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 東臺市博物館
內(nèi)容提要:東臺開莊遺址2018—2019年度的發(fā)掘共發(fā)現(xiàn)各類遺跡51個(組),出土陶器、石器、玉器和骨角牙器等各類遺物200余件,另發(fā)現(xiàn)大量有加工痕跡的動物骨角料。開莊遺址發(fā)現(xiàn)的龍山文化時期遺存直接疊壓良渚文化晚期的層位,這一疊壓關系在江淮東部地區(qū)是首次發(fā)現(xiàn),提供了江淮東部龍山時期遺存與良渚文化早晚關系的直接證據(jù),并為討論二者的文化關系提供了可能。
開莊遺址位于江蘇省東臺市溱東鎮(zhèn)開莊村東北,江淮東部蘇北里下河平原水蕩地區(qū)一四面環(huán)河的圩田中央(圖一),坐標東經(jīng)120°8 37,北緯32°41 25,海拔2.2米左右。遺址西北與興化市戴南鎮(zhèn)毗鄰,溱東鎮(zhèn)在其東南3.5千米,時堰鎮(zhèn)在其東北5千米,泰東河在其正東1千米處。
圖一// 開莊遺址位置示意圖
1995年12月,東臺市前進磚瓦廠在挖溝取土時發(fā)現(xiàn)了石器和大量陶器,后經(jīng)當?shù)匚奈锊块T調查,確認此處為一新石器時代遺址,并于當月對遺址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fā)掘[1]。為配合國家文物局“十三五”規(guī)劃,“考古中國”重大研究工程“從崧澤到良渚——長江下游區(qū)域文明模式研究”課題的開展,南京博物院聯(lián)合東臺市博物館于2018年底對開莊遺址進行了考古勘探,同時開始發(fā)掘??碧奖砻?,開莊遺址現(xiàn)存為近東西向不規(guī)則圓形,南北長近60、東西寬約80米,面積約5000平方米,與早年記錄的27000多平方米[2]出入較大。
本次發(fā)掘選取遺址保存最好的區(qū)域按正北方向以網(wǎng)絡法布方,共布10×10米探方8個,分別編號為 2019DKTS1W1—TS1W3、TS1E1—TS1E4和TS2E4(下文介紹地層、遺跡及遺物時,均省略探方前綴“2019DK”),實際發(fā)掘面積621平方米。共發(fā)現(xiàn)各類遺跡51個(組),其中建筑遺存2組、水井3眼、灰坑43個、灰溝3條(圖二)。出土包括陶器、石器、玉器和骨角牙器在內(nèi)的各類遺物200余件,另發(fā)現(xiàn)大量帶有砍砸、切割、磨制和鉆孔等加工痕跡的動物骨角料。
圖二// 發(fā)掘區(qū)總平面圖
開莊遺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堆積保存較好,可分為兩個階段,主體文化內(nèi)涵應屬江淮東部地區(qū)的龍山時期文化遺存;良渚文化遺存位于遺址最底部,不甚豐富。現(xiàn)將有關情況簡報如下。
開莊遺址的地層堆積厚1.2~1.9米,自上而下可以劃分為11層。在遺址的中心部位,地層多較水平,遺址邊緣分布較多斜坡狀堆積,整體上呈黃褐色較致密黏土與深灰黑色疏松黏土交錯疊壓的堆積形態(tài)?,F(xiàn)以TS1E4南壁為例進行介紹(圖三)。
圖三// TS1E4南壁剖面圖
①層:耕土層,灰褐色黏土,略疏松,內(nèi)含少許青花瓷片、陶片及鐵塊等。厚0.3~0.45米。近水平狀遍及全方。
②層:深灰褐色黏土,較質密、板結。該地層較純凈,包含物極少,但內(nèi)含大量螺螄殼。深0.45~0.55、厚0.1~0.25米。水平狀遍及全方。G1開口于該層下。
③a層:灰褐色黏土,較細密,內(nèi)含少許陶片及獸骨。深0.5~0.8、厚0.1~0.35米。水平狀遍及全方。H1—H5、H9—H11、H36—H38、H41—H44等15個灰坑開口于該層下。
③b層:深褐色淤黏土,較純凈。深0.75~0.8、厚0~0.1米。分布于探方東南部。
④a層:青黃色黏土,略致密,較純凈,內(nèi)含較多水銹斑及結核顆粒。深0.64~0.78、厚0~0.27米。自東向西呈斜坡狀由TS1W1進入TS1W3。
④b層:青灰色黏土,略致密,較純凈,內(nèi)含較多水銹斑。深0.87~1.01、厚0~0.31米。自東向西呈薄層狀分布于TS1W2和TS1W3兩方內(nèi)。
⑤a層:青灰色黏土,較致密,略板結,出土少許陶片及獸骨等遺物。深0.95~1.2、厚0~0.3米。僅見于TS2E4東北角。H6開口于該層下。
⑤b層:黃褐色黏土,略泛黑,較疏松,內(nèi)含較多陶片、獸骨及石器等。深0.75~1.05、厚0~0.35米。分布于探方東南部。H7、H8開口于該層下。
⑤c層:灰黑色黏土,較疏松,夾雜大量水銹斑及大量陶片、獸骨、石器等。深0.85~1.1、厚0~0.25米。分布于探方東南角。H28、H31、G2開口于該層下。
⑥層:黃褐色黏土,略泛黑,較致密,夾雜大量棕黃色結核顆粒。出土遺物豐富,包含較多陶片及獸骨、石器等。深0.7~1.05、厚0~0.2米。主要分布于探方西南角。
⑦層:深灰褐色黏土,較松軟。內(nèi)含較多陶片及若干獸骨、石器等。深0.95~1.5、厚0~0.2米。分布于探方東南大部。H17、J2、F1開口于該層下。
⑧層:黃褐色黏土,較致密,內(nèi)含較多棕黃色結核顆粒、陶片、獸骨及石器等。深0.85~1.15、厚0~0.25米。分布于探方西南一隅。H12、H19、H20、H21、H22、H39、H40、H46、H48、H51開口于該層下。
