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時期的英語教學要通過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以提高學生綜合學習能力,提升學生英語水平,增強學生綜合素質。在此基礎上,中學英語老師應當改變思路,用創(chuàng)新思維開發(fā)出更多元素的英語課堂,努力加強英語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聯(lián)系,在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下開放新的教學途經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初中英語;閱讀與寫作
【作者簡介】尹莉,江蘇省常州市金壇第三初級中學。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與社會的進步,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對學生讀寫能力的提升已成為英語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關鍵一步。實踐中,大量一線英語教師在讀寫結合,以讀促寫的教學模式中展開研究。筆者基于核心素養(yǎng),在讀寫結合教育教學工作中從四個方面展開實踐,即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鍛煉語言思維,提升思維品質以及提高英語文化意識,全力推進中學英語讀寫結合教學,增強了學生英語應用能力,提升了英語教學的效益。
一、滲透讀寫方法,提升學生讀寫能力
在中學英語教學中,若想大幅度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提升學生寫作與閱讀能力,就必須在授課前給學生傳授正確的讀寫學習方法,讓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形成符合于自己學習節(jié)奏的正確的學習習慣。在核心素養(yǎng)的背景下,對教師的要求是必須切實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與學習能力。而滲透正確的學習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培育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今后更長的英語學習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核心素養(yǎng)下的英語教學首先得重視學習方法與學習技巧的教學。
例如,在講授譯林版初中英語 7A Unit 8 Task時,教師可以向學生強調閱讀的技巧,如在讀原文之前先去了解或者觀察一下在文章之后是否留有問題?如果有問題的話可以仔細閱讀一下文章的課后問題,通過閱讀與分析課后問題我們可以大致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與重點強調方向。而在講課之前老師也可以向學生提出幾個有關于文章內容的問題,盡可能地通過問題向同學透露文章的核心方向并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出學生的好奇心。以這一篇文章為例,文章中主要以“Fashion”為主題,強調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衣服穿搭,并重點突出了人們在不同年代服飾風格的不同。這時老師可以提出幾個問題,如What color is/are... ? What is/are... made of? What is/are... like ? If you make a fashion design, what will you think about?這些問題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時快速讀出文章中的中心段或者中心句,并大致了解文章的重點內容。這時老師可以讓學生開始精讀文章,并在讀后把自己讀到的重點用英語向同桌介紹一下。在所有學生都讀完后老師可以安排定時寫作訓練,讓學生結合剛才讀的重點內容并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寫一段新聞采訪稿,內容是假設自己是一名記者,在街頭采訪路人對于時尚的理解,喜歡穿哪種風格的服飾?喜歡什么顏色搭配?在不同場合自己對服飾的選擇是怎樣的?這樣的方式在鍛煉學生閱讀能力,提高學生閱讀效率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創(chuàng)新上課模式,提升學生讀寫熱情
在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的英語教學,教師應當轉變以考試分數(shù)為能力評判標準的陳舊觀念。在我國教育體系下,英語教育與英語體系主要考核的是學生單詞,語法方面的掌握,這些內容都較為基礎,單純的英語考試并不能很全面地反映出一個學生的英語能力與英語水平,更不能反映出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語言類學科必須通過綜合的考核形勢才能真正檢驗出一個學生的水平。因此,基于此問題,在英語教育教學方面,也必須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杜絕死板的教學風格與老師“帶頭”的學習氛圍,老師要特別注重學生英語學習過程與能力的培養(yǎng),盡可能地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意識到自身的英語文化素質與語言構建能力對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從而讓學生從根本上接受英語這一門語言。因此,無論是對于英語的閱讀教學還是寫作培訓,老師都有必要盡量淡化自己在課堂中的主導作用,給予學生充分的自我總結與自我發(fā)揮的空間,并在老師的指導下發(fā)現(xiàn)突破口,進而提升自己英語學習的主動性。
