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娟
摘 ?要:創(chuàng)新融入策略是提高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新穎靈活性、統(tǒng)一規(guī)范性與主體實踐性的重要措施,也是培養(yǎng)小學生思想情感、價值觀念、思想品質與性格行為的重要途徑,能夠提高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能力,深化德育素質教育改革。本文簡要分析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中融入激勵方式的必要性,提出一些具體合理的新途徑來改進激勵方式。
關鍵詞:激勵方式;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途徑
【中圖分類號】G625.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35-0170-02
Analysis on the Ways of Inspiring Ways to Integrate into the Moral Education Work of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in Charge
ZHANG Hongjuan ?(Chengguan Second Primary School,Wushan County,Tianshui City,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Innovative integration strategy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improve the novelty,flexibility,standardization and subjective practice of the primary school head teacher’s moral education.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cultivat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houghts,emotions,values,ideological qualities and character behavior,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primary school head teacher’s moral education. It can improve the moral education work ability of primary school head teachers and deepen the reform of moral education quality education. This article briefly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incorporating incentive methods into the moral education of primary school head teachers,put forward some concrete and reasonable new ways to improve incentive methods.
【Keywords】Incentive method;Primary school teacher in charge;Moral education work;Way
巧用激勵方式是提高小學班主任育德工作與小學生認知規(guī)律、思想情感訴求吻合度的主要手段,也是強化其德育理論知識實踐轉化意識與效果的主要方式,更是擴大德育與智育互為補充、輔助促進作用的主要策略。但是受激勵方式融入手段落后、理念傳統(tǒng)、內容局限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激勵方式融入實際效果與預期目標之間的差距不斷擴大,因此,班主任應從融入目標、理念、手段、內容、評價及實踐活動等層面改革升級激勵方式融入模式,引導小學生明確并糾正自己錯誤的思想觀念與行為習慣,為實現小學生思想道德水平與自省發(fā)展能力的共同提升奠定了基礎。
