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榮華
統(tǒng)編本教材在不同學段都選編了一些長課文,這給學生閱讀理解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同時也給學生素養(yǎng)發(fā)展帶來了新的空間。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長課文在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學價值,教好長課文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
一、在長課文教學中加快閱讀速度,培養(yǎng)學生的快速思維能力
思維敏捷性是良好的思維品質之一,具體指思維主體在思維過程中對客觀事物能做出快速、敏銳的反應?,F(xiàn)代社會飛速發(fā)展,各種信息鋪天蓋地,生活和工作的節(jié)奏越來越快,對人的思維敏捷性提出了高要求。長課文篇幅較長,文字量大,但是課堂教學時間和普通課文差不多,這就需要學生在閱讀長課文時做到眼睛看得快、腦子想得快。為此,長課文教學是提高學生思維敏捷性、培養(yǎng)學生快速思維能力的重要載體。
1.學習速讀方法,加快閱讀速度,培養(yǎng)快速思維能力
閱讀的速度與思維的速度密切相關。提高學生閱讀的速度,可以加快學生眼球轉動,促進學生眼腦反應,從而提高學生思維的速度。課標在第三學段教學目標與內容中指出,“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于300字”。統(tǒng)編本教材非常重視學生閱讀速度的提高,四年級下冊精讀課文《小英雄雨來(節(jié)選)》課后練習、略讀課文《我們家的男子漢》課前學習提示,就開始提出了“嘗試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的要求;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專門編排了“提高閱讀速度”的閱讀策略單元,在“交流平臺”中指出“為了提高閱讀的速度,我們要集中注意力,盡量連詞成句地讀,不要一個字一個字地讀,更不要回讀……”,明確提出了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長課文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計時閱讀、限時閱讀等教學策略,指導學生學習連詞成句、借助關鍵詞句等方法,提高學生閱讀的速度,培養(yǎng)學生快速思維的能力。
2.明確閱讀目的,加快閱讀速度,培養(yǎng)快速思維能力
閱讀目的是否清晰,會直接影響閱讀的速度和思維的速度。沒有目的的閱讀,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思維也容易緩慢而遲鈍;有目的的閱讀,學生注意力常常會集中,思維也會敏捷而活躍。統(tǒng)編本教材十分重視有目的的閱讀教學,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編排了語文要素“學習帶著問題默讀,理解課文的意思”,其實精讀課文后面的練習和略讀課文前面的學習提示中的問題就是課文閱讀的重要目的;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專門編排了“有目的閱讀”的閱讀策略單元,在“交流平臺”中指出“讀文章時,與閱讀目的關聯(lián)性不強的內容,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讀,這樣可以提高閱讀速度”,也明確提出了有目的閱讀的方法。長課文教學中,我們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任務等目的進行閱讀,促進學生閱讀速度的提高,促進學生快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3.先預學再教學,加快閱讀速度,培養(yǎng)快速思維能力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如果學生預習過課文,對課文內容有所了解,再讀課文時就能提高閱讀和思維的速度。統(tǒng)編本教材中的長課文很多是故事性較強的文章,如三年級上冊《賣火柴的小女孩》、四年級下冊《小英雄雨來(節(jié)選)》、五年級上冊《牛郎織女》、六年級下冊《金色的魚鉤》等,有童話、民間故事、小說等多種文學體裁。這些課文雖然篇幅較長,但是學生非常感興趣,自主閱讀的積極性很強。課前,我們可以設計預習單,引導學生預習課文,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初步感知課文內容;課堂教學時,我們就可以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抓住重點和難點,有針對性地展開教學,從而提高學生思維的速度,提升學生快速思維的能力。