例如,在講授譯林版初中英語 9A Unit 4 reading(Growing up)部分時,老師可以利用該文的reading部分展開讀寫結合活動,可以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思考寫作要點與角度,然后在學生閱讀之后老師只用提一個問題“what does the story tell”,不同的學生讀課文有不同的理解,這時老師盡可能地不要對課文進行過多的講解,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閱讀與對文章的理解想象一下如果自己是這一篇文章的主人翁會怎么做?老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中定時寫出文中故事的續(xù)集,沒有題目與內容要求,形式與題材不限,學生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對文章進行續(xù)寫以豐富文章的故事性。學生在寫作的同時也會反反復復重溫自己在原文中關注的點,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閱讀能力與語句分析能力,更加深了學生對原文的理解程度。更重要的是,這種讀寫結合的方式會顯著提高學生的英語基本素養(yǎng)與英語思維邏輯,豐富自己的英語語料庫。
三、開發(fā)應用課堂,培養(yǎng)學生讀寫習慣
讀與寫分別看重的是學生的語言輸入能力與語言輸出能力,在英語教學中有這樣一種說法,閱讀好則表示輸入能力較強,因此閱讀好的聽力也很好,而寫作好說明語言輸出能力較好,也可以說寫作好的人口語也很好。在中國的教育體制中,大部分的學生把大量的英語學習時間用在了對詞匯的記憶與對語法的理解,因此,相比較而言,中國中學生的閱讀與聽力普遍比寫作與口語好,也就是說中國學生的英語輸入能力要強于輸出能力。那如何培養(yǎng)英語輸出能力?研究發(fā)現(xiàn),對于語言來說,輸入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不斷地積累,而輸出能力的提升則需要不斷的依托輸入信息將自己的知識儲備轉化到實際的應用中來。因此,在核心素養(yǎng)下的英語教學中,學生要基于閱讀(輸入能力)不斷優(yōu)化自己的寫作水平(輸出能力),在閱讀的基礎上不斷豐富自己的英語思維,提升自己的英語邏輯能力,并在閱讀之后盡可能快速形成寫作框架與體系。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當時刻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讀寫結合能力,通過開展實踐課程突破學生英語應用障礙,培養(yǎng)學生讀寫習慣。
例如,老師可以定時進行英語實踐或英語應用能力大比拼活動,內容可以是老師基于學生學習情況準備若干個背景故事或資料,且背景故事盡量緊扣教材中的重點內容。如If you go to a party tomorrow, what will you wear? If you play football with your friends, what will you wear?等。老師將這些背景資料放入信封中讓學生隨機抽取一個,給予5分鐘進行快速閱讀,5分鐘后老師收走資料,然后給學生10分鐘的準備時間,讓學生基于所給資料對資料內容進行解釋或改寫或續(xù)寫,形勢題材不限。學生呈現(xiàn)內容形式可以是上臺直接進行口語匯報,也可以在臺下寫一段小短文。老師基于學生的所呈現(xiàn)的內容可以根據(jù)學生在其中表現(xiàn)出來的問題進行現(xiàn)場抽問,老師抽問的內容也不受限制,學生可以用書信的形式或者口頭的形式進行回答。最終老師基于學生寫作(或口語匯報)和回答問題的情況對學生進行綜合打分,并給出自己真實的意見。這種教育形式可以讓學生意識到英語學習中輸入能力(閱讀)與輸出能力(寫作)協(xié)作配合的重要性,讓學生明白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與語言基本素養(yǎng)構建的重要性。
四、豐富教學資源,提升學生讀寫體驗
中學英語的核心素養(yǎng)對于學生的英語文化素養(yǎng)品質也有較高的要求。而文化素養(yǎng)品質則要求學生對于多元文化的掌握情況。關于這一部分在我國中學英語教材中可以獲得一些有用信息,但這些內容對于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的文化素養(yǎng)品質還遠遠不夠,這時就要求老師從其他側面對這部分欠缺進行補充。針對這一問題,互聯(lián)網與多媒體技術由于其直觀性、互通性與即時性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對上述問題進行補充。互聯(lián)網強大的信息資源可以為英語教學提供豐富的教學元素,并且將互聯(lián)網資源通過多媒體技術全面完美地呈現(xiàn)給學生,這種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增加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語料庫,同時其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體驗度,最終不同程度地提升英語課堂教學質量。
例如,在講解一些較為抽象的知識時,借助互聯(lián)網豐富的資源可以將上課信息完整地通過多媒體呈現(xiàn)到學生的眼前。其內容可以是文字表達,圖片,歌曲,音頻,視頻等。如在講到譯林版初中英語 7A Unit 8 Task中不同年代穿搭部分時,單純的口頭描述可能很難生動形象地展示出不同年代的穿搭風格。這時教師可以在互聯(lián)網中收集相關資料并對資料進行整合,并用圖片或者視頻的方式向同學進行介紹。如可以將毛主席或者周恩來同志穿中山服的照片用多媒體放映出來,同學看到圖片后可以突然意識到60年代的人喜歡保守且正式的穿搭風格,且顏色主要以黃、灰、黑色為主。這樣直觀明了的方式可以降低學生的理解與學習難度,能夠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老師想要講解的重點內容。因此,借助其他寶貴資源來豐富英語課堂的教學體系對核心素養(yǎng)英語讀寫結合工作的推進有著積極的意義。
綜上所述,新時期,教師應當切實明確核心素養(yǎng)下中學英語教學讀寫結合的重要性與意義,并且從根本上明確傳統(tǒng)英語教學模式與核心素養(yǎng)下英語教學觀念上的差異,并從中找到突破口與前進方向。特別注重要堅決摒棄傳統(tǒng)英語教學的陳舊觀念,要敢于嘗試與開發(fā)新的英語教學模式,用創(chuàng)新與多元化的英語課堂盡可能地推動核心素養(yǎng)下中學英語教學改革工作穩(wěn)步前進,盡早實現(xiàn)中學生敢說英語,敢寫英語、敢改英語三個目標,提升中學生英語水平。
參考文獻:
[1]安倩.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英語讀寫結合教學研究[J].中華少年,2020 (5):146+148.
[2]鄭冬花.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中英語讀寫整合式應用[J].中學生英語,2019(3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