闡釋,不失為對《大雁歸來》解讀結果的精準概括。
課文中,大雁貫穿了全文,在“我們”與“它們”的交替描寫中,作為“我們”的人,與作為“它們”的大雁,譜寫著人與自然的相愛相殺,這是一種復雜的情緒,作者將這種情緒描寫的如此充分,因此如果將其比喻為詩歌,那其毫無疑問是有益無損的。與此同時,領略這種復雜的人與自然的關系,作為讀者可以讀到作者在其中既有著不懈的努力,也有著偶爾的無力。然而無論如何,只要緊扣“我們”來解讀課文,那不僅可以讀到“我”對“大雁”的熱愛,也可以讀到“我”對“大雁”的呵護。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是《大雁歸來》這篇課文解讀的支點,有了這個支點,就可以撬動對整篇課文的理解,而所謂理解課文,既是指讀懂課文的主旨,也指讀懂作者。對于《大雁歸來》這篇課文而言,課文的主旨與作者之間通過環(huán)保發(fā)生共振,環(huán)保既是社會發(fā)展的需求,也是作者個體的個性體現。當作者的個性體現與歷史發(fā)展的趨勢完成結合時,于是也就具有了震撼人心、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
綜上所述,關注《大雁歸來》中的“我們”,對于這篇課文的解讀而言,就是一次正確的“支點”選擇。與此類推,任何一篇經典文本的解讀,都需要關注文中的“我”或“我們”,如此也就能夠撬動對整篇課文的深度解讀。
參考文獻:
[1]劉棟.土地倫理的詩性——《大雁歸來》中的生態(tài)意蘊闡析[J].語文建設,2018(36):47-51.
[2]陳卉.“我們”是誰?——對《大雁歸來》文本獨特性的思考[J].語文建設,2007(7):39-40.
[3]王艷麗.揣摩作者情感的有效方法——以《大雁歸來》教學為例[J].語文建設,2018(21):29-32.
[4]范麗.有益無損的野性詩歌——《大雁歸來》文意賞析[J]. 語文建設,2018(24):38-40.
李大銀,貴州省黎平第二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