⑨層:黃灰色黏土,較板結,內(nèi)含大量棕黃色結核顆粒。出土較多陶片及獸骨等。深0.65~1.15、厚0~0.4米。自東南向西北呈斜坡狀分布于探方西北大部。H13、H15、H29、H30、H35、H45、J1開口于該層下。
⑩a層:灰黑色黏土,稍發(fā)紅,質軟疏松,出土遺物有陶片及少許獸骨、石器等。深1~1.45、厚0~0.3米。主要分布于探方西半部。
⑩b層:黑褐色黏土,較疏松,內(nèi)含大量灰屑、陶片、獸骨及少許石器等。深0.75~1.25、厚0~0.5米 。分布于 遺址中西部 TS1E1—TS1E3、TS1W1—TS1W3諸方。開口于該層下的遺跡有H25、G3、F2和J3等。
開莊遺址的良渚文化遺存不甚豐富,主要包括建筑遺存、水井、灰坑、灰溝和若干陶器等遺物。
1.建筑遺存
1座。僅保留柱坑若干。
F2 開口于⑩b層下,現(xiàn)僅殘存6個柱坑,其中ZK3、ZK4和ZK6位于南端東西向排成一排,ZK1、ZK2、ZK5位于北端也東西成排。F2現(xiàn)存南北長2.2~2.5、東西寬3.8~4.1米(以柱坑中心計)(圖四)。
圖四// F2平、剖面圖
ZK1平面近東西向橢圓形,斜直壁略內(nèi)收,底近平,長1.0、寬0.7、深0.26米。坑底近東西向橫置一截圓木,圓木長74.6、直徑17厘米。坑內(nèi)填灰黃色黏土,填土較純凈,內(nèi)雜少許破碎陶片。填土內(nèi)無明顯柱洞痕跡。ZK2平面為南北向略不規(guī)則橢圓形,斜直壁略內(nèi)收,底部南高北低呈斜坡狀,長0.94、寬0.64、深0.24~0.26米??拥捉媳毕蚱街靡槐獗∧景澹景鍍H余殘痕,不可提取,長79、寬21.3厘米??觾?nèi)填灰黃色黏土,較純凈,內(nèi)雜少許陶片。填土內(nèi)無明顯柱洞痕跡。ZK3平面近圓形,斜直壁略內(nèi)收,底近平,長0.53、寬0.53、深0.18米??拥讬M置一近南北向圓木,圓木長47、直徑8.5~14.9厘米。坑內(nèi)填暗灰褐色黏土,填土較純凈,內(nèi)雜少許破碎陶片。填土內(nèi)無明顯柱洞痕跡。ZK4平面為近東西向橢圓形,斜弧壁內(nèi)收,鍋底,長0.97、寬0.71、深0.32米??拥字孟嗷クB壓圓木兩根,其中底部橫木偏于坑內(nèi)東端,近南北向,長34、直徑12.8厘米。上部圓木近東西向偏于坑內(nèi)北端,長70.4、直徑17~19厘米。坑內(nèi)填暗灰褐色黏土,填土較純凈,內(nèi)含少許陶片。填土內(nèi)無明顯柱洞痕跡。ZK5坑體應遭⑩b層破壞而不存,僅余東西向圓木一根。圓木長83、直徑23.5厘米。ZK6平面近東西向橢圓形,斜直壁,南北高中間低的凹弧底,長1.05、寬0.68、深0.30~0.34米??拥茁云咸帣M置圓木一根,圓木長74.7、直徑19.2厘米??觾?nèi)填暗灰褐色黏土,填土較純凈,內(nèi)含少許陶片。填土內(nèi)無明顯柱洞痕跡。
根據(jù)這些柱坑、圓木或木板的結構及分布規(guī)律推測,F(xiàn)2可能為近東西向的干欄式建筑,各柱坑內(nèi)圓木或木板均應為木礎,起支撐作用。
2.水井
1眼。
圖五// J3平、剖面圖
3.灰坑
6座。均位于發(fā)掘區(qū)東端。坑口形狀一般近圓形,直壁或斜直壁、平底。
圖六// H32平、剖面圖
圖七// H33平、剖面圖
4.灰溝
1條。
G3 開口于⑩b層下,打破生土。平面近東北西南向曲尺形。南北長6.6、東西寬1.3~2、深0.38~0.62米。溝壁斜直內(nèi)收,溝底自東北向西南漸深。溝內(nèi)填淺灰褐色疏松黏土,近底部夾雜青灰色生土塊。溝內(nèi)出土遺物較少,主要有夾砂紅陶、泥質灰陶、泥質黑陶及木塊等(圖八)。
圖八// G3平、剖面圖
遺物種類有陶器、石器和骨器等,以陶器的數(shù)量為最多。
1.陶器
陶質分夾砂、泥質和夾炭三大類。夾砂陶以褐或紅色為主,黑色較少。泥質陶有黑陶、褐陶、灰陶和紅陶,以黑陶最多,褐陶、灰陶其次,紅陶最少。夾炭陶少見,僅有黑陶和褐陶兩種,數(shù)量相當。器表大多為素面,紋飾主要有弦紋、籃紋、刻劃紋、附加堆紋、繩紋、方格紋和鏤孔等,個別器物表面飾精美的刻劃圖案。主要器形有罐、鼎、豆、盤、盆、缸、釜、缽和器蓋等。
罐 多為泥質灰胎陶,少量夾細砂,器表黑皮多磨光。根據(jù)是否有系,可分兩型。
A型 有系罐。又可依口部形態(tài)的不同劃分為兩個亞型。
Aa型 斂口。B-TS1E3⑩b∶4[3],泥質黑皮灰胎。子斂口,圓唇,圓鼓腹,腹部殘存兩周弦紋,雙系作橋形??趶?.3、殘高5.6厘米(圖九∶6)。
圖九// 良渚文化陶器
Ab型 侈口。B-TS1W2⑩b∶1,泥質黑皮灰胎。方唇,斜直沿,沿上對附兩鈕形系,圓鼓腹。口徑 19.2、腹徑 25.5、殘高 9.5厘米(圖九∶5)。B-TS1W2⑩b∶3,泥質黑陶,圓唇,斜折沿,沿下設系。口徑20.2、殘高4.3厘米(圖九∶2)。
B型 無系罐。又依領部高矮的不同分為兩個亞型。
Ba型 高領。H33②∶3,泥質黑皮灰胎。領近直,圓肩,斜弧腹,平底微鼓,管狀流缺失,素面。腹徑23.2、底徑12.5、殘高24.2厘米(圖九∶16)。B-TS1E4∶1,夾炭黑皮灰胎。侈口,方唇,平折沿,圓肩處飾兩周凸弦紋??趶?3.2、殘高9.2厘米(圖九∶10)。B-TS1E4∶2,泥質黑皮灰胎。侈口,圓唇,斜直領,斜肩??趶?2.5、殘高6.2厘米(圖九∶7)。B-TS1W1⑩b∶3,泥質黑皮灰胎,黑皮多剝落。侈口,尖圓唇,斜肩,肩飾兩周凸棱??趶?2、殘高5.3厘米(圖九∶11)。B-TS1E2⑩b∶4,泥質黑陶。侈口,尖方唇,斜折沿,沿面內(nèi)凹,斜直領,斜肩,素面。口徑21.7、殘高8.3厘米(圖九∶3)。
