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后疫情時代,青少年心理問題頻發(fā),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遭遇挑戰(zhàn)。江蘇省蘇州中學校以“天下胸懷”的價值引領探索德育和心育深度融合的實踐路徑,用價值引領化解學生成長危機,把握學生成長節(jié)律,把脈學生成長痛點。
【關鍵詞】德育;心育;價值引領;融合
【中圖分類號】G445?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1)33-0011-04
【作者簡介】劉勤,江蘇省蘇州中學校(江蘇蘇州,215007)學生處主任,高級教師。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深刻影響了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也給他們的心理和思想帶來極大沖擊。隨著國內(nèi)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zhàn)略成果,中國進入后疫情時代,返校復課后,教師普遍感到學生的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和手機成癮等行為習慣問題明顯增多。調(diào)查研究結果顯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我國兒童青少年的抑郁發(fā)生率為24.9%,失眠發(fā)生率為23.2%,均顯著高于疫情前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具有內(nèi)在契合性,在互相需要、互為補充的過程中,都以培養(yǎng)學生具備良好品質(zhì)、積極適應社會為終極目標。江蘇省蘇州中學校把脈后疫情時代學生心理變化的特點,以學?!跋葢n后樂”的范公精神和“天下胸懷”的價值擔當,發(fā)揚愛國主義精神,砥礪意志品質(zhì),發(fā)揮德育特有的價值引領和凝心鑄魂作用。同時,在活動中創(chuàng)設合適的情感和心理體驗,化解學生的成長心理危機,在更廣的范圍內(nèi)促進學生積極心理品質(zhì)的提升,實現(xiàn)“大德育”與“大心育”的深度融合。
一、“天下胸懷”價值觀化解成長危機的意義
1.青少年心理問題頻發(fā),德育、心育遭遇難點。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各級各類學校全面停課,青少年的生活半徑和社交空間被極大地壓縮,過于沉迷線上社交和網(wǎng)絡游戲的問題日益凸顯。網(wǎng)絡的多元開放等特征,使得信息獲取與推送唾手可得,而網(wǎng)絡表達的非理性及網(wǎng)絡傳播的不可控性,也給青少年帶來各種視聽混淆和價值觀沖擊。
居家在線學習過程中,一些青少年缺乏自主性,拖延問題現(xiàn)象級頻現(xiàn),很難進行及時有效的行為矯正。同時,青少年和父母之間的矛盾加劇,各種新的心理壓力和家庭問題出現(xiàn)。長期閉門居家,缺乏有規(guī)律的體育鍛煉,還導致青少年體能體質(zhì)普遍下降。
疫情的不確定性給青少年帶來了“失控感”和“無力感”,公德式微、價值模糊、道德失范、誠信焦慮、意義缺失,以及對未來生活不確定性的恐慌,導致青少年抑郁情緒和極端行為頻發(fā),學校心育、德育工作遭遇難點。
2.“天下胸懷”是基于蘇中傳統(tǒng)的價值基因。
公元1035年,北宋名相范仲淹在蘇州南園創(chuàng)立了蘇州府學。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成為中華民族的道德訓誡,蘇州府學先賢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成為中華兒女的報國誓言。從蘇州中學校這塊教育熱土走出來的先賢名師、杰出校友都有“以天下為己任”的崇高精神,都有救國報國的博大情懷?!疤煜滦貞选弊鳛樘K中傳統(tǒng)的價值基因,理應在新時代發(fā)揮更強的凝聚力和影響力。
3.價值觀引領成長的可行可信。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要求。培養(yǎng)時代新人是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迫切要求,“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牢牢抓住理想信念鑄魂這個關鍵,就是要緊緊圍繞理想信念教育這個中心環(huán)節(jié),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弘揚中國精神,使堅定的理想信念作為指引和支撐學生成長發(fā)展的“政治靈魂”與“精神之鈣”。
社會價值觀對社會變化有敏銳的依從性,在事件發(fā)展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故確立其預測指標具有重要意義。一項對重大社會事件中價值觀變化的研究發(fā)現(xiàn),科學型和社會型價值觀在重大事件發(fā)生后,對于解決民眾的恐慌情緒和不確定性起到關鍵作用;實用型和信仰型價值觀在短期內(nèi)能夠增加凝聚力,而在長期來看,可能需要考慮方向性和動力性不足的問題。在開展教育實踐和活動指導時,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二、“天下胸懷”價值觀引領學生心理成長的實踐路徑
江蘇省蘇州中學校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由身份認同開始,以意義驅動為軸,探索出以“天下胸懷”為價值引導,以“2035千年校慶”為情感寄托的價值驅動深度融合課程,為學生養(yǎng)心賦能、成長賦能。
1.身份向心:形成“天下胸懷”的價值共識。
作為社會學脈絡中的核心概念,身份更多地被看作一種特權,建立在生活方式、教育背景、傳承下來的聲望等基礎上。蘇州中學校通過強化重要節(jié)點的儀式感,為更多學生提供走上舞臺的機會,強化他們的身份意識,增強群體自信,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身份向心力。如2019級新生入學活動中,學生們在操場上擺出“2035”的字樣,與學校許下“2035千年校慶”之約。2020級新生入學活動以“蘇中脊梁,中國脊梁”為主題,展示少年志氣,強化“蘇中夢”和“中國夢”的責任擔當。
