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怡凱 林順才
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從三年級開始,每個單元都編排了一頁單元導語。通過單元導語,師生就能對本單元的內(nèi)容和學習要求做到心中有數(shù)。下面筆者嘗試以統(tǒng)編版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為例,談談如何讀懂單元導語。
統(tǒng)編版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以寓言故事為主題,是整套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第二個以文體組元的單元。本單元導語由三部分組成:一是格言式的人文主題“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鏡子”;二是兩點語文要素“讀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和“把圖畫的內(nèi)容寫清楚”;三是插圖——中國傳統(tǒng)寓言故事《鷸蚌相爭》畫面。如何讀懂本單元導語,從而達到明晰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的目的呢?筆者認為,在解讀單元導語的過程中,要先厘清教材編者根據(jù)文體組織單元的意圖,理解單元導語中人文主題、語文要素、插圖各部分的教學指向。
一、厘清編寫意圖,明確文體特點
統(tǒng)編版教材為何將寓言故事文體組成專門的單元進行學習?本單元在編排上有什么特點?在教學中,執(zhí)教者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弄清楚了這幾個問題,就讀懂了本單元導語。
1. 明晰文體,培養(yǎng)意識。統(tǒng)編版教材將寓言故事文體組成專門的單元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寓言文體意識,消除學生與寓言文本之間的隔閡。如本單元導語插圖選自《戰(zhàn)國策》中的著名寓言故事《鷸蚌相爭》,學生在讀故事時,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很自然地質疑:鷸的嘴被蚌夾住了,怎么還能說話?它又是如何說話的?這就說明學生缺乏寓言文體意識,學生還不知道或不清楚寓言故事是一種超現(xiàn)實、虛構性的文體類型,作者是以故事來傳達道理。如果在閱讀寓言時按真實生活經(jīng)驗去“拷問”它們的真實性,就失去了寓言的價值和意義。教材把寓言故事組成專門的單元進行集中學習,就是要幫助教師和學生樹立基本的文體意識,避免套用一種標準去解構經(jīng)典。
2. 梳理編排,了解特點。本單元根據(jù)學生的思維發(fā)展規(guī)律編排了四篇課文和兩篇“閱讀鏈接”,這六則故事涵蓋古今中外,為導語要求的“讀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做了層層遞進的安排。本單元設置的“快樂讀書吧”欄目,推薦閱讀中國古代寓言以及外國的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并提示閱讀寓言故事的基本方法,目的是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寓言故事的興趣,指導學生提高閱讀寓言故事的能力。
3. 組元整合,發(fā)揮功能。組元單元最大的優(yōu)勢體現(xiàn)在單元導語、課文、課后練習題、“語文園地”等各部分關聯(lián)性很強,前后之間可以互相補充,相互照應。因此,對單元內(nèi)相關信息的統(tǒng)整歸納就顯得尤為重要。整組課文教學從單元導語入手,喚醒學生已有的學習經(jīng)驗。教學《守株待兔》《陶罐和鐵罐》兩篇課文時,要分別和課后的“閱讀鏈接”勾連,進一步引導學生在拓展閱讀中發(fā)現(xiàn)寓言的文體特點;教學《鹿角和鹿腿》時,可以指導學生聯(lián)系已學的《陶罐和鐵罐》一課,讓其在對比中發(fā)現(xiàn)寓意多樣性,鼓勵學生根據(jù)故事內(nèi)容讀出多維度理解。“快樂讀書吧”推薦了經(jīng)典寓言故事,還提示閱讀寓言的基本方法,因此,可以把“快樂讀書吧”的學習前置,既能將課內(nèi)外閱讀密切結合,又能提示學生把閱讀寓言的方法用于課內(nèi)的閱讀實踐?!罢Z文園地”的“日積月累”內(nèi)容可整合到《守株待兔》一課中教學;“詞句段運用”的第二題要與《鹿角和鹿腿》的課后思考題“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進行整合,讓學生把故事講得更生動有趣。這些課程信息間的前后勾連整合,大大拉近了學生學習寓言的親密感,最大限度發(fā)揮“組元教育功能”。
二、緊扣“三位一體”,理解導語指向
單元導語由人文主題、語文要素以及配套插圖三部分組成,三者相輔相成,教師在解讀時,要從整體出發(fā),熟讀整個單元的內(nèi)容,緊扣以下幾點。
1. 解讀人文主題,明晰單元內(nèi)容。要讀懂單元導語,首先要從人文主題入手。統(tǒng)編版教材的編寫理念從傳統(tǒng)的“師用教材”轉變?yōu)椤吧媒滩摹?,而每個單元導語的人文主題就是當下語文教材立德樹人育人價值取向的集中體現(xiàn)。從語言風格上看,它不再是以往教材單元主題的直接呈現(xiàn),如北師大版教材的“親情”“智慧”等主題,而是代之以一段或一句優(yōu)美的文字,語言清新自然,如同與學生展開親切的交流,如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人文主題“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鏡子”,以一句意蘊豐富的格言作為開篇導語。教師首先要讀懂這句話的深刻含義,讀懂人文主題,才能夠明晰本單元編者的編寫意圖。那么,如何引導學生理解人文主題的詩意表達?以寓言主題為例,教師首先要緊扣關鍵要素“寓言”“生活”“鏡子”。寓言大多取材于人和自然的日常,是生活的真實寫照。再由鏡子一詞想開去,《舊唐書·魏徵傳》中寫道:“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庇纱耍締卧宋闹黝}所要表達的意思便一目了然:學習寓言,懂得寓言和生活密不可分的關系以及其中蘊含的道理。
