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芳
摘要:初中生考試焦慮問題是初中學習生活中不容忽視的問題。過度的考試焦慮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效率,影響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多數(shù)研究者運用量表分析研究了其影響因素,本研究深入探索學生內心世界,采用質性研究中的深度訪談法,編寫半結構性訪談提綱,組織重度焦慮學生參與一對一訪談,運用開放式編碼和持續(xù)比較法分析書面資料,深入分析六-八年級學生考試焦慮的影響因素。質性分析表明,自我認知(學業(yè)自我效能感)、考試認知、自我調節(jié)(心理彈性)等內在因素和家長教養(yǎng)方式、教師教育方式、同伴關系等外在因素會影響學生的考試焦慮程度。
關鍵詞:考試焦慮、自我認知、考試認知、心理彈性
問題提出
從整體看,六-八年級學生考試焦慮水平中等,從個體看,有32.1%的學生,面對考試緊張程度比較高(基于1441個樣本的現(xiàn)狀調查)。根據(jù)前人量化研究可知,成熟程度、性別特征、考試動機、自我接納程度、自我認知、性格特征等內因會影響考試焦慮,家庭、學校、社會等外在環(huán)境因素也會影響考試焦慮,有必要深入了解、研究、分析:學生考試時緊張、焦慮的關鍵原因。
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采用目的抽樣法,按照標準,遵循自愿原則,以我校2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一對一半結構性訪談。
1.2研究方法
1.2.1訪談提綱
為了尋找引起考試焦慮的主要原因,研究者梳理了專家對考試焦慮影響因素的研究,根據(jù)專家研究可知成熟程度、性別特征、考試動機、自我認知、性格特征等是考試焦慮的內在原因,家庭、學校、社會等外因也會影響考試焦慮;研究者本人關于考試焦慮實踐與研究和前期預訪談對以上諸多因素做了簡單篩選;借鑒西南大學畢重增教授翻譯的《考試焦慮量表(FAT)》,借鑒于肖楠、張建新等修訂的《心理彈性自我評定量表(CD-RISC)》,編寫并使用了半結構性訪談問卷,從下面四個維度了解引起學生考試焦慮的主要原因:學業(yè)自我效能感、考試認知、心理彈性、外在壓力等對考試焦慮的影響,以期能運用訪談提綱找到主要原因,實現(xiàn)研究目的。
1.2.2資料收集方法
運用一對一半結構性訪談法與訪談者進行面對面深入訪談,訪談前取得受訪者的同意與配合,簽訂《一對一訪談知情同意書》。訪談中,訪談者運用積極關注、共情、同理心等技巧和提問、追問等方式引導被訪談者回答訪談的四組問題,循序漸進、步步挖掘,真實細致地再現(xiàn)和還原被訪談者的考試經歷、內心感受、情緒變化,尋找探討造成考試焦慮的主要原因。2.2.3資料整理與編碼
訪談結束后,核實資料,保證其真實完整地再現(xiàn)受訪者的內心世界。運用開放式編碼和持續(xù)比較法分析書面資料,提取有價值有意義的詞語、句子,編號,對信息進行分類、從歸類資料中提煉主題。
訪談結果與討論
2.1自我認知(學業(yè)自我效能感)與考試焦慮情緒負相關
考試前,考試焦慮得分較高的學生自我認知較低。多數(shù)學生認為自己的學習能力一般(或比較弱),在學習上沒有天賦,沒有遺傳到好的學習基因,課堂知識掌握得不好,成績不理想。多數(shù)學生覺得自己難以解決難題,學習的努力程度與獨立解答難題的能力不成正比。考試后,考試焦慮得分較高的學生自我認知不高。多數(shù)學生都覺得自己有薄弱學科,甚至有些學生覺得自己的每門主科都很薄弱。
2.2錯誤的考試認知影響學生的考試焦慮情緒
考試前,對考試習慣性地產生錯誤認知,條件反射般地害怕考試失敗,影響復習狀態(tài),不佳的考試預期,使他們無法專注于復習,容易遺忘重要知識點,影響考前復習效率,從而造成考試焦慮;考試之后,不能理性地看待考試結果,悲觀片面地看待自己和周圍同學的成績差距,或過分夸大考試結果帶來的消極作用,產生災難化想法,加重了學生的考試焦慮程度。
2.3自我調節(jié)(心理彈性)對學生的考試焦慮情緒、行為有不利影響
多數(shù)考試高焦慮學生心智不成熟,心理彈性弱,不能輕松自如地調節(jié)焦慮情緒。他們難以平復緊張心情,難以冷靜面對學習困難,難以在考試中從容面對難題。部分學生因為考試焦慮而感到緊張害怕,當出現(xiàn)各種輕重不一的焦慮行為時,缺乏行為調節(jié)能力,心跳加快、掌心冒汗、手腳發(fā)抖,或思路阻塞、邏輯混亂、注意力渙散等,而這些復雜的考試焦慮行為還會反作用于考試情緒,進一步加重考試焦慮的程度。
2.4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教師的教育方式和同伴關系對學生的考試焦慮情緒有一定影響
中國70后、80后家長多接受了批評式教育,當高期望與孩子不理想的成績形成反差時,多采取批評指責的方式教育孩子。部分學生對成績和老師看法極其敏感,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使學生厭惡考試。同學間的嘲笑、分數(shù)的比較也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加重學生考試焦慮的程度。在強烈的自尊心驅使下,學生非常在意成績的好與差。
結論
由一對一半結構性訪談質性分析可知:自我認知、考試認知、心理彈性等內因會影響考試焦慮程度。而家長教養(yǎng)方式、教師教育方式、同伴關系等外因也會影響學生考試焦慮程度。以上質性研究結果與前人量化研究的結果基本一致。研究者可以根據(jù)以上主要原因,結合前人實踐,制定團體心理干預方案,舒緩學生的考試焦慮程度。
參考文獻:
陳順森.(2010).髙中生行為類型、學業(yè)自我效能感與考試焦慮的關系.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18(1),70—73.
陳向明.(2000).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梁凈.(2014).初中生父母教養(yǎng)方式、心理彈性與考試焦慮的關系.碩士學位論文.河北師范大學.
劉亞林,程樂森,王茹,高民.(2016).初二學生的家庭教養(yǎng)方式與考試焦慮的關系.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4(10),1580—1584.
王才康.(2003).考試焦慮量表(TAI)的信度和效度研究.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01,69—70.
張蕾.(2016).高中生成就動機、自我效能感對考試焦慮的影響.碩士學位論文.華中師范大學.
鄭日昌,陳永勝.(1990).考試焦慮的診斷與治療.哈爾濱: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Aydin,S.(2009).Test Anxiety among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 A Review of Literature.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 Studies,5.
DanielF,Gucciardi,BenJackson,Tristan.(2011).The Connor 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 Dimensionality and age related measurement invariance with Australian cricketers. Psychology of sport or Exexer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