1.F1俯拍
2.H13內(nèi)的獸骨堆積
3.陶罐(H32②∶2)
4.陶鼎(TS1W1⑩b∶1)
5.陶釜(H33②∶1)
6.陶鼎(TS1E3⑦∶5)
Bb型 無領。H32②∶2,泥質磨光黑陶。侈口,圓唇,斜折沿,斜肩,鼓腹,肩腹交界處飾一圈凸棱,矮圈足。肩部以細密陰線刻劃一組共4只神鳥圖案。口徑6.5、腹徑12、底徑6.2、高8.9厘米(圖九∶12;封二∶3)。B-TS1E1∶1,夾砂褐陶。侈口,尖圓唇,折沿,器腹上端飾一周弦紋??趶?1.6、殘高6.4厘米(圖九∶1)。B-TS1E2⑩b∶1,泥質灰陶。侈口,尖圓唇,卷沿,鼓腹,素面??趶?3.2、腹徑17.2、殘高11厘米(圖九∶13)。B-TS1E2⑩b∶2,泥質灰陶。侈口,圓唇,卷沿,鼓腹,素面??趶?5.1、腹徑18.8、殘高11厘米(圖九∶14)。
鼎 鮮有完整器出土,多為口沿或鼎足,以夾砂黑或灰褐陶較為多見,偶見夾炭陶。TS1W1⑩b∶1,夾砂褐陶。侈口,尖唇,平沿,沿面存一周接茬,圓弧腹,側扁足,足面兩側各飾3道刻劃紋??趶?15.3、殘高 9.5厘米(圖九∶9;封二∶4)。B-TS2E4∶2,盆形鼎,夾炭黑陶。侈口,圓唇,卷折沿,素面。口徑25.4、殘高7.0厘米(圖九∶4)。B-TS1E3∶2,夾炭黑陶。侈口,圓唇,折沿,沿面略內(nèi)凹,素面。口徑14、殘高5厘米(圖九∶8)。鼎足以“T”字形最多,其他還有側裝扁足、魚鰭形足和錐形足等。B-TS1E4∶4,泥質黑皮灰胎?!癟”字形足,足背飾有兩組刻劃紋,足尖內(nèi)側飾一凹弧。殘高10厘米(圖一一∶3)。B-TS1E3∶9,夾砂褐陶。“T”字形足,兩側足面各飾3道刻劃紋,足背殘存10道刻劃紋。殘高10.7厘米(圖一一∶2)。B-TS1W2∶4,夾砂黑陶。錐狀足。殘高8.3厘米(圖一一∶4)。B-TS2E4∶8,夾砂灰陶。錐狀足。殘高7.5厘米(圖一一∶5)。B-TS1E3∶7,夾炭褐陶。側裝扁足,兩面各飾4道刻劃紋。殘高7.1厘米(圖一一∶7)。B-TS1E3∶8,夾砂褐陶。側裝扁足,足面飾3或4道刻劃紋。殘高7.9厘米(圖一一∶9)。
圖一〇// 良渚文化陶器
圖一一// 良渚文化遺物
豆 數(shù)量不多,均為泥質陶。以豆盤差異劃為兩型。
A型 折腹。B-TS1W1⑩b∶2,泥質黑陶。敞口,圓唇,素面。口徑18、殘高2.7厘米(圖一〇∶10)。B-TS1E2⑩b∶5,泥質磨光黑陶。敞口,圓唇,碟形盤,圈足上部飾一周凹弦紋及戳印小圓孔??趶?8、殘高4.9厘米(圖一〇∶2)。
盆 B-TS1E3⑩b∶1,夾砂褐陶。斂口,方唇,斜直腹內(nèi)收,腹飾十周凹弦紋??趶?6.3、腹徑38、殘高11厘米(圖一〇∶5)。
缸 多為夾砂黑陶,夾砂紅或褐陶也較多。H33②∶2,夾砂黑陶。斂口,方唇,小斜折沿,瘦長腹,底殘,器腹?jié)M飾斜行粗籃紋??趶?3、殘高55.4、最大腹徑48.8厘米(圖一〇∶3)。B-TS2E4∶1,夾砂黑皮灰胎。斂口,方唇,斜平沿,斜直腹內(nèi)收,飾橫籃紋。殘長9.7、殘寬7.1厘米(圖一一∶1)。
釜 皆為夾炭陶,黑褐或灰褐色。H33②∶1,夾炭灰陶。侈口,圓唇,寬折沿,圓弧腹,圜底??趶?4.7、高13.1厘米(圖一〇∶8;封二∶5)。
器蓋 多夾砂陶。H32②∶1,夾砂褐陶。覆碗形,圈足狀捉手,口沿內(nèi)側刮抹一周淺槽,并于口沿上留一缺口,器表有煙炱痕,素面。口徑21.9、高7厘米(圖一〇∶1)。B-TS2E4∶4,夾砂褐陶。殘存大圈足狀捉手。捉手徑9.2、殘高2.9厘米(圖一〇∶4)。
2.石器
2件。H33①∶1,灰白色礪石,殘存近方形,6面均經(jīng)磨礪。長6.7、寬6.5、厚2.6厘米(圖一一∶10)。
3.骨制品
3件。
骨鑿 TS1E3⑩b∶3,哺乳動物長肢骨制成,兩端細中間粗呈梭形,雙面刃,器表密布磨痕,器身保留髓孔。長10.67、寬1.33、厚1.07厘米(圖一二∶1)。
圖一二// 良渚文化遺物
骨料 H33②∶4,以剖開的半根哺乳動物肢骨精磨而成。長14.5、寬1.3~1.5厘米(圖一二∶3)。
鹿角料 TS1E3⑩b∶1,以鹿角杈枝為原料,豎向斷茬處雙面均見切割槽,鹿角遠端正反面計,6道刻劃痕,被一周切割槽橫截。殘長10.4厘米(圖一二∶2)。
⑩a層及以上的龍山文化時期地層內(nèi)也出土了較多數(shù)量的良渚文化陶器,器形有鼎、豆、尊、缸、鬶、闊把杯及雙鼻壺等。
鼎 鼎足多見,主要有側裝魚鰭形(圖一三∶2)和正裝扁鏟形等(圖一三∶4、6)。
圖一三// 龍山文化時期層內(nèi)的良渚文化遺物
豆 數(shù)量略多,均為泥質陶,多素面。TS1E4⑦∶4,泥質黑陶。侈口,圓唇,斜腹近底處飾一圈垂棱,殘圈足上可見4個圓形大鏤孔,素面。口徑19.9、殘高5.2厘米(圖一三∶8)。B-TS1E4⑤b∶1,缽形豆,泥質灰陶。侈口,尖圓唇,斜折腹分三級內(nèi)收??趶?4.7、殘高5.9厘米(圖一三∶7)。
尊 B-TS1W1⑨∶3,殘存圈足。圈足呈束腰喇叭狀,足底出臺,上下各飾3道凹弦紋,弦紋中間為5組由兩個未穿透半圓形夾一圓形鏤孔組成的紋飾。器腹外底飾3道篦劃紋。圈足徑18.4、殘高7厘米(圖一三∶10)。