二、在長課文教學中加強整體把握,培養(yǎng)學生的整體思維能力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由若干部分、要素構成的有機整體,整體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以整體和全面的視角把握對象為特征的整體思維,是人類重要的思維方式。課標在課程基本理念中反復強調,“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應繼承我國語文教育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注重讀書、積累和感悟,注重整體把握和熏陶感染”。長課文和普通課文相比,篇幅增大,內容增多,對文本整體把握的難度也隨之增加。加上教學時間的限制,長課文教學更需要加強文本的整體教學,減少局部的瑣碎分析。所以,加強整體把握,培養(yǎng)學生整體思維能力,是長課文教學的重要價值。
1.理解主要內容,加強整體把握,培養(yǎng)整體思維能力
把握文章主要內容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目標,也是提升學生整體思維能力的重要路徑。統(tǒng)編本教材非常重視培養(yǎng)學生把握主要內容的能力,三年級下冊第八單元語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復述故事”;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語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學習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第七單元語文要素是“關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學習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專門編排了“學習把握長文章的主要內容”的閱讀教學單元,選編了《小英雄雨來(節(jié)選)》《我們家的男子漢》《蘆花鞋》一組長課文;六年級上冊第八單元《語文園地》中的“交流平臺”全面總結了把握主要內容的方法。長課文教學中,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學習抓住故事要素(起因、經過、結果)、關注主要人物和情節(jié)、列小標題等方法,把握長課文的主要內容,提高學生的概括和歸納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整體思維能力。
2.關注課文題目,加強整體把握,培養(yǎng)整體思維能力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透過眼睛可以看到一個人的靈魂。文章的標題和人的眼睛一樣,是一篇文章的靈魂,抓住課文題目研讀有利于整體把握文本。如四年級下冊《“諾曼底號”遇難記》,課文題目直接交代了文章的主要事件,教學時可以抓住課題引導學生整體思考:“諾曼底號”是怎樣遇難的?遇難時人們的表現(xiàn)是怎樣的,船長的表現(xiàn)是怎樣的?結果又是怎樣的?四年級下冊《小英雄雨來(節(jié)選)》,課文題目直接點明了文章的主要人物,教學時可以抓住課題引導學生整體思考:文章寫了雨來的哪些事?為什么把雨來稱為“小英雄”?六年級下冊《金色的魚鉤》,課文題目直接揭示了文章的重要事物,教學時可以抓住課題引導學生整體思考:課文圍繞魚鉤寫了什么事?為什么魚鉤是金色的……抓住課題展開教學,可以綱舉目張、順藤摸瓜,不僅教給學生閱讀的基本方法,還能夠幫助學生從整體入手,較快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提高學生的整體思維能力。
3.思考核心問題,加強整體把握,培養(yǎng)整體思維能力
提問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方法,好的問題能迅速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學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長課文內容較多,為了化繁為簡、長文短教,教師可以設計核心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整體閱讀思考。統(tǒng)編本教材非常重視導學系統(tǒng)的建構,精心設計閱讀思考題。核心問題可以直接引用精讀課文的課后練習、略讀課文的課前學習提示中的問題,如六年級下冊略讀課文《騎鵝旅行記(節(jié)選)》,教學時可以抓住課文前面的學習提示“說說小男孩尼爾斯變成小狐仙之后,他的世界發(fā)生了什么變化”這個核心問題引導學生整體思考,幫助學生梳理信息:尼爾斯的身體變了——變小了,變弱了,能聽懂動物說話了;尼爾斯的處境變了——雞嘲笑他,貓嚇唬他,牛指責他;尼爾斯的內心變了——從“羞”到“后悔”再到“難過”,從而感受到他勇于反思、知錯能改、關愛父母等特點。抓住一個“變”,很好地幫助學生梳理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全面地評價了人物的特點,同時品味了世界名著的語言魅力。當然,核心問題還可以根據單元的語文要素、課文的文本特點進行靈活設計,如抓住課文中人物心情變化的線索、反復描寫的語句、矛盾沖突的情節(jié)等設計核心問題,提高學生整體把握文本的能力。
三、在長課文教學中加深閱讀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深度思維能力
