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璐
[摘要]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兩者和諧配合才能夠最大程度上促進對學生的教育。讓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協(xié)力共進,雙方需要各盡其職,既保證守好自己的邊界,又要加強相互溝通,保持信息通暢,隨時根據(jù)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健康做出積極的應對。本文旨在探討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溝通邊界和責任邊界,讓雙方能夠明確自己的責任界線,在各自的領域做好自己的事情,使教育更加有效。
[關鍵詞] 家校合作;編織幸福;有效溝通;邊界責任
隨著科技的迅速發(fā)展,家庭與學校之間的溝通交流越來越方便,學校與家庭互通有無,但溝通的邊界模糊,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責任邊界也越來越模糊了。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溝通邊界在哪里?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責任邊界又在哪里?怎樣才能夠讓學生在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共同作用力下健康成長?
只有厘清界限,明確雙方責任,才能讓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友好溝通、協(xié)同發(fā)力,讓孩子在雙方共力下,健康成長。
一、家校溝通存在的問題
1.溝通中家庭教育責任的無限大與無限小
近年來,綜觀整個社會大環(huán)境,家庭教育在孩子的受教育生涯中呈現(xiàn)兩極分化的趨勢。
(1)家庭教育在孩子受教育生活中體現(xiàn)的責任無限大
近年來,“教育回歸家庭”的呼聲越來越高,家庭教育逐漸開始大包大攬,學校教育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擁有的話語權(quán)越來越小,學校的大事小事家長都要過問,對學校做的大大小小的決定一旦有所不滿就發(fā)出詰問,導致家庭和學校都疲憊不堪。很多學校畏懼于“舉報”“投訴”,大事小事都通知家長,家長也不勝其煩。而孩子夾在學校和家長之間,茫然不知所措,陷入苦惱與迷茫。
(2)家庭教育在孩子受教育生活中體現(xiàn)的責任無限小
家長們工作壓力大,每天從早到晚地辛苦工作,再加上疲憊壓在心頭,索性當起了甩手掌柜,將教育統(tǒng)統(tǒng)拋給學校,直到老師打電話溝通才知道孩子的家庭作業(yè)已經(jīng)好幾天沒寫了。家長在這時再去管孩子,難免有些有心無力,便兩手一攤,一切交給學校,對于學校的要求不予理會。面對這樣的家長,老師滿腔的溝通熱情也被熄滅了。
2.溝通中學校教育的局限性與片面性
(1)學校教育具有局限性
學校教育是面向所有孩子的,學校無法為每個孩子量身定制教育計劃,只能盡量平等、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孩子。因此,學校教育方式是具有局限性的,導致了許多孩子的個性在學校里無法盡情地發(fā)揮,缺陷無法被彌補、糾正到位,這也是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矛盾的來源之一。同時,孩子在學校里有老師代為監(jiān)管、教育,回到家里由父母教導,不同的教育理念也極易發(fā)生沖突,讓孩子感到迷茫。
(2)學校教育具有片面性
越來越發(fā)達的現(xiàn)代科技拉近了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距離,家長沒有陪在孩子身邊,卻能從手機等電子設備里看到自己孩子的情況。家長時刻監(jiān)督著孩子在學校的生活,一旦有疑問,就會立刻與老師進行溝通,大到上課有沒有認真聽講,小到下課有沒有好好喝水。這樣的溝通雖然看起來是良好的,但是這種片面性的溝通夾雜著家長對學校的不信任,這種不信任越積越多,反而將好事變成了壞事。
二、家校溝通中雙方的邊界與責任
1.家庭教育要為孩子系好第一粒紐扣
(1)為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
