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信息技術在各領域已經(jīng)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包括在教學領域。在物理課堂上,使用信息技術豐富課堂也已經(jīng)是大勢所趨,信息技術在物理教學中也將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高中物理涉及的知識點相當廣泛,也比較抽象和復雜,對于很多學生而言理解起來會有一定的難度,所以運用信息技術其實也不是雞肋,并且是很有必要。在不久的將來,使用信息技術進行授課已經(jīng)是必然,物理老師在物理課堂上熟練運用信息技術也會是老師提升自身教學水平的必要途徑。運用信息技術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方式,物理教學才是基礎,只有兩者很好的結合在一起,物理教學為主,信息技術的運用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才會讓教學達到很好的效果。
關鍵詞:高中物理課堂;信息技術;有機結合
現(xiàn)在互聯(lián)網(wǎng)科技以迅猛的姿態(tài)在不斷向前發(fā)展,已經(jīng)逐漸深入到各行各業(yè)各個領域中去了,現(xiàn)代人類的生產(chǎn)生活也在受此影響而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利,改變?nèi)藗兊纳罟?jié)奏,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各種服務,全世界各地的共享,是上個世紀的人類想也不敢想的事,但卻每天就發(fā)生在你我的身邊。物理作為自然科學的帶頭學科,是一門嚴謹?shù)膶W科,它注重于研究物質(zhì)、能量、空間、時間,尤其是它們各自的性質(zhì)與彼此之間的相互關系。在物理教學中,把物理學科知識和新興的信息技術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對物理教學也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也順大勢所趨。
一、高中物理教學中信息技術運用的現(xiàn)狀
(一)雖然現(xiàn)在計算機網(wǎng)絡技術已經(jīng)是很成熟的技術了,但信息技術在物理教學中運用的比例還是很小的,現(xiàn)實中大多數(shù)學校的課堂上還是遵循了傳統(tǒng)的授課模式,并沒有以信息技術作為輔助來授課。究其原因,一個是覺得很費事很麻煩,很多東西傳統(tǒng)的授課也能夠完成,還有一個就是老師自身的水平還不夠,還不能很自如地操作新媒體的技術,傳統(tǒng)的授課更易于操作。
(二)在課堂上運用信息技術還是以演示為主的,學生和老師雙方的參與感比較少。老師自身對于運用多媒體教學的水平非常有限,只是單一的使用科技化的工具來教學會讓學生體會不到物理實驗的過程,無法知道最終結果是如何得來的。只能通過比較表象的答案,想要什么結果就可以有什么結果,物理這門學科本身的嚴謹性得不到體現(xiàn),所以在很多中學物理課堂上,為了有更好的教學效果,老師還是采取了保守的姿態(tài)使用的是最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
(三)物理這門學科屬于自然科學的一部分,比較嚴謹和注重實驗,期間的過程相對于結果更加重要,然而信息技術的運用可能更注重形式的多樣化和感官上的美感,所以也就沒辦法做到在各個學校大量普及。
二、物理教學和信息技術相結合的目的
(一)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為物理教學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F(xiàn)在網(wǎng)絡如此之便利,物理老師可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需求,在網(wǎng)絡上搜集各種形式的大量教學資料,包括語音、文字、視頻等各種資料,應有盡有,免去了辛苦查找資源而另外消耗的大量人力物力,也很大程度上縮短了備課時間和學習的時間,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時間浪費,也提高了教學的效率。