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對人的思維發(fā)展水平也提出了新要求:未來的人才,不能只有認讀記憶、搜集提取、解釋說明信息的淺層次思維能力,更需要具備篩選判斷、綜合運用、重組創(chuàng)新信息的深層次思維能力。課標在閱讀教學建議中指出,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提倡多角度的、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huán)節(jié),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長課文和普通課文相比,文本信息更加豐富,閱讀視域更加寬廣,正好為學生深度學習和思維發(fā)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間。因此,借助長課文可以引導學生深入閱讀思考,培養(yǎng)學生深度思維的能力。
1.注重點面結合,加深閱讀理解,培養(yǎng)深度思維能力
長課文內容多,但是有限的課時不可能教學很多的內容,這就要求我們精心選擇和取舍教學內容,抓住重點內容、以點帶面地進行教學。如《騎鵝旅行記(節(jié)選)》中寫到了尼爾斯的身體、處境、內心等變化,從文本特點和學生認知規(guī)律出發(fā),課文教學時就要突出尼爾斯內心變化的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抓住關鍵情節(jié)感受尼爾斯的特點;課文教學后,要鼓勵學生閱讀整本書《尼爾斯騎鵝旅行記》,繼續(xù)探尋尼爾斯在旅行中的內心變化,抓住關鍵情節(jié)感受尼爾斯的成長之旅。再如四年級下冊略讀課文《蘆花鞋》,這篇長課文描寫了青銅一家編織蘆花鞋、青銅獨自一人到鎮(zhèn)上賣蘆花鞋、青銅站在雪地中堅持賣蘆花鞋、青銅賣掉自己腳上穿的蘆花鞋等內容。課文教學時,可以根據課前學習提示“默讀課文,為每個部分列出小標題,再和同學交流印象最深的內容”的要求,在學生列好小標題、整體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標注自己印象最深的內容。組織學生交流時,可以抓住學生普遍被青銅賣掉自己腳上穿的蘆花鞋所打動的這部分內容,引導學生抓住青銅兩個“拔”的動作描寫,感受青銅的善良、堅強等品質,習得方法;然后讓學生運用方法閱讀其他內容,抓住描寫青銅語言、行動等關鍵語句進行閱讀批注,進一步感受青銅的懂事、勤勞等品質,從而加深對課文內容及人物特點的理解。
2.分辨主次內容,加深閱讀理解,培養(yǎng)深度思維能力
長課文中的內容,作者往往會根據表達的需要,有的詳寫,有的略寫,力求詳略得當。閱讀時,學生常常關注課文詳寫的主要內容,對課文略寫的次要內容不太關注。在學生理解課文詳寫的主要內容的基礎上,我們可以引導學生關注文中略寫的次要內容,深入探究作者的寫作意圖。如四年級下冊《小英雄雨來(節(jié)選)》這篇長課文,一共由六部分組成,重點教學的是課文第三和第四兩個部分,感受雨來堅強不屈的小英雄形象。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追問:課文既然主要是寫小英雄雨來掩護交通員的感人事跡,為什么第一部分要寫雨來游泳本領高、第二部分要寫雨來上夜校讀書的情景?為什么還要多次描寫還鄉(xiāng)河的美麗景色?在主要內容和次要內容的關系梳理中,更加深刻地感受雨來的英雄形象,感悟文章的表達效果,提高思維的深刻性。
3.關聯(lián)前后內容,加深閱讀理解,培養(yǎng)深度思維能力
小學生由于注意力、思考力欠缺等原因,閱讀長課文時,讀到后面的內容常常會忘記前面的內容,或只關注眼前所讀的內容,缺乏把前后內容有機聯(lián)系起來思考的意識和能力。長課文教學中,我們要經常引導學生把前后內容聯(lián)系起來進行思考。如三年級上冊《賣火柴的小女孩》,學生閱讀時往往會關注課文后面的想象部分、感受小女孩的美好愿望。教學時,我們就可以把課文后面的想象部分和前面的現(xiàn)實描寫部分聯(lián)系起來對比閱讀,從而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再如六年級下冊《十六年前的回憶》這篇長課文,學生閱讀時常常關注文章主體部分——李大釗被捕時及在法庭上的神態(tài)、言行描寫,感受李大釗對革命事業(yè)忠誠、臨危不懼等品質,很少關注文章的開頭和結尾。教學時,我們就可以結合本單元“交流平臺”的內容,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為什么文章開頭和結尾都要寫到“4月28日”這個時間?通過討論,不僅讓學生知道這樣寫既點明了李大釗犧牲的具體日期,暗示了作者一輩子不會忘記父親的遇難日,突出了作者對父親深深的懷念之情;又讓學生知道這樣首尾照應的寫法使文章渾然一體,結構更加嚴謹周密,感受文章首尾照應的表達效果,提升學生思維深刻性的思維品質。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正確把握統(tǒng)編小學語文教材的編寫意圖,充分挖掘統(tǒng)編小學語文教材中長課文的教學價值,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理應成為統(tǒng)編教材長課文教學的著眼點和著力點。
(作者單位:浙江杭州市基礎教育研究室)
責任編輯 楊 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