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這是寫于五年前的一篇紀(jì)念文章。陳忠實先生去世的當(dāng)天,我緊急趕寫了《陳忠實先生的最后三天》。因工作原因,我是治喪小組組長,當(dāng)天從凌晨四點一直忙到晚上八點多,才坐在桌前開始敲字。又一個凌晨來臨時,文章還散亂著。編輯張立一直在辦公室等著發(fā)排,我一邊寫,一邊修改,以致最后來不及更細(xì)致地校對,不僅空了辨識不準(zhǔn)的字,而且錯漏處都一并刊了出來。那幾天好多媒體約我寫稿,我也覺得意猶未盡,處理完先生的后事,就寫了《不熄的精神火炬》這篇文章??僧?dāng)我寫完時,發(fā)現(xiàn)各種紀(jì)念文章已鋪天蓋地,稿子都發(fā)給一家大報了,我又打電話要求別再發(fā)了。今年是先生去世五周年,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要召開先生的紀(jì)念座談會,《當(dāng)代》雜志主編孔令燕約我參加會議,因出差在外,不能到會,就又拿出這篇文章,以示對先生的緬懷和紀(jì)念。
2021年4月16日
陳忠實先生走了,走得很是匆忙。盡管病了一年多,給大家輸送了足夠的信號,說先生患了不太好治的病,但真在離開的一剎那,朋友們,甚至包括他的讀者,還是難以接受。我因工作原因,參與了先生最后搶救階段和治喪的全過程。從黨和國家最高領(lǐng)導(dǎo)人,到街頭引車賣漿者,都給予了不同方式的悼念。文學(xué)藝術(shù)界人士,更是蜂擁而至,有的甚至以淚洗面,都在真誠地回憶著與先生的交往,訴說著這個“關(guān)中好老漢”與自己的那份情義。
先生的文學(xué)成就,已經(jīng)擺在那里了,怎么評價都不過分,那是實實在在的一座高峰,甚至有某種不可逾越性。先生的為人,也是一座高峰,點點滴滴聚集起來,我們就看見了一種十分超拔的高度。先生在《白鹿原》完成后,幾乎再沒有創(chuàng)作“大東西”,如果以長度來說的話,也的確如此。但先生在進(jìn)行著另一種有“長度”“寬度”“厚度”的創(chuàng)作,那就是扶持人。一個個扶持,一點點扶持,參加各種作品研討會,為作者新出的作品寫評論、寫腰封,為青年作家搞推介活動“站臺”??傊?,先生是在為他人活著,尤其是為成長中的文學(xué)新人們活著。在古城西安的大街小巷,偶然能看到一個挎著破舊皮包的老人,永遠(yuǎn)是那身灰灰的衣服,走起來不緊不慢的,上了臺階,上了電梯,進(jìn)了文學(xué)圣殿,在一雙雙期盼、熱望、崇敬的眼光中,雙手合十地給各方打招呼,眼神盡可能兼顧到每一個人。然后落座,抽著永不變換的老牌子雪茄,有時會把眼睛瞪得很大,是在認(rèn)真傾聽別人發(fā)言,再然后,在掌聲中開始談文學(xué),談他剛讀過的作品,談他熟悉或不熟悉的作者。有建議,有批評,但更多的是鼓勵、“促紅”、打氣。那就是陳忠實先生。也有人說:“陳老,這作品您老是不是估價過高?”先生會嘿嘿一笑說:“你看,作者本來就可憐,東拉西借的,好不容易出一本書,我再劈頭蓋臉給一下,那你還讓人家娃活不?”大家也就理解了先生的用意。以他的影響力,人家把他請出來,就是想說幾句“硬扎”話。也許這幾句話,就把一個人推上了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光明大道;一旦“老陳都說不行”了,那還不一磚把一個文學(xué)新人給拍死了?老陳這磚,可是西安古城墻上那厚重的城磚哪!
