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素香 王婷霄 陳如月 徐敏妮* 白宇望
(西安市中醫(yī)醫(yī)院,陜西 西安 71002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COPD或慢阻肺)是一種慢性的、逐漸進展的、反復(fù)急性加重的、以氣流受限而又不完全可逆為特征的破壞性的肺部疾病[1]。已成為當前全球第4位死亡原因,2020年將達到疾病負擔(dān)第5位,并成為第3大死亡原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則指在慢阻肺病程中出現(xiàn)呼吸困難、咳嗽和/或咳痰急性加重,超出日常狀況變化,并且需要改變藥物治療[2]。AECOPD除臨床癥狀加重外,并合并炎性指標的升高及焦慮抑郁加重[3]。慢阻肺反復(fù)發(fā)作、抗生素及激素的反復(fù)使用,導(dǎo)致常規(guī)抗炎平喘治療療效下降,患者癥狀改善較慢,臨床實踐研究中藥治療有較好的療效和意義。通過觀察化痰理氣口服液治療AECOPD的效果,取得了較好療效,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7月—2020年4月在西安市中醫(yī)醫(yī)院肺病科收集的9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兩組,治療組45例,平均年齡( 68.2±5.18)歲,其中男31例,女14例; 對照組45例,平均年齡( 66.2± 5.64)歲,其中男30例,女15例。兩組在性別、年齡、吸煙、體重等方面具有可比性,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
1.2納入標準 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 2013年修訂版)〔1〕診斷標準的Ⅱ一Ⅲ級的AECOPD患者; 年齡40~80歲,性別不限;中醫(yī)辨證參照文獻[4],符合痰氣交阻證型, 主癥:咳喘痰多,痰色白或呈灰色或黃白痰,質(zhì)粘膩或稠厚成塊,咽喉或胸部似有物梗阻,胸悶脘痞,氣短,嘔惡納呆,神疲體倦,舌質(zhì)淡暗,苔白膩,脈細滑或滑。入組患者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治療及隨訪依從性良好。
1.3排除標準 ①嚴重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肝腎功能衰竭者;②肺纖維化、肺結(jié)核、嚴重支氣管擴張;③急性腦血管病等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④精神性疾病;⑤酗酒、藥物濫用;⑥惡性腫瘤等。
根據(j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AECOPD治療原則〔2〕,對照組靜滴頭孢噻肟,3 g,2次/d、多索茶堿0.3 g,1次/d, 靜推氨溴索30 mg,2次/d,以抗感染、解痙平喘、化痰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加服化痰理氣口服液10 mL( 西安市中醫(yī)醫(yī)院,批號20130301,規(guī)格100 mL),口服,tid, 10天為1療程。于入院第1天及治療結(jié)束的第10天時進行評估,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
3.1觀察指標 評估臨床療效,評估炎性指標:①觀察記錄兩組患者入院第1天、第10天療程結(jié)束時癥狀和體征(咳嗽、咯痰、胸悶喘息、干濕啰音等),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dǎo)原則(2002版)》[5]中的計分法,癥狀按4分計,正常為0分,輕、中、重分別對應(yīng)1分、 2分、 3分,進行評分。舌象、脈象只描述,不記分。 ②測定記錄前后兩次血常規(guī)中白細胞計數(shù)(WBC)、中性粒細胞百分比(NE%)和C-反應(yīng)蛋白(CRP)的數(shù)據(jù)。③應(yīng)用中華醫(yī)學(xué)會精神病學(xué)分會焦慮障礙協(xié)作組推薦的醫(yī)院焦慮抑郁量表(HADS)[6],判斷患者抑郁焦慮癥狀程度。HADS共有14項的自評量表,其中HA及HD是獨立的兩個分量表,可單獨評估焦慮和抑郁,每個分量表有7個項目,每項評分為0~3級,計為0~3分。正常分值為0~7分,大于8分即為焦慮抑郁狀態(tài),輕度為8~10分,中度為11~14分,重度為15~21分。
4.1療效標準 參考文獻[1,5],臨床控制:臨床癥狀和體征改善大于90%,WBC、NE%及CRP恢復(fù)正常;顯效:臨床癥狀及體征改善在60%~90%之間,WBC、NE%、CRP有明顯下降;有效:臨床癥狀及體征改善30%~60%,WBC、NE%、CRP稍微有下降;無效:臨床癥狀、體征改善小于30%、或無明顯改善、或者加重,WBC、NE%、CRP無改善或較前升高??傆行? (臨床控制例數(shù)+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癥狀和體征改善率=( 治療前癥狀體征積分-治療后癥狀體征積分) /治療前癥狀體征積分× 100%。
4.2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 。
表 1 兩組治療后臨床療效比較 [n(%)]
