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成鶯
摘要:伴隨課程改革的深入發(fā)展,小學語文教學中,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使用已然不能奏效。所以需要通過借助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更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從文化、思想、語言學運用的角度,多層面的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14-020
小學教學體系中,小學語文是其中的基礎學科,承擔更為重要的核心素養(yǎng)教學任務。所以在此背景下,語文課程的價值能更好的引起教師的重視度,語文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如何提升學生的素養(yǎng)和能力,使學生能在知識學習的同時,文學素養(yǎng)也獲得提升。
一、基于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小學語文教學作用
(一)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意識和價值理念
注重德育教育,引導學生綜合發(fā)展,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師重點關注的內容。教師在充分挖掘課文內容與其蘊含的精神價值后,將更多的關于情感培養(yǎng)的內容向學生展示出來,對低年級學生實行情境教學的方法,使學生充分地進行感同身受的情感體驗,使學生獲得情感上的感染和道德上的熏陶,從而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形成良好的思想意識與價值觀念。
(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為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小學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是語文學科的內涵與升華,其核心素養(yǎng)中包含的各項能力也是學生學好語文學科的基礎方法?;诤诵乃仞B(yǎng)導向的低年級語文教學,教師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各項能力,還需要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發(fā)散思維、邏輯思維能力進行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也恰好反映了當今時代下素質教育的要求。學生全方面能力水平的提高,也對提高學生語文學科的學習能力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作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學習不僅僅是為以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基礎,同時也為其他學科的學習打下了基礎,因為其他各個科目的學習都離不開漢語基礎?;诤诵乃仞B(yǎng)的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扎實牢固的語文知識,使學生掌握一種重要的學習工具,為學生日后的學習與發(fā)展奠定基礎。
(三)能夠幫助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更好地運用語文知識
低年級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由于剛剛開始接觸這類學科,往往會出現(xiàn)接受能力較差、掌握效率不高、記憶內容反復忘卻的現(xiàn)象,這時教師基于核心素養(yǎng)對低年級學生進行教育,幫助學生通過各項能力的提升,更好更牢固地掌握語文知識。學生對于知識更加了解之后,既有助于學生的學習,又有助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語文知識進行鞏固應用,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和靈活應變能力,使語文學習更加生活化,實用化。
二、核心素養(yǎng)下教學的策略
(一)語言學運用角度開展語文教學
小學階段的語文知識教學,先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基礎素養(yǎng)和能力,以語言為支撐的同時,能在語言教學中通過文字內容的攝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剛剛步入小學階段的低年級學生,主要以拼音和字詞為主開展學習,學生在遇到不認識生字詞的時候,需要使用字典進行輔助學習,教師需在有效引導的過程中幫助學生獲得高效的學習方法。而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為讓學生深刻感知文字間蘊含的意義,更要在新課程優(yōu)化的過程中,尋找能適應學生語言構建教學的方案,這樣才能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譬如,小學低年級教學中,生字詞教學的相關內容很多,在開展這個類型生字詞教學的時候,教師為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能力,先讓學生將不認識的生字詞抄寫到筆記本上面,并鼓勵學生自己借助字典查閱這些生字詞,對應標注出生字詞詞的解釋,嘗試進行詞匯創(chuàng)造,根據(jù)字詞在課文中的應用,了解生字詞在文章中的含義,這樣學生才能更好的接受語言構建和文字教學。受到新課程改革優(yōu)化的影響,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構建和優(yōu)化能力尤為重要,學生在開展學習的時候,需要緊跟現(xiàn)代教育學發(fā)展,在深化自身語言能力的過程中,調動學生的語言素養(yǎng),使學生的語言基礎獲得顯著提升。
(二)圍繞學生的思維能力發(fā)展和提高教學
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時需要充分的了解每個單元的閱讀內容,也要在教學過程中重視文章內容的重要性。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閱讀教學活動的開設,讓學生能通過背誦簡短文章,形成較好的文字感,亦或是帶領學生找出文字的中心思想,通過層層剖析的方式,了解文章的實質內涵,進而讓學生理解文章的涵義。新課程標準改革過程中,先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生能力,更要在學生進行文章學習的過程中,對文章中的部分內容進行大膽的質疑和嘗試,這樣學生才能更好的理解文字內涵,小學低年級的學生由于文字感一般,所以會提出一些比較淺顯的問題,教師不要打擊,需要鼓勵,學生能提出問題就說明學生已經思考,雖然思考的層次比較淺顯,但教師要鼓勵學生勇于思考的精神。譬如,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求學生先閱讀全文,并將自己想要表達的思想展露出來,詳細的說清楚文章閱讀完成后的內心感受,并引導學生多角度的理解文章的內涵,這樣學生的思維能力才會有提升。教師帶領學生閱讀《烏鴉喝水》的時候,有的學生提出來烏鴉可以找其他器皿將水倒出來;也有同學提出如果烏鴉選擇的石頭太大,卡在瓶口,那么要怎么辦?學生思維能力在閱讀中被調用出來,會開動大腦思考,這也是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方式之一。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要將核心素養(yǎng)看成是教學的導向,先要建立起完善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幫助學生獲得新鮮教學體驗的同時,能多角度的帶領學生感知語言構建的運用角度,并圍繞學生的能力,對學生的鑒賞和審美意識進行培養(yǎng),從而使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有提升。
參考文獻
[1] 劉賢德.基于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小學語文教學[J].課外語文,2018(12):10-11.
[2] 許敏玲.基于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上),2017(7):23-24.
[3] 佚名.基于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小學語文教學設計和策略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8(8):77-78.
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qū)南門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