缸 B-TS1W1⑨∶1,夾炭黑陶。侈口,圓唇,直領,沿下飾一周凸棱,凸棱下飾一周刻劃“人”字形紋飾??趶?1.2、殘高7.2厘米(圖一三∶9)。
鬶 數(shù)量較多。泥質白陶多微泛紅。素面為主,少量局部飾篦劃紋。B-G2②∶13,鬶流,殘高8.5厘米(圖一三∶1)。
闊把杯 僅見杯把一只。B-TS1E2⑨∶4,泥質磨光黑陶。近杯身處飾兩小圓孔,末端飾刻劃弦紋。長8.1、殘寬4.2厘米(圖一三∶3)。
雙鼻壺 僅見壺蓋一只。TS1E4⑤b∶6,泥質灰陶。子口,蘑菇鈕,蓋面飾一組3個圓形小鏤孔。直徑6.2、高2.8厘米(圖一三∶5)。
開莊遺址龍山時期文化遺存堆積豐富、保存較好,是本次發(fā)掘的主要收獲。
遺跡種類有建筑遺存、水井、灰坑及灰溝等。
1.建筑遺存
1座。只有若干柱坑保留。
F1 開口于⑦層下,現(xiàn)存僅4個柱坑及1節(jié)圓木。ZK1和ZK2位于TS2E4西壁下,南北向排成一列,二者相距1.7米(以柱坑中心計);ZK3、ZK4在距ZK1、ZK2(以柱坑中心計)1.7~2.1米處近南北向排列,二者相距1.8米(以柱坑中心計)(圖一四;封二∶1)。
圖一四// F1平、剖面圖
ZK1平面呈不規(guī)則圓形,斜直壁略內(nèi)收,底近平,長0.67、寬0.59、深0.25米??拥捉鼥|西向橫置一截圓木,圓木長57.8、直徑5.9~8.9厘米,下壓一西南—東北向圓木,該圓木長44.4厘米,直徑10.4~13.3厘米。坑內(nèi)填較純凈灰黃色黏土。填土內(nèi)無明顯柱洞痕跡。ZK2平面呈不規(guī)則長圓形,斜弧壁,鍋底,長0.41、寬0.41、深0.15~0.19米。坑底近東西向橫置圓木一根,圓木長31、直徑16.3厘米??觾?nèi)填灰黃色較純凈黏土。填土內(nèi)無明顯柱洞痕跡。ZK3平面近圓形,斜直壁略內(nèi)收,底近平,長0.59、寬0.54、深0.26厘米??拥讬M置一東北—西南向圓木,圓木長44.4、直徑15.6~18.5厘米??觾?nèi)填暗灰黃色黏土,填土較純凈。填土內(nèi)無明顯柱洞痕跡。ZK4平面近圓形,斜直壁略內(nèi)收,底近平,長0.80、寬0.74、深0.22米??拥讝|西兩側置近南北向圓木兩根,二者之間平置一塊長方形木板。自西向東,3根木頭的尺寸分別為57.8×10.4、47.4×16.3~19.3和52×8.9厘米。坑內(nèi)填暗灰黃色黏土,填土較純凈。填土內(nèi)無明顯柱洞痕跡。ZK2和ZK3之間的木塊近三角形,應為掉落的建筑構件,其外無坑。長60、寬20.8厘米。
與F2相似,F(xiàn)1可能為近南北向的干欄式建筑,各柱坑內(nèi)圓木或木板也應為起支撐作用的木礎。
2.水井
1眼。
J1 土坑井。開口于⑨層下,平面近圓形,口部東西長1.3、南北長1.3米,底部東西長1.15、南北長1.1米。上壁略斜收、下壁近直,平底,深1.40~1.46米。井內(nèi)填土可分兩層:①層青灰色黏土,稍硬,夾雜黃褐土塊,厚0.74~0.79米;②層青白色黏土,略松軟,夾雜灰土塊,厚0.65~0.67米。近井口北壁上嵌圓木一根,井底出土兩只完整陶罐及一節(jié)方木(圖一五)。
圖一五// J1平、剖面圖
3.灰坑
數(shù)量最多,共計37個。大多呈口大底小斜直壁的筒狀,少數(shù)略不規(guī)則。
H13 開口于⑨層下,平面應為南北向橢圓形,發(fā)掘了北半部。發(fā)掘部分南北長0.84、東西長1.07米,斜壁內(nèi)收,平底,深0.56~0.61米??觾?nèi)填土稍疏松,灰色夾雜黃銹斑,出有少許陶片。距開口深約0.21米以下部分堆填了大量未成年哺乳動物的細碎骨骼(圖一六;封二∶2)。
圖一六// H13平、剖面圖
H39 開口于⑧層下,平面呈橢圓形。南北長1.61、東西寬1.53、深0.67~0.71米。斜壁,平底??觾?nèi)淺灰黑色填土較緊密,包含少量細碎獸骨??拥壮鐾亮?根較完整鹿角(圖一七)。
圖一七// H39平、剖面圖
4.灰溝
1條。
G2 開口于⑤c層下,東北—西南向長條形。南北長16.2、東西寬1.25~1.81、深0~1.13米。斜弧壁,溝底略有起伏。溝內(nèi)填土分兩層:①層為淺灰黃色黏土,厚0~0.81米;②層為淺灰黑色黏土,厚0~0.47米,其中出土大量陶器和若干石器及骨角器等(圖一八)。
圖一八// G2平、剖面圖
主要是陶器,其他還有石器、玉器和骨角牙器等。
1.陶器
陶質分泥質和夾砂兩大類,前者占絕大多數(shù)。泥質陶有灰陶、黑陶和紅褐陶3種,灰陶和黑陶數(shù)量較多,黑陶器表多打磨光亮。夾砂陶主要是黑陶和紅褐陶,以前者為主,器表多施陶衣,胎芯則多發(fā)灰或泛褐。陶器一般為素面,施紋飾者數(shù)量極少。除較多的輪制弦紋可見外,其他紋飾主要有繩紋、籃紋、水波紋、菱形方格紋、附加堆紋、刻劃紋、戳印紋、鏤孔和捺窩等(圖一九),其中繩紋多施于鼎腹中下部,數(shù)量最多,形式也最多樣,不僅有粗細之分,也有排列樣式的差別。捺窩多施于鼎足足背之上,絕大多數(shù)的鼎足都有對捏足尖的習慣。主要器形有罐、鼎、豆、盤、缽、壺、盆、甕、甗、杯、器蓋和紡輪等。
圖一九// 龍山文化時期陶器紋飾
罐 數(shù)量較多,主要是泥質黑陶,器表多經(jīng)磨光,陶胎多呈青灰或灰褐色。根據(jù)是否有系,可分兩型。
A型 有系罐。B-TS1E3⑦∶2,泥質灰陶。子斂口,圓唇,圓鼓腹,腹部殘存兩周弦紋,肩部設一對橋形系??趶?、殘高5.6厘米(圖二〇∶10)。
圖二〇// 龍山文化時期陶器
