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巖
(江南大學附屬醫(yī)院 普外科,江蘇 無錫 214400)
據(jù)2019年癌癥中心數(shù)據(jù)表明,我國胃癌發(fā)病率與死亡率均在惡性腫瘤疾病中的第二位和第三位。因此,為提高我國胃癌患者的存活率,急需高效的治療措施進行治療。本次研究選取近三年來經本院檢查救治的胃癌患者50例,將以上患者根據(jù)隨機抽樣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采取不同治療方式,對比治療效果,具體內容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經江南大學附屬醫(yī)院檢查就診的患者50例,將以上患者根據(jù)隨機抽樣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5例。對照組:男15例,女10例,年齡56~72歲,平均(63.25±2.25)歲,觀察組:男13例,女12例,年齡60~75歲,平均(68.25±1.2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經比較無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經系統(tǒng)性病理學檢查確診為胃癌疾病患者;②行全胃手術切除治療的患者;③病灶部位處于肌層和肌底以下的患者;④癌細胞無臟器及遠處轉移擴散的患者;⑤知情同意且自愿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排除標準:①伴有嚴重免疫功能障礙的患者;②具有自身免疫性系統(tǒng)疾病的患者;③具有精神障礙疾病的患者;④嚴重胃癌已實施化療治療的患者;⑤伴隨全身重度感染性疾病的患者;⑥除胃癌外伴有其他癌癥疾病患者;⑦嚴重凝血功能障礙或血液性系統(tǒng)疾病的患者;⑧癌細胞已擴散或轉移的患者。本次研究經倫理委員會批準,參與此次研究的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對照組:本組患者實施傳統(tǒng)開腹全胃切除術治療,指導患者進行術前準備,進入手術室后幫助患者采取合適體位,對患者實施全身麻醉,使患者平躺至手術臺上,在患者胃部的正中間做一個約為20 cm左右的切口,切開胃部后檢查患者周圍組織,診斷癌細胞是否發(fā)生擴散,并觀察患者體內是否存在腹腔積液,以此確定腫瘤的切除范圍[1]。剖開胃部上端結腸韌帶,將胃結腸韌帶分離,充分暴露腸系膜血管,之后清掃淋巴結部位。向上端分離胰腺被膜,充分暴露胃十二指腸動脈,將胃動脈與肝總動脈顯示出來,向左分離橫結腸系膜前葉,直到結腸脾區(qū)后離斷胃脾韌帶,將其結扎,之后離斷胃網膜右側動靜脈,胃右動脈、清掃兩處部位的淋巴結。裸化處理十二指腸,將十二指腸球部切割閉合,清掃腹腔、脾胃左動脈淋巴結,全部切除到食管右側為止的小網膜,并清除附近的淋巴結。切開食管腹膜,將胃隔韌帶離斷,結扎食管賁門,暴露并清掃脾門與脾動脈下的淋巴結,將腫瘤上端5 cm處夾閉,將食管離斷,在屈氏韌帶25 cm處離斷空腸,遠端位置放置吻合器,縫合空腸盲端,在食管空腸與近端空腸約45 cm左右的吻合處實施側吻合,最后閉合系膜孔,將引流管放置完畢后閉合腹腔。觀察組:本組患者實施腹腔鏡全胃切除術治療,在患者臍部做橫切口,將大小在10 mm左右的腹腔鏡,對于患者建立人工氣腹,將壓力值設置在15 mmHg左右,在患者身體右側與左肋下緣前線做切口,將身體右側與左側鎖骨上端中線2 cm處做切口,分別放置5 mm與12 mm的腹腔鏡,將其上提至大網膜,將超聲刀左側游離至橫結腸系膜前葉脾區(qū)處,右側游離至結腸肝曲處,向上游離至胰腺上緣,暴漏胃部動靜脈,清掃各個部位的淋巴結。暴漏肝總動脈后將其離斷,夾閉胃部左側血管和胃部右側動脈。將全部淋巴結清掃完畢后將賁門食管下段裸化,在腹腔鏡的輔助下用直線切割縫合器離斷十二指腸,最后將腹腔鏡的器械撤出。在患者劍突下方做7 cm左右的切口,利用荷包鉗固定食管,將其離斷,將胃部與淋巴結全部切除,縫合食管殘端,在屈氏韌帶25 cm位置處將空腸離斷,將吻合器從遠端空腸放入,盲端用切割縫合器閉合,在距離食管空腸的45 cm處實施腸端吻合,最終固定吻合口,防止引流管后將腹腔封閉。
