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軍梅
摘 要:基于新課改有效落實的背景下,怎樣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早已演變成現(xiàn)階段相關教育人員值得深思的課題之一。針對學生各方面的培養(yǎng),從學生接觸學習開始就是在班級內部進行的,所以班級文化會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產生直接的影響?;谶@種背景,構建有特色班級文化的方式主要有物質文化的創(chuàng)建和精神文化的創(chuàng)建等。
關鍵詞:創(chuàng)建;特色;班級文化
學校是將班級當作基本單位進行管理的,換言之班級是小學生接觸比較頻繁的場所之一,班級文化會對學生的學習水平產生直接的影響,甚至與性格的形成都存在著密切的聯(lián)系,所以,班級文化在學生各個方面的培養(yǎng)中發(fā)揮出不容小覷的作用。相關教育者要緊跟時代的腳步,并結合實際情況構建有特色的班級文化,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身心健康。
一、班級文化的內涵
所謂班級文化,實際上是“班級群體文化”的簡稱,屬于班級全體成員抑或是部分成員共有的態(tài)度、信念的復合體。無論是針對班級成員的言語傾向還是班級風氣等方面來說,均屬于其主體標識,而黑板報、教室內外環(huán)境布置等屬于其物化反映。從班級文化形態(tài)的角度來講,班級文化可分為以下幾種:一種是“顯性文化”,另一種是“隱性文化”。顧名思義,“顯性文化”屬于一種看得見、摸得著的外在文化,比如名人名言、班級文化角等,而“隱性文化”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內在文化,比如班級精神、學風等。這些不可忽視的文化內容充分展示出班級的精神以及價值,屬于班級文化的核心。
二、創(chuàng)建有特色的班級文化的策略
1.物質文化的創(chuàng)建
眾所周知,教室屬于教育工作者傳授學生知識的地方,教室內部的環(huán)境會對師生的心情產生直接的影響。所以,班級文化的創(chuàng)建應當從物質文化的建設入手,換言之就是從教室環(huán)境的優(yōu)化做起。舉例而言,可以在班級角落放置一定數(shù)量的綠植,這樣除了可以為教師增添活力與生機之外,還能確保教室內的空氣質量。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把一些優(yōu)秀作品粘貼在教室的墻壁上,旨在潛移默化地影響其他學生。因為小學生都希望自己被贊賞與肯定,這種做法不單單可以發(fā)揮他們的主體作用,還能激起他們的上進心。
2.班級精神文化的創(chuàng)建
對班級精神進行分析后可知,其實際上指班級全體學生學習、文明等眾多理念融為一體的群體意識,同時也屬于班級文化建設的關鍵。作為一個由學生構成的單位,凝聚力屬于班級精神的核心內容。強化隊伍精神教育,實際上就是令學生的團隊意識、溝通意識等方面得到有效強化,旨在創(chuàng)設出健康、和諧的環(huán)境,令團隊精神逐漸演變成班級文化建設的精神內核。除此之外,班級凝聚力的形成通常構建在小學生對班級的信任感以及親近感之上。筆者結合自身經驗在這里建議廣大教育工作者可將主題班會、傳統(tǒng)節(jié)假日當作契機積極開展各種各樣的主題活動,旨在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深刻體會班集體的溫暖,繼而強化其情感體驗;時刻強調集體榮譽,目的是確保所有學生均能為班級的評優(yōu)評先而規(guī)范自身的行為,主動參與到各種競賽活動之中,繼而為班集體的榮譽獻出自己的綿薄之力。
3.以個性發(fā)展為特色的班級活動創(chuàng)建
第一,學生成為活動的組織主體以及策劃主體。教育工作者可在月初采取班會的方式對本月的活動主題進行探討,倘若不能達成一致則要引導學生以投票的手段民主決定,繼而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體作用。針對活動的組織實施方面而言,學生應當大展身手,將自身的優(yōu)點充分展示出來,繼而保障活動的正常開展。比如,在開展“學雷鋒做好事”這一主題活動時,教師可引導學生自主探討,并帶領學生到附近的地方為一些孤寡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旨在促使他們深刻體會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第二,充分挖掘與培養(yǎng)學生的特長以及能力。教師應當用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去挖掘和培養(yǎng)學生的特長與能力,促使所有學生都能得到應有的鍛煉。比如,在開展運動會時,教師就可以結合學生的特長與優(yōu)勢引導他們選擇報名一個項目,并鼓勵他們說:“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顯然在比賽當中,每個人都為班級榮譽獻出自己的綿薄之力,也慢慢朝著更好的方向前進和完善自我。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有效落實,關于學生各方面的培養(yǎng),教育工作者要摒棄以往的班級文化理念,特別是小學生的教學過程中,教育工作者需要在全面了解班級狀況的基礎上構建出與之相匹配的班級文化,并在此基礎上采取有效措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旨在更加高效地提升他們的文化素養(yǎng)以及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陳小菊,梁文裕.淺談小學班級精神文化建設的途徑[J]. 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9(2).
[2]任妮.主體教育視域下小學班級文化建設中師生全員參與問題研究[D].沈陽:沈陽大學,2020.
[3]劉曉蕓.把班級建設成為學生成長的樂園:建設和諧班集體策略初探[J].教育科學論壇,2019(26).
[4]謝麗艷.打造特色班集體,為童年成長擦亮底色[J].教書育人,20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