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物理主要以實驗教學為主,傳統(tǒng)的實驗教學方法較為枯燥,極易讓學生失去學習對實驗的興趣及耐心.在新課程改革的大環(huán)境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需與時俱進,通過聯(lián)系生活實際的方式,利用生活資源對學生開展物理實驗教學,可激發(fā)其學習興趣.文章就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生活化策略進行探索,通過選取生活化實驗器材、構建生活化實驗情境、設計生活化實驗過程以及開展生活化教學評價等方式,讓學生充分了解到物理實驗的實用性,提高其對物理實驗的興趣.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生活化;教學情境
中圖分類號:G63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8-0333(2021)23-0090-02
收稿日期:2021-05-15
作者簡介:馮延昊(1991.11-),男,山東省淄博人,本科,中學二級教師,從事初中物理教學研究.
初中物理作為一門以實驗為主的學科,實驗能促進物理學的發(fā)展,對學生物理思想的養(yǎng)成有著直接的推動作用.但就目前而言,初中教師在對學生開展物理實驗教學時,仍以傳統(tǒng)教學為主,其教學內容十分枯燥且乏味,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激情,導致物理實驗教師效率及質量始終停滯不前.初中物理教師若想進一步提高物理實驗教學的效率及質量,應在對學生開展物理教學時,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相互結合,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實施生活化教學,使其能夠認識到物理實驗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調動其學習積極性.
一、基于生活化背景下,選取生活化實驗素材
傳統(tǒng)教學物理實驗教學中使用的素材多是采用特殊的材料制作而成,學生對該類材料的認知程度較低,在實驗過程中極易讓學生對實驗素材產生距離感,在進行實驗操作時不敢真正動手,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過后僅能掌握實驗的原理,但卻無法真正了解素材的實用性.因此,初中物理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實驗教學時,應從實際生活出發(fā),根據課文內容在生活當中選擇相應的素材,并讓學生利用該素材進行物理實驗,讓物理實驗充滿生活氣息.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還能充分將生活理念融入到物理實驗的課堂當中,使學生能夠感受到物理實驗的魅力,有利于拉近學生與物理實驗教學的距離,此外還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其探究及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升,有助于進一步提高物理實驗教學的效率及質量.以“流體壓強與流速之間的關系”這一知識點為例,初中物理教師在講解這一知識點時,應引導學生自行尋找生活中能夠用于進行實驗的素材,例如杯子、酒精燈、盒子、球以及小木棍等,并指導學生將這些素材制作成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實驗器械.或以“熔化與凝固”這一知識點為例,教師可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冰箱和酒精燈作為實驗的器械,利用冰箱的冷藏功能向學生展示液體凝固成冰的過程中,并利用酒精燈向學生展示冰從固態(tài)轉變成液態(tài)的過程,并在實驗結束后從專業(yè)的角度為學生講解這一實驗現(xiàn)象的原理及特點.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近距離了解到熔化與凝固這一知識的原理及實驗的方法和過程.又或者,以《物體的浮沉條件以及應用》這一課為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利用孔明燈與熱氣球進行實驗操作,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到孔明燈與熱氣球這兩個物理沉浮所需的條件以及應用方法.總而言之,初中物理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物理實驗教學時,應多選擇富含生活氣息的素材,并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制作實驗素材,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物理實驗課堂的活力.
二、引進生活教學素材,構建生活化實驗情境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十分的繁瑣復雜,同時還具有抽象性的特點,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激情,提高其學習興趣,教師可在教學時為學生構建一個富含生活氣息的教學情境,將生活經驗轉化為寶貴的物理資源.此外,通過構建生活化教學情境的方式,將生活實例引入到物理實驗教學當中,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物理實驗與現(xiàn)實生活的關聯(lián)性,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及熱情,還能讓學生獲得良好的親身體驗及心靈感悟.因此,在對學生進行物理實驗教學時,初中物理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感受到物理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存在的關聯(lián),提升其學習興趣及積極性.以《力》這一課為例,初中教師在對學生講述力這一知識點時,可利用氣球作為實驗道具,對氣球進行吹氣后,將其置于講臺上不斷按壓,同時讓學生觀察氣球形狀的在按壓過程中所發(fā)生的變化,隨后再緩慢推動氣球,使氣球在講臺上緩慢滾動.教師就這一現(xiàn)象向學生提出以下問題:“為何在按壓氣球的過程中,氣球的形狀會出現(xiàn)變化?”“為何通過推動氣球的方式,能讓氣球在桌面滾動起來?”通過該方式幫助學生構建一個充滿生活氣息的教學情境,能將力這一知識點的有關內容直觀地的呈現(xiàn)到學生面前,使其能夠清楚的觀察到力的作用,有助于進一步提高學生對力這一知識點的認識程度.在確保學生都充分掌握力能使物體形狀產生變化的知識后,教師需向學生解釋這一現(xiàn)象的原理,并將氣球導入到課堂實驗當中,讓學生充分利用氣球進行與力相關的實驗,不僅能夠吸引學生對物理課堂的注意力,還能在實驗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能力.
