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妞
湖北省松滋市人民醫(yī)院兒科,湖北松滋 434200
哮喘為兒科中一種比較多見的疾病,其突出特點為氣道分泌物增加、肺部通氣功能減弱、呼吸道平滑肌持續(xù)痙攣等,患兒會出現(xiàn)氣促、咳嗽、胸悶、反復喘息等癥狀,特別是重度哮喘患兒,可在短時間內(nèi)發(fā)生呼吸功能障礙且比較顯著,從而造成死亡[1]?,F(xiàn)如今,糖皮質(zhì)激素是治療此疾病的主要藥物,可改善機體氣道高反應性及氣道炎癥反應,促進了癥狀緩解[2]。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均屬于糖皮質(zhì)激素類藥物,其中布地奈德的應用較為廣泛,在小兒毛細支氣管炎、哮喘、肺炎等治療中取得了顯著療效[3-4];而丙酸倍氯米松在小兒中的應用較少。本研究選取湖北省松滋市人民醫(yī)院收治的100 例輕、中度哮喘急性發(fā)作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分析丙酸倍氯米松或布地奈德聯(lián)合特布他林治療輕、中度哮喘患兒急性發(fā)作的臨床效果。
選取2019年1月—2020年4月湖北省松滋市人民醫(yī)院收治的100 例輕、中度哮喘急性發(fā)作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50 例。對照組中,男33 例,女17 例;年齡8 個月~5 歲,平均(2.27±0.54)歲;輕度22 例,中度28 例。觀察組中,男31 例,女19 例;年齡7 個月~5歲,平均(2.31±0.48)歲;輕度24 例,中度26 例。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參與研究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①患兒支氣管舒張試驗為陽性;②患兒入組前1 個月內(nèi)未使用過全身糖皮質(zhì)激素類藥物;③患兒均為輕、中度哮喘;④患兒對本研究用藥無過敏史;⑤聽診能夠聞及哮鳴音者。排除標準:①患兒同時存在其他肺部器質(zhì)性疾病,譬如支氣管擴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②患有傳染性疾病者;③難以完成肺功能檢查者;④需行機械通氣輔助治療者;⑤心、腎、肝等臟器功能重度異常者。
所有研究對象均采用多索茶堿注射液(浙江昂利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010;生產(chǎn)批號:201901A5582)、氨溴索注射液(河北愛爾海泰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3062;生產(chǎn)批號:1812AAC2)進行平喘、化痰。展開相應的常規(guī)治療,譬如抗感染等,并給予硫酸特布他林霧化液(商品名:博利康尼;瑞典AstraZeneca AB;注冊證號:H20090134;生產(chǎn)批號:2018-1515ASD)霧化治療,2 次/d,1.0 mL/次。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對照組患兒給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商品名:普米克令舒;澳大利亞AstraZeneca Pty Ltd;注冊證號:H20090902;生產(chǎn)批號:CDTH2210A)霧化治療,2 次/d,2 mL/次。觀察組患兒給予吸入用丙酸倍氯米松混懸液(商品名:寶麗亞;Chiesi Farmaceutici S.p.A.;注冊證號:H20130214;生產(chǎn)批號:215ACD85)霧化治療,2 次/d,2 mL/次。兩組患兒均治療7 d。
治療7 d 后,比較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癥狀消失時間、住院時間、癥狀評分、肺功能指標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1)參照文獻[5]的療效標準評價。①臨床控制:治療7 d 后,患兒咳嗽、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最大呼氣流量占正常預計值的百分比(PEF%)恢復至正常水平;②顯效:患兒咳嗽、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明顯改善,PEF%在90%以上;③有效:患兒咳嗽、呼吸困難等臨床癥有所改善,PEF%在80%~90%之間;④無效:治療7 d 后,患兒臨床癥狀并未減輕或加重??傆行?(臨床控制+顯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2)比較兩組患兒咳嗽、呼吸困難、肺部哮鳴音等癥狀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3)比較兩組患兒治療前后日間及夜間的癥狀評分。采用“哮喘控制簡易方案”的評分方法[6],總分3 分,計分等級為0~3 分,其中0、1、2、3 分分別代表沒有呼吸困難、喘息、咳嗽等臨床癥狀、癥狀間歇發(fā)生、癥狀頻繁發(fā)生、癥狀不斷并影響到平日的生活。分值越低則說明患兒的癥狀越輕。(4)采用Master Screen IOS 型自動肺功能儀(上海耶格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檢測治療前后患兒的肺功能指標,包括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1 second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F(xiàn)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 ity,F(xiàn)VC),計算FEV1/FVC。(5)比較兩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包括聲音嘶啞、咽喉感染、精神亢奮、心悸等。
采用SPSS 17.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7 d 后,兩組患兒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的比較[n(%)]
治療7 d 后,兩組患兒的咳嗽、呼吸困難、肺部哮鳴音消失時間以及住院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患兒癥狀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的比較(d,±s)
