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華,李越,何婷婷
福建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二人民醫(yī)院 (福建福州 3500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是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呼吸道癥狀發(fā)生的急性惡化,嚴重時甚至需要入住重癥監(jiān)護室進行加強治療。由于患者長期臥床、存在全身炎癥反應(yīng)及機體負氮平衡,導致呼吸肌功能減退,重癥患者需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而呼吸機使用時間過長會導致患者呼吸肌疲勞,引起呼吸衰竭[1]。在COPD急性發(fā)作時越早進行肺康復,對患者的預后越有利。常規(guī)呼吸肌訓練起效緩慢,易使患者錯失肺康復的最佳時機,故探尋更加有效的早期康復干預措施非常必要。遞進式目標護理是將護理分為若干個目標,循序漸進地完成,促使患者肺康復。體外膈肌治療儀是通過電刺激促使膈肌上下運動,有助于增加肺通氣量,改善肺功能。本研究旨在探討體外膈肌治療儀聯(lián)合遞進式目標護理在AECOPD患者中的應(yīng)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84例AECOPD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2例。觀察組男24例,女18例;年齡55~85歲,平均(70.13±10.15)歲;病程3~19年,平均(11.33±2.47)年。對照組男27例,女15例;年齡54~83歲,平均(68.85±9.79)歲;病程2~18年,平均(10.75±2.36)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原則。納入標準: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21年修訂版)》中疾病相關(guān)診斷標準[2];處于急性加重期;符合體外膈肌治療儀輔助治療指征;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標準:患有哮喘、肺結(jié)核等呼吸系統(tǒng)疾??;伴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肝功能障礙、腎功能障礙;伴有精神障礙;存在肢體活動障礙。
對照組采用遞進式目標護理:使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評估測試量表(COPD assessment testTM,CAT)對患者的癥狀進行評估,<20分為輕度,20~30分為中度,>30分為重度,根據(jù)評分結(jié)果確定總目標,將總目標分為若干個小目標,逐步提升,即針對輕度患者,給予氧氣吸入,加強健康教育;針對中度患者,持續(xù)給氧,開展癥狀控制訓練,如咳痰技巧、深呼吸訓練、運動鍛煉等;針對重度患者,開展一對一癥狀控制方法訓練,并加強訓練強度;共干預10 d。
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基礎(chǔ)上采用體外膈肌治療儀(廣州雪利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HLO-GJ13A型)輔助干預:管床護士按照遞進式護理目標對患者進行體外膈肌干預,于操作前向患者介紹體外膈肌治療儀的使用目的、操作步驟及注意事項;于呼吸訓練30 min后開始對體外膈肌的干預,即協(xié)助患者取坐位或半坐臥位,用75%乙醇消毒、清潔患者皮膚,將導電膠均勻涂抹在治療儀的4個電極上,將2個正極分別置于患者兩側(cè)鎖骨中線第2肋間,2個負極分別置于患者兩側(cè)胸鎖乳突肌外緣下1/3處,用膠布固定,嚴禁貼在頸動脈竇處,根據(jù)患者的感覺及耐受程度調(diào)節(jié)治療儀參數(shù),先從弱強度開始,逐漸加強,脈沖頻率為30~50 Hz,起搏次數(shù)為9~15次/min,每次干預30 min,1次/d;共干預10 d。
(1)血氣分析指標:75%酒精消毒采血部位,使用1 ml動脈血氣針,針面朝上,與皮膚呈45°角緩慢進針,取0.5~1 ml空腹橈動脈血,退針,囑患者用棉簽按壓5 min,垂直注射器輕彈,排出氣泡,套上錐頭蓋,搖晃注射器使其混勻,使用雷度米特醫(yī)療設(shè)備有限公司ABL90血氣分析儀檢測動脈血氧分壓(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2)肺功能:采用日本美能AS-507肺功能檢測儀檢查,先輸入患者身高、體質(zhì)量、年齡等信息,獲得各項指標預計值,囑患者取坐位,待其呼吸穩(wěn)定時開始監(jiān)測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xiàn)VC)、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xiàn)EV1),每例患者重復3次,取平均值。(3)呼吸困難程度:應(yīng)用改良英國醫(yī)學研究委員會呼吸困難量表(modifie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dyspnea scale,MMRC)進行評估,量表采用5級評分法,0級(計0分),患者僅在運動時出現(xiàn)呼吸困難;1級(計1分),患者在平地快步走或爬坡時出現(xiàn)氣短;2級(計2分),患者平地走比同齡人慢或需要停下休息;3級(計3分),患者平地走100 m左右或數(shù)分鐘后出現(xiàn)呼吸困難;4級(計4分),患者存在嚴重呼吸困難,需臥床休息;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的呼吸困難程度越嚴重。(4)生命質(zhì)量:采用CAT進行評估,包括咳嗽、咳痰、胸悶、喘息、睡眠、精力6項主觀指標和運動耐力、日常運動2項耐力指標,總分0~40分,評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生命質(zhì)量越差。
干預前,兩組PaO2、PaCO2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10 d后,兩組PaO2均高于干預前,PaCO2均低于干預前,且觀察組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氣分析指標比較
干預10 d后,觀察組FVC、FEV1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肺功能指標比較
干預前,兩組MMRC、CAT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10 d后,兩組MMRC、CAT評分均低于干預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呼吸困難程度及生命質(zhì)量比較(分,
AECOPD患者由于長期過度通氣,導致其膈肌活動幅度下降,進而引起缺氧和CO2潴留,而長期缺氧狀態(tài)會使膈肌萎縮加重,氣道阻力增加,導致膈肌儲備能力降低,如此反復循環(huán),最終導致病情急劇惡化[3],因此,提升膈肌肌力對AECOPD患者肺康復具有重要意義。
由于膈肌收縮活動與肺通氣功能密切相關(guān),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患者的肺通氣功能非常必要。遞進式目標護理是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chǔ)上進行的優(yōu)化,針對不同患者的實際情況,將康復訓練目標劃分為可不斷提升的小目標,并逐步完成,同時實時監(jiān)測患者的病情變化情況,指導患者循序漸進地完成各項訓練,促進患者肺康復[4]。體外膈肌治療儀輔助干預是COPD患者常用的干預方法,可通過神經(jīng)電刺激技術(shù)緩解膈肌疲勞,對于擴大胸廓容量、增加潮氣量及改善肺通氣具有重要意義[5-6]。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干預10 d后,兩組PaO2均高于干預前,PaCO2均低于干預前,且觀察組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FVC、FEV1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MMRC、CAT評分均低于干預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體外膈肌治療儀聯(lián)合遞進式目標護理取得的效果更佳。
綜上所述,體外膈肌治療儀聯(lián)合遞進式目標護理可顯著提高AECOPD患者的肺功能,改善血氣分析指標水平、呼吸困難癥狀及生命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