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藝寧
作為一本廣受好評的經(jīng)典文學作品,《小婦人》一書先后經(jīng)過6次翻拍,2019年,由格雷塔·葛韋格執(zhí)導的新版《小婦人》電影登上大銀幕。較之往年的改編作品,新版的創(chuàng)新改編成為一大亮點。它采用了非線性結構的敘事方法,回憶與現(xiàn)實不斷交織,使故事更具沖擊力;同時該片對書中的女性主義的主題進行了升華,著重塑造了喬和艾米兩個人物形象。本文通過研究2019年電影版《小婦人》的創(chuàng)新改編,探討該創(chuàng)新所帶來的藝術性和思想性的提升。
一、《小婦人》劇情分析
1868年,美國女作家露易莎·梅·奧爾科特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小婦人》首次出版,該書講述了一家四姐妹的成長故事:美國南北戰(zhàn)爭時期,新英格蘭地區(qū)馬奇一家的四個姐妹性格迥異、愛好不同,大姐梅格端莊溫柔、熱愛表演,二姐喬熱情自由、熱愛寫作,三妹貝思內斂細膩、熱愛音樂,四妹艾米嬌蠻活潑、熱愛繪畫;她們的父親做了隨軍牧師,常年在外;母親操持家務,教養(yǎng)女兒。雖然家里的收入只能勉強維持收支平衡,但她們從不怨天尤人,一直保持著樂觀的心態(tài),這樣熱鬧、溫馨的生活也吸引了鄰居的注意。該書以女性角色為主,以作者自身經(jīng)歷為靈感來源,文筆平實細膩,內容生動感人,一經(jīng)面世就受到了讀者的喜愛。如今,這部著作已有數(shù)十種語言的譯本,問世一百多年以來,先后六次登上熒幕,這足以體現(xiàn)讀者對這本小說的青睞。
《小婦人》原著已成為經(jīng)典,之后翻拍的電影評價皆不俗。珠玉在前,2019版《小婦人》在原作的基礎上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編,敘事策略上打破了時間順序,采用非線性敘事結構,使用對比蒙太奇手法,對比更加強烈;將書中表現(xiàn)的女性主義進行更加深入的挖掘,展現(xiàn)女性的堅強、善良和勇氣,著重塑造喬和艾米兩位女性形象,將女性主義進行了更加現(xiàn)代化的闡釋。新版《小婦人》的改編使得整個故事藝術性和思想性都得到了升華,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二、非線性敘事的巧妙運用
區(qū)別于原著,影片從四姐妹成年生活講起,將少年往事融入喬的回憶中,故事的講述依賴喬的意識流動。這種改編打破了原著小說中的條理和順序,重新組建了時空秩序,在記憶與現(xiàn)實的不斷交織中,如實呈現(xiàn)了喬在感觀、聯(lián)想、回憶等作用下出現(xiàn)的對往日美好生活的懷念,觀眾能時刻感受到人物的心理變化,更突出地塑造了喬的人物形象,也為結局喬執(zhí)筆寫下關于四姐妹的故事做了全篇的鋪墊。
在2019版的《小婦人》中,故事主要圍繞兩條線索展開:一是四姐妹成年后的故事,喬拒絕鄰居勞里的求婚倉皇逃到紐約,在陌生的城市追求自己的文學夢想;期間大姐梅格已經(jīng)結婚,窘迫的生活使她疲憊不堪;三妹貝思猩紅熱復發(fā);四妹艾米陪伴馬奇姑媽在歐洲旅居,決心嫁入豪門。二是喬收到家中寄來貝思病重的消息,返回家鄉(xiāng)陪伴貝思直至她去世,在照顧貝思的過程中回憶往日無憂無慮的少年時光?;貞浧位景凑諘r間順序展開,到影片后段講到貝思生病、梅格結婚、喬拒絕勞里的表白,與成年生活匯入一流,兩條線索自然、緊密地交織在一起,最后貝思的死激發(fā)了喬的創(chuàng)作動力,她筆耕不輟,寫下了《小婦人》一書,以此紀念善良的妹妹。這些瑣碎的生活細節(jié),塑造了每位主角鮮活立體的人物形象,展現(xiàn)了溫暖感人的姐妹親情。
頻繁交替出現(xiàn)的現(xiàn)在與過去的生活畫面看似雜亂無章,實則處處呼應。導演的巧妙構思將貝思兩次病重的情結剪在一起,運用對比蒙太奇手法,少年時喬醒來沒找到貝思,急忙下樓尋找媽媽,發(fā)現(xiàn)貝思已經(jīng)病愈,正在桌旁吃早餐,姐妹相視而笑;成年后同樣的場景,在喬一面跑下樓一面喊媽媽,發(fā)現(xiàn)貝思常坐的位置已經(jīng)空無一人,媽媽淚流滿面。這兩個情節(jié)發(fā)生在短短八分鐘內,病愈和死亡、喜悅和哀傷對比更加強烈,展現(xiàn)了貝思的死亡帶給馬奇一家的打擊,觀眾的情緒也隨著劇情的起伏達到頂點后又陷入低谷之中。同時這種處理使得情緒沖擊更加強烈;敘事節(jié)奏的加快避免了故事過于平淡、拖沓,使觀眾產(chǎn)生厭倦。影片中這樣的呼應隨處可見:喬在紐約參加寄宿公寓的舞會過渡到七年前她與梅格參加舞會,并與勞里初遇;接到家中來信后喬一個人孤獨地踏上返鄉(xiāng)之路過渡到圣誕節(jié)后四姐妹親熱地走在一起;打開兒時常用的信箱發(fā)現(xiàn)信箱已經(jīng)年久失修過渡到勞里為她們遞上信箱的鑰匙,幾位年輕人熱鬧地交談;等等。冷清與溫暖對比強烈,處處體現(xiàn)了影片剪輯上的巧妙構思。
