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賦平
摘要:目的:探討糖尿病伴發(fā)腎病綜合征(DN)患者選用不同治療方案的價值。方法:納入我院2015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伴發(fā)DN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n=45,選用常規(guī)方案治療)和觀察組(n=45,選用糖皮質激素+ACEI治療),比較兩組臨床療效、臨床指標差異。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χ2=5.074 8,P<0.05;觀察組治療后的空腹血糖、24h尿蛋白量均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結論:糖皮質激素+ACEI在糖尿病伴發(fā)DN治療中效果確切,值得借鑒。
關鍵詞:糖皮質激素;ACEI;糖尿病;腎病綜合征;蛋白尿
糖尿病為高發(fā)代謝性疾病,隨著病情進展可損害心、腦、腎等臟器組織,增加各系統(tǒng)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而DN為糖尿病常見并發(fā)癥,以水腫、蛋白尿等為主要臨床癥狀。為避免病情持續(xù)惡化增加治療難度,需及早采取科學治療方案[1]。糖皮質激素對促進機體新陳代謝,改善免疫功能有重要作用,為明確其臨床價值,本研究以我院2015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伴發(fā)DN患者為研究對象,分組探討糖皮質激素聯(lián)合ACEI的治療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我院2015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伴發(fā)DN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n=45)和觀察組(n=45)。觀察組男25例、女20例,平均年齡(46.61±15.25)歲;平均病程(10.21±3.55)年。對照組男24例、女21例,平均年齡(46.72±15.25)歲;平均病程(10.24±3.43)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數(shù)據(jù)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方案:根據(jù)患者病情注射胰島素、輸注白蛋白。
觀察組給予糖皮質激素+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治療:酸依那普利片口服,2.5~5 mg/次,2次/d;潑尼松片口服,60 mg/d,清晨頓服1次,治療2個月后減量,每月減5 mg,直至每月劑量為5 mg后維持治療3個月停藥。
1.3 觀察指標
(1)根據(jù)蛋白尿控制情況判定臨床療效,判斷標準:蛋白尿在0.4 g/24 h內為顯效;蛋白尿在1.4 g/24 h內為有效;未達到上述標準為無效??傆行?顯效+有效。(2)臨床指標包括:空腹血糖、24h尿蛋白量。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選用SPSS22.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顯效28例、有效15例、無效2例,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5.56%;對照組顯效24例、有效12例、無效9例,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80.00%,兩組對比差異顯著,χ2=5.074 8,P=0.024 3。
2.2 兩組臨床指標比較
觀察組空腹血糖(7.32±0.82)mmol/L、24 h尿蛋白(100.21±64.72)mg/24 h;對照組空腹血糖(7.68±0.71)mmol/L、24h尿蛋白量(132.91±67.11)mg/24 h,兩組對比差異顯著,t/P依次為2.2264/0.0285、2.3564/0.0207。
3討論
糖尿病伴發(fā)DN以水腫為先發(fā)癥狀,隨著病情加重可出現(xiàn)蛋白尿增加情況,需及時進行系統(tǒng)治療。為明確最有效治療方案,本研究以常規(guī)治療方案為對照進行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56%高于對照組的80.00%,血糖、蛋白尿控制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證實糖皮質激素聯(lián)合ACEI可有效控制病情。分析:糖皮質激素為抑制或消除蛋白尿的藥物,亦可影響糖代謝情況,達到控制血糖的目的;ACEI是一種抑制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活性的化合物,使用后借助腎小球內壓力,可發(fā)揮對蛋白尿的拮抗作用,提高血漿白蛋白內水平,保護腎臟功能,聯(lián)合糖皮質激素可提高病情控制效果。但治療過程中,需密切關注患者血壓、血糖、蛋白尿情況,加強感染預防工作,若近期有生育需求或為孕婦,需禁用糖皮質激素,避免影響機體正常代謝。
綜上所述,糖皮質激素聯(lián)合ACEI在改善糖尿病伴發(fā)DN患者血糖、蛋白尿中極具優(yōu)勢,亦可提高治療有效性,值得借鑒。
參考文獻
[1]費楊,盛曉華,陳廷芳,等.校正后糖化白蛋白評估合并大量蛋白尿的糖尿病腎病患者血糖的價值[J].上海醫(yī)學,2018,41(2):1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