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才
(重慶市第三十七中學校 400084)
題目如圖1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停著一輛平板車,其質(zhì)量為2m,長為L,車右端(A點)有一塊靜止的質(zhì)量為m的小金屬塊.金屬塊與車間有摩擦,以中點C為界,AC段與CB段摩擦因數(shù)不同.現(xiàn)給車施加一個向右的水平恒力,使車向右運動,同時金屬塊在車上開始滑動,當金屬塊滑到中點C
時,即撤去這個力.已知撤去力的瞬間,金屬塊的速度為v0,車的速度為2v0,最后金屬塊恰停在車的左端(B點)如果金屬塊與車的AC段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1,與CB段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2,求μ1與μ2的比值.
點評用牛頓定律和運動學公式能較好地理解力和運動的關系,理清物體運動的過程和狀態(tài),以及物體在什么力的作用下做的運動,但過程較復雜,對多對象多過程的題目來說解題過程較冗長.
解析前半段:對m,μ1mgt1=mv0,
后半段:由動量守恒,2m×2v0+mv0=(2m+m)v,
取向右為正方向,金屬塊相對平板車運動的過程,
點評涉及兩個物體之間的相對運動時,我們可以以某一物體為參考系,將兩個運動的物體看成一個“靜止”,一個運動,用相對運動公式求解可簡化運動過程,也可簡化運算過程,其本質(zhì)是利用牛頓運動定律和運動學相對公式解題.
點評v-t圖像在解答多對象多過程的題時,有清晰簡便直觀的特點,對過程和狀態(tài)一目了然,值得推廣.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一題多解可以拓寬復習思路,提高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通過一題多解,可以幫助學生跳出題海,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獨創(chuàng)性,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選擇合理的解題思路和途徑,達到避繁就簡,提高解題效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