三、開展小組合作實驗,設計生活化實驗過程
初中階段,物理教師若想進一步提升學生對物理實驗教學的興趣,就需要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將以教師為主體的學習形式轉變?yōu)橐詫W生為主體,讓學生通過合作的方式,共同對物理實驗的過程進行設計,通過該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還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在對學生進行物理實驗教學時,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按照其學習能力進行分層,并依據“ABC”的分組原則,將不同層次的學生分進一個小組當中,通過該方式,讓學生分工設計實驗流程,同時在設計實驗流程的過程中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之處,并挖掘他人的優(yōu)點,取長補短,才能共同進步.例如,在對學生進行“牛頓第一定律”這一知識點的教學時,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對其進行分組,每組學習優(yōu)異和學習差的學生各半,并讓學習優(yōu)異的學生擔任組長,對組內的實驗人員進行分工協(xié)調.該課所用到的實驗素材主要包括小車、砝碼、剝離以及木板等,小組成員在進行實驗時,可利用不同的材料設計出不同高度的斜面,包括玻璃斜面、木板斜面以及書本斜面等,斜面高度以30、60及90°為主.在完成斜面的設計后,組長可讓學生分工,讓學習較差的學生負責搭建斜面并對斜面的角度進行調試,同時還需要對小車的滑行距離進行測算;學習能力中等的學生可讓其負責擺放小車,并對小車的重量進行計算,分析相關的受力情況;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與組長可讓其對實驗的步驟及內容進行統(tǒng)籌,并對牛頓第一定律的實驗現(xiàn)象進行分析,同時還需在實驗后填寫相關的實驗報告,并代表小組上臺發(fā)言等.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小組成員自行設計實驗過程,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自我探究能力,還能讓學生認識到合作的重要性.
四、結合生活教學實例,布置生活化課后作業(yè)
生活中處處充滿物理知識,物理知識主要從生活當中提煉出來,學習物理知識的目的也是為了服務現(xiàn)實生活.初中教師在對學生開展物理實驗教學時,需引導學生將物理實驗應用到生活實際當中,并讓學生在生活當中仔細觀察事物的表象,觀察后還需自行探究事物的本質.因此,初中物理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實驗教學時,還需通過布置課后作業(yè)的方式,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觀察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關的物理實驗,通過該方式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生活中的物理實驗,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以及積極性.以《內能與熱機》中的“認識內能”這一知識點為例,教師在對學生開展這一課的教學后,可為學生布置相關的家庭作業(yè),讓學生在家時仔細觀察燒水壺在燒水的過程中,壺底顏色與壺身或蓋子顏色的不同之處;另外還可以觀察冰箱在使用過程中,背后與其他三面顏色的不同之處,并自行探究出現(xiàn)該現(xiàn)象的原因.并讓學生在課堂上說出自己在家時觀察到的內容,并留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讓其進行分析討論,隨后采用專業(yè)的知識為學生講解出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的原理:冰箱在使用過程中背部顏色較深主要是因為冰箱需要散熱,因此在擺放家用冰箱時,應注意冰箱與墻壁之間的距離,切勿將冰箱僅靠墻壁,避免冰箱沒有足夠的空間進行散熱;燒水壺在燒水的過程中底部會出現(xiàn)與其他部位顏色不一致的現(xiàn)象,主要是因為燒水壺底部設計了大量的同心圓,其目的主要是為了燒水壺受熱均勻,提高燒水的效率.使學生對“熱學”這一知識有初步的認知,以此來引出《熱量與熱值》中“熱量與熱值”這一知識點的教學.通過該方式,不僅能夠讓學生將學習到的物理實驗知識充分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綜上所述,物理實驗教學與現(xiàn)實生活存在著密切的關聯(lián),初中物理教師若想進一步提高學生對物理實驗教學的興趣,調動其學習積極性,還需在進行物理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引入生活化的教學模式.通過選取生活化實驗器材的方式,利用該素材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并引導學生根據課文上的內容設計一個富有生活氣息的實驗過程,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及動手能力,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及掌握能力.此外,在實驗結束后引導學生對物理實驗進行總結,還能激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促進其綜合能力的提升,有助于進一步提升物理實驗教學的效率及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清輝.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踐與研究[J].學周刊,2020(19):41-42.
[2]孫志龍.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物理演示實驗教學[J].新課程(中學),2019(03):37.
[責任編輯: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