B型 無系罐。又依領部高矮的不同劃分為兩個亞型。
Ba型 高領。B-TS1E4⑥∶1,泥質灰陶。斜直口,尖唇,斜肩,素面??趶?4、殘高7.3厘米(圖二〇∶15)。
Bb型 無領。J1②∶1,泥質黑皮灰胎。侈口,圓唇,斜折沿,鼓腹,大平底,素面??趶?0、腹徑12.3、底徑8、高11.8厘米(圖二〇∶11)。J1②∶2,泥質黑皮灰胎。侈口,圓方唇,斜折沿,沿面微內(nèi)凹,圓肩,最大腹徑偏上,大平底,素面??趶?6、腹徑19.3、底徑11.8、高18.4厘米(圖二〇∶16)。B-TS1E4⑧∶2,泥質黑陶。侈口,尖圓唇,卷折沿,扁鼓腹,腹部殘存兩道弦紋??趶?6.4、腹徑28.3、殘高6厘米(圖二〇∶13)。B-TS1W1③a∶1,泥質黑陶。斂口,方圓唇,唇面飾一周凹槽,束頸,斜肩,腹飾斜向中繩紋。口徑19、殘高5.2厘米(圖二〇∶14)。
小罐 數(shù)量很少。TS1W1⑧∶12,泥質黑皮灰陶,黑皮多剝落。斜肩,鼓腹,圈足,素面。腹徑8、殘高4.6厘米(圖二〇∶7)。
鼎 完整器極少,多為口沿殘片或鼎足。夾砂陶為主,泥質陶較少。口沿多方唇、折沿,沿面多略內(nèi)凹,鼎腹中下部多飾繩紋。依鼎腹差異,可分為兩型。
A型 盆形鼎。B-TS1E2⑦∶1,夾細砂灰黑陶。侈口,方唇,折沿,沿面略內(nèi)凹,鼓腹飾斜向中繩紋??趶?1、殘高9.8厘米(圖二〇∶2)。
B型 罐形鼎。大多數(shù)鼎都屬此類。TS1W2⑧∶2,泥質紅陶。侈口,尖唇,斜折沿,沿面內(nèi)凹,圓垂腹,近平底,錐狀足,素面。口徑10、腹徑10.2、高11.4厘米(圖二〇∶12)。TS1E3⑦∶5,泥質黑皮褐胎。侈口,圓唇,唇面中心內(nèi)凹,斜折沿,沿面略內(nèi)凹,扁垂腹,肩腹交界處出一周淺臺,腹底飾橫繩紋,側裝扁足,足根內(nèi)面內(nèi)凹。口徑21、腹徑25.8、殘高22厘米(圖二〇∶17;封二∶6)。B-TS1W3⑧∶1,泥質黑陶。侈口,圓唇,斜折沿,沿面內(nèi)凹,瘦長深腹,腹飾豎向細繩紋??趶?6、殘高12厘米(圖二〇∶4)。B-TS1E2⑦∶2,泥質灰陶。侈口,圓唇,斜折沿,沿面內(nèi)凹,圓鼓腹,腹飾豎向中繩紋??趶?7.3、殘高7.7厘米(圖二〇∶5)。B-TS1E2⑦∶8,夾細砂黑陶。侈口,方圓唇,斜折沿,沿面內(nèi)凹,高直領中飾一周凹槽,腹飾豎向繩紋??趶?7.8、殘高7厘米(圖二〇∶1)。B-TS2E4⑥∶2,泥質黑陶。侈口,方唇,斜折沿,沿面內(nèi)凹,深垂腹,腹飾繩紋??趶?6、殘高7.6厘米(圖二〇∶6)。B-TS1E4⑥∶2,夾細砂黑陶。侈口,方唇,唇面飾一周抹槽,折沿,沿面內(nèi)凹,束頸飾三周抹槽,器腹飾中繩紋??趶?6、殘高7.3厘米(圖二〇∶8)。B-TS2E4⑤a∶4,泥質黑陶。侈口,圓方唇,斜折沿,扁鼓腹,近腹底處飾斜向繩紋。口徑13.4、腹徑18、殘高9.2厘米(圖二〇∶9)。B-G2②∶4,泥質黑陶。侈口,方唇,斜折沿,沿面略內(nèi)凹,圓鼓腹,腹飾弦斷繩紋??趶?7.4、殘高9.3厘米(圖二〇∶3)。
鼎足豐富多彩,足尖對捏、足背按捺、足跟內(nèi)面內(nèi)凹的側扁三角形最多(圖二一∶8、14),其他還有足背上端經(jīng)按捺的近魚鰭形側扁足(圖二一∶10),足面飾刻劃紋、足尖對捏的側扁足(圖二一∶2、6),足尖對捏的長扁形鼎足(圖二一∶1、9、11),鴨嘴鑿形足(圖二一∶12、13),細錐狀足(圖二一∶3)及鬼臉足(圖二一∶4、15)等發(fā)現(xiàn)。另有相當一部分側扁足未經(jīng)對捏足尖、按捺足背(圖二二),此類鼎足在江淮東部的出現(xiàn)也具有比較重要的意義。
圖二一// 龍山文化時期陶器足
圖二二// 側扁鼎足
豆 均為泥質陶。TS1E2⑦∶2,泥質黑陶。敞口,圓唇,圓弧腹,圈足殘,素面。口徑23.8、殘高6.6厘米(圖二三∶6)。G2②∶6,泥質磨光黑陶。敞口,方唇,圓弧腹,粗高圈足上下端各出一圈小凸棱??趶?1.4、殘高13.6厘米(圖二三∶3)。
圖二三// 龍山文化陶器
盤 數(shù)量較多,多為泥質陶,均素面,根據(jù)底部分兩型。
A型 平底盤。TS1W1⑨∶6,泥質灰陶。由豆改制而成。敞口,圓唇,寬平沿,斜直腹,平底略內(nèi)凹??趶?2.1、底徑10.9、高4厘米(圖二三∶16)。G2②∶4,泥質灰陶,黑皮多脫落。敞口,尖圓唇,斜平沿,斜直腹,平底略內(nèi)凹。口徑21.6、底徑11、高5.2厘米(圖二三∶17)。
B型 圈足盤。B-TS1W1⑨∶2,泥質灰陶。敞口,尖圓唇,小平沿,折腹,矮圈足,器腹外飾若干淺凹槽??趶?2.8、底徑13.1、高5.6厘米(圖二三∶13)。B-TS1W2⑧∶1,泥質灰陶。敞口,圓唇,圓弧腹,內(nèi)斜收矮圈足。口徑23.3、殘高5.6厘米(圖二三∶10)。
缽 分淺腹和深腹兩種。TS1E4⑩a∶3,泥質灰陶。斜直口,尖唇,斜直腹略內(nèi)收,平底略內(nèi)凹,內(nèi)壁可見較多摁捺痕,素面??趶?0.4、底徑6.1、高5.7~6.3厘米(圖二三∶15)。TS1W1⑨∶5,泥質灰陶。子斂口,方唇,斜弧腹,平底,素面??趶?4、底徑8、高7.5~8.4厘米(圖二三∶12)。TS1E4⑤b∶1,泥質灰陶。侈口,尖圓唇,沿面內(nèi)凹,瓦楞狀淺斜腹內(nèi)收,平底??趶?6.1、底徑8、高5.4厘米(圖二三∶11)。B-TS1E4⑥∶3,泥質黑皮灰胎,黑皮多剝落。斂口,方唇,斜弧腹,素面,內(nèi)壁可見清晰盤泥痕??趶?1.7、腹徑13.2、殘高4.9厘米(圖二三∶9)。
