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香
孩子的心靈是脆弱的,需要老師在愛與反思中呵護。教師要無微不至地關(guān)愛每一個獨特的個體,當遇到問題時,要及時反思尋找原因,調(diào)整自己的思維。孩子只有在真正感受到尊重和心靈的平等時,才會接納老師,才能感受到老師的愛。例如,凱凱期待的是被尊重、被認可,當他感受到他的左手在老師與同伴的眼里和右手是一樣的,同樣可以做事情,同樣可以和小朋友玩牽手游戲,他就建立了自尊,獲得了自信,于是他的朋友越來越多,笑容越來越多,也越來越自信了。
第一次看見凱凱是在報名那天,他緊緊地靠在他外婆身旁,用充滿戒備的眼神看著我們。而他的外婆也是滿臉的擔憂,欲言又止的神情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俯下身摸摸他的臉問:“你叫凱凱對不對呀,讓我抱抱重不重好嗎?”可是他卻閃到了一邊。或許是我的笑容讓他的外婆少了些憂慮,輕輕地拉出凱凱的左手說:“老師,我就是擔心別的小朋友笑他的手,麻煩你們多費心?!泵鎸ν蝗怀霈F(xiàn)在我面前的這只手,我打了一個寒戰(zhàn),那是一只殘缺的手,小小的手上只有兩個半手指頭。怪不得,他的眼神滿是戒備。凱凱迅速把左手藏在了身后?!斑@是天生的,不知道怎么會這樣……”外婆還沒解釋完,凱凱就拉著外婆急急地往外走。我連忙追出去:“我們會多留意的,你放心。凱凱再見!”
看著遠去的孩子,我的心情好沉重。本該天真活潑的孩子表現(xiàn)得如此退縮、冷漠。這或許和他一出生便要面對這個不可抵擋的挫折是分不開的,當他因為殘缺的手面對別人一次次驚訝的眼神、面對其他孩子一次次嘲笑時,他會因為自己和別人的不同,開始害怕外界。這讓他想要逃避,讓他覺得自己是不受歡迎的。陶行知先生說過:“小孩子的體力與心理都需要適當?shù)臓I養(yǎng)。有了適當?shù)臓I養(yǎng),才能產(chǎn)生高度的創(chuàng)造力,因而教育應當充滿愛?!苯處煂⒆拥膼墼诮逃芯哂兄匾淖饔?。我要給予凱凱更多的愛,讓他感受到外界的溫暖,走出自己的世界,接受身邊的關(guān)愛,融入集體生活。
看著匆匆離開的孩子,我對自己說:“孩子,我一定要讓你變得快樂自信。”我決定要把更多的時間傾注在他身上,用無微不至的關(guān)愛感染他,讓他在愛的海洋里克服自卑心理,變得積極陽光。
來園時,看到凱凱過來我會走過去擁抱他;看他盯著哪個玩具,我會馬上把那個玩具拿到他身邊;喝牛奶時,看到餅干離他有些遠我會立刻把餅干送到他手里;游戲時,我的視線也是不敢離開他……就這樣,每時每刻我特別關(guān)注他的表現(xiàn);每一次活動我總是讓他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每當有人靠近他,我會馬上觀察別人對他的反映;小心翼翼地在他面前避開關(guān)于他手的一切話題。偶爾有孩子或者旁人好奇地提起,我會馬上制止,并且悄悄地教育一番。原以為,這樣把他保護在自己的翅膀下,他會快樂地融入集體中。
可是一個月過去了,凱凱依舊是孤獨的,他不開口,也不愿意交往。有時候我想擁抱他,他會躲開,然后一個人玩著積木,不哭也不鬧。和那些哭著喊著要媽媽的孩子相比,他顯得如此乖巧懂事。午睡時他不愿意睡覺,只是獨自坐在小椅子上。散步時同伴想拉他的手,他會迅速逃走,甚至發(fā)脾氣。凱凱從不開口與老師說話,也不與其他孩子交往,總是靜靜地一個人。
我們的關(guān)愛和呵護不夠嗎?為什么凱凱對這個集體還是表現(xiàn)得這么不信任呢?陶行知先生曾說:“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fā)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边@句話令我有一種醍醐灌頂?shù)母杏X。我所做的并不是真正從凱凱的角度出發(fā),這樣怎能走進他的心里呢?缺少與孩子心靈的對話,教育又怎能真正取得成效呢?
