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江謙《說音》聲母系統(tǒng)探析

2021-08-31 02:33:22胡雪雪王進安
福建教育學院學報 2021年7期
關(guān)鍵詞:方音音韻學清化

胡雪雪 王進安

(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福建 福州 350007)

安徽婺源(今屬江西)江謙撰寫的音韻學教材《說音》的“天然聲母表”采用注音字母標注音值,是反切注音法走向消亡的一種表現(xiàn),也是在西方語言學理論影響下中國傳統(tǒng)音韻學向現(xiàn)代音韻學邁進的有力嘗試,體現(xiàn)了清末到民初時期漢語音韻學的傳承與革新。正確認識《說音》的聲母系統(tǒng),明確其聲系基礎,可以豐富《說音》的研究內(nèi)容,管窺漢語音韻學由傳統(tǒng)向現(xiàn)代演進的一些特點。對《說音》的聲母系統(tǒng)進行研究,可以為近代漢語官話語音史及徽語的研究提供一些語音資料。下面對《說音》的聲母系統(tǒng)進行討論,主要完成兩方面的工作:一是辨析《說音》“天然聲母表”中的聲類,利用審音法和文獻參證法對其聲類分合進行考訂;二是將“天然聲母”與中古聲類和現(xiàn)代聲母進行對照,總結(jié)其在歷時演進中所反映的音韻特點。

一、《說音》及其作者

江謙(1876—1942),字易園,號陽復。安徽婺源(今屬江西?。┙瓰橙耍迥┟癯踔逃?、佛學家,清代著名經(jīng)學家江永裔孫。據(jù)丁國瑞《江謙居士生平紀略》介紹,江謙自幼穎悟好學,5 歲開始識字讀書。9 歲熟四書,通義理。13 歲畢五經(jīng),工詩文。17歲補博士弟子員。19 歲鄉(xiāng)試于南京,文多首選,但以末卷不得彌封而落第。因冒暑致疾,乃北渡崇明養(yǎng)病。以文字因緣,受業(yè)于南通張季直(謇)先生,學識大進。嗣考入上海南洋公學師范班,因病輟學。[1]77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 年)張謇創(chuàng)辦通州師范學校,1904 年江謙擔任國文教習,后被邀任監(jiān)理、代理校長;宣統(tǒng)二年(1910 年)清政府在北京設立咨政院,江氏被推為江蘇省議員。民國成立,當選為國會議員;1914 年出任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南京大學、南京師范大學等十所大學的前身)首任校長,先后共執(zhí)教14年。1918 年因病離任,退居鄉(xiāng)里,專心學佛,歸心于凈土,1942 年5 月24 日病逝滬上,享年67 歲。后人整理其遺著,匯總成《陽復齋叢刊》,凡十八種。

江謙于天津、上海等地講學期間,錄其簡稿為《說音》一編。該書最初是由上海中華書局于1936 年刊發(fā),共138 頁。全書共分為12 個部分,分別是“天然聲母表”“天然韻母”“拼音練習法”“反切法”“唐孫愐切音舉例”“唐韻切音舉例”“古今方音變通聲類表”“音讀訓詁方言通轉(zhuǎn)法”“古今音異讀表”“中外音通訓表”“古今韻異讀表”和“雜著”。書前有蔣維喬1935《說音敘》、1922 年江謙自序以及1930 年《增訂說音序》。《說音》是江謙在各地講學的音韻學講稿,屬于教材性質(zhì),因而其編排方式不同于中古《切韻》系韻書和近古《中原音韻》系韻書。

二、《說音》的“天然聲母表”

