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小學語文“生態(tài)閱讀”課堂的構建,通過提出一些有效的構建策略來提高小學生的閱讀水平,進而推動素質教育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部分,影響著整個學習效果?!吧鷳B(tài)閱讀”課堂的構建可以提高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與自主性,使課堂氛圍變得更加活躍。通過對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幾點建議,以期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生態(tài)閱讀;構建
引言:
隨著我國現(xiàn)代教育的進步與發(fā)展,生態(tài)閱讀課堂的構建已經(jīng)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關注,同時也是提高學生閱讀水平的主要方式。因此,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措施來構建生態(tài)閱讀課堂,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視學生之間的差異,激發(fā)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與想象力,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生態(tài)閱讀的概述
對于傳統(tǒng)閱讀來說,生態(tài)閱讀是一種比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及閱讀興趣的新型閱讀模式,同時也是一種給予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高度重視的自由閱讀模式。生態(tài)閱讀是在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基礎上,通過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來提升整體課堂的教學效果。在生態(tài)閱讀的課堂中,學生需要帶有目的的進行閱讀,還要遵循以下兩種原則:首先是尊重學生的選擇,讓其在教師的監(jiān)督下自由選擇閱讀材料,防止學生受到一些不利于身心健康讀物的影響。其次,就是細致閱讀與廣泛閱讀,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吸取大量的知識,還可以進一步理解文章內容,從而促進綜合能力的提升[1]。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
在傳統(tǒng)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是其中的主體地位,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教師只是向學生傳授閱讀文章的相關技巧以及理解方式,缺少對學生閱讀感受的重視。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傳統(tǒng)閱讀教學主要包括以下四個部分:導入課文、初讀課文、精讀課文以及拓展練習,在這過程中,教師只是一味的講解教學內容,缺少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其次,教師僅限于教材中的教學內容,缺少一定的課外拓展,直接對學生發(fā)散思維的形成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此外,教師只重視學生所掌握的生詞以及能否熟練的朗讀課文,并沒有為學生講解閱讀的方式方法,導致學生缺少深入的思考。對于教學設計來說,教師并沒有意識到學生占據(jù)教學主體地位的重要性,限制學生的想象力,無法充分表達自己的額想法與見解,大大降低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因此,在教育改革過程中,相關教育工作者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斷創(chuàng)新閱讀模式,從而獲得最佳的閱讀教學效果[2]。
三、小學語文“生態(tài)閱讀”課堂構建策略
(一)適度引導 深度擴展
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一定差異性,導致學生的興趣習慣也存在差異,因此,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逐漸引導學生對讀物進行自由選擇,判斷學生所選擇的讀物是否有利于學生的成長,是否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在學生在閱讀中遇到障礙時,教師應該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問題,與學生進行有效的交流與互動。此外,深度拓展教學內容是生態(tài)閱讀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小學階段的學生缺少較強的拓展能力,需要由教師進行指導與幫助,教師應該不斷豐富自己的閱讀知識,并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從而提高閱讀效率。
(二)重視朗讀 加強體驗
朗讀是構建“生態(tài)閱讀”有效方式之一。朗讀模式的運用可以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使學生充分感受情感體驗。生態(tài)閱讀課堂對學生具有較高的要求,需要帶有情感以及學習目的進行朗讀。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進行多次的朗讀就可以深入理解文章內容,如果投入情感進行閱讀,極易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共鳴[3]。在分角色朗讀上尤為明顯,其可以加強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在表演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感受學生各種類型人物的個性特點,對文章的風格進行掌握。例如,對小學語文二年級《我選我》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朗讀其中的角色,在“王寧”說完話之后,其他學生為其鼓掌,通過演繹王寧的角色,讓同學感受為別人服務帶來的成就感。
(三)鼓勵大量閱讀
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讓學生閱讀語文教材中的文章,還要閱讀與賞析一些其他優(yōu)秀的書籍,開拓學生的視野。因此,學生需要不斷增加自身的閱讀量,利用課余時間進行有效閱讀。在對人物傳記方面書籍進行閱讀時,學生可以掌握一些描寫人物的技巧,理清描寫思路;閱讀寫景抒情的文章時,可以促進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提升,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除此之外,學生也可以他人分享自己閱讀的經(jīng)典文章,而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一定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進行情感交流,從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以及閱讀能力。
結論:
通過文章的分析與探討得知,小學語文“生態(tài)閱讀”課堂的構建是推動現(xiàn)代化教育發(fā)展的需要,同時也是保證學生學習的需要。有效的閱讀教學對學生的發(fā)展與學習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利用不同的教學手段與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及時更新與完善教學方式,轉變教學理念,為學生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教學服務,促進正確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從而提高整個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張慕玲.有效構建小學生態(tài)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策略初探[J].新課程,2020,36(09):2-3.
[2]韋莉秋.小學語文“生態(tài)閱讀”課堂的構建[J].散文百家,2018,14(09):225.
[3]孫潔.小學語文“生態(tài)閱讀”課堂的構建[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8,36(1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