治療組和對照組總有效率分別為91.1%和77.8%,經(jīng)統(tǒng)計學(xué)處理:治療組與對照組有顯著性差異(x2值=5.03,p<0.05)。
4.3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性指標 比較白細胞計數(shù)( WBC)、 中性粒細胞比率(NE%)、 C-反應(yīng)蛋白(CRP)。 見表2。
表 2 兩組治療前后WBC 、NE%和CRP比較
4.4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焦慮抑郁癥狀HA、HD評分比較 見表3。
表 3 兩組治療前后患者ADHS評分比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致殘率和死亡率極高的疾病[1]。病程越長的慢阻肺患者,伴有焦慮和(或)抑郁的風(fēng)險越大。 這是由于患者病情長期遷延不愈, 需長期反復(fù)就醫(yī), 造成心理、經(jīng)濟壓力過大而致。另外,慢阻肺患者的臨床治療過程中, 常常使用糖皮質(zhì)激素等藥物,容易使患者的心理障礙加重, 進而致患者的抑郁或焦慮癥狀加重[3]。慢阻肺急性加重時焦慮抑郁癥狀更為嚴重。細菌感染和氣道粘液高分泌[7]是引起AECOPD的主要原因??垢腥?、祛痰是急性期的重要療法[7]。但臨床反復(fù)使用抗生素導(dǎo)致細菌耐藥,治療難度增大。西藥祛痰藥雖然很多,但祛痰機理單一。中醫(yī)藥日益受到重視,中藥方劑在臨床應(yīng)用都有顯著的療效[8]。國內(nèi)專家認為中藥制劑與西藥制劑比較,具有“多靶點、多效應(yīng)”的優(yōu)勢作用[9]?!盎道須饪诜骸庇擅现嗅t(yī)黃保中主任驗方“蔞貝枳桔二陳湯”演變而來。前期應(yīng)用蔞貝枳桔二陳湯湯劑,對痰氣交阻證的慢阻肺穩(wěn)定期及急性期患者均進行了臨床觀察,治療結(jié)果顯示:此方可提高慢阻肺患者生活質(zhì)量、減少住院率,治療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咯痰量及咳痰時間減少等單項癥狀改善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均有顯著差異(p<0.05)[10-11]。經(jīng)過10多年的臨床觀察,湯劑療效顯著,為了方便更多的咳喘患者使用,2013年進行了院內(nèi)制劑改革,改為“化痰理氣口服液”,并做了祛痰、止咳、平喘作用的藥效學(xué)研究及急毒試驗課題研究,證明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12-13]。同時觀察了化痰理氣口服液聯(lián)合西藥吸入劑治療慢阻肺穩(wěn)定期臨床研究,療效可靠,無不良反應(yīng)[14]。
慢阻肺屬中醫(yī)“肺脹”范疇,典型的臨床癥狀為咳、痰、喘、脹、瘀五大癥,為本虛標實證,病位主要在肺、脾、腎,久病涉及心、肝。肺病及母,土虛木郁,氣機郁滯,患者則會合并出現(xiàn)心煩郁悶、緊張失眠、情緒低落等抑郁焦慮癥狀。如果慢阻肺患者伴抑郁和(或)焦慮,就會對其生活質(zhì)量及生命造成嚴重影響。中醫(yī)認為焦慮抑郁為久病氣虛氣機不暢所致,研究表明“培土生金”法可改善慢阻肺患者合并的焦慮抑郁情緒[15]。
化痰理氣口服液,由瓜蔞貝母散、枳桔二陳湯加減化裁而成。具有寬胸散結(jié),化痰理氣,平喘止咳,益氣健脾之效。方中全瓜蔞、 浙貝為君藥,清熱散結(jié),化痰止咳,理氣寬胸; 桔梗、枳殼為臣藥,加強君藥的化痰理氣之效,桔梗開肺之氣結(jié),宣肺之氣郁,載藥于上焦,《素問·藏氣法時論》云:“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辫讱の犊?,能泄至高之氣;桔梗伍枳殼,具有升降氣機之功; 佐藥黃芪、陳皮、法半夏、白術(shù)、云苓,理氣燥濕化痰,健脾益氣以絕生痰之源,起到培土生金作用,辛溫藥陳皮、半夏并用,可制約苦寒君藥瓜蔞、 貝母之寒涼,使方藥不寒不燥。使藥為桔梗、甘草;桔梗引藥入肺經(jīng),甘草調(diào)和諸藥。枳殼配白術(shù), 行氣健脾,調(diào)補中氣;全瓜蔞配白術(shù)、枳殼具有化痰通腑、行氣瀉熱之功,腑氣通達,肺熱下移,則咳喘緩解。本方除化痰散結(jié)外,具有健脾益氣、補土生金,行氣暢中之效。脾氣健運,則氣血充盈,腦有所養(yǎng),氣機調(diào)達,土樞四象,木升金降,心腎相交,一氣周流,故能改善患者的失眠、心悸、情緒不寧、憂思多夢等癥,達到緩解焦慮抑郁癥狀。全方配伍針對痰氣交阻的病機,化痰止咳同時著重理氣補氣,是“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氣”的理氣化痰理論的體現(xiàn),是治療痰氣交阻型慢阻肺急性發(fā)作期的有效方藥。
課題研究結(jié)果認為,對于慢阻肺急性發(fā)作患者采用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方法,聯(lián)合使用化痰理氣口服液,與常規(guī)西醫(yī)抗感染、平喘、化痰等對癥治療相比,可以更快的緩解癥狀,更快改善急性期的炎性指標;此藥可能有緩解患者的焦慮和抑郁癥狀的作用;患者依從性好,安全有效,值得推廣應(yīng)用。目前研究存在問題:本研究樣本量較少,未能做多中心臨床研究,且觀察炎性指標較少,未能從分子機制層面進行驗證。下一步可行多中心、大樣本臨床研究,并進一步從分子機制層面進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