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弘揚人文精神是新時期美術教育改革的新使命?!皫X南畫派”作為廣東特色的地域文化,蘊含了豐厚的人文底蘊,將其藝術精神融入當代中國畫教學實踐中,符合高校人才的個性化發(fā)展需求,有利于在教學中凸顯民族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促進高校特色學科建設。
關鍵詞:嶺南畫派;中國畫;教學;藝術精神
基金項目:本文系廣州大學教育教學研究項目“基于嶺南畫派藝術精神的中國畫教學研究與實踐”研究成果。
一、嶺南畫派
嶺南畫派是高劍父、陳樹人、高奇峰在20世紀20年代隨著民主革命思潮,探索中國畫變革過程中創(chuàng)立的繪畫流派。以“二高一陳”為首的嶺南畫家,致力于美術革新的“新國畫”運動,他們積極參加社會活動,創(chuàng)辦《時事畫報》宣傳先進思想,加入同盟會投身于革命事業(yè),舉辦展覽普及大眾教育等,通過多種渠道傳播嶺南畫派的藝術思想和主張,在全國范圍內產生了重要影響,最終形成了獨具嶺南特色的一大美術流派——“嶺南畫派”。
關于“嶺南畫派”這一稱謂何時確立,黃志堅先生稱:“1948年以前,還沒‘嶺南畫派這個稱號,派外派內普遍稱為‘折衷派。”[1]審美書館刊印的《奇峰畫輯》副刊的圖書廣告中稱“二高一陳”為近代新派三大家。高劍父的學生兼摯友簡又文在1936年發(fā)表的《高劍父畫師苦學成名記》一文中寫道:“嶺南畫師高劍父先生,畫學自成一派,基于古畫,而兼東洋、西洋、印度、埃及、波斯各種美術之長,時人曾號其為‘折衷派。其實則為‘新國畫開紀元也。”[2]在當時的許多文獻中,人們一般用“折衷派”或“新派”來描述今天被稱之為“嶺南畫派”的畫家們的藝術及其活動,同時期被稱為“折衷派”的畫家以及其他兼容中西畫法的畫家們遠不止“二高一陳”。正如李偉銘先生所說:“‘嶺南畫派的確定,把‘二高一陳及其追隨者從‘折衷派的汪洋大海中剔抉出來,從而,在中國現代美術史學上確立了它獨特的地位和認識價值”[3]。
二、嶺南畫派的藝術精神
嶺南畫派的藝術精神到底是什么?在討論這個問題時,應梳理嶺南畫派初創(chuàng)者的意圖。高劍父先生在《我的現代繪畫觀》中提到:“這三十年來,吹起號角,搖旗吶喊起來,大聲疾呼要藝術革命,欲創(chuàng)一種中華民國之現代國畫”[4]9,文中反復強調的“藝術革命”正是嶺南畫派的核心思想,其目標是為了中國畫的革新——現代國畫(新國畫)。高劍父先生在對學生的演講中也多次提到藝術革命,并解釋說藝術革命應從藝術與人生觀出發(fā),而不是藝術方法上的改變。他倡導的是藝術的現實性和大眾化:“我以為藝術要民眾化,民眾要藝術化,藝術是給民眾應用與欣賞。在20世紀動蕩的大時代下,尚是‘藏諸名山,傳乎其人的思想,那你的作品是不能夠與國家、社會和民眾發(fā)生關系的。”[4]19
嶺南畫派的藝術思想,是誕生于民主革命之下的先進藝術思潮,是將民主思想和現代科學的方法注入國畫之中,以“折衷中外,融匯古今”的創(chuàng)新精神對中國畫改革進行探索,并通過一代代嶺南畫派藝術家的實踐,使之成為一條完整的藝術發(fā)展道路。關山月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學主辦的“當代中國繪畫研討會”上對“折衷中外,融匯古今”有進一步的闡述:“‘折衷中外,以‘中為本;‘融匯古今以‘今為魄,即繼承傳統(tǒng)是為了發(fā)展傳統(tǒng),借鑒外來也是為了發(fā)展傳統(tǒng)?!盵5]
20世紀30年代初,嶺南畫派畫家將創(chuàng)作題材轉向了抗戰(zhàn),方人定創(chuàng)作了《戰(zhàn)后悲哀》《雪夜逃難》等反映戰(zhàn)爭災難的作品,從中不僅可以窺探當時的歷史現狀,也表達了他的愛國情懷;黃少強創(chuàng)作了《還我河山》《國難之秋》等,作品充溢著一種對人類苦難的深切同情,表達了他對戰(zhàn)爭的悲憤控訴;關山月的《從城市撤退》跋曰:“舉倭寇之禍筆之,書以昭示來茲,勿忘國恥,聊以斯畫紀其事……”他雖然不是廣州淪陷事件的親歷者,但以感同身受的悲憤重現了場景,表達了對祖國破碎山河的痛心和對外國入侵者的憤恨。這些作品有力地弘揚了嶺南畫派畫家“藝術救國”的精神。繼“二高一陳”之后,關山月、黎雄才等一批畫家則是嶺南畫派精神的繼承和發(fā)揚者,他們使介入到了社會變革之中的中國畫,邁向了對生活和時代主題的描繪,創(chuàng)作了《武漢防汛圖》(黎雄才)、《綠色長城》(關山月)等經典作品,讓嶺南畫派煥發(fā)出新的生命力。
三、嶺南畫派的教學理念與實踐
(一)反映時代精神
