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燕
摘要:在當前的小學語文課程中,閱讀教學是其中的重點,同時也是學生在今后學習生活中的一種重要信息獲取方式,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培養(yǎng)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在興趣的引領下,學生在閱讀探究的過程會更加積極,讓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提升。本文從興趣引領的角度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發(fā)表一些個人的經(jīng)驗看法。
關鍵詞:興趣引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追求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也開始注重興趣的引領作用。語文是小學階段的一門基礎課程,閱讀教學是其中的重點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也應該關注學生對閱讀的興趣,通過各種教學措施,讓學生對閱讀文本對閱讀文本產(chǎn)生興趣。如此,學生才會在閱讀中表現(xiàn)更加積極,學生的餓閱讀能力也能得到顯著提升。
一、興趣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小學生剛剛開始接觸系統(tǒng)語文學習,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生字、生詞,同時學生的生活閱歷也比較少,因此在閱讀的過程中會存在一些閱讀的障礙。也就是因為這些閱讀障礙,會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到高枯燥,打擊學生在閱讀學習中的積極性。而興趣是引導學生探索的重要方式,學生會因為興趣而覺得原本枯燥的閱讀過程變得精彩萬分,并且對閱讀學習更加積極,通過積極探索,學生的閱讀效率也會得到有限的提升,經(jīng)過這樣高效的教學過程,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會得到明顯提升。另外,閱讀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學習方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更加有利于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目標,可以讓學生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不斷地通過閱讀學習,從而提升自己。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策略
(一)了解并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
學生對閱讀的興趣不會無緣無故產(chǎn)生,教師可以將學生的興趣愛好轉(zhuǎn)移到閱讀導航。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的興趣有全面的了解,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平常的表現(xiàn)中分析他們的興趣愛好,并且將學生的興趣愛好與閱讀內(nèi)容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講興趣轉(zhuǎn)移到閱讀上。當學生被閱讀文本所吸引之后,學生才能更加深入探索閱讀的內(nèi)容,學生的閱讀效率也會有明顯的提升。將學生的興趣愛好運用到具體的教學中,讓學生可以對閱讀活動產(chǎn)生興趣,讓學生在課堂上表現(xiàn)更加積極。小學生開始逐漸接觸這個世界,他們喜歡游戲,喜歡聽故事,對新鮮的事物有著非常強的好奇心,所以他們會對一些沒有見過的內(nèi)容有極大的興趣。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結合教材內(nèi)容,實現(xiàn)學生興趣轉(zhuǎn)移。如《植物媽媽有辦法》是一篇比較簡單的兒童科普類的文本,其中主要介紹了植物是如何將種子送向遠方。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問學生:"同學們平常出去玩是怎么到達目的地的?"學生可能會回答"坐汽車"、"坐火車"、"坐輪船"、"坐飛機"、"騎自行車"等,然后再問學生"那么你們知道植物是怎樣出門的嗎?"這樣學生就會進行思考,并對這個問題產(chǎn)生興趣。在教師告訴學生可以通過文本閱讀找到答案之后,學生也就會對閱讀文本產(chǎn)生興趣,并在之后進行深入探究,充分發(fā)揮興趣引領作用。
(二)豐富語文閱讀教學的形式
除了閱讀文本之外,小學語文教師更需要學生對閱讀本身產(chǎn)生興趣,對此,教師也可以用不同形式的教學讓學生感受學習的樂趣,讓學生愛上閱讀活動。守舊的教學形式是學生已經(jīng)熟悉的內(nèi)容,學生在上完一次課堂結束之后,就能推測出下一堂課的內(nèi)容。這樣會讓學生感覺閱讀學習非??菰?,學生對閱讀的學習興趣也會逐漸消退。小學生正處在活潑愛玩的年齡,也更加愿意體驗不同的生活,在學習方面,學生也希望能夠在課堂上獲得不同的感受。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在課堂上采取更加豐富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各種不同的體驗,讓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更深的興趣。在具體的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根據(jù)不同的閱讀文本,確定最合適的教學方法,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的基礎上,加深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如在《小蝌蚪找媽媽》的閱讀中,因為文本本身有著故事情節(jié),因此教師可以開展角色扮演的閱讀教學模式,讓學生親身體驗文本中的不同角色。還有在《黃山奇石》的閱讀教學中,因為其中描寫了神奇的自然風光,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開展情景教學,將文中描寫的自然風管呈現(xiàn)在學生的眼前。另外,教師也可以在閱讀文本的基礎上設計一些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體會閱讀的樂趣。
(三)對學生進行合理的評價
小學生正在通過學習融入到這個社會,所以他們會希望自己的學習成果獲得身邊成年人的認可。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閱讀的同時,也需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評價。一方面,教師的評價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閱讀學習表現(xiàn)有更加清晰的認知,讓可以針對性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另一方面,教師對學生的正面評價可以幫助學生建立閱讀的自信心,讓學生可以對閱讀產(chǎn)生更深的情感,而教師的批評則是會激起學生的好勝心,讓學生通過努力學習獲得教師的認可。教師對學生閱讀的評價并不一定要在正式的場合,而是可以貫穿在課堂教學的整個過程中,在適當?shù)臅r候?qū)W生進行正確評價。如在《曹沖稱象》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提出一些其他的稱象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有一些學生提出了各種不同的方法,其中有些不可行,也有一些是可以執(zhí)行的。在學生發(fā)表了自己的意見之后,教師可以立馬對學生的提出的意見進行評價,當學生提出一些現(xiàn)代科技稱象的方法時,贊賞學生對現(xiàn)代科技的了解,表揚學生想象力的豐富等。經(jīng)過了這些夸獎,學生會更積極地投入到閱讀學習當中,并逐漸加深對閱讀的興趣。
三、總結
綜上,興趣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動力。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也是同樣如此,只有在學生感興趣的基礎上,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才會更高,閱讀教學的效率和質(zhì)量才能有所提升。因此在教學實踐當中,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產(chǎn)生閱讀興趣,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閱讀教學效率和質(zhì)量。同時也有利于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成長。
參考文獻
[1]秦桂梅.上好小學語文閱讀課的方法之我見[J].信息周刊,2020(12):1-1.
[2]章燕君.核心素養(yǎng)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之我見[J].課外語文,2020(01):85-86.
[3]羅銀萍.論小學語文教學激發(fā)文本閱讀興趣的有效策略[J].科技資訊,2020,588(15):147+149.
(吳川市覃巴中心小學 ?廣東 ?湛江 ?524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