(二)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為物理教學提供更新穎的教學模式。過去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只能通過實驗室的物理實驗來完成教學過程。有些物理知識通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效果其實并不理想,但倘若教學中加入了信息技術的元素,利用新媒體實現(xiàn)現(xiàn)在現(xiàn)實條件下很難達到的實驗需求,為課堂創(chuàng)造更好的實驗效果,也能從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物理的積極性,發(fā)現(xiàn)學生的無限可能性,讓學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掌握更深入的物理學知識。打個比方我們在做研究平拋物體運動規(guī)律的實驗時,將帶有斜槽軌道的木板固定在實驗桌上,其末端伸出桌面外,軌道末端切線水平。用圖釘將坐標紙固定于豎直木板的左上角,把木板調(diào)整到豎直位置,使板面與小球的運動軌跡所在平面平行且靠近,把小球放在槽口處,用鉛筆記下小球在槽口(軌道末端)時球心在木板上的投影點O,O點即為坐標原點,用重垂線畫出過坐標原點的豎直線,作為y軸,畫出水平向右的x軸。將小球從斜槽上某一位置由靜止滑下,小球從軌道末端射出,先用眼睛粗略確定做平拋運動的小球在某一x值處的y值,然后讓小球由同一位置自由滾下,在粗略確定的位置附近用鉛筆較準確地描出小球通過的位置,并在坐標紙上記下該點.用同樣的方法確定軌跡上其他各點的位置。取下坐標紙,將坐標紙上記下的一系列點,用平滑曲線連起來,即得到小球平拋運動軌跡。如果使用傳統(tǒng)的實驗方法,可能導致斜槽末端沒有調(diào)水平,小球離開斜槽后不做平拋運動,還有確定小球運動的位置時和量取軌跡上各點坐標時也可能會不準確,導致誤差較大,但是如果運用了現(xiàn)金的多媒體技術進行模擬演示,整個實驗過程中的運動位置和軌跡將會非常清晰明了,這更有助于學生學習和掌握這一物理學原理。
三、物理教學和信息技術相結合的原則
(一)要倡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原則。在物理的學習中,學生不僅僅只是要接受老師傳授的物理學知識,還要做到在此基礎上加工創(chuàng)新。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同時也在構建自己的學科框架。老師作為教學者,其實也是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領路人以及輔助者,起到了促進作用。老師在課堂上運用新興的信息技術只能是平時實驗的輔助。例如在課堂上,研究彈力與形變的關系時,運用新媒體技術來完成教學內(nèi)容。這個實驗包括記錄鉤碼靜止時彈簧下端所對應的刻度,記錄彈簧伸長量,以伸長量為橫坐標,彈力為縱坐標,描出各組數(shù)據(jù)對應的點,再寫出關系式,教學的PPT做的很好。不過從教學的效果上來說,如果這樣過于依賴新的信息技術的運用,追求簡化,會對學生造成不好的影響,學生也沒辦法從實驗過程中體驗到物理的魅力所在,然而讓學生自己到實驗室去做這個實驗,親身感受一下整個實驗的過程,對于啟發(fā)學生來說效果應該會更有用。讓學生自主地積極地參與到實驗當中去,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重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造能力,而模擬實驗只是起到補充的作用。
(二)要把信息技術與傳統(tǒng)教學相結合。信息技術的運用需要和傳統(tǒng)的物理課堂聯(lián)系起來。我們不能以使用新媒體技術為主要目的而去運用新的信息技術,信息技術終歸只是一個虛擬的技術,常規(guī)的物理課程和物理實驗才是常態(tài),新媒體始終都只是一個輔助工具,是虛擬的,像物理這門學科,輔助信息技術做實驗的話,我想要一個什么結果就寫什么結果,沒有參與感,對學生而言也沒辦法深切感受到物理學的思維,對學生而言如果完全依賴信息技術,物理就只是一串串冰冷的數(shù)字和公式。只有讓學生們通過做實驗的方式去分析、解決問題,從中得到答案,這樣物理教學才得到了應有的效果。
四、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有機結合的對策
