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慧珍
摘要:課外閱讀是學生展開課外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新課標指出:要“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并明確地要求5、6年級課外閱讀量不少于100萬字。進入小學高年級階段,新課標所提出的閱讀量要求,很多學生因?qū)W業(yè)負擔加重,并未能兼顧。一方面,與課外閱讀讀物種類少有關,古典、現(xiàn)代、經(jīng)典名著、人物傳記類讀物,學生不了解,也不喜歡讀;另一方面,小學高年級學生開始對科幻、靈異、情感等課外雜志、現(xiàn)代小說等讀物情有獨鐘,這種偏離閱讀目標的現(xiàn)象,更加突顯了小學高年級教師引導課外閱讀的緊迫性、必要性。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外閱讀;引導路徑;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4-052
引言
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通過閱讀使得學生對知識大量積累,對客觀事物更好地認知,將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fā)出來,陶冶學生的情操,不斷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進行分析,其心理和智力與低年級學生相比,相對來說比較成熟,對生活和學習能夠主動去認知,但是他們?nèi)鄙僖欢ǖ纳罱?jīng)驗,對閱讀技巧不會運用,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對閱讀價值不利于更好地明確,直接影響到閱讀效果。
1小學生課外閱讀指導的問題
1.1教師的指導不充分
教師缺乏語文課外閱讀指導是突出問題,一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嚴格要求學生,但是在課外沒有布置合理的閱讀任務。學生因為年齡和認知能力的限制,在缺乏教師指導的情況下,難以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他們的思想游離到閱讀之外,一方面搞不清需要重點閱讀什么,另一方面不知道怎么正確閱讀。
1.2缺乏自主學習意識
小學階段學生缺少一定的文化意識,學習主動性較為薄弱,難以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不斷發(fā)展,也加快了信息和知識傳遞,不斷提高了人們的物質(zhì)水平,通常情況下,學生都有電子設備,如手機、電腦等。小學高年級階段的學生,為了減壓,開展了一系列減壓活動,充分利用電子產(chǎn)品,進行打游戲和閱讀電子書籍,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對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會產(chǎn)生直接的影響,致使學生的控制力下降。
2小學高年級課外閱讀引導措施
2.1優(yōu)選課外讀物,促進經(jīng)典與流行并蓄
當代小學生,在閱讀需求上更趨多元化。學生不再局限于紙質(zhì)閱讀,網(wǎng)絡閱讀也悄然走進生活。無論是何種閱讀載體,對于閱讀資源的整合,教師要給予有效引導,以疏導而不是堵截的方式,讓學生正確面對、分辨不同的讀物,吸取精華,為學生所用。在經(jīng)典名著閱讀與流行讀物選擇上,教師要認識到小學高年級階段學生身心成長的特點,其理性思維不成熟,在讀物選擇上存在盲目性,閱讀品味整體不高。為此,教師可以擇善而讀,倡導學生對經(jīng)典文學、流行讀物進行兼收博采,漸進提升課外閱讀質(zhì)量。教師結合學生的心理、偏好、生活閱歷、知識儲備現(xiàn)狀,推薦學生喜歡的優(yōu)秀流行讀物,讓學生能夠從中了解自我、認識自我,并且從中獲得適度的消遣。如《新青年》雜志,其中有很多勵志、抒情類散文,可以讓學生有選擇地閱讀。同時,對經(jīng)典名著讀物,在向?qū)W生推薦的過程中,也可以借鑒多媒體網(wǎng)絡視頻,讓學生從影視作品欣賞中了解其特點,增強對學生的吸引力。接著,從文學名著的價值層面,鼓勵學生讀原著,了解名著的寫法、修辭、煉句、結構等特色,提高學生的閱讀品質(zhì)。
2.2創(chuàng)設語文教學情景,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在高年級語文課外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對于教師而言,所扮演的角色不僅是組織者還是促進者,所以教師需要將更好的教學指導提供給學生。從小學生的角度上來看,通常情況下,難以正確理解抽象事物。在實際閱讀的過程中,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有的學生通過學習資料搜集到,這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會產(chǎn)生直接的影響。這時教師對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不斷觀察,選擇學校要求的教材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將教材中合作交流的素材深入挖掘出來。從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師的角度上來看,可創(chuàng)設語文教學情景,促使知識更加形象化,提高教學的效果和學生語文學習水平。
2.3教給小學生讀書方法
許多學生已經(jīng)形成了閱讀的習慣,但是他們課外閱讀的效果并不理想。在課外閱讀中沒有積累豐富的素材,對自己讀過的書沒印象,作文能力也沒有提升。這些學生的課外閱讀往往是浪費時間而又低效的。如果仔細分析這些學生的閱讀過程,會發(fā)現(xiàn)他們存在不會閱讀的共性問題。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給予指導。第一,精讀指導。指導學生關注文章的重點段落和重點字句,通過逐字逐句的閱讀,能體會到每句話的深意,感受到每個細節(jié)的表達作用,這樣的閱讀更加深刻。第二,速讀指導。古今中外的書籍太多了,如果每拿到一本書都是一字不差、全神貫注地閱讀是不現(xiàn)實的,效果也不好。對于不需要深度閱讀,只需要大致了解的內(nèi)容,采取不發(fā)音、不指讀的方式,快速消化和處理相關信息,這樣的閱讀效率更高。第三,做好閱讀批注。小學語文課外閱讀貴在思考和分析,教師應該培養(yǎng)學生提問的能力。比如,要求學生在讀完文章之后至少提出三個問題,針對這三個問題闡述自己的想法,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提問和思考能力。
結束語
總之,“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對于課外閱讀,制定閱讀計劃是最基本的條件。教師要引導學生制定閱讀計劃,合理安排閱讀時間,并從督促學生課外閱讀、指導學生選擇適宜的閱讀方法上,來綜合運用略讀法、精讀法,提升課外閱讀成效,保障課外閱讀的質(zhì)與量。
參考文獻
[1]郭麗敏.淺談小學生課外閱讀的引導方法[J].亞太教育,2015(35):170.
[2]高紅.如何引導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N].陜西科技報,2013-11-26(003).
江西省德興市繞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