壺 均泥質陶,素面。TS1E1⑧∶1,泥質紅陶。侈口,圓唇,斜直領略外撇,扁鼓腹,腹底密布捺窩,三乳釘足均殘,器把缺失。腹徑11.6、殘高10.3厘米(圖二三∶14;封三∶1)。TS1W1⑧∶3,泥質黑皮灰胎。直口,圓唇,小矮領,圓肩,鼓腹,肩飾一圈凸棱,矮圈足略外撇,器把殘失。腹徑11、圈足徑8、高10厘米(圖二三∶7;封三∶2)。B-TS1W2⑧∶2,泥質灰陶。微侈口,圓唇,小矮領,圓肩,鼓腹??趶?.8、腹徑11.4、殘高6.6厘米(圖二三∶8)。
1.陶壺(TS1E1⑧∶1)
2.陶壺(TS1W1⑧∶3)
盆 B-TS1W2⑨∶1,夾炭灰陶。侈口,方圓唇,斜折沿,圓弧腹,素面??趶?2.4、腹徑20.3、殘高7.4厘米(圖二三∶4)。B-TS1E3③a∶2,夾炭灰陶。侈口,方圓唇,斜折沿,沿面內(nèi)凹,弧腹,素面。口徑19.2、殘高6.2厘米(圖二三∶5)。
甕 多泥質灰陶,飾繩紋。B-TS1W2⑧∶13,泥質灰陶。方唇,唇面略內(nèi)凹,高直領,領部上端飾一周凸棱,斜肩,肩部及以下飾繩紋??趶?5.5、殘高10.2厘米(圖二三∶2)。
杯 均泥質陶,器形較小。TS1W2⑧∶7,泥質黑皮灰胎。直口,尖圓唇,小圈足。口徑6.1、圈足徑3.2、高5.8厘米(圖二四∶7)。TS2E4⑦∶3,泥質灰陶。侈口,尖唇,斜弧腹,近圈足處飾一圈抹槽。口徑8、圈足徑3、高5.1厘米(圖二四∶6)。B-TS1W1⑨∶1,泥質灰陶。方形杯身上大下小,矮圈足,素面。圈足徑7.9、殘高3.7厘米(圖二四∶1)。B-TS1W2⑧∶14,泥質黑陶。侈口,尖唇,杯壁近直,飾若干斜向淺寬凹槽。殘高5.2厘米(圖二四∶4)。B-TS1W2⑧∶15,泥質黑陶。直口,方唇,弧腹,底部略殘,鉆一小孔??趶?.4、殘高4.3厘米(圖二三∶1)。B-TS1E4⑤b∶4,泥質黑皮灰胎,黑皮多剝落。圓筒形腹略內(nèi)收,平底略內(nèi)凹,近底部飾3周弦紋。底徑5.7、殘高7.4厘米(圖二四∶2)。
圖二四// 龍山文化時期陶器
甗 數(shù)量不多,多為甗足。B-TS1E4⑤b∶8,夾砂灰陶甗足,素面。殘高5.6厘米(圖二一∶5)。B-TS1E2③a∶8,夾砂灰陶甗足,素面。殘高6.7厘米(圖二一∶7)。
器蓋 TS1E3⑦∶4,夾炭灰陶。覆碗形,平頂捉手略凸起,素面。頂徑4.7、口徑11.3、高3.8~4.0厘米(圖二四∶3)。B-TS1E3③a∶3,泥質黑皮灰胎。侈口,尖圓唇,穹窿頂,缺鈕??趶?.3、殘高1.5厘米(圖二四∶5)。
紡輪 TS1E3⑦∶1,泥質黑陶。截面呈梯形,頂面圓孔處刻劃螺旋線紋。直徑4.3、厚1.3厘米(圖二四∶9)。TS1E4⑤b∶4,泥質灰陶。上小下大,截面呈梯形,底面刻劃3組由4道弧線組成的垂帳紋。直徑3.9、厚1.3厘米(圖二四∶8)。
2.石器
出土數(shù)量較多,主要器形有鏃、錛、刀、斧、鑿及桯等,另有大量礪石。
鏃 數(shù)量和形制、種類稍多。TS1E4⑩a∶1,淺灰色,六棱柱形鋌,三棱形鏃身,尖殘。殘長8.3、寬1.3厘米(圖二五∶2)。TS1E4⑥∶3,淺灰色,柳葉形鏃身,截面呈菱形,扁圓形鋌,略殘。殘長7.8、寬2.1厘米(圖二五∶1)。
圖二五// 龍山文化時期石器
錛 尺寸大小差異較大,多數(shù)有段。TS1W2⑧∶9,淺青與淺灰色薄片狀層理交替,扁梯形,器身中部出段。長2.5、寬2.9、厚0.4~0.7厘米(圖二五∶4)。TS1W1③a∶5,淺灰色,豎窄長方形,段近刃部。長3.2、寬1.2、厚0.4~0.8厘米(圖二五∶3)。
刀 TS1W1⑧∶8,淺灰色,器體扁薄呈弧形,雙面刃,略殘。長13.3、寬5、厚1.0厘米(圖二五∶7)。TS2E4⑦∶4,深灰色,局部淺灰,形體較小,殘存扁薄刀身,雙面刃。殘長5.9、寬2.8、厚0.35厘米(圖二五∶9)。TS1E4③a∶1,淺青色,形體較大,寬直柄,單面刃,刃部殘損嚴重,器表斑駁。長24.8、寬9、厚1.8厘米(圖二五∶8)。
斧 H39∶1,灰黑色有光澤,雙面刃,出肩,肩部上端殘存一雙面鉆孔。長7.2、寬7.0、厚1.3厘米(圖二五∶5)。
鑿 TS1W1③a∶6,灰黑色,豎窄長條形,近頂部出段。長8.7、寬1.7、厚1.2厘米(圖二五∶11)。
桯 TS1E1③a∶1,青灰色,器表泛鉛色熒光,尖端呈錐狀,略寬于桯桿。殘長6厘米(圖二五∶10)。
礪石 數(shù)量最多,形態(tài)也最多樣。TS1E4⑦∶2,灰褐色,粗砂巖,不規(guī)則形,兩道細深磨溝交錯。長4.7、寬4.1、厚3.2厘米(圖二五∶6)。
3.玉器
主要有玉錐形器和玉管兩類,另有若干玉料。
玉錐形器 4件,截面分圓形和四邊形兩種。TS1W1⑨∶1,雞骨白,截面呈長方形,榫頭稍殘,未鉆孔。長 6.75、寬0.75~0.96、厚 0.14~0.82厘米,重9.4克(圖二六∶1;封三∶3上)。TS1W2⑨∶5,玉錐形器錐尖,黃褐色夾白斑。殘長1.54厘米,重1.3克(圖二六∶9)。TS1E1③a∶8,墨綠色,局部呈黃色通透,截面圓形,錐身殘存一道片切割痕,榫頭穿孔,錐尖無存。殘長4.64、直徑0.61厘米,重3.5克(圖二六∶8)。G2②∶1,墨綠色夾雜少量白斑,截面近方形,榫頭未鉆孔。長4.93、寬0.93、厚0.71厘米,重9.5克(圖二六∶7;封三∶3下)。
圖二六// 龍山文化時期玉器及玉料
3.玉錐形器(上TS1W1⑨∶1;下G2②∶1)