傳統(tǒng)音韻學一般以發(fā)音部位、發(fā)音方法對聲母進行排列分析,江謙的音韻學教材《說音》亦循此例。表中第一行排列聲母代表字,又分列上下兩排,上一字柔聲,下一字剛聲,如“吉鴿、乞刻、義奡”等,共17組34 個聲母??讖V森在《詩聲類》中已采用這種排列方式。不同的是,該書將韻母分為陰聲、陽聲上下兩行,陰聲收非鼻音、陽聲收鼻音。第二行用當時通行的國音字母一一標注聲母代表字,如“ㄐㄍ、ㄑㄎ、廣兀”等。第三行按發(fā)音部位將34 個聲母分為四部:腭部(深腭、淺腭)、舌部、齒部(正齒、粗齒)、唇部(重唇、輕唇)?!墩f音》在“古今方音變通聲類表”后說明了34 個聲母代表字與中古36 字母的對應關(guān)系,因而盡管聲母代表字并未采用中古36 字母,但實際上仍未擺脫傳統(tǒng)36 字母的排列格局。下面將摘錄天然聲母表并將其與傳統(tǒng)三十六字母、現(xiàn)代國際音標(因排版限制,下表將“[]”略去)進行對應:

表1 聲母對照表

關(guān)于聲母發(fā)音部位的名稱,盡管大多數(shù)學者采用傳統(tǒng)五音或七音的方式,仍有少數(shù)學者持有不同觀點,勞乃宣《等韻一得》將聲母的發(fā)音部位定為“喉音、鼻音、重舌、輕舌、重齒、輕齒、重唇、輕唇”八音;汪烜《詩韻析》分為喉音、舌音、唇音、牙音、齒音、喉兼牙音、齒兼唇音、喉舌合音、齒牙合音九音等。江永在《音學辨微》中將喉音又分為深喉淺喉,其中曉匣二母為淺喉,影喻二母為深喉。江謙謂:“深腭淺腭,舊名深喉淺喉。又名淺腭為喉,深腭為牙?!保?《]說音》發(fā)音部位若按傳統(tǒng)七音對應,則深腭為牙音、淺腭為喉音、舌部為舌頭音和半舌音、齒部為齒頭音和正齒音、唇部為重唇和輕唇。至于發(fā)音部位中缺少舌上音和半齒音,是因為江氏認為“知徹澄娘日,讀古音同端透定泥來”。

江謙聲稱此表有34 個聲母,然而根據(jù)表中注音字母及現(xiàn)代語音學原理分析發(fā)現(xiàn),聲母代表字中有11 個聲母是不能計入的。其中“抑、一、屋”為零聲母,“二”為韻母[?];此外,“的代、剔突、必不、匹勃、密昧、吠弗、味勿”14 個聲母代表字中第一字與第二字注音字母相比,僅多了一條下劃線。據(jù)1913 年讀音統(tǒng)一會制定的中國第一套拼音字母[3]及之后的注音符號均不見有下劃線,可以推定此舉乃江謙個人所為,應是為了與其“聲母分陰陽、剛?cè)帷钡挠^點相匹配?!墩f音敘》中提出:“觀梵音五十母,乃知守溫之三十六母,純從梵音譯出,但譯其三十四聲母,去其十六韻母,又以影喻二韻母湊入聲母,故為三十六耳?!保?]唐末沙門守溫據(jù)梵音只譯出30 字母作為聲類,即不芳并明、端透定泥、知徹澄日、見溪群來疑、精清從、審穿禪照、心邪曉、匣喻影,36 字母是后人根據(jù)實際語音所增列的。影喻二母在江謙時代已變?yōu)榱懵暷福蚨J為此二母為韻母而非聲母,從今音出發(fā),以今律古,缺乏古今語音發(fā)展理念。且江謙既知影喻二母與其他聲母不同,在其“天然聲母表”中仍將此二母列出,前后矛盾?!疤烊宦暷副怼敝谐ド鲜觥耙帧⒁?、屋、二、的、剔、必、匹、密、吠、味”11 個聲母,實際上只有23 個聲母(不含零聲母),與1913 年讀音統(tǒng)一會制定的24 個聲母(不含零聲母)注音符號相比,只少了一個“ㄖ[r]”母,其中“廣[?]、兀[?]、萬[v]”三個注音符號用來標注方音。

