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寧懌
摘要:新時代背景下,人們的閱讀習慣和信息獲取方式已發(fā)生巨大變化,移動互聯(lián)網逐漸主導信息傳播渠道,數字化改變了學術期刊的傳播生態(tài),傳播力是學術期刊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xiàn)。提升學術期刊傳播力,應當創(chuàng)新理念,創(chuàng)新傳播方法手段,適應分眾化、差異化傳播趨勢,主動借助新媒體傳播優(yōu)勢,推動學術期刊媒體深度融合發(fā)展。
關鍵詞:黨校;傳播力;思考
一、黨校期刊的傳播渠道及其面臨的問題與挑戰(zhàn)
(一)通過加入學術資源數據庫進行學術傳播
目前大多數黨校期刊通過加入商業(yè)數據庫平臺,如知網、萬方、維普、超星等大型學術資源數據庫系統(tǒng),實現(xiàn)期刊數字化出版和網絡傳播。這種方式優(yōu)勢顯著。首先能快速實現(xiàn)紙刊內容數字化,幫助期刊把信息融入互聯(lián)網傳播大潮,加快網絡信息傳播,其次平臺通過對信息資源的整合,極大地方便了讀者信息檢索和學術資源的獲取。但這種模式下,數據庫平臺主導,以論文為核心,弱化期刊的特色,影響了期刊自身的發(fā)展。另外商業(yè)數據庫因自身發(fā)展與和盈利目標,對信息資源進行收費,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術信息的廣泛傳播。開放存取則是不同于傳統(tǒng)學術傳播的一種全新機制,其核心特征是在尊重作者權益的前提下,利用互聯(lián)網為用戶免費提供學術信息和研究成果的全文服務。隨著OA出版的日益廣泛,越來越多的用戶通過互聯(lián)網免費檢索、閱讀、下載信息,促進了學術期刊更自由更廣泛地快速傳播。目前提供開放存取的機構有:社科期刊數據庫、萬方、維普、超星、博看等,除社科期刊數據庫外其他機構可選擇OA或收費模式。
(二)通過新媒體進行廣泛傳播
新時代背景下,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及手機智能終端的廣泛普及,數字閱讀成為人們主要的閱讀方式。學術期刊積極探索新媒體融合轉型發(fā)展之路,建設“兩溦一端”,對于社科期刊的數字化發(fā)展十分的重要。大部分黨校期刊已經開通了微信公眾號,為用戶提供“論文推送”“稿件查詢”“投稿須知”“學術資訊”等服務。一部分黨校期刊也開通了博客、微博,進一步擴大期刊論文的傳播面。移動端APP主要由“資源數據庫”服務商建設,如“超星域出版”“手機知網”“博看書苑”“維普期刊助手”等,極大地方便了用戶隨時隨地獲取期刊知識服務。
二、黨校期刊提升傳播力的創(chuàng)新途徑
長期以來,紙媒和學術資源數據庫一直是黨校期刊的主流傳播途徑,但近年來,隨著網絡和信息化的迅猛發(fā)展,新媒體傳播越來越顯示其強大的傳播優(yōu)勢,因此,新時代的黨校期刊發(fā)展應充分利用新媒體傳播平臺,探索“黨刊+”全媒體方式傳播新路徑,從以下幾個方面探索與改革,以增強其傳播力。
(一)打造全媒體矩陣,全方位提升傳播力
通過全媒體平臺的布局,包括綜合期刊平臺“博看”“龍源”“獨攬?zhí)煜隆钡?,和各類黨政社科網站以及新媒體平臺“微信”“微博”“今日頭條”“搜狐號”“企鵝號”“知乎”“百家號”等實現(xiàn)全方位、立體化、多渠道的傳播格局。加強與知名社科網站的內容合作,積極參與微信“大號”的內容推送,充分利用其平臺優(yōu)勢,擴大期刊知名度和文章影響力;和其他期刊自媒體平臺結為微信盟友,互推重點文章、公眾號二維碼、期刊征稿等信息。廣開渠道,開通更豐富的自媒體傳播平臺,以最小的內容單元實現(xiàn)最大的傳播效果。
(二)精準推送有效提升傳播力
在學術期刊界,一方面用戶難以在期刊論文的海洋中高效準確地找到自己需要的內容,另一方面,學術期刊想要擴大影響力、提升傳播力,愈發(fā)困難重重。精準推送可以幫助學術期刊主動出擊,在海量數據中對用戶行為信息進行準確識別,鎖定目標用戶或潛在用戶,通過大數據為用戶畫像,幫助用戶獲得準確的目標學術信息,節(jié)省用戶查詢檢索的時間。學術期刊借助多樣化渠道進行精準推送,可以吸引更多的用戶,使他們愿意訪問、自主學習、表達意見,進而實現(xiàn)學術期刊與用戶的雙向互動。精準推送既能滿足用戶的需求,又能擴大期刊的影響力,實現(xiàn)期刊社、出版機構、作者、讀者的互利共贏。如超星集團推出的“域出版”超星學習通學術平臺,可以實現(xiàn)期刊用戶分組,分版閱讀,專題閱讀,小組論文推送等精準管理與精準傳播功能。
作為黨校期刊的編輯應當承擔起“溝通紐帶”的責任,架起聯(lián)通作者與讀者之間的溝通橋梁。期刊編輯按專業(yè)類別或需求層次加入或建立了各類專業(yè)論壇群、學術作者群、讀者群、期刊會議群等。按照刊物內容或用戶需求,對標不同類別社群,在社群中做好期刊相關信息的精準推送。
(三)提升服務意識,充分挖掘自媒體平臺的傳播力,實現(xiàn)高效規(guī)律快速傳播
期刊發(fā)布不能延期,全媒體時代則更要搶先一步,知網的“首發(fā)”正是一種應對方式。與紙刊一次性印發(fā)多篇文章不同,新媒體平臺要及時推送,定期準時發(fā)文,平臺長期不發(fā)文或發(fā)文不規(guī)律容易讓粉絲流失。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人們往往缺乏耐心進行長文閱讀,學術論文的題目和摘要至關重要。為爭取第一時間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公眾號平臺通常在期刊印刷出版之前,提前發(fā)布目次、摘要或論點摘編。
三、結語
在全媒體時代背景下,黨校期刊必須奮力轉型,積極改革創(chuàng)新,構建全新的傳播框架和理念,有效整合新媒體的傳播優(yōu)勢,全力打造以微信、微博為代表的社交媒體平臺;加入更多的數據庫平臺和學術搜索引擎,讓期刊論文通過多種傳播渠道廣泛傳播;重點文章全網多平臺推送,以優(yōu)質、精準、高效的服務擴大作者和讀者群體,擴大黨校期刊影響力。
參考文獻
[1]褚定華.緊扣時代主題,快速提升黨刊傳播力——以浙江共產黨員雜志社發(fā)展為例[J].中國記者,2019(05):41-43.
[2]張福穎,倪東鴻.精準推送:學術期刊構建“全效媒體”的策略與實踐[J].閱江學刊,2019,11(06):1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