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志明
立秋后,天氣漸漸轉(zhuǎn)涼,但午間還是一樣悶熱。在家待久了,總有身在樊籠的感覺,愛人看著我在屋里走來走去,晃動不停,忍不住說:看把你憋的,出外走走吧。
想起入伏第一天,好友陳友仁曾邀請去他扶貧點,可惜那時天氣太熱,沒有成行。天氣正好,不冷不熱,何不借機到鄉(xiāng)村去轉(zhuǎn)轉(zhuǎn)?一來看看農(nóng)村變化,二來賞景散心。于是就給陳友仁拔通電話。老陳幫扶的村子在山西省武鄉(xiāng)縣洪水鎮(zhèn),走322省道九十多華里就可抵達,可省道改建,只好繞道榆社多跑了三十華里才到達上廣志村。從八點半出發(fā),整整驅(qū)車行駛了一個半小時。
車停在村委院內(nèi),有人說,老陳正在水沿溝“水站”看水位情況,離村委也就一千五百多米的樣子,很好找。
出村委大門,沿街向北行三百米,走一個向東的下坡小道,過一條寬四米多的小河,爬坡六百米就到了水沿溝“水站”。老陳看見了,與一位自稱老馮的大爺一起迎過來,一邊寒暄一邊介紹著“水站”的事?!八尽痹谀哪??只見溪水潺潺,清澈見底,三面環(huán)山,綠草茵茵,何來水站?這時,老馮大爺指著一塊地面上冒出的“井蓋”,輕言輕語的說道,這就是“水站”??粗也幌嘈诺臉幼樱B忙拿出鑰匙,打開井蓋上的鎖,輕啟“井蓋”,下面“水甕”一樣的清水呈現(xiàn)眼底,這就是“水站”?。靠次乙荒樏悦5臉幼?,老馮打開話匣子,才一五一十地道出了“水站”的故事。
上廣志村地處洪水鎮(zhèn)西部山區(qū)四公里處,屬丘林山地,以種植業(yè)為主,因十年九旱,村民吃水困難,以前多以深水井解決人畜飲水問題。可多年采用了多種辦法都未能徹底解決這件系在百姓心頭的大事。直到2018年縣財政局老陳一行來到我村開展幫扶工作,才徹底解決了困擾村民多年的心事。
我瞥了一眼老陳,他微微笑著,補充了幾點“水站”建設(shè)的過程和現(xiàn)在運行情況。水沿溝“水站”距村一千五百多米,落差二十多米,蓄水量八十立方米。2019年6月建成投入運行以來,沒有出現(xiàn)斷蓄斷流現(xiàn)象,水質(zhì)很好,入口甘甜,沒有專門的提水設(shè)施,不用電,自然流到村民家中的自來水管道。
看著這個不是“水站”的地下蓄水池,我不由得內(nèi)心嘆服。馮大爺說:這都是老陳的功勞!
老陳說,初到上廣志村,就聽到村支兩委和村民說到飲水問題,當時并未在意,住下來后通過走訪百姓,才深切感到水是生命之源,生活必需,只有解決好飲水這件事,才能讓百姓改善生活條件,致力脫貧致富。于是,走遍了村里的溝溝嶺嶺,問訊了村里好多老人,查閱了好多關(guān)于“泉源”有關(guān)資料,經(jīng)過幾個晝夜的思索整理才謀劃出一個頭緒。必須找到水源點,才能解決飲水工程問題。請水利專家,做科學認證,最終確定在水沿溝建“水站”。
“水站”建起了,村民喝上了安全達標的“自來水”,而身重一百八十斤的老陳卻整整瘦了一圈,原來黧黑的臉更黑了,可他沒有叫苦叫累,連續(xù)奮戰(zhàn)在工地,干部群眾怕把他累倒,勸他注意休息,可他總是說:“沒事,不累”,長期勞頓把個強壯的老陳還是累倒了,在村醫(yī)療所掛了三天鹽水才緩過勁來。
離開水沿溝“水站”,老陳說還得去看看柳樹疙洞“水站”,路比這里稍遠,坡陡,一路羊腸小道,兩邊都是老蒿草,他怕我累著就說:“要不你先回村委歇歇?”我能走得動,二話不說,繼續(xù)跟進。
足足走了二十多分鐘,才到達柳樹疙洞“水站”,拔開周圍的雜草和小樹,才看到一個高出地面五十公分的井蓋,老馮拿出鑰匙打開井蓋,我探頭朝下看去,頓時水中清晰的呈現(xiàn)出我的身影。老馮說這個井深三米,蓄水四十立方米。原來這里種楊樹,三面環(huán)山,只有這一處平坦,常年流水不斷,最大的泉眼直徑五公分,其余小的泉眼也咕咕冒著清水。