(一)用信息技術來呈現(xiàn)物理知識能更加地深入淺出,將抽象地物理學知識用很淺顯易懂的方式傳授給學生。高中物理中含有很多比較晦澀難懂的知識,如帶電粒子在電磁場中的運動,電磁感應,非勻變速運動和微元累加等概念,如果用常規(guī)的教學方式缺少了一些感官上的刺激,而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給學生們提供文本、圖像、聲音和視頻的多樣化的資源,從而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變得更具體化,讓知識概念變得更加容易理解。在物理課堂上還有很多東西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難見到的,而且很難用語言去很清晰地表達的,這就需要借助新媒體的技術去向?qū)W生們展示這些物理場景,以此來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求知欲,通過新興的技術來展示也能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然而,物理是一門自然學科,在物理教學中實驗展示仍然是主要的教學方式,信息技術無論什么時候都只是對傳統(tǒng)方式的補充,只是輔助作用不能本末倒置。
(二)在物理教學中使用新媒體進行實驗展示,可以在重要的時刻采用慢放的方式給學生展現(xiàn)實驗的過程,學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通過不斷地觀察、剖析,能夠更快的領悟其中的概念知識。例如在教材中“機械波的形成和傳播過程”這一個點的學習時,因為機械波的形成以及傳播是千變?nèi)f化的,學生在第一次學這個知識點時很難從各個分散的物理狀態(tài)中總結出機械波的成因及規(guī)律。然而如果我們使用新媒體技術FLASH軟件來模擬機械波的形成和傳播過程的畫面,不單單是物理老師,學生也能更清晰地觀察出不同時間點各質(zhì)點的位置,如何領悟介質(zhì)中的各個質(zhì)點是在被不斷帶動的,而且離波源近一點的質(zhì)點先振動,隔得遠的振動的晚一點,所以就出現(xiàn)了一個凹凸不平的機械波。再者,還能通過動畫的方式,再次呈現(xiàn)機械波的傳播,讓學生能夠再三觀察研究,而得出機械波傳播過程中的一些規(guī)律。
(三)互聯(lián)網(wǎng)科技的集成性要求把個體的、分散的知識信息集合起來,比如單一的音頻、圖片、文本和視頻結合起來,讓本來分散的、雜亂的信息可以逐漸變得系統(tǒng)化,而系統(tǒng)的知識使得學生更便于去理解知識點。例如在電磁感應這一章知識點的學習中,可以采用動畫的方式,把電量、電流、電場強度、電能和磁場能等物理量的變動很直觀地來展示出來,并將兩者結合起來成為一個整體,讓學生們再了解物理量的變化的過程中,還能夠讓他們對其中的因果關系有了一個更深入的了解。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物理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主要是用來解決傳統(tǒng)物理教學的方式無法解決的問題。主要是以優(yōu)化教學目標為宗旨。在物理課堂上使用哪一種教學模式其實取決于所講的內(nèi)容和受眾群體,物理老師們要從教學的過程中去發(fā)掘最優(yōu)的方式方法,了解什么才是最適合學生的,怎么樣才能夠讓學生理解得更透徹更深入。物理老師們要從現(xiàn)實角度出發(fā),去掉不好的部分,取其精華,把教授學生知識道理培養(yǎng)學生的行為能力作為一切的核心切入點,強化日常學習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高中物理仿真演示實驗設計——以動量守恒定律仿真演示實驗為例[J].李培學、 馮永慶.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17)
[2]智慧課堂多維互動式教學模式構建——以初中物理應用研究為例[J].代毅、謝濤.基礎教育參考. 2017(16)
[3]基于教材重構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實踐與探索——以“波粒二象性”教學為例[J].何賓艦.華夏教師.2018(25)
[4]整合信息技術的高中物理課堂體驗式教學實踐[J].邱曉峰、林冰冰.物理教學探討.2017(07)
[5]基于教材重構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實踐與探索——以“波粒二象性”教學為例[J].何賓艦.華夏教師.2018(25)
[6]信息技術在高中物理主體參與課堂教學模式中的應用[J].李樂民.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09(12)
課題項目名稱《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高中物理教與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編號txjyj2018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