2. 關注課后習題,滲透閱讀方法。人文主題是單元主要內(nèi)容的呈現(xiàn),而語文要素則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發(fā)展的主要方向,課后習題的設計通常會有意識地滲透文體教學的理念,引導學生在思考中掌握特定問題的特點及閱讀方法。如學習寓言故事單元時,首先,要讀懂故事,理解寓意,這是基礎和前提。課文《陶罐和鐵罐》的課后習題就引導學生關注兩個罐子的性格,從描寫神態(tài)和語言的語句中明白二者結局不同的原因。其次,要聯(lián)系生活,拓展文本。如《守株待兔》的課后習題:讀《南轅北轍》,想想故事中的坐車人錯在哪里?這就是在鼓勵學生從生活經(jīng)歷出發(fā)思考問題。再次,要進行多元化的思考。如《鹿角和鹿腳》的課后習題,對寓意的理解就不是只局限在文本提供的思路上,而是可以有進一步的提升,進行辯證地思考。最后,在理解作者觀點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觀點。如讀完《池子與河流》后,可以問一問學生“你贊同哪種觀點”。
3. 總結學習方法,落實語文要素。除了課后習題,教師在研究單元導語的語文要素時,還要關注各單元“語文園地”中“交流平臺”總結的某些方法。如寓言單元的“交流平臺”,通過幾個學生的對話,總結了閱讀寓言的基本辦法。此塊內(nèi)容幫助教師落實了單元導語中的語文要素“讀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雖然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鏡子,它來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但對于生活閱歷匱乏的學生來說,要讀懂寓言確實存在一定的困難。如何達成本單元的語文要素,其實課文也已經(jīng)給了具體方向?!妒刂甏谩返恼n后要求指出:借助注釋,說說農(nóng)夫為什么會被宋國人笑話。《陶罐和鐵罐》提出思考問題:從陶罐和鐵罐的不同結局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綜上不難看出,這兩個課后問題其實就是對單元導語中語文要素如何應用的具體引導。因此,讀懂單元導語要將語文要素放入課文中,探尋課文給予的提示和幫助,從而在教學中落實語文要素。
4. 抓住關鍵字眼,比較不同學段。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螺旋上升、連續(xù)動態(tài)的過程,前階段的學習可能是后階段的基礎,而后階段的知識,可能是對前階段的補充。如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要求的“把圖畫的內(nèi)容寫清楚”,自然與一、二年級時的看圖寫話標準不同了?!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第一學段的寫話要求為“留心周圍事物,寫自己想說的話”,而第二學段則要求“觀察周圍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nèi)容寫清楚”。抓住二者的關鍵詞進行比較可以發(fā)現(xiàn),第二學段的看圖寫話更加側重于“寫清楚”這三個字。結合本單元“習作”,可進一步發(fā)現(xiàn)該學段對語文要素要求的提升:圖畫中的人的動作是怎樣的?說了哪些話?由此可見,一、二年級的看圖寫話只要求學生把自己看到的、想說的寫下來,而到了三年級則要求用上更多的“術”,如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等方法??梢姡x懂單元導語中的語文要素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字眼上,也不能囿于本單元、本冊的知識中。只有緊扣《課程標準》,抓住關鍵字眼,比較不同學段的要求,才能真正讀懂語文要素,挖掘內(nèi)在含義。
三、用好配套插圖,助力導語理解
教師要讀懂單元導語,離不開對插圖的解讀和使用,但大多數(shù)教師存在聚焦于文本的習慣,這使得他們忽視了對教材第二語言——插圖這一資源的開發(fā)應用。在實際教學中,精美切題的插圖不應僅僅是教材的裝飾,更應充分發(fā)揮其補白、解釋、推測等獨一無二的教學價值。每個單元導語都配有一幅和單元內(nèi)容息息相關的插圖,許多教師往往停留在“看”的層面而不知利用。本單元導語的插圖是著名的寓言故事《鷸蚌相爭》。為什么放置這樣一幅插圖?首先是與本單元主題密切相關;其次是激發(fā)學生學習寓言的興趣,鼓勵其拓展閱讀的目的。水墨畫插圖與中國傳統(tǒng)寓言故事相映成趣,教師在解讀時,應當敏銳地抓住插圖的特點和傳承經(jīng)典文化的用意。
單元導語作為開篇引導,具有豐富的教學價值和課程資源。讀懂單元導語離不開對人文主題、語文要素、配套插圖的關注和解讀,這三部分“三位一體”,密不可分,只有抓住關鍵字眼,緊扣課文內(nèi)容,才能充分挖掘和讀懂單元導語。
(作者單位:福建省晉江市新塘街道湖格小學 福建省晉江市池店鎮(zhèn)教委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