回想自己的創(chuàng)作道路,一直都得到了先生的提攜、呵護(hù)、抬愛。記得二十多年前,單位領(lǐng)導(dǎo)請他看舞臺劇《留下真情》時,我真是誠惶誠恐,因為那劇是我編的,而當(dāng)時陳老師的《白鹿原》正暢銷。請這么大個人物來看演出,我是既高興又緊張。最緊張的,就是先生看完,一旦說這個戲的劇本不行,那我豈不慘透了?作為專業(yè)編劇,在上千號人的大劇院里還怎么混?誰知陳老師一看完,上臺講的第一句話就是:“無論這個編劇多大年齡,或是干什么的,我都要給他鞠一躬。這是一部深刻反映了當(dāng)下時代進(jìn)程的好戲,直逼人的心靈。我在觀看中,心靈始終為之震撼和戰(zhàn)栗,現(xiàn)在還不能平靜下來,時代需要這樣同步進(jìn)行思考的好作品……”他講了很長一段話,那時他五十多歲,我三十一二歲,他是真的當(dāng)著全體演職人員和觀眾的面,給我鞠了一躬,嚇得我不知所措,連連回敬,逗得臺上臺下的人都笑了起來。說實話,我激動得心都快要跳出來了。這是一個文學(xué)青年第一次面對文學(xué)大家的“審判”。
自此以后,我與先生就熟悉起來了。每有創(chuàng)作,必請他看,而他也從來沒讓我失望過,只要能抽出時間,有請必到,并且看了還要鼓勵,還要寫文章向社會推薦。我編劇的《遲開的玫瑰》,已演出二十年,他在2006年看修改版時寫文章說,這戲“我先后看過三回,似乎仍不滿足,又找來劇本從從容容品讀一番……我看過陳彥三部戲,都是以當(dāng)代生活為題材,多以城市里普通人的種種心態(tài)為解剖對象,都有直抵觀眾心靈的沖擊力量。他不回避生活矛盾,倒是在司空見慣乃至市井議論的平凡的生活瑣事里,常常有驚人的發(fā)現(xiàn)和深刻的開掘,既顯示出一個劇作家思想的勇氣和力度,又顯示出舞臺藝術(shù)的個性鮮明的才華。陳彥的創(chuàng)作指向和追求,令我欽敬,尤其是這樣年輕的一位藝術(shù)家?!焙髞砭颓厍弧洞髽湮鬟w》他又寫了文章,說:“陳彥選取的都是我們社會生活中每個家庭每個人都可能遇到的生活矛盾,然后把它典型化,通過人物關(guān)系、人物命運、人物的生活態(tài)度來塑造人物。這不僅體現(xiàn)了一個作家感受生活的敏銳程度,更難得的是他將普通生活典型提升的深厚功力,往往見出作家思想的深刻性,這是作家最致命的,也是最令人欽敬的一點?!钡健段骶┕适隆窌r,他甚至寫了兩篇文章,一篇是寫給舞臺劇的,一篇是寫給同名長篇小說的。他在《父子沖突的社會內(nèi)涵與文化意蘊——談(西京故事)中的幾個人物》里寫道:“小說的諸多人物與情節(jié),多為瑣細(xì)的日常生活形態(tài),幾乎沒有涉及重大的事變和劇烈動蕩的事件,但人物性格的巨大變異以及精神心理的豐富性、復(fù)雜性、多面性,時時讓我感到心靈撞擊的震動。”很多時候,我覺得先生對后學(xué),是手把手在教,在牽引。近二十年來,我的創(chuàng)作,每每都從他的鼓勵中得到啟示,比如關(guān)注小人物,抒寫普通人的生命情懷,就常常得到他的肯定與褒揚,自己也就漸漸有了越來越自覺的創(chuàng)作走向。
先生愛秦腔,看戲很多,他常說:“關(guān)中人,那看戲就跟吃飯一樣么,少不了。”他不僅看,而且還給老腔寫過唱詞,已成保留節(jié)目。幾年前,我在《美文》雜志開了兩年散文專欄,是專門“說秦腔”的。我想先生手頭每月有多少新雜志要翻閱,有多少朋友的作品要看呀,哪里還顧上看我的拙文。誰知有一天,先生突然打來電話:“陳忠實?!边@是先生打電話的風(fēng)格,叫通必先白報家門。他說:“你在《美文》上開的專欄,我大多都看了,寫得有意思,把秦腔圪圪嶗嶗的事都翻出來了。這一期上邊寫的李十三,引發(fā)了我的創(chuàng)作沖動,寫了個短篇,叫個《李十三推磨》,里邊要涉及你文章中的一些事,小說后記里我會提到的,給你打個招呼?!蔽壹泵φf不用不用,有些本來就是史料,誰都可以用的,何況是陳老師。先生還是十分客氣地在小說發(fā)表于《人民文學(xué)》時,后邊加了一段“附記”,里邊有“我專意打問了劇作家陳彥……我從劇作家陳彥的文章中獲得李十三推磨這個細(xì)節(jié)時,競毛躁得難以成眠……”等文字,我當(dāng)時就想,先生為什么這么受人推崇、尊敬,就在于先生的這種實誠、磊落、光明、君子風(fēng)范。陳忠實這個名字,幾乎是把他的生命風(fēng)貌全刻畫出來了。