高劍父所倡導的“藝術革命”,深深地影響了黃少強、關山月等一批嶺南畫派畫家,戰(zhàn)爭期間,他們繪制了大量抗日救亡的畫作,如黃少強的《乞丐》《背井離鄉(xiāng)》,關山月的《中山難民》《今日教授之生活》等。他們將現實生活題材和社會變革題材放進藝術創(chuàng)作之中,強調繪畫必須表現現實社會、反映時代精神。其作品中強烈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是現實關懷與人文精神的集中體現。新中國成立后,嶺南畫派畫家又投身于描繪新中國的建設中來,本著“筆墨當隨時代”的藝術主張,創(chuàng)作了《武漢防汛圖》(黎雄才)、《山村躍進圖》(關山月)等貼近社會生活和時代印記的經典作品。
陳樹人也曾表示過,繪畫要代表時代,要隨著時代而進展,因為藝術的發(fā)展與它所處的時代密切相關。筆墨是中國畫畫家的重要藝術語言,直接體現了畫家的藝術修養(yǎng)和人生觀。嶺南畫派的發(fā)展是時代精神的反映,其時代精神也推動著嶺南畫派的發(fā)展。
(二)重視寫生
嶺南畫派畫家是將西方寫生概念付諸中國畫實踐的先行者。20世紀三四十年代,無論是黃少強在平津、塞上、吳淞的游歷,還是關山月的西南、西北之行,亦或是黎雄才的川蜀、西北之旅,他們都身體力行地實踐著“折衷中西,融匯古今”的藝術革新之路。正如黎雄才所說:“畫山水要動腦筋,深入觀察對象的結構,表達大自然無窮之美,平時多積累素材,更多地在觀察中去認識其不同之處,故得心摹手追,深入其理。”寫生旅行中的壯美河山、豐富多彩的民族風情、鮮活的人文自然場景,不僅感染著畫家們,更促使他們在寫生中不斷探尋、調整繪畫技法,將西洋素描中對造型的理解與傳統(tǒng)筆墨有機融合,最終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繪畫語言,成功搭建起中國畫藝術與社會現實的橋梁。
(三)對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
中國畫教學離不開傳統(tǒng)文化的滋養(yǎng),必須向包括壁畫、雕塑等民間藝術傳統(tǒng)學習。嶺南畫派沒有否定傳統(tǒng),更沒有將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置于對立面,而是以思辨的態(tài)度來學習和繼承傳統(tǒng)?!疤?、宋、元、明、清歷代畫家都有長短,學者如定于一尊,就會產生門戶之見、抑彼揚此,阻礙了繪畫藝術的創(chuàng)作發(fā)展”。面對外來文化,更是以包容的態(tài)度來學,“世界畫學諸理法,亦虛心去接受”。20世紀40年代,關山月、黎雄才便到達敦煌莫高窟考察學習并現場臨摹,從中吸取傳統(tǒng)藝術精髓。關山月先生在廣州美術學院的中國畫人物教學中就堅持以中國畫傳統(tǒng)白描為基礎;黎雄才先生則精研宋元山水畫的傳統(tǒng),以筆墨塑形,在教學中凝練成一套《黎雄才樹石畫譜》。這些都是嶺南畫派諸家對傳統(tǒng)文化的堅持和學習。
四、對當代中國畫教學的現實意義
(一)凸顯民族文化精神
嶺南畫派“折衷中外,融匯古今”的藝術實踐,為中國畫從傳統(tǒng)到現代的時代變革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他們對藝術的革新與突破建立在對傳統(tǒng)文化的吸收轉化上,為當代語境下中國畫教學中面臨的東方和西方、傳統(tǒng)與現代等問題提供了重要參考價值。中國畫教學離不開對傳統(tǒng)的學習,在吸收借鑒外來繪畫的同時更要凸顯民族文化精神,創(chuàng)作體現民族精神和時代脈搏的藝術作品,讓學生深刻了解嶺南畫派精神,喚起學生的文化認同感,提高文化自信。在中國畫教學中不能脫離對時代精神的思考,要鼓勵學生用發(fā)現的眼睛去觀察生活,用身心去體驗時代,用獨立思考去創(chuàng)作符合時代精神的藝術創(chuàng)作。在中國畫實踐創(chuàng)作中,要鼓勵學生參與到嶺南文化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中來,用作品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繼承嶺南畫派精神,凸顯民族文化。
(二)愛國主義的滲透
在全球經濟文化快速發(fā)展的今天,外來文化和多元的價值體系已滲透到政治、經濟、文化等多個領域,也對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進行沖擊,出現了民族意識淡漠、愛國情感淡化、理想信念模糊等問題。當代中國畫教學除了技法知識的傳授之外,還應著重于思想觀念的蒙養(yǎng)與培育,從人文角度啟發(fā)學生對藝術、生命、人生、社會等方面進行思考,并在中國畫教學中挖掘作品中的愛國情懷,例如解讀嶺南畫派畫家抗戰(zhàn)期間描繪家國苦難的藝術作品,讓學生感受到畫家對故土家園的熱愛。這樣的中國畫教學既貼合專業(yè)要求,又豐富了教學內容,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愛國主義熏陶,從而增強歷史使命和責任感。