學校在與家庭溝通時,可以圍繞“盡力為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質(zhì)環(huán)境”來進行。合理的飲食搭配有助于孩子的身體健康、生長發(fā)育,充足的睡眠保證他們在學校學習活動時精力旺盛。家庭也要盡力為孩子提供良好的精神環(huán)境,一個溫馨幸福的家庭是孩子幸福成長的搖籃。近年來,家庭破碎導致孩子一蹶不振的例子比比皆是。只有通過和家庭的有效溝通,雙方攜手并進才能揮除孩子心頭的陰霾。
(2)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良好的生活習慣能讓孩子受益終生,比如把衣服整理妥帖、搭配好衣服的色彩,睡前先將第二天要用的東西整理收納……這些好的習慣需要家長帶領孩子一步步學會養(yǎng)成,為他們以后進入社會打好基礎。因此,在小學低年級時,家長最好能夠監(jiān)督孩子完成家庭作業(yè),在他們走神、偷玩時及時糾正。最好的閱讀習慣培養(yǎng)就是家長和孩子共同閱讀,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長此以往,學生養(yǎng)成的良好習慣必將終身受益。
(3)發(fā)現(xiàn)孩子的特長并予以發(fā)展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需要老師和家長去認真觀察和培養(yǎng)。在培養(yǎng)孩子特長方面,學校教育要因材施教,配合家庭教育來發(fā)展孩子的天賦。孩子的天賦是上天的恩賜,家庭教育早早發(fā)現(xiàn),用心培養(yǎng),學校教育配合家庭教育,讓孩子的人生更加多姿多彩。
2.學校教育要為學生打好全面發(fā)展的底色
(1)助力家長成就家庭教育
近年來,很多家長注意到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但是,該如何教育孩子是父母的難題。在家庭教育方面,儲存了大量的教育經(jīng)驗的學??梢酝ㄟ^有效的溝通來幫助沒有經(jīng)驗的家長,包括糾正家長錯誤的教育理念。所以,對學生家長進行教育方法的傳授是有必要的,家長會、教育講座、學校開放日等都是幫助家長了解自己的孩子、了解教育的有效方式。
(2)激發(fā)學生向上的動力
當孩子的眼光局限于自己的家庭時,容易不夠長遠,理想的生活對他來說可能只是吃好吃的,玩稀奇的玩具。當孩子來到學校,學習知識、閱讀書籍、認識新朋友的時候,他的眼界就打開了,他向往的生活會變成他的理想,督促著他努力上進,走向成功人生。學校教育可以引導學生走上理想道路,走向正確的方向。
(3)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由于一些孩子本身并不知道對錯,學校教育便是那把衡量的糾錯的尺,讓學生知道什么是對、什么是錯。家庭教育雖然也有衡量和糾錯的功能,但是因為與孩子親近的原因,很多糾錯的功能效果是要弱于學校教育的。因此,學校教育在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方面對學生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要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品質(zhì)。
三、家校和諧,編織幸福
家校之間的溝通問題多半都是由于雙方之間不夠信任、不能相互理解造成的。作為家長,家庭教育責任無限大與無限小都是不對的,“大包大攬”或者“甩手不管”都會對孩子產(chǎn)生不良影響;作為學校,要扛好自己的擔子,做好學生的引路明燈和人生路標。只有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各司其職,攜手共進,才能讓孩子全面發(fā)展,和諧發(fā)展!
近期,班上幾名學生成績退步,作為班主任的我和一名老師組織家庭座談會。老師講明開會目的,將近期成績給各位家長看,沒有批評,而從問題的根本出發(fā)分析每位學生的情況。家長們加入討論,與老師一起商量對策,討論熱烈且融洽。這次座談比較成功,不僅解決了問題,還分享了教育經(jīng)驗。另外,學校組織植樹造林的親子活動,學生和家長一起挖坑、種樹和澆水,增進了家長與孩子之間的了解、溝通和協(xié)作,學校組織親子活動架起家校共育的橋梁。
家庭和學校是呵護學生成長的重要場所,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兩根相交的經(jīng)緯線,只有這兩根線有效溝通、共同發(fā)力,才能編織出孩子的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