1.3 觀察指標。對比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術后基本指標、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和應激指標水平,其中并發(fā)癥發(fā)病率包括吻合口出血、腸梗阻、吻合口狹窄以及感染。記錄兩組患者的總并發(fā)癥發(fā)病率:(吻合口出血+腸梗阻+吻合口狹窄+感染)/總數(shù)×100%,并發(fā)癥發(fā)病率越低說明治療效果越好[2]。對比兩組患者術后基本指標,其中包括住院時間、首次排氣時間、術中出血量、切口長度以及手術時間,指標越低說明患者治療效果越好。對比兩組患者血清腫瘤標志物,將血清離心分離后利用電光化學免疫分析法測定血清中的對糖類抗原50、糖類抗原19-9以及胚胎抗原。對比兩組患者的應激指標水平,將血清離心分離后利用反射免疫分析法測定C反應蛋白與皮質醇水平,對比兩組患者的各項檢測指標。
1.4 統(tǒng)計學分析。研究數(shù)據(jù)通過SPSS 21.0計算,“%”表示計數(shù)資料,χ2檢驗,(±s)表示計量資料,t檢驗,P<0.05,數(shù)據(jù)對比有差異。
2.1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病率對比。經比較,觀察組患者總并發(fā)癥發(fā)病率低于對照組(P<0.05)。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病率[n(%)]
2.2 兩組患者術后基本指標對比。經比較,觀察組術后各項指標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如表2所示。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基本指標(±s)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基本指標(±s)
組別 例數(shù) 術后基本指標住院時間(d) 首次排氣時間(d) 術中出血量(ml) 切口長度(cm) 手術時間(min)觀察組 25 8.25±1.68 2.45±0.13 126.45±17.59 5.24±0.98 241.58±10.48對照組 25 12.54±2.26 3.56±1.12 215.56±19.35 16.87±1.79 242.87±12.45 t - 7.6171 4.9223 17.0381 28.4950 0.3963 P -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6936
2.3 兩組患者血清腫瘤標志物對比。經比較,觀察組患者血清腫瘤標志物低于對照組(P<0.05)。如表3所示。
表3 兩組患者血清腫瘤標志物對比(±s)
表3 兩組患者血清腫瘤標志物對比(±s)
組別 例數(shù)血清腫瘤標志物對糖類抗原50(U/mL)糖類抗原19-9(U/mL)胚胎抗原(ng/l)觀察組 25 13.47±3.68 30.67±10.15 8.68±2.56對照組 25 26.59±6.45 39.58±15.67 16.98±6.37 t - 8.8339 2.3862 6.0450 P - 0.0001 0.0210 0.0001
2.4 兩組患者應激指標水平對比。經比較,觀察組應激指標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如表4所示。
表4 兩組患者應激指標水平對比(±s)
表4 兩組患者應激指標水平對比(±s)
應激指標水平組別 例數(shù)C反應蛋白水平(ng·mL-1) 皮質醇水平(U·1-1)觀察組 25 147.25±18.46 20.34±4.37對照組 25 185.47±20.64 23.45±5.89 t - 6.9012 2.1202 P - 0.0001 0.0392