從柳樹疙洞“水站”向下望,可看到上廣志村全景,東西長約八百米,房屋隨山勢而建,也有建在平地上的,房屋鱗次櫛比,錯落有序,平地多二層小樓,山坡多平房??赐炅鴺涓矶础八尽保従徬缕禄卮?,路經(jīng)幾個廟宇,有老爺奶奶廟,有三官廟,有關(guān)公廟,有裴神廟,老馮如數(shù)家珍般地介紹著,幾個廟宇年久陳舊,屋頂可望見天,磚瓦殘破不全,給人以風雨滄桑之感。關(guān)公廟檐下居中掛著一幅“全縣第一”的牌匾,字跡遒勁有力,小字依稀可看到“民國三十年”字樣,究竟是以什么授以全縣第一,很是遺憾,老馮也說不清。村里所有廟宇唯裴神廟最為完整,雖經(jīng)風蝕雨淋,仍莊嚴肅穆。每年陰歷三月二十三就是裴神爺?shù)膹R會,屆時四方云集,人聲鼎沸,香火繚繞,紅火熱鬧,大人小孩歡聲笑語,商賈叫賣之聲不絕于耳。
回到村委,正準備歇腳,樓上有人喊叫老陳說:“上來喝口茶,聊聊!”老陳喚我一起上樓,介紹說這是服裝廠馬老板,去年經(jīng)他介紹,來到上廣志村開辦服裝廠,主要生產(chǎn)勞保、警用服裝,員工大部分是村里婦女,其中有六個員工是貧困戶。老板很熱情,我們邊品茶邊聊天,馬老板夸贊老陳這人實誠,幫服裝廠解決了好多問題。老陳微笑著說:“應(yīng)該的,你給村民不僅解決了就業(yè)問題,而且讓大家不出村,就能賺錢養(yǎng)家糊口,增加經(jīng)濟收入,大大提高了群眾生活水平?!?/p>
不經(jīng)意間已到中午十二點二十多分,這時肚子咕咕叫了起來。老板說就在我這里用餐吧,老陳說,我在村里有定點人家,這你是知道的。起身下樓向定點人家走去,這時老陳才說我在村支書家吃飯,二年多了,一直是這樣按天按頓結(jié)算伙食,一個月結(jié)一次。
吃過午飯,走在院里,不時有涼風習習吹來,好不爽快,就提議老陳是不是出去走走轉(zhuǎn)轉(zhuǎn),老陳欣然應(yīng)允 。說還真有一個好去處,帶你看看去,離這里十華里的山上有一個村叫郝家?guī)X,我早上跑步,常去那里,登高遠望,視野開闊,景致很好。
站在正午的郝家?guī)X村最高處,向四野瞭望,頓覺天氣是那么的澄藍碧透,白云在腳下繚繞,吸口氣都感覺空氣都是甜的。久在“圍城”,一下子就像進入了仙境,你看這大自然里,到處草肥花濃,有紅色的,粉色的,黃色的,姹紫嫣紅,煞是好看。老陳笑著說,這是正午,早晨四五點,若是睛天,一輪紅日從東山豁口處噴薄而出,那才叫一個美呢!
迷戀這高山之巔,我們欣喜于山境的空曠和田野的濃濃綠意。老陳感慨地說,二年多了,扶貧之路確實艱辛,拋妻別子,日夜奮戰(zhàn)在上廣志村,走遍了山山嶺嶺,踏破了近二百戶人家的門檻。從村民的不理解到現(xiàn)在的和睦相處,親如一家,真是不容易呀!百姓太好了,只要你為他們真心辦事,辦實事,真誠交心,他們會感激你一輩子的!
山上走走轉(zhuǎn)轉(zhuǎn),差不多一個多小時,午飯后登上郝家?guī)X海拔一千八百米最高處,早上出門的煩躁不安情緒早已拋到九霄云外。
老陳的意思是還想留我住一晚,可明天還得上班,工作不允許住下來,既如此,那就早點走,客走主人安嘛。
正要打開車門準備出發(fā)時,突然傳來機器轟鳴聲,聲音不是太大,但也不小,仿佛小時候在村里聽到機器碾谷子的聲音。咦,該不會真是機器碾谷子吧?老陳看我欲走不走的樣子,笑著說,后悔了吧,那就住一晚。我回望老陳,這是碾谷子的聲音?老陳笑著說:能是別的?就是機器在碾谷。
原來,去年老陳剛到村時,發(fā)現(xiàn)好多老百姓騎著摩托車帶著谷子、小麥都去洪水鎮(zhèn)里去碾谷磨面,心里就存下了幫助他們解決這個問題的念頭,也就到村一個月后,就爭取了一筆資金,改造了磨房,買回了一臺碾谷機、一臺細磨。
夜晚歸來,雖有點兒疲憊,內(nèi)心卻無法平靜,老陳我是熟悉的,差幾歲就六十的人了,把一腔熱血都灑在扶貧的路上,用自己的汗水換來老百姓的生活富裕,他想方設(shè)法幫助百姓干實事,值得大家稱道,誰能不為他的無私奉獻精神贊嘆呢?誰能不為“舍小家生活,為百姓造?!钡男袨槎磁迥??我應(yīng)該向他學習,真心希望他保重身體,在扶貧的路上走得更好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