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玉梅
今化隆回族自治縣金源藏族自治鄉(xiāng)科巴村西南方向有一座古老的寺院名叫“旦斗寺”。旦斗寺,藏語全稱“旦斗謝吉央貢”,地處黃河北岸10多公里的小積石山中,距離金源鄉(xiāng)政府有18公里。該寺是青海省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也是藏傳佛教“后弘期”的圣寺之一,在青藏高原藏傳佛教傳播地區(qū)頗負盛名。1988年9月,旦斗寺被青海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3月被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圣寺歷史沿革
乾隆九年,清廷合并碾伯南山后番民一十二族及西寧南山后番民十六族設立巴燕戎格撫番廳,民國二十八年八月改稱化隆,旦斗寺就在化隆縣金源藏族鄉(xiāng)的旦斗地區(qū)。據(jù)歷史文獻記載,化隆為戎羌人活動最頻繁的地區(qū)。自西漢始,歷朝治理該地,先后設置郡縣統(tǒng)治,曾一度成為吐蕃王朝及河湟唃廝啰政權屬地。因該地區(qū)地理環(huán)境特殊,歷史上有羌、漢、吐谷渾、吐蕃等民族相繼登上歷史舞臺,對中國西北民族地區(qū)的開發(fā)發(fā)揮過重要作用,從而留下了不少歷史遺跡。
旦斗寺在北宋年間初具規(guī)模,由藏傳佛教后弘期著名大師喇欽·貢巴饒賽主持,大興土木建設寺院之后,后世寺院主持繼續(xù)擴建,至元代,旦斗寺已成為西藏帕主噶舉派的弘法區(qū)。到明代,闡化王的晉京使者也來寺院修行居留,寺院規(guī)模更具擴展。公元1578年,三世達賴喇嘛索南嘉措來寺院修行,旦斗寺改宗格魯派。
圣寺建造背景
追溯旦斗寺的淵源與背景,公元841—846年,吐蕃王朝最后一位贊普朗達瑪執(zhí)政時期發(fā)動了聲勢浩大的滅佛運動,史稱“朗達瑪滅佛”,中斷了藏傳佛教戒律等佛法的核心傳承,其惡果之影響達百年之久,史稱“百年黑暗”,后來史家以此事件為界限,將藏傳佛教發(fā)展史分為了藏傳佛教“前弘期”與“后弘期”。
據(jù)史料記載,旦斗寺約興建于公元九世紀朗達瑪禁佛以后,在西藏曲臥日山修行的僧人藏饒賽、肴格迥、瑪爾·釋迦牟尼來到旦斗寺一帶、傳播佛法,收納信徒的時期。據(jù)藏文史籍載,“三賢哲”即藏饒賽、肴格迥、瑪爾·釋迦牟尼三人在衛(wèi)藏滅佛之際先逃到阿里,在阿里遭到相同遭遇后,又逃至西域回鶻之地準備修行傳法,但終因語言不通無法交流,后輾轉來到青海東部化隆藏族居住地金源鄉(xiāng)旦斗地區(qū),收徒傳戒。具體時間為公元971年藏傳佛教后弘期的創(chuàng)始人喇勤·貢巴饒賽曾在旦斗寺受戒,公元976年藏傳佛教后弘鼻祖喇勤·貢巴饒賽收授來自西藏阿里求法的盧梅等“衛(wèi)藏十人”為門徒并傳戒布法。由此,旦斗寺約興建于“三位賢哲”來到該寺一帶修行,并為喇勤·貢巴饒賽受戒的公元971年前后。最后“智者三尊”與喇勤·貢巴饒賽到平安縣瑪藏崖及西寧等地廣弘佛法。“三賢哲”圓寂于今西寧大佛寺,喇勤·貢巴饒賽圓寂于今互助白馬寺。
圣寺建筑內容
旦斗寺地處偏僻,寺院坐落在群山環(huán)抱近于封閉的山谷里。周圍主要景觀是以巍峨險峻著稱的丹霞山體,這就是當?shù)厝怂Q的“小積石山”或“旦斗央宗山”。山勢險要,風景優(yōu)美,別具意境。旦斗寺的佛殿和僧舍或建于峭壁上,或建于懸崖之下,或依天然巖洞而建成,建筑風格極具特色。約一公里長的巖壁凹處有幾十個從古到今由修行者開辟的修行巖洞和圣殿。經(jīng)過歷代的修葺完善,如今的旦斗寺別有佛教圣地的威嚴和神秘。
全寺現(xiàn)存寺院的建筑群有阿尼魯加殿、熱雜帕殿、阿吉達修行殿、三世達賴修行殿、彌勒、“三賢哲”、喇勤殿、阿柔格西修行室、釋迦殿、大經(jīng)堂、才旦夏茸行宮、葉東佛塔及僧舍、大廚房等,共200余處,是一個完整的建筑群。旦斗寺東側險峰林立,循崎嶇山徑東行一公里許,有羊斗靜房和特巴靜房,是歷史士藏僧閉關坐靜處,亦負盛名。
圣寺建筑風貌
由于地處崇山峻嶺、懸崖峭壁間,交通閉塞,不便行走,所以,雖然歲月滄桑,旦斗寺沒有受到太大破壞,整個建筑完好無損,仍保存著昔日的建筑風貌。該寺具有我國藏族建筑藝術中漢藏結合的獨特風格。迷人的建筑風格體現(xiàn)在,以其天然形成的地勢很巧妙地把建筑物鑲嵌在巖洞中,柱、梁上龍鳳飛舞,栩栩如生;有布局和諧,結構新穎,四面壁畫令人注目;有小巧玲瓏,新穎別致且只有一人多高的小寶殿;有前邊是兩重飛檐,后靠陡峭的巖壁,造型獨特,別具匠心,似鐘鼓樓式樣的建筑物“阿吉達”佛殿。不僅如此,分布于溝壑中的奇峰異石與寺院建筑相互映襯,使人文美與自然美融為一體。有許多殿宇、經(jīng)堂、活佛的行宮以及僧舍所組成的一個完整的建筑群,其規(guī)模較大。