后來我“說秦腔”專欄文章結(jié)集出版,編輯說能否請陳忠實先生寫個序,我說不好意思麻煩,他給我作品寫的文章太多了。編輯說,這部書稿請陳老師作序最合適。我就試著給先生打了電話,誰知先生滿口答應(yīng),說:“這組稿子我熟悉,好寫,你等等,等我把手頭的欠賬都弄零干了就寫?!贝蟾胚^了兩個月,先生給我打來電話,問我在哪里,我說我在文藝路,他讓我在我們劇院門口等著,說他把稿子弄好了。我急忙說我過去取,先生說:“看這還跑啥呢,我剛好開會路過,你出來一取就行了嘛,你等著,就十幾分鐘?!蔽壹泵ε艿介T口,剛站了一會兒,先生的車就到了。先生拿出厚厚一摞手稿,交給我說:“還不知行不行,有沒有外行話,要是不行了,你給我打個電話,你自己拾掇也行,我給咱拾掇也行?!蔽艺f您這樣的大家,哪兒有不行的,謝謝陳老師了。他說:“我也是學(xué)習(xí)哩,你書里有好多秦腔知識,剛好讓我補了一課。”說得我不知如何回答是好。先生一走,我就一路看起稿子來,看著看著,眼里竟然有了激動的淚花。從大量引用原文的細(xì)節(jié)看,先生真是認(rèn)認(rèn)真真讀了書稿,并且用非常質(zhì)樸生動的語言,把二十幾篇零散文章,整合成了一本系統(tǒng)讀物。上電腦一打,竟然是一萬多字。天哪,這能不讓人動容嗎?我急忙給他打通電話,說什么都要感謝一下,先生說:“我給作者寫序,從來不要感謝。你把文章寫好了,咱都快樂了就行。給秦腔寫文章哩,又不掙錢……”這怎么行呢,先生付出了那么大的勞動量,沒有回報還成?我問了身邊好多人,問先生過去給人寫序都咋弄的。聽到的,都說除非先生不寫,只要答應(yīng)寫,就不收感謝費。說實話,我要早知這樣,還真不好意思動讓先生寫序的念頭。一萬多字呀,再快恐怕也得花先生兩三天時間。他的兩三天,又是什么概念呢?
一位有恩于文學(xué)晚輩的先賢,我們是多么盼望他長壽啊,他多活一天,就是文學(xué)后生的福分??缮n天竟是這樣鐵面無情,不管你對這個世界,對別的生命有多么重要,它要收割時,都會不講任何道理地張三李四一齊收走。幾個月前,我的長篇小說《裝臺》出版,拿到樣書后,特別想送他一本。可我知道他的病情,即使是去看望他,也沒好意思拿書。有一天先生打來電話:“陳忠實。《裝臺》我看到了,祝賀!都聽說了,有可能了,我再寫點文字。”每個句子都很短,表述明顯有困難。我急忙說,陳老師您千萬別勞累,隨便翻翻就行。再后來我去看他,他又說到了《裝臺》,剛提一句,我就急忙把話岔開了。這次先生送給我們同去的人一人一本《生命對我足夠深情》,封面上還印著八個字:感恩陽光,感恩苦難。面對這本書,我心里特別難過,但也特別溫暖。我覺得,先生對自己所面臨的生命困境,是有足夠準(zhǔn)備的了。他沒有怨天尤人,沒有悲痛欲絕,更沒有被倉皇擊倒。相反,倒是十分平靜、淡定地在接受,甚至感恩著猝然臨之、無故加之的一切苦難。我想,這就是一個大的靈魂、一個大寫的生命的從容儀態(tài)。他是準(zhǔn)備好了。那本可以“做枕頭的書”,也已被反復(fù)證明,是這個時代文學(xué)的一種高度。作為一個作家,一個時代的書記員,他是完成了自己使命的。他無怨無悔地總結(jié)道:生命對我已足夠深情!
先生走時,引起的生命陣痛,是波濤式的,小飯館的主人,甚至把先生愛吃的油潑辣子面,都恭恭敬敬地端到了靈堂;不時有人撲通跪下,深磕幾個響頭后,不知所去。遺體告別那天,盡管使用了最大的廳堂,仍有許多讀者排隊長達(dá)兩三個小時,等待著再看一眼“咱老陳”。人民不僅深情緬懷與自己同時代的一本厚重大著《白鹿原》的作者,也在發(fā)自內(nèi)心地贊頌著一個時代巨子的高尚情操與人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必須有自己心甘情愿去仰望的人,這樣的人多了,國家才有希望,民族才能復(fù)興。先生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是文學(xué)的火炬,也是我們這個時代不熄的精神火炬,我們真誠地仰望他!
2016年5月6日于西安
責(zé)任編輯孔令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