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帆
摘要: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信息技術教學顯得尤為重要。最新課程改革標準的落實及運用,在教學過程中得到積極創(chuàng)新,極大幫助了教學水平的改革和提升。當下實行的高效課堂教學法,改進了傳統(tǒng)信息技術教育模式,極大地提升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自我學習的興趣。其自身能達到高標準、高效率、高參與度等的效果,對于小學信息技術的教學來說大有益處。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高效課堂;構建策略;農村
新課程改革中所涉及的有關信息技術教學的改革方案雖然已經得到逐步落實,但是由于農村地處偏遠、很多教學設備不夠完善、部分教師觀念落后等等各種原因的存在,導致小學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構建出現了一些問題,下面結合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實施現狀和重要意義,本文提出一些構建小學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策略,希望對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有益。
1 農村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現狀
1.1 觀念落后,導致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不受重視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農村也逐步富裕起來,但是與城市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這種差距不僅體現在經濟水平更體現在教育水平上。一方面,在農村小學教師觀念還較為落后,對于小學信息技術的教學不是很重視,還是采用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其特點多為教師講得多而學生自由發(fā)揮的少,多為被動接受,在一定程度上扼殺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主觀能動性。另一方面,教師對高效課堂的認識不足,不能在信息技術課上靈活展開高效課堂。高效課堂主要是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發(fā)揮主體作用在最短的時間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在高效課堂中,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通過一些具體的的方法更淺顯易懂且富有趣味性地展現出來,往往會使學生印象更加深刻,從而達到更好掌握基礎知識的效果。高效課堂教學法在新課改的推動下將逐漸成為小學信息技術的主流教學方法。
1.2 經濟落后,導致小學信息技術課硬件不足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已經逐步富裕起來了,但農村小學的教學硬件設施還是并不完善[1]。學生在上信息技術課的時候可能多人共用一臺電腦,一個學生操作,其余幾個學生只能站在旁邊看著,這就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更不利于高效課堂的開展。這種情況下,教師要改變教學方式,盡可能保證學生全員參與,帶動全體學生積極學習這門課程,以此推動高效課堂的構建
2 構建小學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策略
2.1 改變教學觀念保證高效課堂合理展開
教師的教學觀念是決定教師采用何種教學方法的決定性因素,也是影響教學效果的根本因素,是以教師的教學觀念要與時俱進,積極響應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提出的創(chuàng)新性教學方法。
首先,教師要正視信息技術課程的重要性。教育要跟隨時代的進程,與時代一起更新進步。當代社會信息技術尤為重要,信息技術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都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很多教師和家長認為學生接觸信息技術之后,就會沉迷其中的娛樂活動而無心學習。但在當今社會經濟背景下,對于知識的學習不局限于課堂之上,網課的學習模式應運而生,比如猿輔導、學而思網校,還有疫情防控期間學生在家上的直播網課等等,都是利用信息技術在線上展開教學,學生在線上課程汲取知識;另一方面工作中對信息技術的利用也無處不在,Word,Excel等等也是常用的工具。因此,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是尤為重要的。
其次,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信息技術課程有別于其他文化課程,它不能用教授其他課程的方法來教授信息文化技術課程。信息技術重在運用,不僅要讓學生知道什么是信息技術,還要讓學生明白如何用信息技術來充實自己的學習生活,豐富自己的課外生活。因此教師要選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展開高校課堂,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完成更多的教學任務,以達到最大的教學效果。