圣寺歷史地位
由于藏傳佛教復興得力于喇勤·貢巴饒賽于旦斗建立道場,收徒傳戒,特別向盧梅·崔臣喜饒等衛(wèi)藏十弟子授戒,延續(xù)律儀,傳遞衣缽,廣弘佛法。這10位比丘回到衛(wèi)藏地區(qū)后,弘揚佛教,發(fā)展僧團,為藏傳佛教復興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喇勤·貢巴繞賽及其再傳弟子們?yōu)椴貍鞣鸾痰膹团d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并且影響深遠。從此時起,佛教又從青海旦斗寺再度興起, 并迅速播及西藏以及蒙古各地。這種復興的廣義上的佛教文化和意識形態(tài),無疑對當時西藏社會的進步起過一定的積極作用。西藏佛教史上,把從青海旦斗寺復興弘揚的佛教以及它日后的發(fā)展歷史,稱“后弘期”佛教。因此,旦斗寺系為整個藏傳佛教后弘期“下路弘法”之源。
隨著喇勤·貢巴繞賽的聲望漸高,旦斗地方逐漸成為了一個新興的藏傳佛教弘傳中心。旦斗寺以“星火燎原”之舉將藏傳佛教再次盛行起來,使藏傳佛教再度復興光大。因而,后人尊喇勤·貢巴饒賽為藏傳佛教后弘鼻祖,他所創(chuàng)建的旦斗寺被稱為藏傳佛教后弘期的發(fā)祥地,喇勤本人及其建立的旦斗寺在藏傳佛教史上占據(jù)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從公元10世紀中葉算起直到15世紀格魯派產(chǎn)生,綿延近500余年。此時期不僅僅是佛教在藏區(qū)的簡單恢復,而且是藏傳佛教走向成熟,走向輝煌的時期。推古溯今,“后弘期”持有戒律傳承的“三賢哲”、喇勤·貢巴繞賽師徒功不可沒,永載藏傳佛教史冊。
圣寺遺跡珍品
青海東部旦斗藏區(qū)作為藏傳佛教后弘期初傳及下路弘法的根據(jù)地,除了它舉足輕重的宗教地位外,目前仍保留著極其豐富的佛教歷史遺存,其中不乏后弘期初期珍貴歷史遺物及多處遺址。首先,從建筑遺跡來看,自喇勤·貢巴饒賽初建寺院開始,歷代皆有擴建。寺院現(xiàn)存的大經(jīng)堂和部分廂房始建于明清時期,有幾十處遺跡成型于宋元時代,均有重要的保存價值和歷史意義。其次,從留存至今的文物珍品來看,古老寺院建筑雖免遭破壞,但大量文物幾乎流失殆盡。十幾代人虔誠塑造的佛金身像、壁畫、唐卡,金汁書寫的《大藏經(jīng)》及貝葉經(jīng)書、金銅法器都已散失,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失。所幸?guī)鬃钐玫玫酵暾Wo,部分壁畫、版畫、石刻、唐卡還有少量保存。目前,旦斗寺珍藏有距今1000多年前的珍貴文物數(shù)10件。有宋、金、元時期的瓦當、大明宣德五年的銅鈸、明末的鐵鍋、晚清的十六羅漢唐卡以及大白海螺等幾十件文物以外,最值得一提的是1985年出土的鐵鐘,造型別致,呈六角葵口,鐘分六面,鈕下九厘米處飾蓮花紋,花分八瓣,鐘鈕做花蕊,中層18厘米處飾文字,各層面之間以雙條紋隔開,肩部有四個對稱的小孔。旦斗寺內現(xiàn)存有鐵鐘初步考證為西夏,與文物管理所藏西夏印為同一時期。成為研究各代文化尤其是西夏時期佛教在藏區(qū)的傳播具有重要的文物價值。該區(qū)域發(fā)現(xiàn)的絕版藏文手抄本及其他遺物、佛寺遺址等重要文物,對還原藏傳佛教下路弘傳當時的情況、漢地佛教及西夏佛教與旦斗藏區(qū)佛教的互動影響等有無可估量的研究價值。
旦斗寺的佛教文化與丹霞地貌圓融結合,形成了藏傳佛教寺廟中獨樹一幟的建筑風格。作為“下路弘法”的發(fā)祥地,把藏傳佛教的星星之火再次傳播到雪域高原各地,保護和傳承了藏傳佛教的文化與精神。歷代藏傳佛教高僧大德在此修行傳法,為后人留下了豐富的精神財富,使該寺在藏傳佛教領域具有舉足輕重的宗教地位。旦斗寺不僅繼承和發(fā)揚了悠久而厚重的藏傳佛教文化,而且在新中國新時期,該寺始終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國家方針政策,在當?shù)仄鸬搅司S護民族團結和社會穩(wěn)定的積極作用。
(作者單位:青海省博物館文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