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佩佩
摘 要: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語文課堂基本難見語法教學,因為基礎教育階段降低了對語法知識學習的要求。也正因此,當今中學生普遍不懂語法,不了解詞的功能,不明白什么是主謂賓定狀補,以致考試中不懂判斷病句,閱讀中不理解句子的含義,不能準確翻譯文言文句子等等。筆者就這些現(xiàn)象談談補充漢語語法教學對學生語文學習的幫助。
關鍵詞:漢語語法;語文學習;課堂教學
近二十年來,語文的基礎教學已經談化了語法知識的教學。這讓學生不再為學習晦澀的語法而痛苦,也讓教師不再為教授語法而犯難,仿佛給師生“減負”了,但是語法“減負”的背后是喜是憂呢?學生不會辨析病句和修改病句,不會翻譯文言文,不理解現(xiàn)代文閱讀的句子含義,不能準確、流暢的表情達意。也許有人認為不學語法不影響一個人的生活,可筆者認為,任何的學習,包括語法知識的學習,都是不能以功利為目的的。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在“漢字漢語專題研討”的學習目標與內容里提到:“就漢字或漢語的某一問題,加以歸納、梳理,訓練學生從應用中觀察語言文字現(xiàn)象和總結規(guī)律的綜合分析能力,旨在加深學生對漢字、漢語的理性認識”。[1]無論是義務教育階段還是高中必修階段,教師要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與漢字、漢語有關的某些問題”“驗證漢字漢語的理論規(guī)律,例如漢字的表意性質、漢語的韻律特點、詞匯意義的系統(tǒng)性”等。而掌握基本的語法知識應該是語文教學任務之一,也應該是學生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在今后的語文課堂中適時地給學生補上語法這一課,這不單單只為了考試而教授語法知識,而是能夠幫助學生提升學習語文的能力。下面筆者結合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粗談一下學習漢語語法對學生學習語文的幫助的想法。
一、補充漢語語法教學的必要性
當前高中語文學習具有復雜性、多樣性等特點,不論是在閱讀還是寫作中,都十分需要扎實的語言知識來把握文章內涵、表達思想感情。漢語語法與高中生的口語溝通、書面表達有著密切關系,語法是詞匯、短語、語句等語言單位的基礎結構。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補充漢語語法教學十分有必要。第一,語法知識是語言表達的基礎。語法的語言的重要構成要素之一,是語言表達的基礎。語言學習中最高境界并非掌握語言形式,而是通過掌握語言形式來實現(xiàn)語言交際。但是在日常交際過程中,常常遇到學生表述不清、語無倫次的情況,而學習漢語語法知識,就能夠改善學生的表達能力,讓學生在日常交際中準確、流暢的表達。第二,語法知識是分析病句的關鍵。近幾年來,病句解析在高中語文各類考試中頻頻出現(xiàn),解析這類題目的重點就是對語句進行語法分析,找出語句中主語、謂語、賓語等成分,在明確題意的基礎上對語句成分以及成分之間的搭配進行分析,以便找出語句病因,從而進行正確解答。因此,漢語語法知識的學習是病句解析的重要基礎,學生需要深入掌握。第三,高中文言文的學習中語法知識點較多,很多學生往往無法精準掌握文言文中的賓語前置、名詞使動用法、判斷句、倒裝句等,從而對文言文的學習產生了畏難心理。因此,十分有必要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開展?jié)h語語法教學,學習詳細而系統(tǒng)的語法知識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能力,讓學生更加準確、更加深入的掌握文言文,從而領悟作者的深刻思想。
二、補充漢語語法教學,輔助學生語文學習
首先,補上漢語語法一課,可以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從小學到高中,聽說讀寫能力是語文重要教學目標之一。學生經過十二載的中小學學習,仿佛都會聽、說、讀、寫,然而聽說的效果如何,讀寫的能力怎樣,其實還是存在差異的,特別是海南的學生。海南是一個移民省份,也是方言及其復雜的省份,受方言影響,海南人的語言表達大都不夠規(guī)范,比如海南人想表達“我先去吃飯”,卻說“我去吃飯先”。從現(xiàn)代漢語語法結構的角度上說,“我去吃飯先”這句話是不規(guī)范的表達,也是不規(guī)范的普通話?!拔摇笔侵髡Z,“去吃飯”是連謂短語作謂語成分,“先”位于謂語動詞“去”的前面,應該作狀語。如果海南的學生能夠很好地掌握現(xiàn)代漢語語法,就不會出現(xiàn)類似這樣不規(guī)范的表達了。因為語法里涵蓋了詞的分類、短語結構、句子成分劃分,還有句子的語氣、語體色彩等知識,只有正確地學習了現(xiàn)代漢語語法,才能夠準確地、熟練地運用語言,也才可以促進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化,并有助于當?shù)仄胀ㄔ挼耐茝V。
當前新課改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整本書閱讀與研討”的學習任務也寫入了《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旨在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整本書,拓展閱讀視野,建構閱讀整本書的經驗,形成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提升閱讀鑒賞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2]一線語文老師熱情飽滿地積極探究如何進行整本書閱讀的有效方法。但是,如果一個學生不能夠很好掌握語法知識,閱讀和理解一篇文章尚且困難,那么還何談進行整本書閱讀呢?當然,不是否認學生無法讀完整本書,而是學生不能夠很準確的理解書中句子的深刻意思,甚至無法讀懂作者的寫作意圖。在新高考背景下的語文考試中,試題的閱讀量加大,更注重考查學生的現(xiàn)代文閱讀能力。因此,掌握語法知識不管是對學生的表情達意,還是閱讀理解能力、寫作能力都有很大幫助。