玉管 1件。TS2E4⑤b∶1,雞骨白。高2.18、寬0.43~1.14厘米,重2.7克(圖二六∶5;封三∶4)。
4.玉管(TS2E4⑤b∶1)
玉料 6塊。TS1W2⑧∶2,青玉,保留石皮,密布片切割痕。長8.51、寬5.25厘米,重292.3克(圖二六∶10;封三∶5)。TS1W1⑧∶3,片狀玉料,深墨綠色夾雜乳白斑,局部較通透處泛黃,殘存雙面片切割痕。長6.32、殘寬5.86、厚0.36~0.57厘米,重37.9克(圖二六∶3)。TS1W1⑧∶6,青銀色夾雜白斑,保留切割痕。長4.71、寬3.5、厚1.29厘米,重24克(圖二六∶6)。TS1W1⑧∶7,雞骨白,邊角料。長2.4、寬3.5、厚0.7厘米,重4.9克。TS1W1③a∶1,雞骨白,殘存片切割痕,長3.71、寬2.0、厚1.0厘米,重6.4克(圖二六∶4)。TS1E1③a∶5,墨綠色夾雜白斑,五棱柱狀。長5.29、寬1厘米,重9.5克(圖二六∶2)。
5.玉料(TS1W2⑧∶2)
4.骨角牙器
開莊遺址龍山文化時期遺存還包括較多的骨角牙器和大量的動物骨骼,這些動物骨骼里面又有一些帶有砍砸、切割、磨制和鉆孔等加工痕跡的骨角料。
骨鏃 多以大型哺乳動物的肢骨制成。TS1E3⑩a∶1,鏃身通體精磨,保留髓腔作血槽,鏃尖無存,鋌部可見細密磨痕。長17.58、寬1.45厘米(圖二七∶8)。TS1E4⑥∶7,半成品,鏃尖稍殘,鏃身剖面呈橋形。殘長4.97、寬1.82厘米(圖二七∶2)。TS1E1③a∶2,圓柱狀鏃身、錐狀鏃尖磨制光滑,鏃鋌切割成六棱柱形,形體較小。殘長4.48、最大徑0.73厘米(圖二七∶7)。
圖二七// 龍山文化時期骨角牙器及骨角料
牙刀 TS1E3⑦∶8,以獐牙齒冠精磨成刃,齒根作柄,尖殘。殘長5.33、寬1.09厘米(圖二七∶6)。
骨耜 TS1E1⑧∶1,以牛肩胛骨為原料,去除肩臼和肩甲岡,近端骨板被修治成扁薄鋒利的刃口,器身中部修鑿出一長圓形銎孔,銎孔上方有一片未穿透肩胛頸的長方形鑿痕。長23.32、寬15.74、厚2.89厘米(圖二七∶9;封三∶6)。
6.骨耜(TS1E1⑧∶1)
穿孔角飾 TS2E4⑨∶6,切割鹿角角環(huán)并鉆孔制成。長3.64、寬1.58厘米(圖二七∶5)。
其他骨角制品及骨角料中還有利用鹿角尖磨制的半成品(圖二七∶3),保留切割痕跡的骨器半成品(圖二七∶4)以及取料剩下的肢骨關節(jié)廢料等(圖二七∶1)。
開莊遺址本次發(fā)掘的良渚文化遺存不甚豐富,僅于遺址最底部薄層分布,出土遺物不多,遺跡,也較少。從出土“T”字形鼎足、竹節(jié)把豆柄及陶缸,并結合刻劃精美圖案的磨光黑陶罐等遺物來看,開莊遺址的良渚文化遺存應屬良渚文化晚期。摻雜在龍山文化時期地層內(nèi)的良渚文化遺物也多屬晚期。
除“T”字形鼎足及豆柄等典型良渚文化遺物外,還有較多的夾炭陶器出土,如陶釜H33②∶1、陶鼎B-TS2E4∶2和鼎足B-TS1E4⑧∶5等。這些夾炭陶鮮見于其他地區(qū),但是與北距開莊僅9千米的興化蔣莊遺址[4]卻基本相同,這些夾炭陶應是江淮東部地區(qū)良渚文化晚期的地方特色,具有鮮明的時代和地域特征。
另一方面,夾砂黑陶缸H33②∶2窄平沿、尖底、厚重陶胎、外表遍飾粗籃紋的造型特征表明其屬大汶口文化晚期階段偏晚時期[5],其發(fā)現(xiàn)不僅進一步佐證了開莊良渚文化遺存的年代,也是開莊良渚文化與大汶口文化相互影響交流的直接證據(jù)。來自大汶口文化的陶缸與江淮東部土著的夾炭陶釜同出一坑是比較有意義的現(xiàn)象。
開莊良渚文化遺存中經(jīng)美國邁阿密BETA實驗室14C測年的炭化樣品一共有4個(表一),測年結果基本都落在距今4800—4400年之間,與器物類型學和文化因素分析得出的結論基本相符[6]。
表一// 開莊遺址14C測年表
續(xù)表
續(xù)表
開莊遺址⑩a層及以上的文化遺物主要有陶器和石、玉器等,陶器以泥質灰、黑陶和夾砂黑、褐陶為主,陶器種類有罐、鼎、豆、盤、缽、壺、盆及甗等,器表以素面為主,紋飾主要是各種繩紋,另有少量的弦紋等其他紋飾。根據(jù)陶器的器形、紋飾等綜合分析,這些文化遺存呈現(xiàn)出濃郁的龍山文化特征。
開莊遺址保存較好,文化堆積豐厚,又地處江淮東部這一西接寧鎮(zhèn)、北連淮河下游、南鄰長江中下游平原的溝通東西、聯(lián)接南北的文化交融的重要廊道,多種文化因素在此雜糅共存,使得其考古學文化呈現(xiàn)紛繁復雜的面貌。通過對這些不同文化區(qū)有關遺存的辨識,可以加深對開莊龍山時期文化遺存特征的理解,也有利于對其年代的準確把握。
首先是本地區(qū)的文化因素,這也是遺址最主要的文化因素。周邊區(qū)域有相同或相似文化遺存發(fā)現(xiàn)的重要遺址有江蘇興化南蕩、高郵周邶墩和龍虬莊等。足尖對捏、足背上端按捺、足跟內(nèi)面內(nèi)凹的鼎足同樣見于上述3個遺址,如南蕩Ⅱ型1式鼎、Ⅲ型1式鼎和Ⅱ型鼎足[7],周邶墩第一類文化遺存的B型Ⅰ式、Ⅱ式鼎[8]等。周邶墩較多的足跟外側飾捺窩、足背兩側飾豎行刻劃紋的鼎足也與開莊鼎足B-TS1E3⑨∶4基本一致。鼎腹喜飾大片繩紋的作風也在這些遺址如出一轍。其他如大圈足豆TS1E2⑦∶2與南蕩Ⅱ型豆(T7③∶29)[9]幾無二致;甕B-TS1W2⑤a∶13與南蕩Ⅰ型甕(T7②∶16)[10]基本相同,高領上端飾一周凸棱的風格也完全一樣。除陶器外,一些特殊形制的骨角器也僅見于當?shù)?,如泰州市姜堰區(qū)小楊村遺址[11]就曾發(fā)現(xiàn)過同TS1E3⑩a∶1一模一樣的骨鏃。關于南蕩、周邶墩類文化遺存,學界目前多認為其為江淮東部地區(qū)龍山文化晚期的文化遺存。從目前已有資料來看,江淮東部地區(qū)龍山文化時期的鼎多為圓鼓腹,腹部多飾大片繩紋,鼎足足背多有數(shù)量不等的捺窩,區(qū)域特征突出。