1.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激勵方式融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1)理解認知的片面化。大多數班主任普遍存在重智育輕德育、重考試成績輕思維品質的觀念,將德育與智育歸屬于兩個毫無關聯(lián)的系統(tǒng),忽略了兩者的關聯(lián)性,低估了德育對提高小學生學習內驅動力與學習效果的促進作用,經常壓縮德育教學時間與教學經費,經常重復組織開展主題、規(guī)模及形式都相同的德育教學活動,很少會主動反思及彌補當前德育教學活動的不足之處,降低了其對提高德育效果的促進作用。同時,部分班主任并沒有系統(tǒng)、專門地學習德育相關理論知識,降低了其德育知識體系的完整性、時代性與科學先進性,往往會憑借自己的主觀意識與當前教學任務等處理德育工作與日常教學活動的矛盾。另外,許多班主任并沒有掌握激勵教育的本質內容與經驗技巧,將激勵教育等同于使用激勵性語言,造成了激勵教育的形式化、敷衍化與局限性,而小學生對激勵方式的錯誤觀念也降低了其參加德育工作激勵活動的積極主動性,這些都降低了德育工作激勵方式的融入效果。
(2)教育手段的單一性。大多數班主任會運用講述法與演示法幫助小學生掌握德育及激勵教育理論知識,也就是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小學生能聽懂的語言,過于強調小學生理論知識水平的提高,但是卻很少思考小學生是否真正理解德育知識內涵,容易造成德育教學氛圍的壓抑與效果的不理想。同時,許多班主任習慣采用口頭表揚的方式激勵小學生認真學習與實踐運用德育知識,只是一味用“很好”“很棒”“不錯”等詞語表揚小學生德育考試成績的提高及課堂認真聽講的行為,卻很少與小學生分析其行為表現受表揚的原因,這些都限制了激勵教育作用的發(fā)揮。
(3)目標的模糊性。班主任德育工作激勵方式融入目標,是以提高小學生德育理論知識測試成績?yōu)橹苯幽繕?,以提高小學生語文等各學科考試成績?yōu)樽罱K目標,但是這些目標與小學素質教育要求相沖突,與小學生思維品質、理解認知水平等之間的關聯(lián)性也十分弱,降低了德育工作目標或激勵方式運用目標的全面針對性。
(4)教育內容的局限性。班主任將激勵方式等同于激發(fā)小學生育德學習欲望與促使其認真完成測試試卷的輔助手段,但是卻很少甚至不會用激勵方式評價小學生思想品質與行為習慣,造成了德育工作中激勵教育運用范圍的狹窄化。
(5)教育評價模式的傳統(tǒng)化。班主任根據筆試成績寫小學生德育學習評價結果,根據成績的高低調整激勵語言與手段,運用激勵性語言表揚小學生德育考試成績的提高,但是卻沒有結合小學生思維習慣、溝通互動習慣及興趣愛好等設計針對性的激勵評價語言,造成小學生激勵評價內容的雷同性,降低了其對小學生調整德育學習方向目標的引導與促進作用。
2.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融入激勵方式的措施
(1)更新教育理念。班主任應主動學習德育與激勵教育相關的知識技能,比如,自主閱讀相關書籍資料,線上觀看培訓視頻,經常與本?;蚱渌麑W校班主任分享德育心得體會,讓班主任在修補原有德育知識框架漏洞的基礎上,掌握更多科學先進的德育理念與實用技巧,客觀分析德育、激勵教育、智教之間互為補充與促進的關系,主動創(chuàng)新德育工作模式及德育工作中激勵方式運用策略,適當提高德育教學活動頻率,在概括總結以往德育工作中激勵方式運用經驗的基礎上,積極創(chuàng)設德育教學計劃及激勵教學活動方案,擴大班主任對提高德育教學效果的促進作用。同時,班主任主動組織開展以小學生為主要對象的德育主題講座,讓小學生明確學習德育知識對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與實踐能力的重要意義,引導其主動參加德育教學活動及主動完成相關的學習任務,努力根據德育教學理論知識指導與約束自己的實踐行為,認真分析班主任總結激勵教學評價語言,獲得相應的情感感悟或人生頓悟,從而提高德育水平。班主任組織開展德育與激勵相關主題知識講座,組織小學生探討分析德育對自身未來學習生活的影響,讓小學生在探討交流中明確德育學習的重要性。同時,班主任促使小學生掌握基本的激勵方法與技巧,讓小學生自我激勵與提升,這些都促使小學生配合班主任完成德育教學任務,認真分析與思考教師所說的激勵語言,從而獲得事半功倍的激勵效果。
(2)創(chuàng)新激勵手段。班主任應運用具體化、多元化、針對性的激勵手段提高其對實現德育工作激勵方式融入目標的促進作用。班主任應認真觀察小學生日常行為表現,并在結合小學生課堂學習狀態(tài)及性格特征的基礎上推測小學生思維品質與情感動態(tài),通過與小學生分析探討其行為選擇的原因與目的,了解小學生每一個行為選擇的動機,從而對其進行針對性與具體性的表揚,促使小學生明確自己必須繼續(xù)保持或糾正的行為習慣,強化小學生自我反省與規(guī)范意識。同時,班主任還應用辯證分析方法幫助小學生明確自己思想品質與思想情感中的優(yōu)缺點,提高激勵方式的科學合理化。另外,班主任應通過語言激勵、物質激勵、精神獎勵等不同的方式開展激勵活動,通過穿插使用不同的激勵方式增強小學生德育學習的自信心,幫助小學生擺正德育學習的定位與角色,避免因小學生驕傲自滿或妄自菲薄等情緒而降低德育工作激勵方式融入效果。
