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鋒
摘要: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高校的教育教學獲得越來越多的人關注,課堂教學不斷改革和發(fā)展,本論文通過介紹智慧校園的概念和優(yōu)缺點,對目前高職院校計算機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針對問題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提高智慧校園背景下高職院校計算機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智慧校園;職業(yè)教育;計算機教學
我們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智慧校園的出現(xiàn)給高職院校計算機課堂教學帶來了新的發(fā)展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作為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師必須準確的把握這些機遇,并積極面對新的挑戰(zhàn),以此不斷完善和優(yōu)化高職院校的計算機課堂教學,充分發(fā)揮智慧校園的重要優(yōu)勢。
一、應對的措施
(1)在智慧校園背景下,突破傳統(tǒng)的計算機課堂教學模式。智慧校園背景下,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師在正式開展教學活動前,可以將學習任務清單、微課視頻、自學課件上傳到高職院校的信息化管理平臺。學生則可以通過這一平臺自主下載學習任務清單、微課視頻和自學課件,在課余時間展開自主學習。并且任課教師還可以通過這一平臺,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進行檢測,以此了解學生的自主效果,從而制定更具針對性的教學內容。智慧校園背景下,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活動的開展突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任課教師更加清楚在開展計算機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需要傳授學生哪些知識內容,學生更加清楚的了解在課堂教學中需要重點學習的知識。計算機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的高效。
(2)合理的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通過類比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智慧校園背景下,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師在開展教學前,可以針對本課時的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的挖掘與研究,并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合理的創(chuàng)設相應的學習情境,這樣更加有助于學生對本課時知識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對于計算機專業(yè)知識來說,大多數都比較抽象,學生在理解上存在著一定的難度。任課教師可以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將其轉變?yōu)楹唵我锥膭赢嫵尸F(xiàn)出來,通過類比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另外,高職院校應該注重加強對計算機教師的培養(yǎng),定期地組織任課教師學習目前新興的信息化技術和專業(yè)理論知識。
(3)加大資金投入,完善高職院校硬件設施。智慧校園未能夠在高職院校廣泛推行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部分高職院校的硬件設施還不夠完善,很難達到踐行智慧校園的要求。因此,我國政府應該加大對高職院校信息化建設的資金投入,以此不斷完善高職院校的硬件設施,進而為智慧校園背景下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提供重要的支撐條件。首先,高職院校應該完善網絡建設,局域網必須覆蓋全校園。其次,高職院校應該針對計算機教學建設專門的教室,以此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其次,高職院校應該對現(xiàn)有的計算機設備進行統(tǒng)計,對其中已經跟不上高職院校智慧校園背景下計算機課堂教學發(fā)展的計算機及時進行更新,并且還應該定期的針對硬件設施進行維護,以此促使其可以更加高效、穩(wěn)定的運行,從而保障硬件設施的運用不會影響到計算機教學的進度。最后,高職院校還應該根據智慧校園背景下,計算機教學的需求,引進一些與硬件設施相配套的軟件,以此更進一步的為智慧校園踐行奠定良好的基礎。
(4)提高高職院校系統(tǒng)建設的規(guī)范性。在智慧校園背景下開展計算機教學,實質上就是在高職院校校園內構建一個規(guī)范的系統(tǒng)平臺,在該系統(tǒng)平臺上,任課教師可以進行學術研究,也可以實施教育管理,并且還可以與其他高職院校的教師進行交互。該系統(tǒng)平臺的建設突破了以往高職院校一對多的計算機教學模式。計算機教師在進行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應該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位置,并尊重學生對計算機教學的個性化需求。引導學生利用該系統(tǒng)平臺進行自主化學習。任課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以文字或者視頻的形式上傳到該系統(tǒng)平臺上,學生則可以利用學習資源進行復習。并且學生還可以通過這一系統(tǒng)平臺對自身最近一段時間的學習情況進行自測,系統(tǒng)會自動進行評分,這樣學生便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學習情況,對自身的學習計劃進行適當的調整。由此可見,智慧校園背景下計算機教學更加的人性化,全面落實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除此之外,學生可以通過這一系統(tǒng)平臺,去觀看其他高職院校任課教師上傳的學習資源,這樣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同時還可以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任課教師也可以在這一系統(tǒng)平臺上與其他高職院校的教師進行交流,以此相互取長補短,從而更好地完善教學。
二、智慧校園概述
(一)智慧校園的概念
智慧校園又稱智能校園,是指通過利用云計算、虛擬化和物聯(lián)網來改變工作人員和學校資源相互交互的方式,將學校的教學、科研、管理和應用系統(tǒng)進行整合,提高交互的明確性、靈活性和響應速度,從而實現(xiàn)智慧化服務和管理的校園模式。
(二)智慧校園帶來的機遇
1.智慧校園的運用,有助于教學資源共享,智慧校園利用網絡實現(xiàn)了班級與班級,學校與學校之間的溝通交流,資源可以迅速的傳播,甚至可以達到不同地區(qū)之間的優(yōu)質教學資源的共享,有助于教師之間,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流學習信息資源,改進教師的教學,互相學習,使教學資源最大化的得到應用。
2.智慧校園以面向師生個性化服務為理念,能全面感知物理環(huán)境,識別學習個體特征,提供網絡通信,有效支持教學過程分析、評價。
3.智慧校園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提供符合其興趣、愛好和能力水平的學習任務,合理安排學生的學習和生活。
結語:
目前智慧校園的建設和發(fā)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還是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我們解決,高校在利用智慧校園進行計算機課堂教學時,要充分發(fā)揮其優(yōu)點,采取必要的方法策略避免起弊端的產生,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于長虹,王運武,馬武.智慧校園建設的現(xiàn)狀、問題與對策[J].教學與管理,2015: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