2.2 以興趣促進高效課堂的構建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天生活潑好動,思維跳脫,小學生看待新事物總抱著好奇的心態(tài),小學生的視角下信息技術是新奇的、好玩的;另外小學生的心智發(fā)育還較為稚嫩,對學習的專注度和專一度還不夠完善,自制力較弱,教師要抓住小學生好奇的心理,培養(yǎng)小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興趣,然后進行激趣導入,促進信息技術高校課堂的構建[2]。何謂激趣導入?顧名思義,導入要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眾所周知,一堂好的課程離不開一個好的導入,更為有趣的導入才能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通過新穎的教習方法,引發(fā)學生思考、討論、交流,再進一步引入信息技術學習要點。以興趣吸引學生,讓學生跟著自己的興趣去探究學習的內容,這樣更有利于學生掌握學習的要點,為以后對信息技術的靈活運用打下基礎。
2.3 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推動高效課堂構建
新課程改革下,很多教學方法都得到了改進,比如合作學習、探究學習、體驗式教學等等,這些教學方法目前都較為成熟,在文化課教授中獲取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這些方法同樣也適用于小學信息技術高效課堂,只要教師能靈活運用這些教學方法,必然也會收獲相應的教學成果。
農村相對城市較為落后,可能信息技術課程的設備不足,沒法人手一臺電腦,這時候就可以采用合作學習來促進高效課堂的建立。首先教師把學生分成小組,在分組時要注意進行合理的人員分配,避免出現組內一人大包大攬的情況,其次教師合理安排課堂任務,鼓勵學生合作完成任務,教師也要注意參與其中,為每個小組做出相應指導。這樣既充分利用了寶貴的教學資源,又保證了每個人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在無形中構建高效課堂,收到高效高質的學習效果。
信息技術課本來就偏枯燥乏味,初學者感覺晦澀難懂,為了讓學生更快了解信息技術的運用之道,可以采用體驗式教學,讓學生在體驗中培養(yǎng)學興趣。比如在教學生打字的時候,有多種打字方法拼音輸入法、五筆輸入法等,小學生正是學習拼音的關鍵時期,對于拼音較為熟悉,但是對于五筆輸入法所知甚少。教師可以具體講解五筆輸入法的來源、打字方法,讓學生類比寫字時所寫的筆畫等加深學生對于五筆輸入法的認知。兩者都教完之后就貴在練習,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展開兩種輸入法的打字比賽,讓學生在比賽中體驗信息技術的運用,在比賽中更加了解信息技術的學習要領[3]。學生經過體驗之后更能領略信息技術的奧妙,這樣更有利于高效課堂的構建。
2.4 運用信息技術讓信息技術高效課堂更加完善
小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概念還較為模糊,對信息技術的感知還處于一知半解的狀態(tài),對信息技術的了解也較為片面。教師在教授信息技術課的時候,要注意利用信息技術課程獨有的優(yōu)勢,利用信息技術準備一些符合小學生這個年齡段的特點的多媒體材料,如圖片、視頻、實例等,通過這些材料讓學生對信息技術不再陌生,同時在展示圖片視頻的時候培養(yǎng)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興趣。這樣學生就知道教師在教什么自己該學什么,這樣高效課堂就自然而成。
2.5 采用多樣化評價優(yōu)化高效課堂教學效果
現在提倡的素質教育不再是單一的通過考試成績評價學生,而是提倡多樣化的評價。教師也要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測評學生,不單單是看考試成績也要注重形成性考核,把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作為考核成績的評定依據,激發(fā)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思考積極發(fā)言,這樣也不失為一種營造活躍課堂氛圍,構建高效課堂的一種方法。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要跟上時代步伐,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將多種教學方式相結合,靈活運用到教學實踐中來,促進高效課堂的構建。在高效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意識,增強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積極性,教師要善于利用高效課堂提高學生在課程上的參與感,以此來迅速提升學生在信息技術課程學習上的綜合能力,以此達到最好的教學成果。
參考文獻:
[1]張明霞.新課改下農村學校信息技術高效課堂之我見[J].文學教育,2019(10):163-163.
[2]夏青.探析小學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信息技術教育,2020(28):94-94.
[3]黃慧.如何打造小學信息技術高效課堂[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0(24):113-115.
(麻栗坡縣麻栗鎮(zhèn)沖頭小學)88E13E2D-6B5C-4261-9E9E-B6BEB540DD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