我開始找凱凱的外婆聊天,希望從他在家的表現(xiàn)中了解、知道他真實的想法,真正走進他的心靈。一次次的對話讓我發(fā)現(xiàn)凱凱是希望和別人一樣的,希望在大家眼里自己的左手沒有什么特別,可是一次次異樣的眼光、別樣的語氣讓他害怕了,不知道如何表達的他只能選擇用發(fā)脾氣、保持距離的方式保護自己。所以我不能以老師的高姿態(tài)來愛他,需要蹲下身來傾聽他的心聲,拉近與他心靈的距離,這樣才能讓凱凱感受到被尊重、被愛,感受到自己和其他孩子是一樣的。只有這樣凱凱才能融入集體。
我發(fā)現(xiàn)凱凱看同伴游戲、運動的時候眼神是向往的,甚至有時想要加入其中。但他只是把左手藏起來默默地看著同伴。是啊,一次次的傷害讓凱凱膽怯了,怎么才能讓凱凱忘記左手的不一樣呢?
這天午睡,凱凱坐在小椅子上睡著了。我把他輕輕地抱起想放到床上去,他馬上睜開眼睛想要逃脫,我一下握住了他的左手,臉上沒有任何的異樣。沒想到,凱凱掙扎了一下自己的左手,便乖乖地任我把他放在床上,不一會兒握著我的手睡著了。我便一直握著他的手陪在他身邊。這天午睡他睡得特別香,這也是他入園以來第一次在床上安安穩(wěn)穩(wěn)地睡午覺。以前我們單純地以為對他的手只字不提就是對他好,殊不知,我們的刻意回避無疑是在提醒凱凱他和別人的不同。其實,這樣做和嘲諷他又有什么區(qū)別呢?讓他融入集體必須正視他的左手。陶行知先生說過:“教育首先是關(guān)心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觸及年輕的心靈?!笔前?,我想要給予的并不是他心靈深處渴望的,所以,在給予凱凱愛之前,我要讀懂他,這樣我的愛才能直擊他的心靈。
面對孩子,我們不能僅僅懷揣著一顆愛心,而是要真正以心換心,以愛換愛,真正貼近孩子。與孩子的心靈對話,走到孩子的心坎里去,這樣的教育才能真正取得成效。從此,我們調(diào)整了自己的思路,不再刻意回避他的左手,不再把他當成是不一樣的孩子。
(一)生活中,及時大膽放手
來園時,我們會讓凱凱和別的孩子一樣拉著雙手晨檢;發(fā)物品時,不會把東西刻意放在他的右手上;洗手時,指導他用七步洗手法洗干凈小手;喝牛奶時,不再刻意把餅干放在他身邊;午睡時,要求凱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勞動時,鼓勵他積極整理玩具、擦椅子……每當看到他努力做好每件事,我總是不由自主地微笑。
(二)學習中,肯定優(yōu)點特長
雖然凱凱會講很多故事,但是以前一直不愿意在同伴面前表現(xiàn)自己。于是我和孩子們一起鼓勵他,經(jīng)常講述一些他會講的故事,漸漸的,凱凱從在下面低聲地跟著講,變成愿意為大家講故事了。當他繪聲繪色地講述《三只狼》的故事收獲全班的掌聲時,我看到了他眼里的“小星星”,自信的種子已經(jīng)在他心里發(fā)芽了。
(三)游戲中,鼓勵同伴交往
游戲時,我們大方地拉起他的手;散步時,不再指定他的同伴牽他的右手,而是讓他們隨意拉手。小伙伴和他有說有笑,不久,他們還成了好朋友……他的朋友越來越多,他的笑容越來越多,他的自信心也越來越強。
(四)溝通中,達成家園共識
每一次的進步、每一次的溝通都讓我們更全面地了解凱凱,這樣的了解讓我們走進了他的心靈,讓我們的愛到達他內(nèi)心的深處,幫助他自信、快樂地融入集體。凱凱外婆也欣慰地說:“以前凱凱老是叫我和他換手。現(xiàn)在可不聽他這么說了,他能大方地伸出自己的左手了,真謝謝你們了?!?/p>
就如陶行知先生所說:“我們要懂得兒童?!蔽覀円脙和男睦砘顒蛹八枷敫星椋M量讓自己具備孩子的心靈。走進他、尊重他,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放下自己防備的武裝,用心與我們交流。孩子會感受到別人的愛,在被尊重和被賞識中強化自己的自信和自尊,從而積極健康地成長。我想對凱凱說:“孩子,給我你的手,我所給你的會是更多更多地笑容;給我你的手,讓我為你撥開云霧,迎接美麗燦爛的太陽吧!”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花園浜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