《說音》作為一本音韻學教材,其聲母表的音韻特點既有時音的特征,也有方音的體現(xiàn)。據(jù)丁國瑞《江謙居士生平紀略》介紹,江謙成年以前均生活在婺源,因此他所操的方言應是19 世紀末的徽語——婺源方言,婺源方言對其“天然聲母表”的建立有著深遠的影響。根據(jù)胡松柏(2009)的調(diào)查,婺源江灣鎮(zhèn)聲母為21 個(包含零聲母),[4]與天然聲母表實際聲母相比,僅缺少“[t?]、ㄔ[t?h]、[?]”三母,其余聲母相同。觀察天然聲母表發(fā)現(xiàn),“[t?]、ㄔ[t?h]、[?]”三個注音符號標注的聲母代表字“卒、猝、率”中,前兩個聲母實際上讀作舌尖前音[ts]、[tsh],只有“率”字是舌尖后音[?],可見江謙并不能準確清晰地分辨這兩組音。關(guān)于“[r]”母,江謙在代表字“二”后注釋“讀卷舌音”,并用表示韻母的“ㄦ[]”進行標注,可見該表實際聲母中缺少“[r]”母,結(jié)合婺源江灣鎮(zhèn)方言聲母系統(tǒng),有理由推斷是江謙受其江灣方言影響所致。

至于聲母表為何以“天然”稱之?江謙在表后“說明”中說道:“此表三十四聲母,純以天籟,證合一陰一陽、一柔一剛自然之妙用,無古今方域之殊……他日習訓詁、通方言、習外國語,一以貫之矣?!保?]可見江氏想要構(gòu)建的不僅是漢語共同語,而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古今中外通用音,以囊括天下音,即“天籟”。這一韻學思想在顧炎武《音論》、樊騰鳳《五方元音》及清末胡垣《古今中外音韻通例》等書中均有所體現(xiàn)。李開在《漢語古音學史》中評價:“明清之際的音學都把人文語音看作‘天籟’,語音規(guī)范的目標要達到‘天下無遺音’,聽起來有點不著邊際,大而無當,但卻是傳統(tǒng)文化的深刻反映?!保?]處在清末民初之際的江謙,不能不受這種風氣的影響,因而在其“天然聲母表”中也充分繼承與體現(xiàn)了這一觀點。

三、《說音》“天然聲母”的特點

(一)全濁聲母清化

清濁對立是中古音的語音特點之一,隨著語音的發(fā)展變化,清聲母與濁聲母的對立逐漸消失,表現(xiàn)為濁音清化現(xiàn)象,其具體規(guī)律為:古全濁塞音、塞擦音的平聲字變?yōu)橥课坏乃蜌馇逡簦坡曌肿優(yōu)橥课坏牟凰蜌馇逡簦还湃珴岵烈糇優(yōu)橄鄳那逡袈暷?。江謙在“古今方音變通聲類表”一節(jié)的第十一條說明中說道:“至于群為見濁,定為端濁,澄為知濁,從為清濁,邪為心濁,床為穿濁,禪為審濁,并為幫濁,奉為非濁;雖列兩母,實則一聲?!保?]結(jié)合表中聲母代表字與中古36 字母的對應情況,可以發(fā)現(xiàn)全濁聲母已經(jīng)全部清化。

最早討論婺源方言古全濁聲母清化問題的是清代的江永,他在《音學辨微》中指出:“即如吾婺源人呼‘群、定、澄、并’諸母字,離縣治六十里以東,達于休寧,皆輕呼之;六十里以西,達于饒,皆重呼之?!保?]其中“輕呼”指不送氣,“重呼”指送氣,即接近休寧(徽語中心地)的地區(qū),全濁聲母清化后主要表現(xiàn)為不送氣,而接近贛語區(qū)的多以送氣為主。由此可見,婺源縣內(nèi)全濁聲母清化后的規(guī)律并不一致,據(jù)胡松柏介紹,反映19 世紀中葉婺源方音的《鄉(xiāng)音字義》《鄉(xiāng)音字匯》兩本韻書古全濁聲母已經(jīng)清化,基本上不論平仄而讀成送氣清音。其中《鄉(xiāng)音字義》全濁聲母有送氣與不送氣兩讀的對立。[7]鄭張尚芳《皖南方言的分區(qū)(稿)》將婺源方言劃歸徽語休黟片,指出該片“全濁塞音聲母今讀送氣清音與不送氣清音兩類……婺源江灣鎮(zhèn)話較有規(guī)律,入聲一律送氣而舒聲僅古‘從邪’母字送氣。”[8]通過歷時對比,大致《鄉(xiāng)音字匯》更能反映婺源江灣方言點的全濁聲母清化規(guī)律。要考查江謙時期婺源江灣方言全濁聲母具體的清化規(guī)律,還需借助更多的方音材料。遺憾的是,該書已經(jīng)將其聲母系統(tǒng)列成表格,并沒有具體的韻字做參考,因而具體清化規(guī)律不得而知。該聲母表雖在字母排列形式上具有一定的保守性,但全濁聲母清化這一特點也表現(xiàn)出其體現(xiàn)時音的功能。