其次是見于長江下游地區(qū)的文化因素,主要以廣富林文化遺存為代表。盡管目前學界關于廣富林文化仍略有分歧,但是幾乎所有學者均認可廣富林遺址第三階段代表了長江下游地區(qū)新石器時代末期的一類新的文化遺存。開莊遺址龍山時期遺存里有若干與上海廣富林遺址相同或相近的器物。陶壺TS1E1⑧∶1與廣富林J14∶6[12]比較相似,也以長頸、鼓腹略垂、三乳釘足、寬把和素面為主要特征。廣富林遺址出土陶鼎較多,多以垂腹、近腹底施橫繩紋為特征,側扁三角形足一般較瘦長,足尖按捺較深以致近勾狀,足背按捺的數(shù)量相對較少,開莊鼎TS1E3⑦∶5或與之關系密切。剖面呈菱形的柳葉形石鏃和精致小巧的有段石錛也是廣富林文化的代表性器物。另一方面,開莊也發(fā)現(xiàn)了包括TS1E3⑦∶5在內(nèi)的較多的側扁足。這類鼎足目前主要發(fā)現(xiàn)于環(huán)太湖流域,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研究者認可其為晚于良渚文化的“一種全新的文化”[13],已有部分學者將其納入錢山漾文化的范疇進行討論[14]。開莊的這類遺存是在江淮東部地區(qū)的首次發(fā)現(xiàn),其與長江下游地區(qū),尤其是太湖流域關系密切。
北方地區(qū)龍山文化因素也有一定的數(shù)量。鬼臉足B-TS1W1⑧∶7、B-TS1W2⑧∶19及甗足B-TS1E2③a∶8均為海岱龍山文化的代表性器物。從形態(tài)特征看,這些因素多為海岱龍山文化晚期,但B-TS1W2⑧∶19或可以早到海岱龍山文化第3期。條紋杯在南蕩、周邶墩及廣富林等諸多遺址都有發(fā)現(xiàn),其時代也當為龍山晚期。鼎足B-TS1E3③a∶8在江寧點將臺遺址[15]也有發(fā)現(xiàn),其具有明確的龍山文化早期特征。
足尖對捏的長扁形鼎足如B-TS1E1⑩a∶7、B-TS1W1⑧∶5和B-TS1E2③a∶9目前主要見于以安徽蚌埠禹會村遺址[16]為代表的淮河中游地區(qū)。關于禹會村遺址的年代,欒豐實等已有充分的論述[17],其與海岱龍山文化早期基本同時。
江淮東部地區(qū)水網(wǎng)密布,地形地貌上以沖積平原及濱海灘涂地為主,缺乏丘陵及山地,本地是沒有玉石料來源的。開莊遺址龍山文化時期有玉器及玉料出土,在江淮東部地區(qū)尚屬首次,其來源問題值得思考。
開莊龍山文化時期遺存中經(jīng)BETA實驗室14C測年的炭化樣品一共有8個(表一)。部分測年數(shù)據(jù)與預期基本吻合,但是與層位關系相抵牾的也不少。我們對所有這些測年樣本所屬單位都進行了檢討,未能找出相關問題的癥結所在。以上測年結果或僅供參考。
基于上述分析,筆者認為,以開莊遺址為代表的江淮東部地區(qū)作為諸相鄰區(qū)域的過渡地帶和聯(lián)結橋梁,其考古學文化面貌紛繁復雜的進程在龍山時期很可能是自早期一直持續(xù)到晚期的逐漸深化的過程。
長久以來,關于江淮東部地區(qū)的龍山時期文化面貌,學界只知道以南蕩為代表的一類晚期遺存,鮮有明確的龍山時期早期遺存見諸報道。本次開莊遺址的發(fā)掘盡管遺物和遺跡不算特別豐富,但是確有明確的龍山時期早期遺物出土,這也是江淮東部地區(qū)首次發(fā)現(xiàn)龍山文化時期的早期遺存。傳統(tǒng)觀點認為南蕩類遺存來自于王油坊類型[18],開莊的發(fā)掘表明,南蕩類遺存在江淮東部地區(qū)應是有根可尋,有源可溯,其直接源頭應該還是在江淮東部。
開莊遺址發(fā)現(xiàn)的龍山時期文化遺存直接疊壓良渚文化的地層關系非常重要,目前,這種地層關系僅在上海廣富林等遺址發(fā)現(xiàn)過,開莊遺址的這一層位關系在江淮東部地區(qū)是第一次被發(fā)現(xiàn)。它提供了江淮東部龍山時期文化遺存與良渚文化早晚關系的直接證據(jù),并為討論二者的文化關系提供了可能。
近些年隨著廣富林文化遺存的不斷發(fā)現(xiàn)及相關研究的逐步深入,越來越多的學者關注關于廣富林文化面貌和來源問題的討論[19]。盡管廣富林文化與江淮東部龍山時期相關遺存在較多器物上有較大的相似性,但是二者的區(qū)別也是明顯的,在鼎上的表現(xiàn)尤其顯著。從目前已有資料來看,江淮東部地區(qū)龍山文化時期的鼎多為圓鼓腹,腹部多飾大片繩紋,鼎足足背多有數(shù)量不等的捺窩,廣富林文化的陶鼎則以扁垂腹、近腹底施橫繩紋為特征,側扁三角形足一般較瘦長,足尖按捺較深,以致近鉤狀。龍山時期江淮東部與太湖流域的文化關系還有待更多新材料的發(fā)現(xiàn)及相關研究的進一步深入。
(附記:本次發(fā)掘項目負責人為甘恢元,曾國強、鄧保林和劉曉峰完成了遺址的勘探工作,先后參與遺址發(fā)掘及資料整理的有許晶晶、周金波、翟呈周、文銀學、芮興和翟偉等,王宜京協(xié)助繪制了部分器物線圖。本次考古工作得到了東臺市各級人民政府及鹽城博物館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以謝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