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煒
摘 要:由于高中物理所涉及的知識、內容、問題普遍比較抽象,且對學生思維、理解、認知能力均有著較高要求,以致很多學生在面對一些比較復雜、多元、深奧的問題時,往往會因為難以直接找到切入點、突破口而無法有效應對、全面解答.這使得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顯得尤為必要.在問題情境的驅動下,很多比較疑難、多變的問題將顯得更為直觀、具體、明晰,更利于學生有效把握其關鍵信息與解決途徑,對學生思維拓展與認知遷移提供了輔助.因此,教師在落實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實踐時,應該以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為引領,將教學中需要解決、應用的問題以更為具體、直觀、形象的場景予以呈現,使教學難度得以化解、教學效率切實提升,為幫助學生有效、深入、充分學習物理知識、提升認知能力而鋪設道路.使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更好助力于高中物理教學發(fā)展,更好助力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塑造.
關鍵詞: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助力;高中物理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333(2021)15-0078-02
所謂問題情境,主要指以情境化手段和方式,將教學過程中所涉及的問題、知識、內容等以具有趣味性、生活化、直觀性的場景予以展示,使學生在認知情境的驅動下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及時轉變思維模式,并全面調動身心各方面潛能,積極探尋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與科學方法.實現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策略與高中物理教學的深度融合與緊密關聯,既可以切實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不足與缺憾,使教學活動的開展、設計、落實更具趣味性、生命力、實效性;又可以即時降低教學難度,使教學中所對應的問題以更為直觀的形式予以呈現,于無形之中全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了學生的認知潛能.而且,問題情境的引入,也使得高中物理問題的解決途徑更為多樣、豐富、寬泛,更利于幫助學生理解不同物理公式、概念、原理、定律的生成過程與現實意義,為學生核心素養(yǎng)塑造提供了保證.因此,教師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加強對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與構建,并將與教學活動、目標、內容、要求等相關聯、相契合、相銜接的各類有效性資源、素材、活動等深入引入高中物理課堂,使其以情境化方式靈活呈現,讓學生在問題情境的輔助與引領下高效學習物理知識,全面塑造核心素養(yǎng).
一、創(chuàng)設生活化問題情境,提升課堂的感染力
很多物理定律、公式、概念的建立,都源自現實生活.脫離了生活的物理,勢必會失去其意義與價值.而學生生活中的諸多案例、資源、素材等,都可以作為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的有效憑借.因此,教師可以在立足現實生活的基礎上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化問題情境的方式,在物理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尋找到銜接點與契合點,將物理問題用更為直觀的生活化場景予以呈現,以全面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高中物理教學的開展更為科學、高效.一是切實關注生活現象.從生活現象中抽象出更為具體的物理場景,讓學生在物理與生活的銜接、過渡、遷移中獲得認知能力提升.二是有效利用生活資源.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生活道具、素材、案例等引入課堂,組織學生進行設問、質疑、探索,在生活化問題情境中加深對具體教學內容、問題的理解.
例如,在開展《曲線運動》中的“拋體運動”教學時,教師可以將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踢足球、打籃球等生活場景用多媒體視頻即時展示,并組織學生通過觀察、分析發(fā)現,打籃球過程中的投籃、踢足球過程中的射門都是“拋體運動”,并即時設問:生活中還有哪些是拋體運動?這些常見的拋體運動都是怎么產生的?引導學生在思考、探索、研討中逐步理解拋體運動的規(guī)律.這一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使課堂教學更具感染力與生命力,更利于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與調動.二、創(chuàng)設實踐性問題情境,激活學生的思維力
物理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基礎性學科,只有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很多比較復雜的物理問題方可迎刃而解.因此,教師應該借助創(chuàng)設直觀性、形象性、生動性實踐類問題情境的方式,就與學生現實生活相關聯、相契合、相銜接的情境融合至學生認知視域的方方面面,引導學生在由抽象向直觀、由復雜向單一轉化的過程中學習物理知識、突破學習難點、獲得認知遷移.同時,教師更需要重視物理實驗作用的發(fā)揮,并逐步提升實驗在教與學中的占比,設計探究性實驗場景,組織學生在實驗中驗證自己的想法、認識,感知物理的價值、內涵,實現思維能力、認知潛能、創(chuàng)新意識、個性發(fā)展的提升.
