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美國拉美裔文學研究》由李保杰著,山東大學出版社出版。此書包含了拉美裔文學中的代表性小說作品,以及戲劇、詩歌等其他體裁,涉及多米尼加裔、墨西哥裔、古巴裔等,內容豐富,涉獵題材多樣,從中我們可以充分地感知到當代美國拉美裔文學的魅力。最重要的是,全書行文規(guī)范,有著較強的學術性,填補了我國在當代美國拉美裔文學研究領域的空白,在學術界被譽為此領域的開山之作。
想要了解一個地方的文化,最為常用的方式就是從其獨有的文學作品出發(fā)?!懂敶绹酪嵛膶W研究》對拉美裔文學的文化淵源和發(fā)展現狀作了宏觀的考察,介紹了拉美裔人口的基本情況。文學作品誕生于民間,通過閱讀一個時代一個民族的代表作品,有利于我們深入理解其文化特色和底蘊。多元文化來源使得拉美裔文學具有獨特味道,匯聚了多樣文明,呈現出繽紛燦爛的文學作品。這些作品反映了多尼加裔、墨西哥裔、古巴裔和波多黎裔等文化特點,能夠使讀者體驗拉美裔文學中不同文化的碰撞。在當代美國拉美裔文學研究中,差異性研究較為重要,因為其有著數量龐大的文學分支。此書重點介紹了墨西哥裔文學、古巴裔文學、多米尼加裔文學的地緣文化差異,“ 三重文化來源”導致文學表達不同,引導讀者去體會其中的奧妙,走向深入研究之路。
由于拉美裔文學在表達方式上具有一定的生澀性,因此存在一定的理解難度。作者選取了典型的文本進行深入的個案研究,重點以女性文學為例,論述多重身份構建的過程。在拉美裔文學中女性原型化形象逐漸被女性文學改寫。例如,在《芒果街上的小屋》中,作者將此作品概括為拉美裔女性的“希望之屋”;在《喊女溪》中,讀者可以從小說當中體會到拉美裔女性走出傳統(tǒng)婚姻束縛的渴望。這些文學作品有著鮮明的敘述方法,作者為了讓讀者更容易理解,以多個小說作品為例,主要介紹了“ 似是而非”的悖論和邊疆敘事兩大類,讓讀者體會其后現代主義表現手法。這些手法是對拉美裔“ 身份”的解構。這些虛構性自傳的敘事策略使得拉美裔文學成為身份象征的文化符號。故事是虛構的,但其表達的感情是真實的。后現代表現手法需要我們進行深入探索,從文字背后感知作者表達的情感。
從縱向上看,作者細致又系統(tǒng)地梳理了當代拉美裔文學的發(fā)展歷史,展現了其經歷的歲月洗禮和變革沖刷。從橫向上看,作者通過族群歷史、地緣文化特色、文學再現等方式,融入多種小說作品。美國拉美裔文學中再現了流散經歷的創(chuàng)傷記憶,文學敘述可以對歷史進行重構,在歷史書寫中彰顯情感。拉美裔文學是一種身份象征與文化符號,可以帶領我們縱觀拉美裔歷史,體會其在流轉中傳承文化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