從關注“小我”的情緒情感,逐漸擴展為關注“我作為蘇中人”的情緒情感,以主人翁的精神對治個體的存在疑惑。
2.意義驅動:強化“天下胸懷”的現(xiàn)實意義。
奧地利醫(yī)學和心理學家弗蘭克爾提出意義療法理論,認為實現(xiàn)人生意義有三條途徑,即在創(chuàng)造性工作、經(jīng)驗式體驗和無法回避的苦難中發(fā)現(xiàn)意義。在設計活動課程時,學校保證每次大型活動都人人參與、人人有責,人人有機會走上臺、走出去,為群體貢獻力量。
2019年校運會借用金庸先生“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響亮口號,在入場式進行班級武術操“PK”。每一個蘇中學子都能站在舞臺中央被別人看見,班主任成了“掌門人”,揮動班旗,擂鼓助威。一個在賽前被認為不可能舉辦成功的活動,因為人人參與變成了一場“武林大會”。真正的大俠,不是奇才天才,而是一個個有情有義、胸懷天下、拼搏努力的普通人。
2020年,校運會再次創(chuàng)新,將開幕式移到了校外。從蘇中“智德之門”到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東方之門”,全校50個班級進行了開幕式快閃表演。活動當天恰好遇上下雨降溫,2500名師生風雨兼程,徒步14公里走完全程。“走好選擇的路,而不是只選好走的路”,這是活動后學生們的感悟。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很多學子深切感受到天下一家、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義。學校變危機處理為積極預防,變疫情挑戰(zhàn)為教育契機,圍繞“致敬英雄,抵疫前行”這一主題策劃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如“我身邊的戰(zhàn)疫人物——線上生涯訪談活動”“繪聚人心,合力戰(zhàn)疫——防疫海報設計大賽”“舞動青春,抵疫前行——校園健身操大賽”“青春戰(zhàn)疫,云歌載道——原創(chuàng)校園歌曲大賽”。
天下一家,需要每個個體把當下的每一件小事變成有意義的事。這樣樸素的想法是抵御誘惑和不確定性的大法,貫穿于蘇州中學校德育工作的始終。
3.行動加速:激活“天下胸懷”的奮斗精神。
價值、情懷、態(tài)度最終需要落實在行動中。在德育工作中,我們堅持把握方向,科學把脈痛點,用心把控細節(jié),關注每個人、落實每一天、走好每一步。
每一代青春熱血都相似,每一代青春夢想都不同,只有把個人夢、家庭夢融入中國夢、民族夢中,才能為青春追夢人提供不竭動力。學校聯(lián)合蘇州音樂廣播“音樂擺渡人”欄目推出系列節(jié)目——“百名蘇中學子,百首青春之歌”,開啟蘇中學子追夢故事的別樣演繹。蘇中微信公眾號以日記的形式,記錄蘇中學子拼搏奮斗、勵志追夢的成長故事,蘇中精神在一個個真實生動的青春追夢故事中得到彰顯和傳承。
2020屆高三學生被稱為“生于非典,考于新冠”的一代,面對高考延后的壓力,學校為高三學生精心策劃了一系列活動。在“勇?lián)?,夢筑韶華,念家國,胸懷天下”為主題的五四廟學成人禮中,學生們在蘇州文廟誦讀《岳陽樓記》,瞻仰至圣先師,跨越成人門,登頂?shù)郎?在十八歲集體生日會上,一本校領導頒發(fā)的《憲法》、一封父母寫的家書、一枚教師親手佩戴的成人章、一段學科教師的成人寄語,以及來自清北校友的人生指引,為高三學生加油賦能。
三、德育心育深度融合的定位和作用
1.德育在深度融合中的定位和作用。
在深度融合的過程中,德育會時刻監(jiān)控并把握心育的總目標和大方向,為心育理念的落地提供更廣的平臺和更好的氣候,使更多的學生能夠得到心靈的滋養(yǎng)和賦能,形成良好的小氣候和優(yōu)勢循環(huán)。
價值中立是心育的重要特質(zhì)和同理根本,但在教育教學的場域中,容易出現(xiàn)影響力不夠、立場不清晰的問題。德育旗幟鮮明地穩(wěn)住界限,在必要的時候,在心育的防護下,可以突破一些學生的底層價值誤區(qū)和亞文化誤解。教育在有保護又有突圍的情況下,更能實現(xiàn)張弛有道、有的放矢。
2.心育在深度融合中的定位和作用。
心育以學生為中心,在把握學生思想特點和心理發(fā)展需求方面具有更高的靈敏度,通過個別輔導和團體輔導發(fā)現(xiàn)、收集學生的困惑,為德育提供活動時機和活動建議。心育不僅為德育活動提供更精準的施策點,還能成為德育活動良好的情緒反饋機制。
在價值引領的過程中,每個個體會有不同的節(jié)律和困惑,如有的學生直到畢業(yè)才能實現(xiàn)認同和理解,有的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遇到阻礙,心理健康教師始終以陪伴的姿態(tài)護衛(wèi)學生,以適切的指導幫助他們回歸隊伍、跟上隊伍。
涵養(yǎng)天下胸懷,砥礪青春追夢。江蘇省蘇州中學校始終基于真問題,科學把握學生成長節(jié)律,探索涵養(yǎng)“天下胸懷”的德育有效路徑,努力做好聯(lián)通個人夢和中國夢的擺渡人。關注每個學生、落實每一天、走好每一步,守正創(chuàng)新,立德樹人,相信德育與心育的深度融合能創(chuàng)造更豐富的實踐形式,在學生的心中牢固植入價值的種子。
【參考文獻】
[1]ZHANG L,ZHANG D,F(xiàn)ANG J,et al. Assessment of Mental Health of Chines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Before and After School Closing and Opening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J]. JAMA Network Open,2020,3(9).
[2]蔡華儉,黃梓航,林莉,等. 半個多世紀來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變化——心理學視野下的研究[J].心理科學進展,2020,128(10):1599-1618.
[3]史慧玥,焦麗穎,高樹青,等.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大學生價值觀特征及變化趨勢探究[J].心理學探新,2020,40(2):10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