(二)尖團分立情況

所謂尖團分立,指的是聲母系統(tǒng)中尖音和團音界限分明,互不相混。學界一般認為“尖音”“團音”這一對術(shù)語最早出自《圓音正考》,存之堂在《圓音正考》序中說:“試取三十六字母審之:隸見溪群曉匣五母者屬團;隸精清從心邪五母者屬尖”。存之堂并未明確指出等呼的條件,現(xiàn)代學者對尖團音的概念及區(qū)分標準仍存在一定分歧,這里我們采用丁聲樹、李榮先生在《漢語音韻講義》中的說法:“分不分‘尖團音’是指古聲母精組(精清從心邪)和見曉組(見溪群曉匣)在今細音前有沒有分別說的。所謂‘分尖團’是說精組和見曉組在今細音前有分別,讀音不同。所謂‘不分尖團’是說精組聲母和見組聲母在今細音前沒有分別,讀音相同?!保?]根據(jù)表中聲母代表字與注音字母的對應關(guān)系可以發(fā)現(xiàn):古見曉組聲母逢今細音發(fā)生腭化,例如見母代表字“吉鴿”分別用“ㄐ[?]、ㄍ[k]”兩個符號表示,曉匣母代表字“吸黑”分別用“ㄒ[?]、ㄏ[x]”來表示。而古精組聲母在今細音前未發(fā)生腭化,這一點從精、清、心母代表字“積、七、惜”用舌尖前音“ㄗ[ts]、ㄘ[tsh]、ㄙ[s]”而不用舌面音“ㄐ[?]、ㄑ[?h]、ㄒ[?]”表示即可看出。因而“天然聲母表”反映出見組和精組聲母尖團仍然分立。

(三)知照組分立

“天然聲母表”中知組聲母指的是知徹澄三母,照組聲母是指照穿審三母;其中照組聲母在中古韻圖中分為莊組(莊初崇生)和章組(章昌船書禪),前者排在二等格子上,后者排在三等格子上。《說音》聲母按照中古36 字母的傳統(tǒng),將莊組與章組合并于照組,知、莊、章三組聲母在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中已合流為一組聲母[t?]、[t?h]、[?]。根據(jù)表中注音符號可知,精組與照組聲母分為舌尖前音[ts]、[tsh]、[s]和舌尖后音[t?]、[t?h]、[?]兩套,江謙在說明中補充道:“讀今音知、徹、澄同精、清、從,唯日讀卷舌?!庇纱丝芍墩f音》中知組聲母與精組聲母同讀作舌尖前音[ts]、[tsh]、[s],而與照組聲母讀作舌尖后音[t?]、[t?h]、[?]不同,因而知照二組并未發(fā)生合流。

然而,根據(jù)唐作藩先生的考查:“從中原雅音(官話)來看,大約在南宋(13 世紀)時候知莊章三組就已經(jīng)合流了?!保?0]盡管學界對知莊章三組合流的時間仍有不同看法,但到《說音》成書時期,官話語音中三組聲母合流已無疑義。至于江謙在其聲母表中仍將知組與照組分開,應是婺源方音與國語音的綜合考量。根據(jù)賈坤對婺源江灣(大畈村)的考查:“知、莊、章三組的字今大多讀[ts]組聲母。”[6]與上述“知、徹、澄同精、清、從”相吻合,即在江灣方言中,知組與照組也已合流,而天然聲母表中照組聲母用舌尖后音ㄓ[t?]、ㄔ[t?h]、ㄕ[?]表示應是與當時的國語音相匹配?!疤烊宦暷副怼毕胍獦?gòu)建的是古今中外通用音,知照分立與時音不符,也與其“天籟”音的觀念相違背。