胃癌是指發(fā)病在胃部的癌癥疾病,其癌細胞主要發(fā)病于胃黏膜上皮細胞,其中最常見的病理類型以腺癌為主,患者會出現(xiàn)消化不良、上腹痛、貧血、厭食、上腹部腫塊、到胃癌晚期會出現(xiàn)疼痛加劇、嘔血黑便的癥狀[3-4]。胃癌的主要發(fā)病原因為胃黏膜上皮細胞失去控制,使癌細胞不僅生長在胃壁,還會擴散蔓延,入侵其他相鄰器官,最后還可能入侵淋巴系統(tǒng),導致淋巴結轉移,并可通過血液或癌細胞脫落等途徑使癌細胞擴散到胃外部,使癌細胞傳播至其他器官。胃癌根據(jù)進程不同的分期又可分為早期、中期、晚期。早期:癌細胞局限于黏膜層內,未突破黏膜肌層,未浸潤至黏膜下層。早期癌細胞在一般情況下不會發(fā)生轉移,可通過內鏡引導將癌細胞切除,從而治愈疾病。而其他進展性胃癌被分為中期和晚期。早期胃癌患者其治療后5年內的生存率高達90%,而對于晚期的胃癌患者,其5年內的生存率至今仍不到30%。除此之外,胃癌根據(jù)組織病理學分類可分為腺癌腸型胃癌、腺癌彌漫型胃癌、乳頭狀腺癌、管狀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細胞癌、腺鱗癌、鱗癌、小細胞癌、未分化癌等。根據(jù)癌細胞分化程度可分為高分化程度、中度分化程度和低分化程度。一般情況下,癌癥疾病分化程度越低,惡性程度越高。胃癌是惡性腫瘤的一種,可直接蔓延至相鄰器官,如食管、肝臟、胰腺、大網膜等,也通過淋巴結或血液傳播至肺、腹膜、腎上腺、腎、腦、骨髓等部位,即使癌細胞脫落,到腹腔也可以脫落于卵巢和直腸中。對于該病的治療,早期患者可通過手術治療,并可以取得治愈的效果。對于已經出現(xiàn)轉移的患者,綜合手術+化療或生物制劑靶向治療等手段,治愈率相對較低,并且有復發(fā)可能。
胃癌疾病是目前全球最常見的腫瘤之一,在2018年全球數(shù)據(jù)顯示胃癌疾病的發(fā)病例數(shù)約為103.3萬例、死亡例數(shù)約為78.3萬例。根據(jù)流行病學統(tǒng)計顯示,胃癌疾病的發(fā)病率在惡性腫瘤中是全球范圍內排行第五的腫瘤疾病,其死亡率在全球范圍內排行第三,男性患者發(fā)病率高于女性,是女性患者的2倍,農村發(fā)病率高于城市。在地球范圍內該病好發(fā)于全球東亞地區(qū),我國是東亞地區(qū)中發(fā)病率最高的重災區(qū)[5]。早期胃癌患者無明顯癥狀,具有可能并發(fā)萎縮性胃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癥狀,以上癥狀并非早期胃癌病灶本身所致。一般情況下,當患者出現(xiàn)腹部癥狀加重、納差、消瘦、貧血、黑便等嚴重癥狀時,大部分患者已經為進展期胃癌。對于平時有患有胃炎、胃潰瘍等胃病的患者來說,腹痛會失去原有疼痛的規(guī)律性,進食或者用藥后疼痛程度不變或加重。若胃癌引起患者體內臟器穿孔,可會引起劇烈的刀割樣腹痛。對于嘔血、黑便癥狀的患者來說,部分胃癌患者會出現(xiàn)長時間的大便的顏色發(fā)黑,顏色如柏油色。部分患者的嘔吐物中可能帶血,少數(shù)可能嘔出大量血液。對于出現(xiàn)梗阻或吞咽功能困難的患者來說,患者腫瘤的生長部位可以導致患者胃部的入口狹窄,侵及食管下段時,從而導致患者出現(xiàn)吞咽困難、反流等癥狀。對于伴有腹部腫塊的患者來說,晚期胃癌患者,上腹部可能摸到包塊,壓迫時有疼痛感。對于伴有營養(yǎng)不良的患者來說,胃癌患者通常會出現(xiàn)進行性營養(yǎng)不良,體重在短期內下降明顯,并出現(xiàn)貧血、水腫等癥狀。早期診斷是治療胃癌疾病的重點,早期診斷的關鍵在于對可能發(fā)病胃癌的人群進行胃鏡篩查和隨訪,胃鏡檢查對于胃癌的早期篩查具有重要作用。對于高危人群來說,即使沒有臨床相關癥狀,也應適當進行胃鏡檢查。早期胃癌可考慮內鏡下ESD術治療,對于進展期胃癌來說外科手術治療是治療的基礎,手術前、后開展的放療、化療能加強療效[7]。對于無法手術根治的胃癌,通過放療、化療等治療方法,有可能轉化為可手術的情況,即使不能手術,通過綜合治療也有助于延長生存時間,改善生存質量。腫瘤分期、分型、患者身體情況等因素都會影響治療方案的制訂,醫(yī)生會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最合適的療法。為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需要改變傳統(tǒng)治療方式。腹腔鏡輔助全胃切除術,可以在腹腔鏡的引導下進行全胃切除治療,與傳統(tǒng)治療模式相比,具有切口小,操作便捷等優(yōu)勢。根據(jù)本次研究可知,觀察組各項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由此說明,對于胃癌全切手術患者實施腹腔鏡輔助,可幫助患者提高治療效果,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病率,對臨床應用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