其二,補上漢語語法一課,可以幫助學生學習文言文?!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在“中華傳統(tǒng)文化經典研習”的學習目標與內容中提到:“梳理所有作品中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特殊句式和文化常識,注意古今語言的異同?!盵3]如果學生在文言文學習中讀不懂文言詞義,不會翻譯文言句子,就根本沒法梳理這些文言知識點。學習文言文,對于語音、語法、詞匯的知識,都應該學習,其中最大的障礙就是語法,這就需要我們掌握文言字詞和古漢語的一般規(guī)律。而要掌握文言文的一般規(guī)律,首先要掌握現(xiàn)代漢語的語法知識。有的語文老師通常給學生教授一些學習文言文的技巧,比如斷句方法、句式方法、翻譯技巧等,但換了一篇文言文,學生仍然出錯。為啥方法也學了,還是做不對題呢?究其原因,沒有掌握漢語語法知識是原因之一。
《考試大綱》要求““能閱讀淺易的文言文”,其中“理解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是文言文翻譯題里的得分點。為了給學生打好學習文言文的基礎,我教學文言文前,總要花些時間給學生補上漢語語法知識。如文言文倒裝句式,這與現(xiàn)代漢語的語序不同,如果學生掌握了漢語詞的分類、短語結構、句子成分,就可以參照現(xiàn)代漢語特點和一般規(guī)律來翻譯文言句式。例如“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這個句子里的“利”“強”都是形容詞,在現(xiàn)代漢語語法結構中,作定語成分。依據(jù)漢語語法規(guī)律,定語常在主語和賓語前面,這在古漢語中稱作“定語后置”。由此“利”修飾“爪牙”,“強”修飾“筋骨”,分別譯為“鋒利的爪牙”“強壯的筋骨”。再如“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句中“于”是介詞,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的“在”。介詞“于”+ 偏正短語“稽山陰之蘭亭”構成介賓短語做狀語,位于動詞“會”的后面。依據(jù)漢語語法規(guī)律,狀語修飾語在謂語動詞的前面,這種現(xiàn)象在古漢語中稱作“狀語后置”。
學生首先要明白什么是主謂賓定狀補,了解各成分的用法,再以現(xiàn)代漢語作為參照系,這樣有助于文言文的學習。因此,在中學階段,教師應該系統(tǒng)地給學生補充相應的現(xiàn)代漢語語法知識。
其三,補上漢語語法一課,可以幫助學生提升語言文字運用的能力?!?019年海南高考語文考試大綱》(2019年版)的“表達應用”模塊里主要包括正確使用詞語,辨析并修改病句,選用、仿用、變換句式,擴展語句、壓縮語段,正確使用常見的修辭手法,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準確、鮮明、生動和正確使用標點符號。[4]其中辨析并修改病句、變換句式、壓縮語段、標點符號等內容均涉及到漢語語法知識。例如2017年(浙江高考)病句題A選項:“國產大飛機C919首飛成功后,各參研參試單位紛紛表示,要發(fā)奮努力把大型客機打造成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和制造強國的標志性工程?!边@道題考查的是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題中“大型客機”與“標志性工程”搭配不當,“大型客機”是一種運輸工具,不是一項工程,不能打造成“標志性工程”,應該將“標志性工程”改為“運輸工具”。再如2017年(浙江高考)語言文字運用第3小題B選項的【乙】句子:“不管達到臨界值,超過人類智能總和的‘奇點時刻’能否到來,我們都應當從智慧的延伸中,努力升華那獨一無二的想象與思考,理性與善良。”這道題考查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根據(jù)漢語語法的修飾關系可知,【乙】句中“不管達到臨界值”和“超過人類智能總和”都是修飾“奇點時刻”,因此“不管達到臨界值”后面的逗號應改為頓號。
不管是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還是考查正確使用標點符號,都需要借助漢語語法知識來分析和判斷。如果學生掌握一定的漢語語法知識,那么這類語言文字運用題就可以很準確地作出判斷。
其四,學習并掌握漢語語法,不僅僅有助于語文的學習,還有助于英語的學習。高三第一輪復習剛開始,我和英語老師都遇到一個共同的困惑:學生不懂語法知識,復習中困難重重。語法是詞、短語、句子等語言單位的結構規(guī)律。學習語法是為了提高語言的運用能力,而漢語和英語都是語言類學科,均有其共性之處。比如詞的語法功能,“她的籃子”,代詞“她”充當定語修飾成分,修飾、限制了“籃子”,說明籃子是“她”的,不是“他”的,也不是“我”的。在英語里,“her basket”,這個“her”是一個物主代詞,同樣修飾了“basket”。顯然,如果學生掌握了漢語語法知識,明白修飾語與中心語的關系,那么也就能夠理解“her basket”的用法,因為在英語里,名詞前有其他修飾詞時,前面不用冠詞。
給學生補講漢語語法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幫助高三學生借助語法知識來提高各模塊的復習能力。后來,我和英語老師商量決定,我先從漢語的詞類著手,給學生補充漢語語法知識,之后英語老師再講解英語語法知識。我倆相互配合,在短時間內讓學生能夠掌握一定的語法知識。事實證明,經過半個月的漢語語法講授,學生能夠很快的掌握英語與語文相通的語法知識。
綜上所述,在中學語文教學中不可忽視語法知識的教學。雖然早在20世紀90年代,語文教育界提出了“語法教學內容要簡化,要降低,考試時少考或不考”的主張,語法知識幾乎淡出課堂教學,但是在當今高考語文試題中仍然涉及到語法的運用,而且在提升和規(guī)范學生表達能力方面也更顯語法的重要性。因此,不管是義務教育階段還是高中階段,我們應該給學生補上漢語語法這一課。
參考文獻
[1]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
[2]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
[3]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
[4] 《2019年海南高考語文考試大綱》(201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