例如,班主任對在班級或校園德育實踐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小學生進行筆記本、鉛筆、課外書等物質獎勵,既可以強化小學生的成就感與自豪感,讓小學生獲得精神的滿足與情感的愉悅,也能加深小學生對本次活動的印象與記憶,激勵小學生再接再厲,繼續(xù)發(fā)揚自己的優(yōu)勢與特長,從而提高了德育工作激勵方式的引導與促進水平。
(3)明確激勵目標。班主任在具體運用德育激勵方法之前,應根據每一位小學生的性格愛好、思想道德水平等確定具體的激勵目標與方案,并根據小學生德育知識水平與實踐能力的發(fā)展變化調整其激勵標準、手段與內容。同時,班主任創(chuàng)新德育工作、素質教育改革與激勵教育三者的融合模式,確定德育工作激勵方式融入總目標,并根據德育課時安排分解該目標,提高了激勵教育方法內容與小學生實際情況的吻合性。班主任根據德育素質教育改革目標、小學生思想品質及性格愛好等設計層次化的德育工作激勵目標,在引導小學生珍惜一粥一飯、規(guī)劃課余學習時間等基礎上,逐步引導小學生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節(jié)約用水、珍惜時間等良好品質。從而實現小學生思想道德品質培養(yǎng)效果的逐步提升。
(4)拓寬激勵范圍。班主任在對小學生德育考試成績進行激勵與表揚的同時,還可以運用激勵方式對小學生思維能力、思想品質、精神觀念、行為習慣、自學手段等進行點評分析,實現了激勵方式融入范圍與影響的擴大化。同時,班主任還應經常組織多主題與新形式的德育實踐活動,在幫助小學生明確自己與其他小學生思維品質差異的基礎上,通過公布活動成績等方式激勵小學生認真學習相關知識技能,進而促進小學生全面化與持續(xù)化發(fā)展。班主任組織開展班級或校園禮儀比賽活動,鼓勵小學生自主報名參加,讓小學生利用演講或親身演示等方式展示其對禮儀文化的理解認知,引導小學生形成孝老愛親、謙虛和善等優(yōu)秀品質,逐步在班級乃至校園內形成崇尚與遵守禮儀的良好風氣。通過小學生個人或集體展示強化小學生的成就感與好勝心,通過展示成績與合理點評等方式激勵小學生再接再厲,主動改正錯誤的禮儀,促進小學生自身素質的全面提升。
(5)創(chuàng)新教學評價機制。班主任應靈活調整德育教學及激勵教育評價標準,靈活利用自評、互評等不同的方式提高教學評價結果的科學指導性。班主任讓小學生自我總結、分析與反思以往德育學習活動中的行為表現及日常學習習慣,從自學能力、語言能力及團結互動等不同的層面評價其他小學生,指出其他小學生的優(yōu)秀思想品質及不良行為習慣,促使小學生客觀合理評估自身綜合能力與理論知識水平。同時,班主任利用通俗易懂的激勵性語言評價小學生思想道德品質,幫助小學生樹立學好與運用德育知識的自信心,從而擴大了教學評價結果的輔助教學與引導促進作用。班主任根據小學生實際情況調整合理的評價標準,對習慣制訂課后學習計劃的小學生可以設計優(yōu)化學習計劃與提升自我約束力的評價標準,對經常無法完成課后作業(yè)的小學生則設定按時完成作業(yè)與制訂學習計劃的評價標準,避免因評價標準過高或過低而降低了其對小學生思想品質與行為能力發(fā)展的影響力。同時,班主任開設自我激勵與評價板塊,引導小學生正視自己的優(yōu)勢與缺點,提高激勵水平。
3.結語
正視傳統(tǒng)小學德育教學模式的弊端,充分認識到創(chuàng)新激勵方式融入策略對實現小學德育教學目標的重要意義,通過明確德育工作激勵目標、拓寬激勵范圍、創(chuàng)新激勵手段及完善激勵教學評價模式等途徑提高激勵對獲得更佳德育工作效果的促進作用,強化小學生德育自學探究、創(chuàng)新實踐與規(guī)范等意識,為實現小學生思想道德水平與小學德育教育質量的共同提高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朱艷慧.把激勵方式融入到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J].成功:教育,2018(23).
[2]李芳.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科普童話·新課堂(下),2019(06).
[3]陳文東.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速讀(上旬),2019(03).
[4]施梟鸝.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激勵策略的有效實施[J].兒童大世界(下半月),2019(05).
[5]金彩琴.將激勵方式融入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途徑探索[J].當代家庭教育,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