(四)疑微獨立

前文說到,1913 年讀音統(tǒng)一會制定的第一套拼音字母中“廣[?]、兀[?]、萬[v]”三個注音符號是用來標注方音的,表明這三個聲母在當時的語音中已經(jīng)消失。在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中,中古疑、微二母已經(jīng)與喻母合流讀作零聲母,關(guān)于疑、微二母的消變時間諸家眾說紛紜,李無未認為:“疑母消變的兩種勢力在明代表現(xiàn)得最為激烈,正是兩種勢力的互為消長,致使明代韻書編纂者對于疑母或存或否,參差不齊。清代樊騰鳳《五方元音》‘影、疑、微’已經(jīng)混同,并入云和蛙。至此疑母完成了它的消變過程,在漢語標準語中徹底消失?!保?1]與此同時微母在《五方元音》中也完全消失,由此可以得出結(jié)論:疑、微二母在清代官話語音中已經(jīng)消失。

天然聲母表中依然保留有疑、微二母,其中“疑”母代表字用“廣[?]、兀[?]”進行標注,微母代表字用“萬[v]”來標注。聲母表中保留“廣[?]、兀[?]、萬[v]”三個聲母大概有兩點原因:一是江謙的方言聲母系統(tǒng)中就有這三個聲母;二是當時官方頒定的注音字母方案中為了標注方音也保留了這三個聲母。無論是婺源方音還是當時的注音字母方案都保存了疑、微二母的獨立性,因而江謙將它們納入“天然聲母表”中是很自然的事情,這也與其想要囊括天下音的觀念相暗合。

四、結(jié)語

作為音韻學教材,《說音》聲母表采用注音符號標注聲母代表字,在注音形式上別具一格,打破了反切注音的傳統(tǒng)做法。反切法最終被注音符號及漢語拼音方案所代替是歷史的必然,也反映了反切法本身具有不可解決的局限性,使用注音字母實現(xiàn)了從標注音類到標注音值的飛躍。根據(jù)對“天然聲母表”特點的分析,可以初步判定《說音》的音系性質(zhì)為清末民初的國語音與徽州婺源音的混合音系?!疤烊宦暷副怼钡脑O計雖在形式上遵循中古36 字母的排列格局,但在聲母代表字的取舍上體現(xiàn)了時音的特點和方音的成分,也反映出想要建立囊括天下音的聲母系統(tǒng)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做法。根據(jù)上文的分析,“天然聲母表”中實際上只有24 個聲母(含零聲母),如下表所示:

表2 《說音》實際聲母系統(tǒng)

猜你喜歡
方音音韻學清化
“2023年中國音韻學暑期講習班”即將開班
語言科學(2023年4期)2023-08-19 22:25:34
第二屆“唐作藩音韻學獎”評獎工作即將開始
語言科學(2022年3期)2022-12-11 20:10:28
Therapeutic effect of Qinghuayin (清化飲) against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through the inhibition of toll or interleukin-1 receptor domain-containing adaptor inducing interferon-β signaling pathway
淺談音韻知識的重要性及其學習方法
散文百家(2018年7期)2018-11-15 00:26:29
淺談音韻知識的重要性及其學習方法
袁士良從“清化”論治幽 門螺桿菌相關(guān)性胃炎
西江桂和清化桂木材解剖特征的比較分析
《鄉(xiāng)音正誤》所載山西方音研究
鄉(xiāng)村變遷與方音變化的性別模式——基于連島社區(qū)的個案研究
歪打正著
华蓥市| 龙井市| 莒南县| 兴业县| 苏尼特右旗| 通山县| 东至县| 崇文区| 长宁区| 垫江县| 大安市| 庆安县| 平阴县| 宜昌市| 老河口市| 麻江县| 达拉特旗| 温宿县| 芦山县| 莱州市| 南汇区| 共和县| 宜宾市| 郸城县| 和龙市| 策勒县| 天台县| 康马县| 松江区| 衡阳市| 抚宁县| 高安市| 长宁县| 高台县| 襄汾县| 灯塔市| 洞头县| 铜鼓县| 凤阳县| 芦溪县| 锦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