表2 兩組患兒癥狀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的比較(d,±s)
組別例數(shù)咳嗽呼吸困難 肺部哮鳴音 住院時間觀察組對照組t 值P 值50 50 3.49±0.76 3.57±0.93 0.471 0.639 2.17±0.54 2.08±0.62 0.774 0.441 4.39±1.12 4.23±1.09 0.724 0.471 5.92±1.34 5.87±1.26 0.192 0.848
治療前,兩組患兒的日間及夜間癥狀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兒的日間及夜間癥狀評分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兒的日間及夜間癥狀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日間及夜間癥狀評分的比較(分,±s)
表3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日間及夜間癥狀評分的比較(分,±s)
組別例數(shù)日間治療前治療后t 值P 值夜間治療前治療后t 值P 值觀察組對照組t 值P 值50 50 1.36±0.42 1.34±0.39 0.247 0.806 0.73±0.22 0.77±0.24 0.699 0.486 5.269 7.205 0.002 0.001 0.94±0.31 0.92±0.28 0.338 0.736 0.49±0.12 0.51±0.11 0.869 0.387 5.298 6.852 0.005 0.001
治療前,兩組患兒的FEV1、FEV1/FVC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兒的FEV1、FEV1/FVC 高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兒的FEV1、FEV1/FVC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4)。
表4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的比較(±s)
表4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的比較(±s)
組別例數(shù)FEV1(L)治療前治療后t 值P 值FEV1/FVC(%)治療前治療后t 值P 值觀察組對照組t 值P 值50 50 1.93±0.57 1.91±0.52 0.183 0.855 2.56±0.81 2.64±0.76 0.509 0.612 7.128 7.603 0.001 0.001 69.24±5.87 70.02±5.93 0.661 0.510 84.16±6.23 86.09±6.35 1.534 0.128 6.227 6.930 0.001 0.001
兩組患兒都沒有聲音嘶啞、咽喉感染、精神亢奮、心悸等不良反應發(fā)生。兩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哮喘處于急性發(fā)作時,患者會發(fā)生程度各異的氣促、呼吸困難、胸悶等癥狀,其最突出的臨床特征是最大呼吸峰流速減緩?;颊卟∏榘l(fā)作程度等級共有4個,即危重度、重度、中度、輕度。接受對癥處理后,絕大部分患者的急性哮喘發(fā)作癥狀都會有所減輕,隨著疾病情況的發(fā)展,支氣管哮喘患者會有嚴重低氧血癥、呼吸性酸中毒出現(xiàn),最終死亡。
目前對于支氣管哮喘的治療,所用的藥物以糖皮質(zhì)激素、免疫調(diào)節(jié)劑、β2-受體激動劑、黏液溶解劑為主,《兒童支氣管哮喘規(guī)范化診治建議(2020年版)》[7]將β2-受體激動劑和糖皮質(zhì)激素霧化吸入治療作為哮喘患兒急性發(fā)作的推薦治療方案,霧化吸入治療具有不良反應輕微、作用直接以及起效迅速等優(yōu)點。布地奈德屬于糖皮質(zhì)激素類藥物,能夠使平滑肌細胞、內(nèi)皮細胞和溶酶體膜的平穩(wěn)性得到強化,抗體合成減少,對免疫反應亦可達成有效的抑制,使過敏介質(zhì)的釋放得以減少,同時使氣道對組胺、乙酰甲膽堿的反應弱化,并且能夠抑制支氣管收縮物質(zhì)的分泌及合成,進而使平滑肌收縮反應有所減弱[8];布地奈德還能夠抑制黏液分泌,以使氣道更暢通,并抑制收縮物質(zhì)的釋放,減弱氣道高反應[9]。除此以外,它還可使白三烯等炎性介質(zhì)的合成減少,有很強的局部抗炎效果[10]。丙酸倍氯米松亦屬于糖皮質(zhì)激素類藥物,可下調(diào)機體氣道上皮細胞里的炎性基因表達,同時還能夠?qū)︷じ揭蜃优c多種炎性細胞因子的合成及釋放進行有效的抑制,使免疫球蛋白E 活性減弱[11],對炎性細胞浸潤及活化進行抑制,并促其凋亡,減少氣道黏膜里肥大細胞的數(shù)量,炎性遞質(zhì)合成及釋放的速度減慢,經(jīng)多個環(huán)節(jié)作用達成對機體氣道變應性炎性反應發(fā)展的有效阻斷[12-15]。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治療7 d 后,兩組患兒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的咳嗽、呼吸困難、肺部哮鳴音消失時間以及住院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的夜間及日間癥狀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的FEV1、FEV1/FVC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丙酸倍氯米松或布地奈德聯(lián)合特布他林治療輕、中度哮喘患兒急性發(fā)作的臨床效果相當,均是治療輕、中度哮喘患兒急性發(fā)作的有效方案。在兒童用藥中,丙酸倍氯米松推薦劑量為0.4 mg,本研究增加至0.8 mg,治療期間,兩組患兒均未發(fā)現(xiàn)咽喉感染、聲嘶、精神亢奮、心悸等不良反應,提示丙酸倍氯米松或布地奈德聯(lián)合特布他林均具有較好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丙酸倍氯米松或布地奈德聯(lián)合特布他林治療輕、中度哮喘患兒急性發(fā)作的臨床效果相當,均可有效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和肺功能,均未見明顯不良反應。本研究的樣本量較少,隨訪時間較短,今后需開展多中心、前瞻性、大樣本研究進一步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