例如,在開展“超重與失重”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對彈簧秤以及鉤碼的利用,讓學生在直觀感知中探究鉤碼迅速上提瞬間彈簧秤讀數的突然變大,鉤碼迅速下放瞬間彈簧秤讀數的突然變小,使比較抽象的教學內容在更為直觀的認知體驗中獲得高效學習.這種以實踐性問題情境為輔助的高中物理教學指導方式,既為學生動手實踐、體驗感知提供了鋪墊,且更利于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激活,以助力學生在近距離探究、深層次領悟中理解具體教學內容的內涵與特性,于無形之中促進了高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提升與增強.
三、創(chuàng)設直觀化問題情境,強化教學的實效性
針對一些比較深奧的物理規(guī)律與知識,教師可以借助創(chuàng)設直觀化問題情境的方式予以指引,以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與增強.同時,就高中學生的認知特性而言,其個性夙愿更為迫切,其更希望在自主探索、獨立思考中來解決物理問題、把握物理規(guī)律.基于此,教師應該利用創(chuàng)設直觀化問題情境的方式,對不同學生提出不同學習要求,并指導其在直觀感知、觀察體驗中理解不同物理知識的內涵與本真,使具有不同認知訴求的學生均可獲得更好發(fā)展.同時,教師也應該注意問題情境的趣味性、探究性、發(fā)散性、開放性,達到切實塑造學生核心素養(yǎng)、激發(fā)學生認知潛能的目的.
例如,在開展“物體運動時的受力情況分析”教學時,教師可以在課堂引入小汽車模型,通過增加或者減少小汽車中砝碼的方式,來改變小汽車的質量,組織學生在直觀化觀察中思考問題:
(1)用什么方式能夠測量出小汽車的加速度?
(2)測量加速度時候會用到哪些公式呢?
(3)小汽車的加速度與小汽車承受拉力和小汽車本身的質量之間存在著什么樣的關系呢?
面對更為直觀的問題情境刺激,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會得到充分調動,其可以在直觀化觀察與深入性思考中獲得對于所學內容的充分掌握,教學效率也會得到全面提升.更為重要的是,面對直觀性問題情境的刺激,學生學習物理知識、探究物理內涵的積極性自會得到充分調動,更利于課堂預期教學目標的達成.
總之,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策略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充分應用,既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掘了學生的認知潛能,又化簡了教學難度、增強了教學效能、促進了學生認知發(fā)展.而且,在問題情境的驅動下,很多比較復雜、深奧、疑難的物理問題也會以更為直觀、形象、具體的方式予以呈現,更利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塑造.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時,必須以學生實際為基礎,切忌由于問題情境的引入嚴重背離學生認知現狀而增加教學難度,沖淡教學主題,對教學效率提升產生不利影響.同時,對于問題情境中所選用的資源、素材、工具等,教師也應該靈活取舍、深度考量,以切實凸顯其實用性、科學性、發(fā)展性,進而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逐步養(yǎng)成善于發(fā)現問題、積極分析問題、敢于解決問題的意識.在確保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作用得以切實發(fā)揮、功能得以全面彰顯的基礎上促進高中物理教學發(fā)展,提升學生認知能力與核心素養(yǎng),引領學生開啟屬于自己的全新認知發(fā)展旅途.
參考文獻:
[1]黃玲玲.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探析[J].考試與評價,2020(10):69.
[2]韓俊琴.淺談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0(10):68.
[3]李珍進.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0(09):65-66.
[4]蒲福剛.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策略探討[J].高考,2020(08):77.
[5]程美琴.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分析[J].名師在線,2019(36):18-19.
[6]李艷.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相關思考[J].科學中國人,2017(06):297.
[責任編輯: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