(三)符合藝術人才的個性化發(fā)展
我國高等教育已經進入深化改革時期,在中國畫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符合時代發(fā)展的藝術人才,如何順應社會和市場的要求,給高校美術教育帶來反思。嶺南畫派創(chuàng)始人,強調兼收并蓄、博采眾長,重視畫家的個性化發(fā)展,雖然他們的學生畫風迥異,但都能一枝獨秀。反映在當代教學上,就是以生為本、尊重學生個性的教育方法。高校藝術人才的培養(yǎng),更需要個性化教育,不能是整齊劃一、缺少創(chuàng)新意識的機械化培養(yǎng)模式。嶺南畫派的寫生探索為中國畫教學模式提供了參考范本,學生通過寫生直面描繪對象,避免了中國畫造型程式化的弊端。去真實世界中感受自然,去生活中直面人生,讓學生學會思考如何將筆墨語言運用到描繪對象之中,使鮮活的感受躍于紙面,從而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嶺南畫派“折衷中外,融匯古今”的藝術主張,為中國畫變革做出了歷史性貢獻,為當代語境下如何對待中國畫面臨的東方和西方、傳統(tǒng)與現代等問題提供了重要參考,也為學生在藝術專業(yè)上的個性化發(fā)展和學科跨界知識的掌握及探索提供了借鑒,更好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專業(yè)潛能。
(四)促進高校特色學科建設
學科是高校的基本組成單位,是衡量一所學校水平的重要標志,學科建設是增強高校競爭力的關鍵。高等教育在國際化的形勢之下,深入挖掘高校所在的地域文化資源,把地域文化歷史資源轉化為高校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發(fā)揮辦學特色,是高等學校的發(fā)展之道。嶺南文化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擁有開放、包容、創(chuàng)新的文化特質,所以,應將嶺南地域文化與學科建設相結合,以促進高校特色學科建設。如在高校中國畫的學科建設中注入嶺南畫派精神,加強課程設置,構建具有特色的中國畫教育體系,以促進特色學科發(fā)展,為藝術專業(yè)方向教學改革與人才培養(yǎng)提供明確的定位導向。
五、結語
嶺南畫派是時代的產物,其先驅高劍父、高奇峰不僅是優(yōu)秀的藝術家,更是成功的美術教育家,他們培養(yǎng)了趙少昂、關山月、黎雄才、楊善深等一批在海內外均具有社會影響力的藝術家。嶺南畫派的教育不局限于技法的傳授,而是從藝術思想上對學生進行引導,對今天的中國畫教學仍具有現實意義。弘揚人文精神是新時期美術教育教學改革的新使命,將嶺南畫派的藝術精神融入中國畫教學實踐中,可以啟發(fā)學生對藝術、生命、人生、社會等方面的思考,培養(yǎng)民族文化認同感和愛國主義情懷,有利于建設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學科體系,滿足社會對個性化人才的需求,為廣東建設文化強省儲備力量。
參考文獻:
[1]黃志堅.論嶺南派的特征[C]//廣州美術學院嶺南畫派研究室,編.嶺南畫派研究(第1輯).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1987:53.
[2]簡又文.高劍父畫師苦學成名記[J].逸經,1936(6).
[3]李偉銘.圖像與歷史 20世紀中國美術論稿[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4]高劍父.我的現代繪畫觀[C]//廣州美術學院嶺南畫派研究室,編.嶺南畫派研究(第1輯).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1987.
[5]關山月.論嶺南畫派和國畫創(chuàng)新[C]//廣州美術學院嶺南畫派研究室,編.嶺南畫派研究(第1輯).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1987.
作者簡介:卓莎,碩士,廣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講師。