同時,為區(qū)分兩個人生階段主角的心境不同,影片在光線和色調的選用上也有差異。成年后光線較暗,主要選用藍、灰等冷色調,服裝材料厚重,顏色選擇上以深藍色、棕色等顏色為主,營造一種冷清壓抑的氛圍;少年時光線明亮,選用紅、黃等暖色調,服裝面料輕薄,適合少女活潑、靈動的性格,顏色以粉色、淺藍、淺黃等為主,營造溫暖熱鬧的氛圍。
三、女性主義的創(chuàng)新表達
《小婦人》一書贊頌女性的力量,歌頌獨立自信,激勵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尤其是女性讀者)勇敢追求夢想。梅格為了真愛選擇清貧的生活,并與丈夫一起支撐家庭;喬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成為作家并開辦學校,幫助更多孩子獲得更好的教育;貝思堅持照顧身邊的窮人和弱者,有一顆博愛的心靈;艾米不懈追求自己的藝術夢想,投身于慈善事業(yè)。四姐妹身上蘊含的對于情感、事業(yè)、道德、成長的自強精神,在如今看來仍不過時,是引導人們向善、向美的道德榜樣。
在此基礎上,2019版《小婦人》對人物形象進行了新的加工,使得人物更加豐滿,削減了其中的說教意味。其中著重塑造了喬和艾米兩個人物形象。喬厭惡婚姻,認為婚姻是對自由的束縛,在梅格結婚時極力勸說她逃走,之后她又拒絕了鄰居勞里的求婚,只身來到紐約。而在貝思去世之后,孤獨和無力圍繞著她,讓她不知所措,在與母親的交談中,她說道:“女人有思想,有靈魂,也有一顆正直的心;她們有抱負,有才華,就像她們有美貌一樣。我受夠了別人說愛情是女人的歸宿,我真的受夠了!但是,我好孤獨啊?!庇纱丝梢?,喬在其獨立堅定的形象下也有自己孤獨脆弱的一面。如今在影視片中強調“女權主義”已經(jīng)成為一種政治正確,女性是“偉光正”的化身,沒有任何缺點,在體力上可以和男性抗衡。女性超越男性的同時,也失去了獨有的性別色彩和性格魅力,是一種男性化的體現(xiàn),而這些形象的塑造顯然是不合常理的?,F(xiàn)代社會中女性往往面臨著更多生活上的壓力,她們也有脆弱的一面,但這并不可恥,觀者在喬身上能夠找到自身的縮影,引發(fā)更深層次的共鳴。
影片結尾的設計也十分精妙,在原著和以往的改編中,一向不喜婚姻的喬突然嫁給了一位教授,這可能是當時作者奧爾科特向出版社“女主角要么結婚,要么死”的一種妥協(xié)。在2019版中,喬與教授在傘下?lián)砦嵌ㄇ椋乱荒粎s轉換到了喬與出版社談版權費,這樣開放性的結局是導演留給觀眾的小玩笑,究竟喬真的與教授步入婚姻,還是喬答應出版社的要求,為書中的女主角安排了婚姻?兩種結尾見仁見智,意蘊悠長。
2019版《小婦人》中,改編最成功的應該是四妹艾米,在原著中艾米蠻橫任性,燒壞喬的書稿,搶奪喬去歐洲的機會,這樣一個些許負面的人物形象最后和勞里生活在一起,實在讓人匪夷所思。電影中艾米看到勞里被喬拒絕后放浪形骸,她罵醒勞里;當勞里向她表明心意,她也堅定地說不會做喬的替代品,體現(xiàn)她對待感情的自尊,要求平等的愛情。而最精彩的應該是她對金錢和婚姻的一番闡述:“作為一個女人,我沒辦法自己賺錢,或者我賺來的錢不足以養(yǎng)活自己或我的家人。如果我有了錢,一旦我結婚了,它就會屬于我的丈夫,或者屬于我的孩子,而不是我的,所以不要說婚姻不是一個經(jīng)濟問題,對我來說它就是。”在2019版《小婦人》中,艾米展現(xiàn)了獨屬于她自己的人格光芒,清醒、理智、有自己的野心和掙扎。當她發(fā)現(xiàn)自己對藝術的才華不足以補貼家用時,她便轉向新的人生目標—嫁入豪門。如果說喬選擇不婚是一種理想主義,而艾米在面對世俗的冷眼下,選擇依附規(guī)則,則是一種精明的現(xiàn)實主義。艾米可以說是四姐妹中最理性的一個,而她獨有的人格魅力也讓勞里正視這個最小的妹妹,最后贏得了勞里對她全心全意的愛重,她贏得了自己的幸福。
四、結語
《小婦人》一書被萬千讀者喜愛追捧,之后的幾部影視化改編也獲得了不俗的成績,2019版《小婦人》的創(chuàng)作是珠玉在前的又一次全新改編。在藝術性上,非線性敘事方式避免了前作拖沓冗長的弊端,在回憶與現(xiàn)實的交織中,觀眾或悲或喜,在雙重時空下,觀眾有了更加復雜、更加矛盾的情感體驗,故事更加具有沖擊力。在思想性上,對于女性主義的現(xiàn)代化闡釋也可圈可點,它在展現(xiàn)女性獨立堅定的同時,也毫不避諱地展現(xiàn)了女性脆弱無助的一面,同時展現(xiàn)了女性在追求夢想中的精明和野心。相較于前作,2019版的《小婦人》更具時代意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